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和90年代的廈門人,都有什麼區別呢?

2021-01-19 騰訊網

都說時間是條分水嶺

70年代和90年代的愛夢郎就是如此

70年代的見多識廣

90年代的新潮有趣

各有各的特點

在對待不同的事物時

內心想法也是完全不同

好料菌整理出了以下15種情況

快來看看你們是屬於

70年代的還是90年代的呢?

(以下內容純屬調侃娛樂~)

1

對於小作精的印象

70年代:

廈港一枝花

90年代:

看到最後真香的虞書欣

2

多人運動的含義

70年代:

跳廣場舞、公園晨練

踢足球、打籃球

90年代:

就是那個啦!

你們都懂的那個啦!

3

對廈門範圍的界定

70年代:會輕抿一口茶水,用眼神橫掃一切,幽幽地說,在廈門火車站之外的地方,都是鄉下。

90年代:對一切都充滿了新鮮感,興致勃勃地說,廈門好大呀,現在交通也快,有BRT和地鐵,去哪裡都方便。

4

車速太快了

70年代:

傳奇公交507路

90年代:

www.*p-/&…!$#@%

5

心目中的甜品

70年代:陳佳甜品、蜜餞、綠豆餅、馬蹄酥、發糕、麻餈

90年代:思慕雪、提拉米蘇、豆乳盒子、馬卡龍、芝士蛋糕

6

關於喜歡的飲品

70年代:泡一壺值得細細品味的醬油茶

90年代:點一杯加芋圓珍珠椰果布丁紅豆的奶茶當粥喝

7

對同安區的看法

70年代:其他區人民覺得是在遙遠島外的一座村莊,同安區人民認為這裡是世外桃源

90年代:網紅古早味美食區!!!衝衝衝!!!吃吃吃!!!

8

出門野餐要帶上的東西

70年代:薄餅、炸醋肉、芋棗、雞爪鴨腿等等滷味...用報紙墊一下就好

90年代:小蛋糕、三明治、氣球、野餐籃、方格子桌布、花束...最重要的是帶上相機

9

忍不住想要罵人時

70年代:拿出罵街的氣勢:「甘霖老母草幾百#@¥%#……@」,陣勢大到讓人退避三舍。

90年代:可能由於閩南語詞彙量不足的原因,在憤怒的時候,千言萬語只能匯聚成一個字:「淦!」

10

豬腰餅是什麼

70年代:在以前物質條件匱乏時候,一包撒了糖粉的豬腰餅,配上幾口熱茶,就足以讓人羨慕了。

90年代:什麼?豬腰怎麼做成餅吃啊...

11

在心有所求或者需要轉運時

70年代:早早地帶上香火去南普陀、觀音廟、土地廟...好好拜拜

90年代:臨時轉發錦鯉、求塔羅牌、看星座運勢

12

去寺廟裡拜拜時

70年代:提前在心中和佛祖定下了拜拜時間,帶上香火虔誠地走進寺廟,口中默念佛祖保佑今年諸事順遂,家人平安...

90年代:最近好像水逆了,別整網絡那些虛的,我還是要信老祖宗的東西。口中默念佛祖保佑我股票大漲、升職加薪、一夜暴富,我願一生葷素搭配來還願...

13

姐妹群聊天時

70年代:晚上手拉手跳廣場舞,白天轉發養生文

90年代:發盆友圈前先給姐妹過一遍

14

看視頻時

70年代:

正常速度

90年代:

2倍速

15

什麼是社會人

70年代:

掃黑除惡

一網打盡

90年代:

小豬佩奇身上紋

從此就是社會人

不管是70年代的廈門人

還是90年代的廈門人

也是有相同點的

比如在愛廈門這件小事上

廈門人總是齊心協力

在莫蘭蒂颱風過境後

大家自發地出門幫忙清理路障

在呂厝路面坍塌時

大家第一時間上網闢謠和維護廈門

如果你也同意的話

那就點個右下角的「在看」

讓我們看到你~

有點土、卻很甜,這顆「傳奇果」讓周杰倫吃到睜大眼睛!

相關焦點

  • 70-90年代的交通工具,圖16當時很火爆,圖17大部分都有!
    圖1是東風和雪鐵龍合資公司在1992年9月生產出來的第一款轎車,名字叫神龍富康,當時這款車買十好幾萬,只有當時的小康家庭買的起,還被稱為老三樣,作為70-90後的你擁有過嗎?圖5就不用介紹了,相信只有70後認識。圖6相信大家都見過,它是1988年奧迪授權中國生產的,奧迪100豪華轎車,這款車在當時屬於豪車,車內帶有無線電話、空調和cd機並且售價高達33萬多,在那時候只有達官貴人才買的起。
  • 80年代射手代表人是伯德,90、00和10年代分別是誰呢?
    那麼在他往後至今的三個時代中,它們的三分射手代表人物又分別是誰呢?雷吉米勒(90年代)。雷吉米勒這位球員,很多人都有聽說過他的名字。那個時代,一個三分射手能夠成為當家球員是非常罕見的事情。當然除了自己出色的三分能力以外,米勒其他方面的能力也都非常的不錯,只是三分球是他最主要的得分手段。在90年代的整個十年中,他的三分命中率達到了可怕的四成。
  • 評價最高的十部年代劇推薦有哪些 反映70到90年代電視劇介紹
    近年來年代劇很流行,尤其是反映七八十年代的電視劇,很多觀眾都喜歡看,下面為大家推薦幾部好看的年代劇,都是評價非常高劇情精彩好看的年代劇!  反映70到90年代電視劇有哪些  1、《父母愛情》(9.3分)  2、《大江大河》 (8.9分)  3、《生活有點甜》(8.6分)  4、《下海》(8.1分)  5、《相愛十年》(8.0分)  6、《劇場》(8.0分)  7、《師傅》(8.0分)  8、《正陽門下小女人》
  • 60、70、80、90年代學生開學都帶啥?按圖索驥尋找青春
    70、80年代學生必備搪瓷缸80、90年代學生帶手錶小編開學也帶了一款手錶,當時有不少同學帶手錶。80年代的鋁飯盒我們也有不少同學在開學不久,就買了英漢大字典和收音機,說是為了更好的學英語,但後來收音機大多成了晚上聽午夜廣播的最好工具。
  • 90年代的動畫片都有什麼啊?
    父輩的童年,是在彈珠的年代;我們90後的童年,是在電視機前的動漫時代和與小夥伴瘋玩的時代;然而,現在,弟弟的年代,卻充斥著無休止的電子電動。我們可以感嘆科技發展的迅猛,但是發現我們逐漸失去的原來的那顆真摯的心。
  • 老照片:70年代的蘇聯街拍,80年代的法國超模,90年代的美國天后
    1970年代,蘇聯的審美和文藝是有歷史傳統的1970年代,蘇聯的審美和文藝是有歷史傳統的上世紀80年代法國知名度最高的名模尹娜絲,Chanel歷史上第一位專屬模特 。上世紀80年代法國知名度最高的名模尹娜絲,Chanel歷史上第一位專屬模特 。
  • 70~80年代人的旅途路上
    俗話說,看景不如聽景,再好的風景,等你到了以後,怎麼欣賞都沒有大家講的那麼完美,多少會有一點點遺憾。,在當時的年代買什麼都需要什麼糧票,布票,油票等票據,後來長大了,這些也都慢慢的有些淡忘了。在那個70~80年代,家裡能賣輛自行車就很牛了,馬車還是為重要交通工具,聽老媽說,那時的外出,基本上都是步行,路上都會自帶乾糧,餓了就吃自帶的乾糧
  • 老照片;70年代的中國
    70年代孩子們的遊戲是打彈珠、拍畫片、丟沙包及跳皮筋。那時候孩子們的零食是棉花糖、果丹皮及冰棍。一,70年代的孩子們,每個人都有一顆或幾顆心愛的彈珠,打彈珠是一個十分流行的遊戲。二,那時的棉花糖機都是手搖的,看著師傅把棉白糖倒入機器中,用竹棍把糖絲輕輕地起來,就成了一個大大的棉花糖,很好看,輕輕的咬一口,細細的糖絲在嘴裡慢慢地融化,甜甜地真是無比的享受。三,70年代的上海市南京路,那時人們的衣服都是藍色或者黑色。
  • 珍貴老照片:70年代的北京,70年代的上海,70年代的香港!
    珍貴老照片:70年代的北京,那時候的北京城遠沒有現在這麼多人,街上的小汽車也比較少,百姓的出行方式主要還是自行車。這一張是崇文門內大街的一個生活場景寫照,從照片中看去,行人、自行車、有軌電車這些都讓當時的街道充滿了生機!
  • 盤點下中國70年代動漫和日本70年代動漫的區別 :網友稱弱智才看 !
    在70年代時,國產動漫行業才剛剛起步。很多創作技術和畫風質量還不是很完善,但這卻是很多70後和八零後心目中的經典,同時也給他們帶去了無盡的歡樂。一 :哪吒鬧海,哪吒的父親是陳塘關李總兵,哪吒的母親在懷胎三年零6個月後才將哪吒生出來。
  • 70、80、90年代:回不去的時光,帶不走的舊夢
    對於70、80、90年代的人來說,童年裡沒有迪士尼,沒有長隆歡樂世界。有糧票就有吃的,那個年代有公分沒糧票一樣買不到吃的70年代的香菸,你見過幾個?年代,結婚講究"三大件",加上"一響"即收音機,稱之為"三轉一響"很多人都不陌生,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上海牌手錶名噪一時那時候家裡都有這樣的夫妻老照片那時的小學語文課本
  • 珍貴老照片:70年代的北京,70年代的上海,70年代的臺灣!
    珍貴老照片:這一張是70年代的北京天安門廣場附近的舊照片,從照片中看去,有人在曬太陽、有人騎著三輪車拉貨,那時候的人們生活很簡單、實在。珍貴老照片:這一張是70年代的上海舊照片,從照片中看去,大街上可謂車水馬龍,行人眾多,但那時候大多數市民的出行交通工具還是自行車!
  • 廣州人童年這樣走來:從50年代到90年代(組圖)
    我們每個人都和這個節日有著關聯,因為都經歷或正在經歷歡樂的童年時光。當沿著人生階梯步步而上時,童年往事總是腦海中珍藏的難捨記憶。  你的童年是怎麼樣的呢?他說,上世紀50年代的孩子沒有當今兒童優越的生活條件,但是幸福感並不缺。比現在孩子要好的是,那時壓力不大,放了學後和周末都有一大段玩耍的時間。這是一段令人懷念的時光,在上世紀50年代簡單平靜的氛圍下,小孩子無憂無慮地長大了。
  • 80年代最有代表性的廈門酒店, 你還記得嗎?
    80年代廈門通過引入港資、外資,合作經營,湧現了不少現代化的酒店。這些老牌的酒店,不但是廈門特區的形象,也是廈門的地標。我們這期選出了廈門80年代最有代表性的10家酒店(賓館),聊一聊它們的前世今生。,廈門曾有一座在海上,可移動的酒店。
  • 70、80、90、00年代「臺灣第一美女」,顏值差距一目了然!
    胡因夢被譽為上個世紀70年代的臺灣第一美女,是六、七十年代出了名的大美女,氣質古典。胡因夢很特別,很個性,她說:「我不是稱職的演員,我根本無法入戲,只是憑著美貌賺取暴利,其實於心不安……林青霞上個世紀80年代的臺灣第一美女。
  • 真實日本:70年代日本有多幸福,90年代的日本經濟就有多慘!
    對於日本的崛起,總得有個說法,大部分國人會這樣想,日本和歐洲小國一樣。靠殖民完成國家資本積累,一場甲午戰爭就有兩億兩的收入。弄死張作霖後掠奪東北的資源和勞動力。開始籌備鯨吞東亞,還有工業革命的餘威尚存,二戰後依然享受著工業紅利。這是一個普遍的認知,也不能說沒道理,但是這樣的國家在歐洲比比皆是。
  • 在這個娛樂至死的年代,懷念70、80、90年代的粵語歌
    讓人忍不住懷念,當年的香港樂壇,究竟有多牛?   01   說到香港樂壇的代表人物,不得不提許冠傑,他因為開創了粵語歌潮流而被稱為「第一代歌神」。   在六七十年代,香港影視迅速崛起,影視劇主題曲也一改粵劇的小調風格,粵語流行曲逐漸被人熟知。
  • 上世紀90年代很受歡迎的的5個男港星,都有誰呢?
    上世紀90年代、00年代是港片最繁華鵲起的時候,滿街的VCD、DVD充斥著市場。相信對於70後、80後來說,最有感難忘的要數香港4位老牌男明星了。1.鄭少秋這是我少年時代最喜歡的一位男明星了。猶記得當年這兩部電視劇風靡銀屏時,滿村的男女老少都早早地提前搬了凳子坐在電視機前守候。2007年他被香港媒體評選為百大香港電視經典角色,一人總攬七個經典角色。2.林正英相信熟悉港片的人,沒人會不認識他的。可以說沒有了他,香港電影的殭屍片會不那麼吸引人。
  • 90年代:服裝市場和品牌專賣
    上世紀90年代,人們開始大膽地追求服裝享受,從價格、質地到品牌,無所不包且理直氣壯。在嚴寒季節依然一身輕薄衣衫的美女嫋嫋而來又飄飄遠去時,沒人不承認,女人是這個世界中的花朵。  一步裙、露臍裝、吊帶衫、半截褲、破洞牛仔褲、松糕鞋,哈韓族的肥褲子、掉襠褲,幾乎沒有什麼不敢穿的,也幾乎沒有什麼衣服能讓人輕易滿足。計劃經濟時代裡,一家人的衣服放在一個衣櫥裡就足夠,現在一人一個衣櫥都嫌擁擠,「女人的衣櫥裡永遠缺一件衣服」成了女性的共識。
  • 粵開策略深度:以史鑑今,70-90年代美股復盤啟示
    二、回顧70-90年代的10倍牛市——時代及產業輪動變遷 70年代,「漂亮50」引領行情;80年代初,小型個人計算機的普及推動了計算機板塊引領的一波牛市;80年代末,美國大型公司成功的全球化戰略推動股指翻番;90年代初,美股金融板塊上漲超過150%,帶來了另一波牛市。90年代中後期網際網路革命帶來了20世紀的最後一波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