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江流經這麼一座小城,它古樸安靜又低調,這裡是一代富豪李嘉誠所出生的地方,這裡住著「膠幾人」,他們講潮州話,愛吃小吃,有遠近聞名的牛肉丸,他們熱情好客,會提醒你如何處世防止被騙。
潮州古城,也算是潮州旅行的必去之地。
早上九點,我便與身邊的幾個朋友準時出發,來到這潮州古城內。
潮州古城是潮州最早的一片開耕之地,說來也有近三千年的歷史了,其主要是指潮州市湘橋區一片,這裡的眾多歷史建築與市井生活融為一體,可以說是一座「活著」的古城。雖然潮州的城市管理一般,但潮州古城確實不錯,它是我見過的中國最值得一看的古城之一!國保成堆!可以說,古城隨便一條小街都強過南鑼鼓巷。 古城店鋪林立,美食成堆。
青龍古廟,古廟的位置就在韓江大橋西端的南堤上面,廟門朝東,先前被稱之為是安濟聖王廟,古廟兩邊一為神臺,一為戲臺。從廟後穿過夥巷而到廟前的是半月形廟埕,古廟前面有三門:中門石匾就是「青龍古廟」。門聯頗有意思:船為梭橫織江中錦繡,塔作筆仰寫天上文章。
相對來說,潮州人更加的迷信一些,尤其是在節假日的時候,古廟會有不少人來燒香拜佛。
欣賞滾滾韓江水,一路從筆架山上漫步走下來,出門之後就是廣濟橋,要說這廣濟橋,也算是潮州古城七百多個古蹟當中最為著名的一個。
這是一座十分古老的橋梁,始建於南宋乾道六年,自古以來就是通往閩浙地區的一條咽喉通道,明代的李齡是這樣說的:「吾潮之勝狀,在於廣濟一橋。」的確,廣濟橋建成的數百年以來,對促進當地及周邊商業發展功不可沒。
廣濟橋的設計也是頗為巧妙,靠河岸兩邊是由橋墩連接的帶有亭臺樓閣的風雨橋,中間則是一段用船隻練起來的開合自如的浮橋,要是有船來了,那就把浮橋拆開,讓船通過,在方便韓江兩岸交通來往的同時,也兼顧了韓江水道的通航需求。
每天到一定時間的時候,工作熱暖就會將廣濟橋中間的浮橋斷開,把浮橋拉走,所以要在那之前把橋參觀完,並且去到你要去的橋岸。
廣濟橋上也還有不少的亭臺樓閣,錯落有致體態各異,但是比例則是一個或者幾個比率在整體之中重複,從而保證建築雜而不亂,錯落有致,儘管種種原因,古橋已不復再,但始於10年前重建的廣濟橋卻完整地再現清朝廣濟橋樣式,使得人們又可以在原址上看到了廣濟橋當年「十八梭船二十四州」的英姿。修復後的樓臺亭閣以灰色為主,給我有種厚重、沉穩的感覺。
橋上是有直飲水的,這點比較好,通常來說走到這裡水就已經喝完了,能夠痛快直飲,欣賞這滾滾韓江,也算是一種成就吧。
前不久,在「南粵十美」景點的評選活動中,廣濟橋也是一路領先,這說明具有人文氣息、歷史內涵的景點是永不過時的,這也是「生態之美」的體現。」
潮州古城內的景點頗多,資料記載有近700多個,這裡承載了幾代潮州人的記憶,想要一日遊玩,幾乎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