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茶:清香滿乾坤

2020-08-12 茶道說茶

南京,

這座城市的每一個角落都裝滿了故事和傳說,

但又是如此平靜。


在這座有山有水有文章,

養心養性養靈魂的城市裡,

品飲雨花臺上雨花茶

收穫的不僅是美景,

更是心情。


圖 | 蓋碗泡雨花茶


茶梅相間,四溢芬芳

紫金山南麓是一塊風水寶地,美齡宮就坐落在明孝陵四方城東面的小紅山一帶,附近便是雨花茶茶園。1931年前後宋美齡主持在靈谷寺、梅花山、美齡宮一帶種植了300餘畝茶樹,這300多畝茶園也是以後南京名茶雨花茶的誕生地。如今,茶園依然鬱鬱蔥蔥,採茶女們在林間茶園中採茶,不時穿來陣陣笑聲。

圖 | 宋美齡茶園

不遠處就是梅花山。在全國八大賞梅勝地中,無論是按植梅的歷史、規模、數量還是品種類別,南京東郊的梅花山皆堪稱魁首,被譽為「天下第一梅山」。梅花山上還種植了成片的茶園,這些茶樹與梅樹間種,創造出&34;的生態環境。

爭芳鬥豔的梅花

第一梅山

目前,中山陵茶廠在周邊的茶園面積共900餘畝,均為鳩坑種和楮葉種等群體種。冬末初春之時,漫步於梅花山,四季常青的茶樹恰似綠色的地毯映襯著爭芳豔的梅花,繪成一幅優美的梅茶園林圖。茶梅間種,夜露朝霜,茶得梅之清華,其形其質,其味其香,難脫梅之影響,也使春茶具有特殊的芬芳。

圖 | 茶梅共生


手工制茶,功夫精細

「雨花茶」 在傳承了我國古代綠茶的炒制工藝的基礎上,工藝更加精細。中山陵茶廠是雨花茶的誕生地,也是目前雨花茶品質最為上乘的基地之一。

圖 | 正在萎凋的茶青

回到茶廠,手工制茶開始了。「雨花茶的手工製作難度很大」,陳盛峰介紹說,雨花茶定名於1958年,製作工藝比龍井、碧螺春更為複雜,雨花茶製作的每個步驟都有嚴格的要求。結合碧螺春和龍井的工藝,雨花茶採制流程主要分為 「精採鮮嫩茶葉、輕度萎凋、高溫殺青、適度揉捻、整形乾燥」五個步驟。

圖 | 年久的蔑床上揉捻茶葉

「尤其揉捻、整形這兩道工序,工人需要5年以上經驗才能熟練掌握」。陳盛峰說,目前,茶廠裡能熟練製作雨花茶的,多為上世紀70年代甚至60年代就進廠的老工人,這些「手上功夫了得」的老工人可以舉重若輕,將鮮茶葉搓成大小整齊的條索,茶葉之間的外形幾乎絲毫不差。

圖 | 揉捻後的茶青

開創了針型茶的茶型的雨花茶,從茶芽到茶葉,需要經過攤晾等十來道工序。上世紀八十年代,隨著茶葉整形機和炒茶機引入生產線,雨花茶實現了機械化生產,在產量提高的同時,手工制茶技術卻漸漸被遺忘。雨花茶炒制也面臨著後繼無人的窘況。如今的中山陵園茶場雖然還保留著手工制茶的技術,但真正掌握採摘、殺青、揉捻和整形全過程的工人已是屈指可數。

機械化生產雖然提高了雨花茶產量,也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但真正懂茶的人都知道,用制茶師傅的手炒制、搓捻出來的茶葉才是上品。

圖 | 炒茶


時聞天香,流華淨肌

龍井近佛,碧螺春臨道,而南京之雨花,既有出世之風雅淡然,又有入世之中正醇厚。

離開時幸得中山陵園茶廠胡集芬、張玉珍兩位四十年工齡的制茶師手工製作的極品雨花茶。其形,緊、直、圓,細,色澤潤綠,毫茸隱露。初聞罐中茶,香濃且柔,凝而不散。洗茶之後,清香中有淡然竹香飄逸,細聞,又隱有蘭香,久而不去,似從杯中輕騰而起。兩泡後,渾圓輕張,鋒苗挺秀,綠透銀光。而湯色綠而清澈,葉底嫩勻明亮。

圖 | 泡開後的雨花茶渾圓輕張,鋒苗挺秀

入口後,以舌尖品之,滑而不膩,水中含香包滿。突然之間,清雅滿口,瞬間至於全身,呼吸之間,似乎多了一些雅致,和滿溢空間的茶香相交相溶。閉目之間,彷佛神遊太虛間張目四海,如有天下。驚嘆,這雨花茶,竟是吸了鐘山靈氣,自有一種厚重醇和的氣度。

「能以一葉之輕,牽眾生之口者,唯茶是也」。在品嘗過地道的南京雨花茶後,我們方悟出此話的真諦。

圖 | 雨花茶有種厚重醇和的氣度

願雨花茶的醇香氤氳在南京的白晝與黑夜、氤氳在南京人的生活中,像一個美麗而儒雅的故事,讓人在裡面久久地徘徊,卻不願意走出這綿長悠遠的軌跡。


(攝影 | 崔波 任曉峰)

相關焦點

  • 飲茶思源,金陵雨花茶
    殺青時間為5~7分鐘,減重25%左右,茶葉散發出清香。殺青起鍋前,雙手中的茶葉合攏輕搓幾下,反覆數次,使葉子初步捲起,為下一步揉捻打下基礎。起鍋後的殺青葉要均勻地攤放在潔淨的竹蓆或匾上,讓其降溫,千萬不可堆積,以免悶黃殺青葉。適度揉捻殺青葉經過攤放降溫2~3分鐘後。
  • 只留清香滿乾坤
    我被這幅明光奪目、滿樹熾烈如火的梅花感染了,於是向馬社弟求畫,他爽快的答應了,並很快的兌現了。他給我的梅花與我見到的那一幅風格完全不同。主幹盤虯,古拙渾樸,色酣墨飽,氣勢磅礴;綠如碧玉的朵朵梅花在虯枝中強勢躍出,再配以「冷豔」二字的題辭,使整個畫面凸現出一種凌寒飄香,鐵骨冰心的氣勢。詩言志,畫傳意。我久久凝視著畫面,想了很多。
  • 鐘山風景區籌建雨花茶博物館
    5月21日是首個「國際茶日」,為傳承省級非遺南京雨花茶製作技藝,提升雨花茶炒制人員技能水平,2020江蘇省手工炒茶暨南京市雨花茶手工炒制大賽,在鐘山風景區舉行。記者現場獲悉,目前全市掌握雨花茶手工製作技藝的傳承人不足20人,傳承方式除了師傅帶徒弟,現已開闢了學校定點培養途徑。
  • 南京茶博會雨花茶特別報導:60年,雨花茶「芬芳」蝶變
    茶樹置身於層層密林環抱之中,得富含多種微量元素的優質地下水澆灌滋潤,更經陵園人精心培育管理,採摘後的鮮葉經特殊的工藝加工,形成「鐘山」牌雨花茶,其品牌獨有、品質獨特、風格獨具。種植於梅花間的茶樹創造出「茶梅共生」的生態環境,初春時節,山上的晚梅催開了花蕾,茶樹也發出了新芽。梅花樹下吸收了梅花芬芳的雨花茶,清香高雅、鮮爽甘甜、回味悠長,其湯色清澈明亮、令人賞心悅目。
  • 南京雨花茶,具有特殊的意義
    直到有一次去南京遊玩,才知道了雨花石和雨花茶。大家都對雨花茶了解嗎?今天我想要跟大家說說這個南京雨花茶,雨花茶可以說是綠茶的一個種類,之所以對它很感興趣,主要是因為茶香和它身上所具有的特殊意義。跟其他的茶葉相比,南京雨花茶的歷史還是比較短的,並不算歷史名茶。雖然只有短短的三十幾年,但確實成為了我們中國名茶的一種。
  • 金陵茶香飄鵬城 南京雨花茶品牌推介會在深圳舉行
    藉此契機,12月12日下午,由南京茶葉行業協會主辦,深圳華巨臣實業有限公司承辦的「雨花茶香•金陵有約」—南京雨花茶品牌深圳專場推介會在會展中心6樓桂花廳成功召開。,闡述了雨花茶的得天獨厚培育環境、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與精湛的茶加工技藝,提出了要持續打造品牌形象、通過多種途徑提高雨花茶品牌影響力的目標。
  • 一口南京灌湯包,一杯南京雨花茶。網友:味道絕了
    雨花茶是江蘇南京的特產,也是綠茶址青中的珍品 屬於中國三針之一。雨花茶原產區屬寧鎮丘陵區,該地區崗巒起伏,海按僅 60其碳水化合物含量較低,氮化合物含量較高,這是構成南京雨花茶滋味鮮爽、香氣高雅、持嫩性強的主要物質元素,因而發揮了高級綠茶的特色。
  • 願留荷香滿乾坤
    鄭象賢:願留荷香滿乾坤  順勢而生 鄭象賢作  幽蘭清香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借用他的詩表達心境:願留荷香滿乾坤。  蔡律 2012年9月21日首發 2020年9月27日修改
  • 弄潮號丨只留清氣滿乾坤
    「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新一屆中央常委集體亮相,世界的目光聚集中國。習近平總書記借用元朝王冕題畫詩《墨梅》中的兩句,向全世界表達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領航民族復興偉業的品質追求,展示了中國共產黨集體領導的謙虛與自信、高潔與加勉。「吾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 雨花茶、碧螺春、毛峰……檢測結果來了
    樣品品種上,選擇了雨花茶、碧螺春、毛峰、小毛尖、高山綠茶等綠茶,還抽取1批次鐵觀音(青茶)進行品質比對。生產日期上,12批次生產日期為2020年3月以後,8批次生產日期為2019年。地產3批次雨花茶,均未檢測出農殘含量,安全指標更佳。圖一:檢測出農藥殘留的茶葉批次情況圖一反映了檢測出農藥殘留的茶葉批次情況,其中聯苯菊酯類被檢出17批次,佔比最高。在這17批次茶葉中,大部分被檢出1-2種農藥殘留,但也有3批次被同時檢出5種農藥殘留。
  • 只留清氣滿乾坤——尹延新經典《只留清氣滿乾坤》賞析
    「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這是元代詩人王冕《墨梅》畫裡的一首題畫詩。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這首詩,究竟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魅力呢?首先從梅花說起。自古以來,梅花備受文人墨客青睞。梅花在他們筆下是人格的象徵,是意趣的指向。由於審美情趣和吟詠時的心緒不一,各人筆下的梅花,風姿和意味各不相同。宋代陳亮《梅花》詩中,「一朵忽先變,百花皆落後。」
  • 南京頭鍋雨花茶出爐 雨花茶的功效與作用
    在春茶中雨花茶深受不少人喜愛,那麼你知道雨花茶的功效與作用嗎?  南京頭鍋雨花茶出爐  3月21日,2017年頭鍋「鐘山」雨花茶在南京中山陵茶廠新鮮出爐。據了解,今年雨花茶的上市日期和價格與往年差不多,頭鍋茶每斤約3750元。
  • 「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王冕(公元1287-1359年),元代詩人、文學家、書法家、畫家。字元章,號煮石山農,紹興諸暨人。出身農家,幼年喪父,學識深邃,能詩,青團墨梅。畫梅以胭脂作梅花骨體,或花密枝繁,別具風格,亦善寫竹石。兼能刻印。著有《竹齋集》《墨梅圖題詩》等。
  • 雨花茶差點成花瓣形
    他告訴記者,1958年春江蘇省委提出創製一種名特茶以紀念革命先烈,特意成立了江蘇省雨花茶創製委員會,把全省十多名制茶高手集中到環境優美的中山陵園,在主管山區經濟的副省長韋永義指揮下,俞庸器等老一輩茶葉專家組成技術小組,開始研製雨花茶。當時專家們想了各種方案。
  • 新茶開採 南京雨花茶告別「高冷」更親民
    20日起,我市地產雨花茶陸續開採,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雨花茶真正放下身架告別「高冷」,積極開拓傳統商超及電商渠道,以適應快速變化的市場形勢。 積極適應市場變化,大力開拓傳統商超及電商渠道新茶開採,雨花茶告別「高冷」更親民南報網訊(記者 周愛明) 20日起,我市地產雨花茶陸續開採,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雨花茶真正放下身架告別
  • 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薦讀人:熊燃
    我們不需要更多的溢美之詞,我們一貫歡迎客觀的介紹和有益的建議,正所謂「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新選出的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的講話(2017年10月25日)   朗讀部分   「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 梅與中國精神:只留清氣滿乾坤
    我們不需要更多的溢美之詞,我們一貫歡迎客觀的介紹和有益的建議,正所謂「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總書記引述的這句詩,出自元代詩人、畫家王冕的《墨梅圖》。  散作乾坤萬裡春  王冕畫上的原詩是:「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好顏色,只流清氣滿乾坤。」
  • 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梅花 宋代: 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早梅 唐代: 齊己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前村深雪裡,昨夜一枝開。 風遞幽香出,禽窺素豔來。 明年如應律,先發望春臺。白梅 元代: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裡春。
  • 孫陽讀書:「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賞析
    總書記昨天在中外記者見面會上引用的詩句:「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出自王冕的《墨梅》詩:吾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這是一首題畫詩。詩人讚美墨梅不求人誇,只願給人間留下清香的美德,實際上是借梅自喻,表達自己對人生的態度以及不向世俗獻媚的高尚情操。
  • 【我最喜愛的習總書記的一句話】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今天我要講的便是習總書記在《新時代要有新氣象,更要有新作為》中引用的一句話--「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這句古詩,出自元代著名詩人、畫家王冕的題畫詩《墨梅》。意思是梅花並不以鮮豔的顏色吸引人、討好人,博的人們的讚美,只願散發屢屢清香充溢在天地之間。  習總書記引用此句以詩言志,彰顯的是大國大黨的自信,表達的是從容清醒的定力,傳遞的是埋頭苦幹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