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雲 長在樹上的小西瓜

2020-12-11 新京報

  瓜果採摘的季節,自然少不了夏天最愛的西瓜。相比櫻桃、草莓等小型瓜果來說,西瓜個頭又大重量又沉,並不是市民郊遊採摘的首選。不過,新培育出的「獨生子女小西瓜」倒是彌補了這個缺憾——重不過幾兩、大不過一個巴掌的小西瓜便於採摘,也日漸成為京郊農業採摘園的新寵。

  優勝劣汰培養出的「獨苗」

  走進密雲區康順達農業科技生態園,在農業大棚裡,我們見到的並不是匍匐在地面生長的普通西瓜,而是像黃瓜和西紅柿一樣,懸在半空中生長的小個頭西瓜。一棵棵瓜秧依附著支架盤旋其上,一個個成熟的小西瓜吊在枝蔓上,一棵秧上只有一個成熟西瓜,如黃瓜、豆角一樣掛在了半空中,新奇又好玩。雖然還沒有到盛夏時節,大棚裡的小西瓜都已經成熟。

  摘下這樣的西瓜,只需輕輕一扽,記得千萬不要太使勁。因為西瓜的瓜皮只有大約1.5毫米厚,很容易就裂開了。切瓜時刀子剛剛碰到小西瓜,「啪」的一聲西瓜「開口笑」了,小西瓜瓜瓤紅潤,吃在口裡甜爽無比。這種西瓜也被稱為「紙皮西瓜」,有的甚至還能像橘子皮那樣剝著吃。

  這麼特別的西瓜可不是到哪兒都能吃到的,這是北京農科院的專家陶安忠教授的拿手絕活「吊蔓西瓜」——西瓜吊著長是一種立體種植方式,康順達生態園生產部技術人員紀軍介紹,西瓜性喜暖熱、乾燥、日照充足之氣候,屬於深根性,鬚根不發達,耐乾燥不耐水溼。西瓜被吊起來長後,瓜形很圓,由於受到陽光全面照射,所以瓜上沒有陰陽面,加上種植的過程中通風透氣,可減少病蟲害的發生。

  這裡的西瓜個個都是優生優育的「獨生子女」,還有身份證。在每一個小西瓜的藤蔓上都掛著一張小卡片,上面標註著小西瓜授粉的時間,並用不同顏色的線繩區分。為了保證小西瓜的品質,小西瓜長到雞蛋大小時,就開始進行疏果淘汰——根據結瓜部位、瓜體大小等因素綜合考量,一條藤上只保留一個小西瓜,而且從授粉到採摘的時間都有嚴格的控制,一般30天就要採摘。

  紀軍解釋,小西瓜畝產4000斤,這比其他品種的西瓜產量要低得多。因為在生長過程經歷了殘酷的優勝劣汰,「獨生子女小西瓜」的含糖量能達到13度,而且口感細膩。

  自家門口侍弄優質瓜果

  來回忙碌的工人有不少都是當地農民。5月的一個周末,下午五點,院裡採摘的客人都已經走得差不多了,李淑香和王淑春兩名工人還在大棚裡清點數量。最近是採摘季節,她們的工作相對輕鬆一些,三四月份是她們最忙碌的時候。

  在春天給瓜果授粉的時候,早上8點到中午11點,工人們高度緊張,手裡一刻也不能停,哪怕汗如雨下,也要趕在11點之前給西瓜全都授完粉。如果是陰天,就晚一個小時授粉。「授粉最關鍵的是時間,千萬不能耽誤」。雖然這些來自河南寨的農民都有一手種地的手藝,但是到採摘園裡工作之初,還要接受技術培訓。李淑香和王淑春已經在這裡工作3年多了,是建園後的第一批員工,她們從園裡只有20多個大棚做起,眼看著現在已經發展到200多個大棚。

  不耐冰鎮的小西瓜

  作家崔金生回憶,幼時的北京,每逢夏天,賣西瓜的推車沿街叫賣,那叫賣聲抑揚頓挫,自成風韻。歐陽原功《漁家傲》詞,是詠北京風俗的,其中有兩句是「六月都城偏畫詠,轆轤聲動浮瓜井……」那會兒買了西瓜後,有錢人家都用「冰箱」(木箱)鎮涼,一般百姓還吃井水,都到「井窩子」即水站打井水,即「井巴涼」,放在大盆裡,把西瓜泡上,泡上三四個小時,其間還要再換一兩次水,才能把瓜泡透。等全家人都回來,吃過晚飯,把西瓜撈出來放案板上,用菜刀先切下瓜頂上一片,擦擦刀,再把西瓜切開分瓣,大家圍在一塊吃西瓜,那是暑熱天裡的最高享受。

  冰鎮西瓜是不少人的最愛,不過,要是您吃的是這巴掌大的小西瓜,技術人員倒是不建議長時間冰鎮。因為西瓜小甜度高,所以最好的口感是吃之前放進冰箱不超過30分鐘,時間過長則會影響味覺享受。

  眼下,各地西瓜漸入成熟期,相比很多地方的西瓜三個月左右的採摘期,大棚裡的密雲小西瓜則可以一直採摘到11月份,可謂「長壽西瓜」。

  為了增加市民的採摘體驗,園區還專門在餐廳增設了幾間設備齊全的廚房,遊客在這採摘了蔬菜瓜果,還可以現場烹飪,展示廚藝。

  密雲旅遊委副主任賈麗梅介紹,如今京郊農業採摘園數量、種類繁多,密雲的一些採摘園在園區規劃等方面推陳出新,比如在蔬菜大棚的外立面進行彩繪裝飾,設置專門的兒童活動區域和景觀區域,增加市民採摘的舒適度。

  ■ 貼士

  地址:北京市密雲縣河南寨鎮平頭村西

  公交:東直門乘980路快,走京承高速密雲出口第一站下,對面坐密雲10路平頭下,前行約300米路南即到

  自駕:京承高速在密雲口出——河南寨(順密路)方向直行可見去平頭方向路標——單平路口右轉向西直行約4.2公裡至京承高速橋洞(途經釣魚臺、沙塢、金溝村、平頭村)——過橋洞300米路南即到

  紙皮西瓜

  吊著長的西瓜

  獨生子女小西瓜

  巴掌大的小西瓜

  本版採寫/新京報記者 王薈 

  本版攝影/新京報記者 薛珺

相關焦點

  • 長相似小西瓜的野果子,被譽為「酒精剋星」,遍地都是卻無人問津
    長相似小西瓜的野果子,被譽為「酒精剋星」,遍地都是卻無人問津我們在農村裡可以見到很多野果子,像樹上結的,灌木衝著或是藤蔓上掛的,還有的生長在地面。我們今天要分享的這種果子,它就是如此,在以前遍地都是卻無人問津,如今才知道它雖然口感不夠好,但是價值頗高,在城市裡還被譽為「酒精剋星」,長得和西瓜很相似,也是藤蔓型的植株,如今在城市和農村都能夠賣到較高的價格,它就是「馬泡瓜」。這種馬泡瓜和我們常見的西瓜長得很相似,就連植株也是如此,但其實它的個頭很小,一抓就能夠抓一大把。
  • 又大又醜的檸檬,有小西瓜那麼大,以為是長歪了,原來是中國特產
    巨型檸檬不過這檸檬也和一般檸檬差不多大小,但是有一種檸檬,最大的有8斤重,都快趕上一個小西瓜了。不僅長得大,而且還很醜。每一個檸檬的形狀不規則,表皮上也滿是溝壑。巨型檸檬看到這種檸檬的時候,就會以為是不是打了激素什麼的,才瘋狂長成這模樣,像是長歪了的。不過事實並非如此,這不是偶然長歪的檸檬,而是一個品種。
  • 農村路邊的這種野果,看上去就像小西瓜,你們的家鄉有沒有?
    農村路邊的這種野果,看上去就像小西瓜,你們的家鄉有沒有?農村的野生植物這麼的多,不知道你們認不認識圖片上的這種植物,這種植物是纏繞在樹上的,是一種藤科植物,在這些藤子上面,還結有一個非常像了西瓜的果子,這些藤子上長的葉子看起來也有些像西瓜的葉子,你們知道這種果子叫什麼名字嗎?
  • 初中材料作文:小西瓜
    小西瓜 有一個孩子,在一大片瓜田邊玩耍,看到了許多大個的西瓜,他很想嘗嘗。瓜農問他:「你想買西瓜嘛?」孩子點點頭。 瓜農準備摘一個又大又熟的西瓜給他,孩子說:「對不起,現在我只有三角錢。」 瓜農看這孩子非常可愛,便說:「那我摘一個最小的西瓜給你。」
  • 女子野外遊玩,發現樹藤上有個「小西瓜」,抓到手上一看不淡定
    女子去野外遊玩,呼吸新鮮空氣,來到一處藤蔓下面的時候,女子覺得這裡的風景很不錯,打算拍幾張照片,就在女子站定之後,發現旁邊的樹藤上竟然長著一個「小西瓜」,這個「小西瓜」看著很小,都還沒有人的手指頭大,可是它的表面跟西瓜的很像,看著很可愛。
  • 密雲黃巖口野長城
    密雲Y351鄉道上,有個楊家堡村。往前(東)走不遠就是河北興隆界了,道路編號也變成了X556縣道。村子有公交車(密33路)能到,還是純電動。楊家堡村應該是總站,因為再往前就是河北了。下面的小河叫大黃巖河,向西匯入清水河,最後流入密雲水庫
  • 被大家稱為「小西瓜」的「它」,不僅美味,重要的是藥用價值很高
    而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在農村的一種野生的小西瓜,它生長在我們農村的田野邊,或者山坡上,他的樣子跟形狀跟西瓜特別相像,只是它特別的小,被大家稱為迷你小西瓜,而它吃起來的味道卻像青瓜,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深受大家的喜愛。
  • 密雲水庫蓄水量創新高 形成鳥島約有300多隻蒼鷺
    新京報記者 侯少卿 攝  密雲水庫蓄水量創新高 鳥兒回來了  護林員講述,水庫內形成鳥島約有300多隻蒼鷺,幾乎每棵樹上都有鳥巢;明年底水庫將全封閉管理  今年7月,密雲水庫蓄水量已超過18億立方米,突破2000年以來的最高值。隨著水位的上漲,水庫內一個小島也悄然發生著變化。
  • 寶寶肚子鼓鼓的像「小西瓜」,究竟是為什麼呢?
    有時看著寶寶的肚子跟個「小西瓜」似的,父母真的害怕寶寶的肚皮承受不住。寶寶的肚子為什麼會鼓鼓的呢?家長怎麼做才能「對症下藥」?寶寶脹氣的症狀其實寶寶的肚子看起來鼓鼓的是由於寶寶腹壁的肌肉發育還不成熟,腹肌沒有足夠的能力去承擔體內臟器的重量,所以腹部會比較突出,讓寶寶的肚子看起來像「小西瓜」。
  • 戀上密雲好山水 近萬候鳥變留鳥
    春季的密雲水庫,碧波蕩漾,湛藍澄澈,小編登上執法船向內湖的一座庫中島駛去。遠遠地就聽到此起彼伏的鳥鳴聲,藍天碧水間,成群的灰鷺盤旋在鳥島上空。——密雲水庫綜合執法大隊水上分隊隊員鄭博每年春季,是鳥類最活躍、也是它們繁殖的季節。通過航拍器可以看到,參差錯落的樹林間,幾乎每棵樹上都築有鳥巢,大小不一,有些幾乎靠在一起。有的窩裡躺著幾隻鳥蛋,有的雛鳥正等著父母餵食。跟隨執法人員登上「鳥島」,發現島上幾乎無路可走,到處是數米高的大樹和齊腰高的灌木,地面上不時見到掉落的已經破碎的鳥蛋。
  • 再見,密雲2016!
    收穫最多的是大了一歲最欣慰的是學會了忘記鐘錶的指針回到了起點卻已不是昨天再見,2016所有的故事是從這一刻開始春節了,你說你想看看,密雲2016新春燈火!你說,長這麼大了,都沒有玩過高山滑水,於是到清涼谷感受了一把
  • 菠蘿長在哪裡?到底是長在樹上還是長在土裡?
    只瞥見過菠蘿的模樣,也不曉得菠蘿長在那裡?今日小編就來通知大夥,菠蘿是長在那裡的。菠蘿長在那裡小編仔細觀察過菠蘿,下面並沒有許多土壤,猜想菠蘿是長在樹上的。實在菠蘿是一種草本植物,它的果實是由頂生花序構成,因此真正的菠蘿是發育在地上的。因此由頂生花序構成,雖長在地裡,也是沾不到土壤,如此也處理了小編的迷惑呢!
  • 農村這種野果長得像小西瓜,小孩拿它當玩具,卻不知它價值不菲
    在夏天,就有這麼一樣野果,它長得像小西瓜,有綠色的瓜紋,徹底成熟後果皮變為黃色。小孩喜歡拿它當玩具,但是採摘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因為它的瓜藤莖上有很多刺,一不留神就會被刺傷。這種野果就是馬泡瓜,別名小馬泡、小野瓜、馬寶。馬泡瓜非常常見,在野外路邊或者灌木叢中易生長,大部分都是野生的,很少有人栽種。
  • 小西瓜走遍世界第四篇之貴州行| 八天七晚超長旅遊攻略
    因為報了豪華團,所以整個團10人(加上小西瓜)坐著49座大小的車,超寬敞。(性價比高且服務不錯,無推薦或者隱形消費,相反,導遊還會告訴你如何避雷,推薦不便於自駕的人報。小西瓜全程80%都得抱著看景,而且可能出於害怕,她還不怎樣要奶奶和姥姥抱,全程我抱的最多,胳膊都快要廢掉了。但是我心裡很開心,總能聽到小西瓜哇~哇~哇~或者是媽媽你快看的聲音。
  • 樹上長的樹瘤,切開以後亮了眼
    樹上長的樹瘤,切開以後亮了眼。大家見過長在樹上的樹瘤嗎?我想見過的人肯定有,但是樹瘤切開後是什麼樣子的呢,知道的人恐怕就不多了。今日,村民趙某和李某就在山裡就看家了一棵紫薇樹上長了一個巨大的「樹瘤」。乍一看,還以為是一個馬蜂窩呢!
  • 鵝莓,南方農村少見的水果,外形像燈籠又像小西瓜
    鵝莓,是一種如同燈籠,又像小西瓜的水果。這種水果原產地在歐洲芬蘭與挪威,引進中國不到100年。 鵝莓,醋慄科植物山麻子的果實;因此又叫「醋慄」、「刺兒李」、「燈籠果」。 鵝莓一般5月中下旬開花, 6月下旬開始採收,結果和採收的時間均比較短。
  • 長在樹上的「臘腸」,你見過嗎?
    長在樹上的「臘腸」你見過嗎?
  • 京郊兩大樹屋旅館 睡在樹上的浪漫
    愛看美劇的人都知道,西方人小時候很愛在自家院子裡的樹上蓋小木屋。樹上小木屋逐漸演變為世界各地的樹屋酒店。目前,北京有兩處樹屋酒店——密云云峰山景區的「湯姆與哈克」和平谷金海湖畔的「紫藤花開」。 隱居於山野,棲息於樹上,聽風聲雨聲鳥叫聲,其樂融融。
  • 舌尖上的京郊—密雲篇
    密雲燒餅、密雲燒肉密雲三燒❀密雲三燒」是密雲地區曾紅極一時的傳統美食,據《密雲縣誌》記載,清代及民國期間,密雲縣城吳家燒餅鋪的燒餅,「四海居」的燒肉與「聚源號」、「天聚號」、「匯聚號」三家酒燒鍋生產的紅高粱燒酒
  • 圖:蘇州梧桐樹上長出油菜花
    圖:蘇州梧桐樹上長出油菜花圖為蘇州市內一棵梧桐樹上長出了一株油菜花,猶如少女,婷婷玉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