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一座三千年古城:藏有七百處古蹟,幾代潮州人的記憶

2020-12-21 旅遊觀視界

韓江流經這麼一座小城,它古樸安靜又低調,這裡是一代富豪李嘉誠所出生的地方,這裡住著「膠幾人」,他們講潮州話,愛吃小吃,有遠近聞名的牛肉丸,他們熱情好客,會提醒你如何處世防止被騙。

潮州古城,也算是潮州旅行的必去之地。

早上九點,我便與身邊的幾個朋友準時出發,來到這潮州古城內。

潮州古城是潮州最早的一片開耕之地,說來也有近三千年的歷史了,其主要是指潮州市湘橋區一片,這裡的眾多歷史建築與市井生活融為一體,可以說是一座「活著」的古城。雖然潮州的城市管理一般,但潮州古城確實不錯,它是我見過的中國最值得一看的古城之一!國保成堆!可以說,古城隨便一條小街都強過南鑼鼓巷。 古城店鋪林立,美食成堆。

青龍古廟,古廟的位置就在韓江大橋西端的南堤上面,廟門朝東,先前被稱之為是安濟聖王廟,古廟兩邊一為神臺,一為戲臺。從廟後穿過夥巷而到廟前的是半月形廟埕,古廟前面有三門:中門石匾就是「青龍古廟」。門聯頗有意思:船為梭橫織江中錦繡,塔作筆仰寫天上文章。

相對來說,潮州人更加的迷信一些,尤其是在節假日的時候,古廟會有不少人來燒香拜佛。

欣賞滾滾韓江水,一路從筆架山上漫步走下來,出門之後就是廣濟橋,要說這廣濟橋,也算是潮州古城七百多個古蹟當中最為著名的一個。

這是一座十分古老的橋梁,始建於南宋乾道六年,自古以來就是通往閩浙地區的一條咽喉通道,明代的李齡是這樣說的:「吾潮之勝狀,在於廣濟一橋。」的確,廣濟橋建成的數百年以來,對促進當地及周邊商業發展功不可沒。

廣濟橋的設計也是頗為巧妙,靠河岸兩邊是由橋墩連接的帶有亭臺樓閣的風雨橋,中間則是一段用船隻練起來的開合自如的浮橋,要是有船來了,那就把浮橋拆開,讓船通過,在方便韓江兩岸交通來往的同時,也兼顧了韓江水道的通航需求。

每天到一定時間的時候,工作熱暖就會將廣濟橋中間的浮橋斷開,把浮橋拉走,所以要在那之前把橋參觀完,並且去到你要去的橋岸。

廣濟橋上也還有不少的亭臺樓閣,錯落有致體態各異,但是比例則是一個或者幾個比率在整體之中重複,從而保證建築雜而不亂,錯落有致,儘管種種原因,古橋已不復再,但始於10年前重建的廣濟橋卻完整地再現清朝廣濟橋樣式,使得人們又可以在原址上看到了廣濟橋當年「十八梭船二十四州」的英姿。修復後的樓臺亭閣以灰色為主,給我有種厚重、沉穩的感覺。

橋上是有直飲水的,這點比較好,通常來說走到這裡水就已經喝完了,能夠痛快直飲,欣賞這滾滾韓江,也算是一種成就吧。

前不久,在「南粵十美」景點的評選活動中,廣濟橋也是一路領先,這說明具有人文氣息、歷史內涵的景點是永不過時的,這也是「生態之美」的體現。」

潮州古城內的景點頗多,資料記載有近700多個,這裡承載了幾代潮州人的記憶,想要一日遊玩,幾乎不可能。

相關焦點

  • 潮州一座三千年古城:藏有七百處古蹟,幾代潮州人的記憶
    韓江流經這麼一座小城,它古樸安靜又低調,這裡是一代富豪李嘉誠所出生的地方,這裡住著「膠幾人」,他們講潮州話,愛吃小吃,有遠近聞名的牛肉丸,他們熱情好客,會提醒你如何處世防止被騙。潮州古城,也算是潮州旅行的必去之地。
  • 再去一次潮州,尋找千年古城的文化記憶
    鯨鵬之大,蝦、蟹之細,無不歸容……」唐代大家韓愈描繪古潮州的名篇佳句,經歷代傳衍,至當代已然有了全新的註解~ >潮州古城了! 迄今1600多年,潮州仍保留著完好的古城整體格局,全市一千多處文物古蹟星羅棋布!
  • 廣東潮州,千年古城,潮汕文化發源地,都有哪些歷史文化古蹟?
    廣東潮州是千年古城,也是潮汕文化的發源地,經歷風吹雨打,人事滄桑,古城依舊,潮音依舊。潮州自古就八景之說,包括內八景和外八景,都是著名的歷史文化古蹟。內八景是指於城內八景,而外八景則指城外韓江兩岸。相傳韓愈貶任潮州刺史時,常登此山,築亭遊覽,並親手植下橡樹。後人敬仰韓公,將筆架山稱為「韓山」,將亭稱為「侍郎亭」。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知軍州事丁允元認為韓公嘗遊於此並手植橡木,韓公之祠應遷建於此,所以將城南七裡的韓文公祠遷至今址。相傳當年韓愈所植的橡木,就在祠前。據宋禮部尚書王大寶《韓木贊》曾詳細描寫這棵橡木。潮州人崇尚韓愈,韓愈離任後,潮州山水盡姓韓,他手植的這棵橡木,當然也被視為神物。
  • 地理丨潮州府城:時光裡最精緻的停頓處
    認為這個門進去是個大雜院,中間卻藏著一座高聳入雲的祠堂。羞愧的是,這是一座「文質彬彬」的古城。古樸典雅的牌坊群,明清建築風格的舊居老屋,以及橫七豎八夾雜著歷史韻味的街巷,都是以文為脈,以德為絡。榕樹蔭中,時有奇石妙花,迴廊短幾。三兩翁嫗,或持書,或把扇,悠然笑談。若是登上已然褪去了時光舊痕的古城牆,會看到綿延八裡的城堤上,依舊點綴著四座城樓:下水門城樓、廣濟門城樓、竹木門城樓、上水門城樓。如泣如訴地牽挽著老潮州的記憶。
  • 地道潮州人唱紅《潮州人》 潮汕網紅景點帶火原創歌曲
    創作幕後有什麼樣的故事?羊城晚報《潮人潮事》走近詞曲創作者元朝,一位地地道道的潮州籍80後音樂人。承繼父親「桌球夢」結緣音樂路夏日的一個午後,潮州古城一處雅致庭院中,茶起話題開。坐在面前的元朝,謙遜親切,猶如鄰家兄弟。元朝本名郭家源,老家潮安庵埠鎮,這位今年以來潮汕地區極具人氣的潮語歌曲創作者,其實並非科班出身的音樂人。
  • 潮州,一座值得用心去讀的古城
    潮州人紀念韓愈,不僅因為韓愈能寫一手錦繡文章,更因為他被貶潮州為官後,並不沮喪,他愛國愛民,拋卻了個人榮辱,腳踏實地的為老百姓謀福利、做好事、興教興邦。潮州後有「海濱鄒魯」之稱,文化昌盛,韓愈功不可沒。祠內有一塊碑刻:「若無韓夫子,人心尚草菜。」便是對他極高的評價。一個唐代的文人,在貶官後的失意之時,居然用生命寫下使江河易色的傑作,其本身就是一首千古絕唱。
  • 潮州景點攻略|慢時光裡的潮州古城
    東門樓建於明洪武三年(1370年),是一座具有600多年歷史的古城樓,它座落於湘子橋西端,正對廣濟橋,扼潮州古城東西要衝,是潮州古城七城門樓之首,也是潮州城區目前保存較為完好的古建築。在廣東潮州市城內中心的府倉內(舊稱「永豐倉」),有一座以觀音大士塑像,高大典雅而聞名的古大士庵。它以筆架山之中峰為案屏,獨具勝概,系潮州名剎之一。1990年和1999年,由住持釋明光籌資,分別重建落成慈恩閣、藏經閣、五觀堂,使古剎重放光彩。甲第巷位於潮州古城區南部,是古代潮州城仕宦商賈望族聚居之地,至今仍保留明清街巷格局和大量的古民居。
  • 一座橋,一座城|為什麼廣濟橋成為潮州人的精神地標?
    湘子橋即潮州廣濟橋,是中國四大古橋之一,被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譽為世界上最早的啟閉式橋梁。「到潮不到橋,枉向潮州走一遭」的俗語誕生於沒有城市營銷的清代,幾百年來直到如今依然是大部分來潮遊客自然而然選擇廣濟橋作為目的地的理由。為何一座橋能與潮州有如此密切的聯繫?為何不到廣濟橋就「枉向潮州走一遭」?
  • 距廈門1.5h,有座低調了千年的廣東年味古城
    都會看見麗江、鳳凰的影子~當你開始厭倦這種為迎合遊客而凹出來的商業街時,也許你還不知道,距廣州2.5小時、廈門1.5小時的地方,藏了這樣一座絕色的千年古城 沫念先生這裡有揮之不去的古味,1600年過去了,古城內仍有700多處文物古蹟,在分寸之間都能觸摸到歷史的氣息。
  • 地地道道的潮州人告訴你,潮州這些地方最值得一玩
    地地道道的潮州人告訴你,潮州這些地方最值得一玩作為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小編的家鄉潮州如今也是迎來一批又一批的遊客,大街小巷都能聽到很多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講著不同的家鄉方言,而不再是單一的潮州話。只不過潮州目前也只是一座經濟還不是很發達的小城市,所以很多外地遊客慕名而來,在這樣一個人生地不熟,語言不通的小地方,難免找不著北,最後就落得失望而歸。所以有一個本地人來給你們指引方向,相信會玩得更愉快的。
  • 潮州:一座活著的古城,就是這麼「潮」
    潮州,一座活著的古城,一座好看、好玩還有好吃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 一座橋,一座城|為什麼廣濟橋成為潮州人的精神地標?
    「到潮不到橋,枉向潮州走一遭」的俗語誕生於沒有城市營銷的清代,幾百年來直到如今依然是大部分來潮遊客自然而然選擇廣濟橋作為目的地的理由。為何一座橋能與潮州有如此密切的聯繫?為何不到廣濟橋就「枉向潮州走一遭」?為何廣濟橋能成為海內外潮人回憶起家鄉時最先浮現的意象?從一座橋,看一座城,一定意義上,廣濟橋的歷史,就是潮州的歷史,就是潮人的故事。
  • 地道潮州人唱紅《潮州人》 潮汕網紅景點帶火原創歌曲
    創作幕後有什麼樣的故事?羊城晚報《潮人潮事》走近詞曲創作者元朝,一位地地道道的潮州籍80後音樂人。承繼父親「桌球夢」結緣音樂路夏日的一個午後,潮州古城一處雅致庭院中,茶起話題開。坐在面前的元朝,謙遜親切,猶如鄰家兄弟。元朝本名郭家源,老家潮安庵埠鎮,這位今年以來潮汕地區極具人氣的潮語歌曲創作者,其實並非科班出身的音樂人。
  • 潮州古城內藏一低調庵堂,內藏觀音聖像,威嚴肅穆
    潮州古城這兩天火了,更多的人通過報導了解了這座歷史名城。有人形容為「古樓巷尾的穿堂風,湘子橋下江水潺潺,遠山上飛鳥吱喳,這一切的一切,都屬於這座,溫情又賦有浪漫因子,擁有嶺南美景美味的絕美鳳城。」潮州古城的著名景點有湘橋春漲、韓祠橡木、金山古松、鳳凰時雨、龍湫寶塔、鱷渡秋風、西湖魚筏等。又有新老八景、內外八景之說法可以說是文化古蹟的聚集地,但一直都比較低調。很多遊客一開始是來吃東西的,仔細觀光之後才發現潮州有這麼深厚的底蘊。古城最著名的景點有開元寺、牌坊街、已略黃公祠、許駙馬府,也是遊客常去的地方。走在街道和小巷之間,我遇到了一座古廟。
  • 潮州 古城觀新潮
    ,是一座從歷史中走來的古城。工夫茶、潮州木雕、老民居……既沉澱著古城的深厚歷史,又展現了古城的活力與魅力。 如今,古城保護傳承與活化利用並舉,綿延著歷史文脈和城市記憶。 「潮之州,大海在其南。」登上廣東潮州古城城牆,韓江、韓山立於左,古老的廣濟橋橫臥江面;騎樓老城立於右,「外曲內方、四橫三縱」的歷史格局依然如故,綿延著歷史文脈和城市記憶。
  • 潮州城區的一座庵, 是潮州古城的一處佛教道場
    潮州寺廟有許多,其中有一座庵,比較有名。它就是古大土庵位於潮州市中心府內倉城區,是潮州古城的一處佛教道場,也是潮州一處很有歷史價值的文物古蹟。目前庵中尚保存有七八塊清代重修的碑記石刻,可供稽考溯源。據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重修的香火碑記。推斷該商為明代大德高僧侶建。
  • 潮州的一座古城,被稱為「牌坊之城」,卻很少有人知道!
    潮州作為廣東的「東大門」,潮州文化的重要發祥地,自東晉鹹和六年(公元331年)以來,一直是潮汕地區的郡縣、州、道、府所在地,它厚重而悠久的人文歷史為這座古城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存。潮州古城位於潮州市,是廣東省首批獲得「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榮譽稱號的兩座城市之一。與中國其他搬遷的「古城」相比,潮州古城仍有10多萬人居住,700多個零散的歷史遺蹟與城市生活融為一體。
  • 廣東潮州,千年古城,潮汕文化發源地,都有哪些歷史文化古蹟?
    廣東潮州是千年古城,也是潮汕文化的發源地,經歷風吹雨打,人事滄桑,古城依舊,潮音依舊。潮州自古就八景之說,包括內八景和外八景,都是著名的歷史文化古蹟。內八景是指於城內八景,而外八景則指城外韓江兩岸。相傳韓愈貶任潮州刺史時,常登此山,築亭遊覽,並親手植下橡樹。後人敬仰韓公,將筆架山稱為「韓山」,將亭稱為「侍郎亭」。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知軍州事丁允元認為韓公嘗遊於此並手植橡木,韓公之祠應遷建於此,所以將城南七裡的韓文公祠遷至今址。相傳當年韓愈所植的橡木,就在祠前。據宋禮部尚書王大寶《韓木贊》曾詳細描寫這棵橡木。潮州人崇尚韓愈,韓愈離任後,潮州山水盡姓韓,他手植的這棵橡木,當然也被視為神物。
  • 潮州古城一老街,承載著潮州的百年記憶,網羅潮州最有名的小吃
    每一個古城都會有那麼一條老街,承載著繁華中心的百年記憶,潮州也有這樣一條老街:牌坊街。牌坊街,也是潮州的名勝古蹟之一,這裡的牌坊之多也是世界之最了,二十二座古牌坊,訴說著從宋代至今的那些傳說故事,如今的牌坊街已經被修復了很多,來往的遊客也有很多,大多都是來感受古城舊時代的痕跡,還有吃下潮州特色的美食。
  • 廣東這座古城 有國內第一「牌坊街」 古蹟多達700餘處卻少有人知
    位於廣東省東北部的潮州市,取「在潮之州,潮水往復」之意而得名,作為廣東的「東大門」和潮州文化的重要發源地,潮州自東晉鹹和六年(公元331年)起,一直都是潮汕地區的郡、州、路、府所在地,其厚重悠長的人文歷史,給這座古城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