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媒體報導,近日,48名華人以照顧日本國籍的老人為由進入日本大阪,46人申請最低生活保障,其中有32人的申請在一周左右的時間內得到了批准,此事在日本社會引發軒然大波。詳細情況我們來連線國際在線駐日本站記者王洋。王洋你好,先為我們介紹一下你了解到的情況,這些入境日本大阪的中國人是如何申請到低保的呢?
記者:是這樣的,據日本媒體報導,這些中國人都來自福建省.讓這些親屬前往日本的是目前居住在大阪市的兩名分別為79歲和78歲的日本籍姐妹以及她們的哥哥。3名老人的母親出生於日本福岡縣,後與她的中國丈夫一同前往中國福建省居住。1997年,這位母親和她的兒子回到日本國內,但他們對日本國籍的申請卻遭到拒絕。不久後母親去世,兒子也被遣送回中國。2008年,兄弟姐妹三人通過DNA鑑定確認了與母親的血緣關係從而獲得了日本國籍。隨後,三人於2009年1月到2月間,以照顧老人為由,為他們的子女以及子女的配偶、孫輩等總共53人提出了入境申請,今年3月,他們取得了一年的居住許可,並於6月前全部入境。
根據日本政府的規定,當地的低保政策原本是只針對日本國民的,但從國際人道主義的道德觀點出發,日本的相關法律也同樣是適用於在生活上遇到困難的外國人的。只要能夠提供合法資料證明申請人的家庭收入和總資產達不到法定的最低標準,外國人也同樣可以向居住地的鄉鎮或區級政府部門提出低保申請。主持人
主持人:既然日本法律有這方面的規定,那麼為何此事在日本引起了軒然大波,並引發了大阪市政府人員的置疑,他們的疑點是什麼?這件事究竟是否合法呢?
記者:這主要是因為,在進行入境申請時,有擔保人為這53名中國人提供了擔保,但入境後並沒有履行承諾,為這53人提供金錢等方面的資助,相關方面認為這也與這次的集體申請低保事件有關。大阪市政府指出「擔保人是否有意履行擔保承諾,是值得懷疑的」。目前居住在大阪市的48名親屬當中,已經有46人向大阪市政府提出了低保申請,其中32人已經獲得了通過,剩餘14人正在審查當中。另外,還有5人在東京居住,還不知道他們是否申請了低保。並且在這46人當中,有人在入境後僅3天就提出了低保申請,大阪市政府認為這是一個問題,將針對其入境資格進行再次調查,並將在調查結果出來後再決定是否向其發放低保費用。
而對於以獲得低保為目的入境的這種說法,大阪律師會負責代理的律師給予了否定,但他也表示,對於「如此大量的外國人同時申請低保,確實讓人感到意外。」主持人
主持人:既然大阪市政府對這些中國入境人員的低保資格表示質疑,那麼他們還能否在日本繼續入住下去?大阪入境管理局會如何處理此事?
記者:是這樣的,根據大阪入境管理局的解釋,這些中國人的入境手續是完全沒有問題的,由於這些中國人的親戚為日本國籍才批准了他們的居住資格,而入境以後的生活問題不是主要審查因素。入管局還表示,即使擔保人的擔保承諾有虛假成分,他們也不會取消這這些中國人的居住資格。
而大阪市方面則認為,根據日本的《入國管理難民法》規定,對於在生活上有可能會給國家和地方公共團體照成負擔的人,應拒絕其入境。大阪市已經於上個月21號向厚生勞動省提出申請,認為入管局的入境審查不力,並要求法務省對這些中國人的入境資格進行再次調查。據了解,調查將主要圍繞擔保人是否有意履行擔保承諾,為這些中國人提供生活方面的援助來展開,因此,也不排除有可能這些中國人會被取消入境資格,遣返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