「蔡英文政府『5·20』執政後狀況一堆」,讓民進黨最感束手無策的恐怕還是急轉直下兩岸交流。蔡英文絕口不提「九二共識」,國臺辦已強調沒有「九二共識」兩岸溝通管道就只能關閉。臺媒此前報導,海協會自「5·20」後已經擱置海基會60多份傳真,電話也一通沒接。面對兩岸關係僵局帶來的大陸遊客銳減,衝擊農產品出口,民進黨地方層級高官紛紛表態想要來大陸交流。
臺媒稱,陸客赴臺人數於5月起平均減少三成。據臺灣今日新聞網31日消息,原本已計劃好赴臺舉辦獎勵旅遊的三家大陸企業等,都向臺灣的承辦旅行社告知,取消來臺旅遊。旅行社透露,這3團的規模加總超過8000人,若加上原計劃6月來臺某企業3000人團,至今取消來臺陸客已超過萬人,若情況再惡化下去,對臺灣旅遊觀光而言,將會是一筆大損失。
面對萬人旅遊團的取消,臺旅遊業者感到無奈,有了解兩岸觀光的資深業者呼籲臺灣當局應該正視這項問題。然而,臺灣「交通部長」賀陳旦參加APEC第9屆旅遊部長會議後受訪時卻宣稱,陸客來臺人數減少並不影響旅遊產業發展。
臺媒分析稱,蔡英文政府「中央兩岸政策強硬,令地方和下級部門都感到尷尬難堪」。
高雄市長陳菊:如果大陸願意,她願帶團前往
據臺灣《中國時報》6月1日報導,面對兩岸關係遇冷,陸客驟減,民進黨籍高雄市長陳菊放風稱,如果大陸願意讓她去邀請大陸城市來臺參加港灣城市論壇,她願意帶團前往。
高雄市議會國民黨議員1日質疑新政府上任恐怕讓高雄流於「選前山盟海誓、選後高雄歹勢」。高雄市議員黃紹庭、黃香菽、陳美雅等人1日在市政府總質詢,指新政府就任後,從報表可預見,6月到高雄市大陸觀光客將會減少2/3,質疑新政府的兩岸政策已衝擊觀光經濟等產業。
黃紹庭說,過去兩岸交流正常,臺灣每年農漁貨出口到大陸逾新臺幣300億元,但新政府就職已衝擊出口至大陸的農漁產品。
黃香菽則引用媒體報導,因為觀光客驟減,返臺班機成少數人包機,令旅遊業者憂心不已。
陳菊對此回應,兩岸交流對農漁業有正面助益,新政府希望有更多的交流和溝通,期盼新政府和大陸持續溝通,兩岸和平發展。
高雄市將於今年9月舉辦港灣城市論壇,陳菊稱,如果大陸願意,她願意帶團赴陸邀請天津、青島、福州和廈門這些港灣城市。
陳菊接受採訪,希望兩岸能多交流(圖片來自臺灣TVBS)
陳菊曾經兩度登陸,分別為2009高雄世運會及2013亞太城市高峰會(APCS),到大陸邀請地方市長到訪高雄,但去年4月陳菊想要前往東北參訪,推銷高雄水果及觀光,由於對「九二共識」的模糊態度,未得成行。
香港「中評社」注意到,陳菊1日受訪談到大陸時,使用的名詞是「中國大陸」,而非一般綠營人士常說的「中國」。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消息,蔡英文1日主持民進黨中常會,會前媒體喊話提問,如何看待高雄市長陳菊不排除9月赴大陸訪問,以及前「總統」馬英九6月中旬赴香港演說,蔡英文沒有回應,停下腳步,兩度微笑回頭。
民進黨「立委」蔡易餘指出,「小英總統跟花媽(陳菊暱稱)的關係,我想大家都知道,所以這麼重要的一個決定,一定會讓我們『總統』知悉」。
臺中市長林佳龍:打造「中進中出」,未來也將去拜訪港澳等地
臺灣《旺報》1日報導,針對高雄市長陳菊提到有意登陸,邀請大陸地方官員參加「2016港灣城市論壇」,民進黨籍臺中市長林佳龍1日也稱,城市交流對促進兩岸關係發展是好事,臺中會藉由2019年舉辦東亞青年運動會等機會,加大兩岸城市交流,也期許臺中成為兩岸交流的門戶。
《旺報》31日報導,兩岸關係遇冷,臺中市長林佳龍認為,雖然雙方無法百分之百同調,但都想把兩岸關係朝和平跟穩定方面來發展。他希望臺中市可以作為臺灣和對岸交流的門戶,通過城市交流跟區域經濟的競爭與合作關係,來讓兩岸關係「不會窒息」。
對兩岸的交流合作,林佳龍認為務實交流是王道,他曾主張避開政治上零和選擇,兩岸可先進行地方區域層次合作。對於未來臺中市和大陸的交流,他希望政治的大氣候,不要影響兩岸到城市和經貿交流。
林佳龍指出,臺中市將舉辦2019年東亞青年運動會,這是很適合兩岸交流的項目,臺中提議要新增自由車、輕艇2個項目,已在書面上取得了包括大陸等會員代表的支持,他今年也先前往日韓去確認,「未來也將去拜訪港澳等地,這個程序會來把它走完」。
此外,2018年臺中要舉辦世界花卉博覽會,林佳龍表示,「臺中市一定會爭取對岸來參與及設館。」
民進黨籍臺中市長林佳龍
林佳龍表示,中彰投整合營銷,「中進中出」策略目前是成功的,除了大量臺商選擇清泉崗機場進出外,從臺中進出的港澳旅客從他上任前的8萬人,到去年、他上任第一年,增加到23萬人,今年的目標為50萬人,目前已達到進度,未來「中進中出」會當作臺中一個重點推動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