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英語文學回眸

2020-12-11 人民網

  今天的南非有11種法定國家語言,其中主要本土語言都有悠久的口語文學傳統。19世紀初,一些本土語言如祖魯語和科薩語開始了文字化進程。19世紀80年代,以這些語言為依託的進步報刊相應出現,最早的黑人啟蒙思想得到傳播。及至20世紀20年代,一批作家開始使用殖民語言進行創作,南非黑人英語文學自此產生。

  南非第一部黑人英語小說《穆迪》發表於1930年,享有很高聲譽,至今仍一版再版。小說講述了19世紀姆茲利卡茲王國因殘暴統治導致衰敗的故事,寄託了當時南非知識分子希望將非洲部落變成現代民族國家的願望。作者索爾·普拉傑兼作家、思想家和政治家於一身,博學多聞,通曉包括英語、德語及荷蘭語在內的7種語言,是首位將莎士比亞作品譯成非洲語言茨瓦納語的學者。

  20世紀50至60年代是南非黑人現代文學的成熟時期,產生了一批作品至今仍被廣泛閱讀的作家。短篇小說作家坎·坦博是其中最為才華橫溢的一位,他的作品以擅長揭示黑人城鎮倫理生活著稱,代表作《外套》講述了一個丈夫為懲罰妻子的不忠,將情人逃離時留下的一件外套當成尊貴的客人,供奉在家中羞辱妻子的故事,具有英國作家霍桑的小說《紅字》的味道。然而,因對現實失望而長期酗酒,坦博44歲時在史瓦帝尼辭世。

  女作家貝蒂·黑德同樣命運多舛。她的母親是白人,父親是黑人奴隸,這使她具有明顯的左翼思想傾向。黑德48歲時在波札那去世。她死後聲譽日隆,代表作《馬魯》和《權力的問題》探討女性社會困境和身份危機,具有強烈的浪漫主義傾向,風格頗似英國作家勃朗特姐妹。這批作家生活在南非種族隔離制度強化實施的時代,目睹壓迫加劇卻無能為力,自殺、流亡或被殺成為普遍命運。

  20世紀50年代之後,南非黑人寫作盛極一時。這一代作家大多接受了很好的英文教育,閱讀面非常廣泛。其次,圍繞大都市發展起來的黑人和有色人種混居的鄉鎮產生了自己的日常文化,並形成一套市井語言和價值觀念。不同於較為封閉的鄉村和部落文化,這種成熟的都市文化具有極大的包容性、現代性和豐富性,成為作家創作的依託。

  然而,這種有利的創作條件如曇花一現。二戰過後,當非洲其他地區開始興起民族獨立和解放運動時,種族隔離制度對南非的文學創作產生了極大的消極影響。長達近半個世紀的種族隔離制度,破壞了已經發展成熟的黑人和有色人種,甚至白人混居的城鎮生活,導致反對種族隔離制度的作家紛紛離開南非,定居海外。

  離開南非的黑人作家接觸到國際上進步的左翼文化運動,如社會主義陣營發起的亞非拉文化運動、美國20世紀60年代的「黑人藝術運動」,以及獨立後的非洲大陸上的泛非主義運動,對他們的創作產生重要影響。南非桂冠詩人凱奧拉佩策·考斯爾於1961年離開南非,先去了坦尚尼亞,後來前往美國,加入「黑人藝術運動」,成為南非代表性詩人。1972年,考斯爾返回非洲大陸,先後在不同國家的高校執教,並開始為非國大新成立的藝術和文化部工作,為建立國際反種族隔離的文化戰線做出了貢獻。

  共產黨員阿歷克斯·拉·古馬是南非著名馬克思主義作家,他的一系列作品如《月夜獨行和其他故事》《石國》和《季末之霧》,描寫並歌頌了革命者的鬥爭生活,其文學手法對蘇聯文學和英國作家狄更斯的作品多有借鑑。彼得·阿伯拉罕姆斯是一位為中國讀者熟知的作家,許多反映勞工生活的作品如《礦工》《雷霆之怒》和《夜深沉》等,使他成為最早的南非黑人馬克思主義作家。

  由於許多作家流亡海外,南非黑人文學傳統斷裂了。南非國內新一代作家能接觸到的書目非常有限,非洲進步作家的書籍、南非黑人文學作品和外國文學只有在特殊情況下才能偶爾讀到。從20世紀60年代後期開始,反抗種族隔離制度的烽火逐漸點燃,進步青年和工人運動漸漸結合起來,革命文學伴隨群眾運動在工人中流行。穆拉瑪尼的《索韋託的孩子們》、米裡亞姆·特拉麗的《力量》、西弗·塞巴拉的《乘風破浪》和蒙格尼·瓦歷·瑟羅德的《浴血而生》都描寫了當時的革命運動。

  1994年,長達半個世紀的種族隔離制度終得廢除。但直到2000年左右,新一代黑人作家才陸續發表作品,文學創造力開始復甦,其內容基本以重塑對黑人日常生活的理解為主。

  作家塞羅·迪克不到30歲便寫下《一毛三》《夢的沉默暴力》等經典小說,探討了黑人青年在精神和物質方面的長期雙重匱乏生活。弗雷德·庫馬洛寫出《春酒》《摸摸我的熱血》等小說和自傳作品,揭露了在種族隔離制度下的金錢倫理和底層社會形態。尼克·穆隆戈的作品《愁雲過後》《你死我活》等,將黑人大學生與社會體制對抗的心理活動描寫得惟妙惟肖。女詩人菲利帕·維利葉斯發表了著名詩集《高於處所》和《每日妻子》,分析膚色困惑和身份認同的缺失。同時,作為金山大學寫作課老師,她還指導學生通過詩歌寫作治癒心靈創傷。文學作為分析自我身份和治癒創傷的工具,是南非人民對文學功能的一個重要理解,這源自於如何從舊日種族隔離噩夢中解脫、獲取新生的內心渴望。

  後種族隔離時代的黑人寫作圍繞「發現正常生活」展開。儘管對歷史和現實具有深刻分析能力的作品為數不多,依然有一些作家保持著對現實世界的關注與開掘。例如姆普特拉尼·布費洛的詩歌創作和文學評論寫作便是這方面的代表,他的詩歌和工人運動密切結合,《布魯斯神學和布費洛哲學》則是一部引導寫作回到對現實具有洞察力的軌道上的理論批評著作。

  《 人民日報 》( 2018年10月21日 08 版)

(責編:曹昆)

相關焦點

  • 華人如何在南非說出流利英語?
    在來南非之前,我當了六年的英語老師,而從小語言也一直是我的最愛,在南非的這些年當中,許多華人朋友經常問我的一個問題就是:究竟要怎麼樣才可以把英語說好?我也決定從這一期開始,與各位華人讀者分享我過去教英語的一些心得。
  • 非媒:更多南非人來華教授英語
    南非HeraldLIVE網站1月4日文章,原題:南非英語教師仍在蜂擁進入中國兩家國際教師招聘機構證實,每月都有數百名南非人向他們申請到中國教英語的就業崗位。中國將英語作為中小學必修課,所有大學都開設英語專業。如今,中國大中城市幼兒園逐步開設英語教學,對外籍英語教師需求旺盛。中國駐南非大使館2018年共發放1200多份相關工作籤證,其中絕大部分為赴華從事英語教學工作。這些教師的月薪介於1.4萬元至1.7萬元人民幣之間,其他福利還包括免費住宿、醫療補助和機票津貼等。
  • Amazing南非之旅--英語篇
    作為英語培訓機構的負責人,這次本來還有個小期待,就是運氣好的話,能在南非偶遇一個帥哥或美女,把他/她帶到杭州做外教。結果這個小小的願望落空了……    南非是英語母語國家,幾乎每一個南非人都說英語。但口音確實千差萬別,尤其是黑人,他們的英語混雜著當地祖魯語的腔調,剛開始的時候實在是聽不懂。兒子Alex到了這裡,還以為自己之前學的那些英語跟他們說的英語不一樣呢。
  • 紐西蘭毛利文學:從口頭傳統到英語文學
    雖然只是較為晚近才產生的一種文化現象,但自20世紀50年代起步,毛利英語文學已經取得了驕人的成績,湧現出威蒂·依希馬埃拉、凱裡·休姆等一批優秀作家,其中休姆1985年被授予布克獎,這也是紐西蘭作家首次榮膺這一著名的國際文學獎項。
  • 劉略昌:紐西蘭毛利文學 從口頭傳統到英語文學
    毛利人和毛利文學是殖民化的產物毛利文學先後經歷了從部落口頭傳統到毛利語書面寫作再到毛利英語文學的演進,文學樣式、存在形態、內涵意蘊、主題聚焦等隨著殖民進程和歷史發展不斷得到豐富。在社會史的意義上,這種轉變可能是種創傷,然而對文學而言,城市化卻可能是種恩惠,因為它為毛利英語文學及其讀者群體的產生創造了物質條件。進城之後,毛利人逐漸開始系統地接受英語教育,其子女也開始習慣用英語而非毛利語進行自我表述;居於城市之中,古老的民族口傳文化在毛利人日常生活中的活力逐漸消退。此外,政府也希望藉助文學的倫理教誨功能管理和教育「頑劣」的毛利人。所有這些加在一起推動了毛利英語文學的萌生。
  • 在南非我發現,英語才能讓世界更大一些
    我親眼看見不會英語的人生活被禁錮在一個小村莊我生長在南非,雖然南非在非洲,但是它卻是一個英語為母語的國家。經歷了英國的殖民後,南非的居民變得十分複雜。在南非,村裡的老人說非洲土話 Afrikaans、印度移民說印度語、受過教育的年輕人說英語,學生也被要求學習一門外語。就像是中國的城市小孩會說普通話那樣,南非也包容了許多語言。語言又承載著文化,南非因此也是一個飲食特別豐富的國家。
  • 南非官方語言——英語和阿菲力康語等11種
    南非的官方語言有11種,它們分別是:英語、阿菲力康語、祖魯語、科薩語、斯佩迪語, 茨瓦納語、索託語、聰加語、斯威士語、文達語和恩德貝勒語。將英語作為母語的人數並不是最多,但是很多人都懂英語。根據人口統計調查,南非的五大語言排名如下:祖魯語(30%)、科薩語(18%)、阿菲力康語(14%)、斯佩迪語(9%)、英語(9%)。英語和阿菲力康語南非英語有其明顯特徵,由於吸收了一些阿菲力康和當地本土語言的的詞彙,南非英語的詞彙量一是非常豐富,二是在發音和用法上都與英國英語以及美國英語都有著不同區別。英語是南非政界、商界和媒體最主要的語言。
  • 中古時期英語文學文化概述
    中古英語時期英語的演變早期中古英語時期存在三種主要方言:北部方言、南部方言和中部方言。南部方言和中部方言以泰晤士河為界,中部方言和北部方言以亨伯河為界。細分為:西南方言(西撒克遜方言)、東南方言(肯特方言)、中東部方言和中西部方言(麥西亞方言)、北部方言(諾森布裡亞方言)。
  • 第123屆廣交會南非採購商:中國展商英語水平有待提高,南非電商急需...
    非洲向來被外界看做電商的「處女地」,同時也是中國電商賣家的夢想之地。南非採購商Eckhard Meyer在談及第一次來到廣交會的感受時,表示這次展會很是令人驚豔——產品種類繁多、價格實惠,還能看到各種產品不同的設計,收穫頗豐。但對展商的英語水平也是吐槽滿滿。他說,好多展商的英語水平實在不敢恭維。這讓他很難對感興趣的產品有進一步了解,與他們協商訂購價格與起訂量等採購詳情時也是困難重重。
  • 南非的良心戈迪默,納丁·戈迪默是南非白人女作家
    南非的良心戈迪默,納丁·戈迪默是南非白人女作家南非的良心——戈迪默納丁·戈迪默是南非白人女作家。作為一個生於黑非洲長於黑非洲的女性,她從小目睹南非種族隔離制度的不公正,親身體驗過種族歧視帶來的種種災難。因而當她拿起筆來時,就會自覺自愿地表達出對南非種族問題的思考。
  • 「通向優質英語教師之路」香港教育大學英語教學文學碩士課程
    「通向優質英語教師之路」香港教育大學英語教學文學碩士課程 2021/01/05 14:54 來源:中國荷都網 瀏覽:373
  • 51名南非人滯留中國:拿學生籤證卻在做英語教師
    原標題:51名南非人被捲入籤證詐騙案滯留中國 南非部長:應與中方合作,儘快回國51名南非人滯留【環球網報導 記者 查希】南非媒體IOL網站6月21日報導稱,南非國際關係與合作部部長琳迪韋•西蘇魯發表官方聲明,稱她已經意識到相關南非公民的處境,他們目前正因籤證詐騙問題而滯留中國
  • 最近很火的「凡爾賽文學」英語怎麼說?
    說起這個最近很火的「凡爾賽文學」,網友總結了三句話:漫不經心地自誇,故作苦惱地炫耀,欲拒還迎地責怪。小學妹覺得網友總結地真的是太貼切了,凡爾賽文學的主要特徵那就是「先抑後揚、明貶實褒」,例如:· Wow, I can't believe that a rubbishy little article like mine had been published in a national news-paper
  • 失落的世界——「南非」
    如果你至今仍未去過南非,或者對南非知之甚少,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普及一下南非基礎知識:南非人說什麼語言?南非是民主國家嗎?南非有現代化的大都市嗎?南非的路是板油路嗎?我的錢足夠去南非旅遊一次嗎?在南非有11種官方認可的語言,多數為南非土著語。有不超過40%的南非人講祖魯語或科薩語。
  • 「歐美外教」變身「南非外教」,噠噠英語外教資質存疑
    課程之中,該教師隨意的一句「I'm from South Africa(我來自南非)」道出了實情。「這和課程顧問樊老師之前所說外教都來自歐美完全不一樣啊。」希楠的家長有點憤慨 「這算是一種欺騙嗎?」財經網就此事採訪了噠噠英語,截至發稿前,暫未得到回覆。
  • 莎士比亞書店:巴黎英語文學最活躍的地點
    這是一個社會主義的社區,只是看起來像個書店  文/傅楚楚 圖/傅楚楚(發自巴黎)    標籤:這是一個社會主義的社區,只是看起來像個書店  從外表來看,莎士比亞書店好像和任何一家陷入沉思般的古老書店沒有區別,但這裡卻是巴黎英語文學最活躍的地點,甚至被譽為英語世界文學青年的庇護所和烏託邦,因為在喬治·惠特曼經營書店的一生中,收留過
  • 梁文道:南非黑人學英語為抗衡白人
    ,去對抗那些說荷蘭話的白人,而且他們覺得說英語能夠跟全世界各地黑人兄弟彼此好好溝通,達成一個國際化目的。其實呢,真正要統計的話,全世界用英語當母語的人,絕對不如中文多,但是問題是作為一個國際語言,它並不需要你把它當母語,它需要的是什麼呢?是更多的國家把它當成第二外語,也就是說你的母語可以不是英語,但是你可能首先學的第二外語就是英語,這就構成了它作為全球語言的地位。
  • 高考英語作文話題—文學與藝術(高考英語寫作亮點句型+高級詞彙)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高中英語>正文高考英語作文話題—文學與藝術(高考英語寫作亮點句型+高級詞彙) 2020-03-18 14:27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南非旅遊攻略
    素有「彩虹之國」美譽的南非,自然風光綺麗,動植物種類繁多。遊歷一國,等於環遊世界是南非的最佳寫照。南非擁有富饒而多元化的文化特色、科專業、野生動物、完整的都市鄉村規劃、一流的道路建設、清新的空氣、熱情且好客的民族性,吸引了成千上萬的觀光客和企業家前去一探究竟。
  • 南非留學生教留守兒童學英語--南安商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沃特帶領孩子們學習英語。    本報訊(記者黃俊濤李想通訊員顏國泰呂全福文/圖)昨日,向陽鄉大學生暑期實踐支教活動啟動儀式暨農林大學實踐團隊關愛貧困學生活動舉行,共有47名大學生參加。    南非留學生沃特:    很早就想到中國鄉村體驗,這是個很好的機會    這次向陽鄉大學生支教活動中,有一名大學生吸引了很多留守兒童的注意,他來自南非,叫沃特,在福建農林大學讀研究生。    昨日,向陽巷雅小學一教室傳來陣陣英語授課聲,教室坐滿了學生,有的兩個人擠在一條板凳上認真聽講。原來,這是沃特給孩子們上的第一堂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