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羅斯塔斯社4月2日報導,美國副總統麥可·彭斯表示,在尼古拉斯·馬杜羅總統政府辭職之前,華盛頓將繼續向委內瑞拉的石油行業施加壓力。彭斯周二在華盛頓與被拘留在委內瑞拉的國有石油公司PDVSA子公司Citgo Petroleum工作人員的家屬見面時說,「美國將繼續對委內瑞拉的石油行業施加壓力。我們將繼續向支持馬杜羅的西半球國家施加壓力」。
美國對伊朗、委內瑞拉的制裁加大攻勢,應該是近期僅次於OPEC減產及中美貿易談判進展積極的另一大利好,共同支撐國際原油價格近期連續飆漲。本期我們來簡單看看委內瑞拉石油產業到底發生了什麼。
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是世界重要石油生產與出口國之一,也是石油輸出國組織的五個創始國之一。憑藉著世界第一的原油儲備,經濟一度出現繁榮,成為南美最富裕的國家之一。
上世紀70年代委內瑞拉國內的石油開採技術大部分都是來源於歐美等發達國家的技術支持,但是大部分利潤都讓外國企業拿走了。當時的領導人查維茲頒布規定,當油價高於70美元/桶時,企業要將利潤的80%上交給政府;高於80美元/桶時,這一數值漲到90%;而高於90美元/桶時,則變為95%。通過石油國有化運動,委內瑞拉趕走了「吸血」的外國石油公司。查維茲將石油賺來的錢為委內瑞拉人民提高社會福利、改善教育體系和醫療體系。在油價上漲助力下委內瑞拉失業率下降,貧困人口數減半,經濟高速發展,彼時的委內瑞拉可以稱得上是人間天堂。
2011年查維茲患癌,於是他選了繼任者,親信馬杜羅;2012年馬杜羅被查維茲宣布為繼任者,2013年馬杜羅正式成為委內瑞拉總統。但是隨著世界經濟危機和美國頁巖油革命,國際油價開始下跌了。前面說委內瑞拉擠走了外國企業,但是其國內的石油開採技術卻停留在了上世紀的70年代,幾乎沒有進步,相應的其煉油技術和油品也跟不上。當油價高時企業為了利潤更傾向於質量低但價格也低的委內瑞拉石油;但是當油價下跌時,價格低質量卻高的沙特石油、俄羅斯石油就更受寵了。在這一點上,委內瑞拉與加拿大一樣都擁有大量的低質量石油資源,只是加拿大背後有「金主爸爸」,可是委內瑞拉與美國卻成了「敵人」。
根據資料委內瑞拉一半的GDP來自於石油出口,而石油出口佔到個出口額的96%,國際油價下跌直接導致了委內瑞拉出口的崩潰。「貧賤夫妻百事哀」,經濟崩了,各種問題也跟著來了,國企貪腐、馬杜羅獨裁……委內瑞拉開始陷入混亂,隨後委內瑞拉反對黨領袖瓜伊多宣稱自己為委內瑞拉臨時總統,並且得到了美國和巴西的支持。而馬杜羅背後也有自己的支持者,那就是俄羅斯,此外古巴、烏拉圭、墨西哥、土耳其等也表態支持馬杜羅。最重要馬杜羅掌握軍權,所以儘管瓜伊多反對派政權得到了美國政府認可,卻也是「然並卵」。後臺強硬的馬杜羅以美國不斷生動委國內政變為由,決定徹底中斷與美國的外交和政治關係。以此為導火索,美國開始對委內瑞拉進行一系列制裁。
本就因油價下跌變得脆弱的國內經濟直接崩盤,物價飛漲、物資緊缺、犯罪飆升、遍地難民,委內瑞拉從天堂到地獄只用了十幾年時間。為改善國內情況,委內瑞拉曾推出了石油幣,但這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局勢,委內瑞拉的石油產業必須市場化改革並引進外資。而對於當年被查維茲親自趕走的外國企業來說,自己幫助委內瑞拉重加產油巔峰並幫助實現了煉油,卻被委內瑞拉政府「過河拆橋」,信任一旦出現危機,矛盾短時間恐怕很難解決。
但是委內瑞拉石油儲備豐富,且地理位置來說相對中東離美國更近;美國雖然一直在大力發展國內石油產業,但同時也是最大的石油消費國,其實美國根本放不下委內瑞拉的石油。而馬杜羅也表示,只與美國斷絕政治關係,但石油貿易繼續保持。一旦這種矛盾激化,停止石油貿易,對於兩國來說都是不小的影響。委內瑞拉從2017年中以來產量一直在下降,美國的制裁給原油供應帶來更大的不穩定因素。
委內瑞拉石油產業的現狀只是從另一個側面印證了一個道理,小國很多時候只是大國鬥爭的棋子,只有國強才能民強。瓜伊多和馬杜羅背後站著的是美國和俄羅斯,後續俄、美會不會為了委內瑞拉硬碰硬還只是猜測。從2019年2月中國原油進口數據統計中,我國從委內瑞拉進口的原油數量排在第7位,佔原油進口總量的5.2%左右,目前來看對於國內原油的正常供應影響不大。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中宇資訊。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張洋 HN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