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收購銀泰遭遇反壟斷法,被罰50萬,市值跌1400億港元

2020-12-15 市場財經

對阿里50萬的處罰為何能讓市值跌去1400億港元?

今天市場監管總局的一則行政處罰讓阿里巴巴再次站在了輿論風口,事情是這樣的,阿里巴巴投資收購銀泰商業股權但是並未依法申報,而這個事情違反了《反壟斷法》,根據相關規定處以50萬元的行政處罰。

這次因同一原因觸犯《反壟斷法》被罰的還有上市公司閱文集團以及豐巢網絡,50萬的罰款對阿里以及這些企業來說其實並沒有什麼嚴重的,重要的是違法的什麼法律,這次違法的是《反壟斷法》。最近阿里的很多遭遇都和此有關,而今天阿里巴巴港股股價不斷走低,截止寫文時已經下跌了2.63%,市值跌去超過了1400億港元。

1、一切從一次演講開始——也許是馬雲人生最重要演講

最近的2個月對阿里巴巴來說是多事之秋,是從春天轉向了冬天,10月份螞蟻集團即將在A股科創板以及香港上市,按照發行計劃,募資規模將超過300億美元,如果成功,這將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IPO融資規模。而螞蟻集團的發行估值也將超過3000億美元,一舉成為A股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也將成為港股市值第三的上市公司,市值僅次於阿里巴巴和騰訊。而根據當時市場樂觀的估計,上市後市值或將繼續上漲超過4000億美元。

螞蟻集團上市的利好也進一步提振了阿里巴巴的股價,阿里巴巴的股價在10月27日創下了歷史新高319美元,市值高達8600億美元,這個市值在美股可以排名第五,僅次於蘋果、微軟、亞馬遜和谷歌。

但是這一切因為一場演講戛然而止,這都源於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10月24日在上海外灘金融峰會上的演講,這段演講內容很多,核心有這麼幾個:第一、信用等於財富,沒有信用,連飯也要不到!第二、銀行是當鋪思維,巴塞爾協議比較像一個老年人俱樂部;第三、中國金融基本上沒有風險,是缺乏系統的風險,要建設的是健康的金融系統;第四、今天的監管很難,管的能力很強,監的能力不夠,好的創新不怕監管,但是怕昨天的方式去監管。

這場講話是在10月24日發生的,但是到了11月初的幾天就開始在網上發酵了,引起了巨大討論,官媒也相繼發文對馬雲的講話進行「辯論」,而在11月4日,螞蟻集團宣布暫緩在科創板的上市,6日宣布暫緩在香港的上市。

為什麼?其實馬雲的講話粗看起來是沒有什麼問題,但是我們都知道講話都是有訴求的,那麼馬雲的訴求是什麼?其實我們是可以看出來的,馬雲抨擊銀行是當鋪思維,貸款要抵押物,而螞蟻代表的網際網路金融有大量的數據,可以不用抵押物,憑藉大數據就可以建立信用,可以進行貸款,他認為這是比銀行更先進的模式,而且銀行防範風險的核心制度是巴塞爾協議,馬雲說它是老年人俱樂部,意思就是說這個監管風險的模式已經過時了,不適用於螞蟻現在做的網際網路金融的事情,所以後面馬雲才會對我們的監管提出了訴求,不能用以前的方式去監管今天的事物。

簡單一句話形容馬雲講話的訴求:給我(螞蟻金服)鬆綁!

2、為什麼要求給自己鬆綁?

螞蟻集團要上市了,資本市場是要業績的,螞蟻集團雖然業務繁雜,但是從營收和利潤的角度來看,其核心創造業績的業務其實是放貸業務,也就是花唄、借唄、網商銀行,根據螞蟻集團的招股說明書披露的信息,螞蟻集團的貸款餘額是2.1萬億人民幣,其中個人消費貸款餘額為1.7萬億,小微企業貸款餘額為4000億元。前者代表的是借唄,後者代表的是網商銀行。

我們知道銀行是做貸款生意的,賺的是利差,是用了槓桿的,但是也一定有自己的本金,槓桿率一般是10倍左右,也就是說我自己出1元錢,最終能夠完成的貸款大概是10元。我們也知道市場上還有一些小額貸款公司,但是他們的槓桿率比銀行還要低很多,要想多放貸,那麼股東就得出更多的資本金。

但是螞蟻集團有2.1萬億的貸款餘額,但是其所有的公司的註冊資本金也不過是400億元(其中網商銀行註冊資本65.7億元,螞蟻小微小額貸款公司註冊資本120億元),這其中的槓桿率之高是不言而喻,這個還是降槓桿之後的結果,螞蟻集團通過各種操作,發行ABS、銀行聯合貸款等,通過這些操作,讓銀行成為最終的出資方,而螞蟻集團不用承擔什麼責任,風險最後都過渡到銀行以及投資人,從螞蟻集團的角度來看,這是一份非常完美的操作,但是從整個金融系統來看,這裡面蘊含了巨大的系統性風險。

在螞蟻集團上市最後的關口,國家出臺了兩份文件,第一份是銀保監會發布的《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內容比較多,核心一點就是降槓桿,控風險,說白一點就是給網絡小額貸款業務上一個緊箍咒,不要把槓桿搞得太高了,最後留一地的風險。

簡單說幾條,第一、準入門檻:要經營網絡小額貸款業務需要監督管理部門批准,如果要批准,那麼要提前60日向國務院第一條 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備案。如果跨省經營,那麼必須經過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批准!第二、提高註冊資本:跨省經營的,註冊資本不低於50億元,並且為一次性貨幣資金實繳。第三、降槓桿:通過銀行借款、股東借款等非標準化融資形式融入資金的餘額不得超過其淨資產的1倍!通過發行債券、資產證券化產品等標準化債權類資產形式融入資金的餘額不得超過其淨資產的4倍。第四、控規模:對自然人的單戶網絡小額貸款餘額原則上不得超過人民幣30萬元,不得超過其最近3年年均收入的三分之一,該兩項金額中的較低者為貸款金額最高限額。在單筆聯合貸款中,經營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的小額貸款公司的出資比例不得低於30%

對螞蟻集團影響最大的是上文第三點和第四點,這是牢牢地將螞蟻集團的槓桿率降下來了,以前螞蟻集團可以通過發行ABS以及通過和銀行聯合貸款來將槓桿不斷放大,但是現在這幾個規定極大的限制了螞蟻集團的放貸規模和能力。

你要想將規模做大那麼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將註冊資本金不斷提高,也就是說你作為股東要出錢,股東出錢了,那麼出了事情你也要承擔風險,出錢越多單的風險就越大,出錢 越少擔的風險就越少。你想賺錢就得多錢 ,就這麼簡單!不要將利潤最大化地留給自己,將風險留給銀行和投資人!

這就是螞蟻要求監管鬆綁的原因!

按照最新的監管要求,如果要維持2.1萬億的貸款餘額,那麼螞蟻集團要大大提高相應子公司的註冊資本金。

3、強化反壟斷以及防止資本無序擴張

第二個文件就是《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其中的「平臺」指的就是網際網路平臺,指向是非常明顯的,阿里和螞蟻肯定是屬於平臺經濟範疇的。「二選一」、「大數據殺熟」都是涉嫌利用市場支配地位實施壟斷的行為。

其中的第十三條就是「低於成本銷售」,其實最近的網際網路巨頭攜巨量資本入局社區團購,可能以補貼的方式發動一場菜市場的商戰,如果這麼做了,其實也是很有可能觸犯了這個條款的。對於網際網路巨頭入局社區團購的事情人民日報也 進行了評論,核心一點就是網際網路巨頭有雄厚的財力,不要盯著幾斤白菜,要承擔推動科技創新的責任,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更值得研究。

國家也提出了強化反壟斷以及防止資本無序擴張,最近一些列的事情其實都在踐行這件事情。

這一次,阿里巴巴涉嫌違法反壟斷法是怎麼回事?

事情是這樣的,2014年3月至2017年6月,阿里巴巴投資先後三次合計收購銀泰商業73.79%股權,成為銀泰商業控股股東。2018年2月,阿里巴巴投資持股比例進一步提高。

知識點來了,根據《反壟斷法》第20條的規定:

經營者集中是指下列情形:(一)經營者合併;(二)經營者通過取得股權或者資產的方式取得對其他經營者的控制權;(三)經營者通過合同等方式取得對其他經營者的控制權或者能夠對其他經營者施加決定性影響。

阿里巴巴是線上零售商業,銀泰是線下零售商業,阿里收購銀泰股權是屬於「經營者集中」的範疇。

而根據《反壟斷法》第21條規定:

經營者集中達到國務院規定的申報標準的,經營者應當事先向國務院反壟斷執法機構申報,未申報的不得實施集中。

那麼根據21條,阿里收購銀泰的股權是屬於「經營者集中」,下一個問題就是是否屬於達到國務院規定的申報標準?根據《國務院關於經營者集中申報標準的規定》中的第三條規定:

經營者集中達到下列標準之一的,經營者應當事先向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申報,未申報的不得實施集中:(一)參與集中的所有經營者上一會計年度在全球範圍內的營業額合計超過100億元人民幣,並且其中至少兩個經營者上一會計年度在中國境內的營業額均超過4億元人民幣;  (二)參與集中的所有經營者上一會計年度在中國境內的營業額合計超過20億元人民幣,並且其中至少兩個經營者上一會計年度在中國境內的營業額均超過4億元人民幣。

那麼收購主體阿里巴巴投資2016年的營業額高達1000億人民幣,自然是符合申報條件的,但是最後沒有申報,那麼就處以50萬的罰款。

至於為什麼事情已經過去這麼久了現在才處罰,這個我們不得而知,但是這是一個信號!網際網路經濟促進了經濟效率的提升,但是如果放任不管,那麼也可能走向事情的另一面,比如二選一、大數據殺熟、殺入社區團購利用補貼和底層商業博弈,再比如網際網路金融做放貸的生意也要注意風險,不能把槓桿搞大了,也不能鼓勵年輕人借貸消費,這些都是不好的苗頭,不再是促進經濟效率,而是阻礙市場的正常發展了。

所以,雖然阿里只是被處罰了50萬,但是事情遠遠不是50萬的事情,市值跌去1400億港元也就可以理解了。如果從10月27日的高點開始計算,阿里巴巴市值跌去了1.25萬億港元,大約是1500億美元。

回到初心,做屠龍的少年,而非成為那條惡龍,整改之後還是那個少年!

相關焦點

  • 《反壟斷法》顯威力,阿里、騰訊旗下公司均被頂格處罰,回應...
    受上述消息影響,港股市場上,騰訊控股、阿里巴巴、閱文集團股價在下午開盤後走低,截至14時30分,騰訊控股股價下跌2.81%,報571.5港元,市值5.48億港元;阿里巴巴下跌3.02%,股價報250.6元,市值5.38萬億港元;閱文集團股價下跌2.75%,股價報56.65港元,市值575億港元。
  • 阿里、騰訊、順豐攤上大事了:違反反壟斷法被罰 股價立馬跳水
    來源:中國基金報重磅突發:阿里、騰訊、順豐攤上大事了:違反《反壟斷法》,頂格處罰!股價立馬跳水…14日,市場監管總局出手,《反壟斷法》發威,阿里、騰訊、順豐,攤上大事了!阿里、閱文、豐巢因違反反壟斷法被罰據市場監管總局12月14日消息,根據《反壟斷法》規定,市場監管總局對阿里巴巴投資有限公司收購銀泰商業(集團)有限公司股權、閱文集團收購新麗傳媒控股有限公司股權、深圳市豐巢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收購中郵智遞科技有限公司股權等三起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案進行了調查,並於2020年12月14日依據
  • 泡泡瑪特市值重返千億 阿里閱文被罰股價走低
    全日主板成交1433.07億港元。恒生國企指數震蕩中微跌9.38點,收報10443.12點,跌幅0.09%。從行業分類來看,汽車及零部件部分個股走強,其中,浙江世寶漲15.46%,收報1.27港元;明源雲漲13.04%,收報52.00港元;長城汽車漲8.10%,收報16.28港元;廣汽集團漲5.13%,收報8.40港元。
  • 阿里閱文豐巢因違反反壟斷法被罰 阿里回應積極整改
    原標題:違反反壟斷法,阿里巴巴投資有限公司、閱文集團、豐巢網絡被罰款新京報快訊 據市場監管總局網站消息,根據《反壟斷法》規定,市場監管總局對阿里巴巴投資有限公司收購銀泰商業(集團)有限公司股權、閱文集團收購新麗傳媒控股有限公司股權、深圳市豐巢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收購中郵智遞科技有限公司股權等三起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案進行了調查
  • 阿里、閱文、豐巢因違反反壟斷法被罰 透露出什麼信號
    阿里、閱文、豐巢因違反反壟斷法被罰根據最新的處置結果,阿里、閱文、豐巢因違反反壟斷法被罰的最新進展為,並於2020年12月14日依據《反壟斷法》第48條、49條作出處罰決定,對阿里巴巴投資有限公司、閱文集團和深圳市豐巢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分別處以50萬元人民幣罰款的行政處罰
  • 阿里閱文豐巢因違反反壟斷法被罰 阿里最新股價多少
    據最新消息顯示,阿里閱文豐巢因違反反壟斷法被罰。隨後不久,阿里巴巴對記者回應表示:「我們接到有關部門的通知後,已經按照政策指引和要求,積極整改。」對於阿里股價,一些投資者也是比較在意的。那麼,阿里巴巴最新股價多少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阿里、騰訊、順豐攤上大事了:違反反壟斷法被罰 股價立馬跳水
    來源:中國基金報重磅突發:阿里、騰訊、順豐攤上大事了:違反《反壟斷法》,頂格處罰!股價立馬跳水…14日,市場監管總局出手,《反壟斷法》發威,阿里、騰訊、順豐,攤上大事了!阿里、閱文、豐巢因違反反壟斷法被罰據市場監管總局12月14日消息,根據《反壟斷法》規定,市場監管總局對阿里巴巴投資有限公司收購銀泰商業(集團)有限公司股權、閱文集團收購新麗傳媒控股有限公司股權、深圳市豐巢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收購中郵智遞科技有限公司股權等三起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案進行了調查,並於2020年12月14日依據
  • 《反壟斷法》顯威力,阿里、騰訊旗下公司均被頂格處罰,回應...
    受上述消息影響,港股市場上,騰訊控股、阿里巴巴、閱文集團股價在下午開盤後走低,截至14時30分,騰訊控股股價下跌2.81%,報571.5港元,市值5.48億港元;阿里巴巴下跌3.02%,股價報250.6元,市值5.38萬億港元;閱文集團股價下跌2.75%,股價報56.65港元,市值575億港元。
  • 阿里收購銀泰往事:馬雲和摯友沈國軍的資本風雲
    誰也沒想到,一樁起始於6年前的收購案,因反壟斷調查被再次翻出,且被罰了50萬。這就是當年轟動業界的阿里收購銀泰商業案。12月14日,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出了三份行政處罰決定書,其中就有這宗案例,因未依法實施經營者集中申報被罰。
  • 泡泡瑪特市值重返千億 阿里閱文被罰股價走低
    全日主板成交1433.07億港元。恒生國企指數震蕩中微跌9.38點,收報10443.12點,跌幅0.09%。  從行業分類來看,汽車及零部件部分個股走強,其中,浙江世寶漲15.46%,收報1.27港元;明源雲漲13.04%,收報52.00港元;長城汽車漲8.10%,收報16.28港元;廣汽集團漲5.13%,收報8.40港元。
  • 據反壟斷法規定 阿里、閱文、豐巢各被罰50萬
    內容提要:根據反壟斷法規定,市場監管總局對阿里巴巴投資有限公司收購銀泰商業(集團)有限公司股權、閱文集團收購新麗傳媒控股有限公司股權、深圳市豐巢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收購中郵智遞科技有限公司股權等三起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案進行了調查,對阿里巴巴投資有限公司、閱文集團和深圳市豐巢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分別處以
  • 阿里閱文豐巢收反壟斷罰單合計150萬,港股兩大巨頭市值蒸發超3000億
    作者:時代財經 高秋榕 編輯:張澤12月14日,市場監管總局公布阿里收購銀泰、閱文收購新麗傳媒、豐巢收購中郵智遞等三起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案的處罰情況,根據《反壟斷法》規定,市場監管總局分別對三家企業處以50萬元人民幣罰款的行政處罰。
  • 阿里閱文豐巢反壟斷合計被罰150萬;鬥魚虎牙合併案被審查丨鈦晚報
    鈦媒體12月14日消息,據市場監管總局官網14日消息,根據《反壟斷法》規定,市場監管總局對阿里巴巴投資有限公司收購銀泰商業(集團)有限公司股權、閱文集團收購新麗傳媒控股有限公司股權、深圳市豐巢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收購中郵智遞科技有限公司股權等三起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案進行了調查,並於2020年12月14日依據《反壟斷法》第48條、49條作出處罰決定,對阿里巴巴投資有限公司、閱文集團和深圳市豐巢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分別處以
  • 阿里被罰50萬,閱文豐巢也被罰,這項罰單首次開向網際網路企業
    阿里、騰訊以及豐巢都因為此前的收購案件被罰款。這也體現出對於資本的監管的完善,對於所有人來說都是好事情。中國的網際網路企業經過多年的野蠻生長後,無論從企業市值還是從其經營範圍的角度看,這些網絡巨頭們都已經深深地嵌入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這當然有積極的一面,比如就生活便利性而言,中國可說世界領先。但是也有值得警惕的一面,比如壟斷帶來的後遺症。
  • 由於違反《反壟斷法》相關規定,阿里收購銀泰被行政處罰
    這些業務包括:淘寶網、天貓、聚划算、阿里巴巴國際交易市場、阿里媽媽、螞蟻金服以及菜鳥網絡等。12月14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官方網站發出公告,根據《反壟斷法》第48條、49條規定,對於阿里巴巴投資有限公司收購了銀泰商業(集團)有限公司股權這一事件,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進行了調查。當天,市場監管總局依照《反壟斷法》相關規定作出了處罰決定,對阿里巴巴投資有限公司處以50萬人民幣罰款的行政處罰。
  • 重磅突發:阿里、騰訊、順豐攤上大事了:違反《反壟斷法》頂格處罰...
    來源:中國基金報14日,市場監管總局出手,《反壟斷法》發威,阿里、騰訊、順豐,攤上大事了!阿里、閱文、豐巢因違反反壟斷法被罰據市場監管總局12月14日消息,根據《反壟斷法》規定,市場監管總局對阿里巴巴投資有限公司收購銀泰商業(集團)有限公司股權、閱文集團收購新麗傳媒控股有限公司股權、深圳市豐巢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收購中郵智遞科技有限公司股權等三起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案進行了調查,
  • 阿里巴巴、閱文集團和豐巢科技因違反《反壟斷法》合計被罰150萬
    【天極網IT新聞頻道】據財聯社報導,阿里巴巴投資有限公司、閱文集團和豐巢科技合計被罰150萬。   報導指出,根據《反壟斷法》規定,市場監管總局對阿里巴巴投資有限公司收購銀泰商業(集團)有限公司股權、閱文集團收購新麗傳媒控股有限公司股權、深圳市豐巢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收購中郵智遞科技有限公司股權等三起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案進行了調查。
  • 阿里、閱文、豐巢因違反反壟斷法被罰:網際網路不是反壟斷法外之地
    根據《反壟斷法》規定,市場監管總局對阿里巴巴投資有限公司收購銀泰商業(集團)有限公司股權、閱文集團收購新麗傳媒控股有限公司股權、深圳市豐巢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收購中郵智遞科技有限公司股權等三起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案進行了調查,並於2020年12月14日依據《反壟斷法》第48條、49條作出處罰決定,對阿里巴巴投資有限公司、閱文集團和深圳市豐巢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分別處以
  • 《反壟斷法》開始執行,阿里、騰訊、順豐合計處罰150萬
    根據《反壟斷法》規定,市場監管總局對阿里巴巴投資有限公司收購銀泰商業(集團)有限公司股權、閱文集團收購新麗傳媒控股有限公司股權、深圳市豐巢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收購中郵智遞科技有限公司股權等三起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案進行了調查,並於2020年12月14日依據《反壟斷法》第48條、49條作出處罰決定,對阿里巴巴投資有限公司、閱文集團和深圳市豐巢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分別處以
  • 阿里閱文豐巢做錯了啥?被各罰50萬有何意義
    來源:成都商報原標題:阿里閱文豐巢做錯了啥?阿里巴巴、閱文、豐巢因違反《反壟斷法》被罰。12月14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作出的處罰決定書顯示,阿里巴巴投資、閱文集團和豐巢網絡分別在收購銀泰商業股權、新麗傳媒股權、中郵智遞股權時,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