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和天下,金陵茶香!5月2日,第四屆中國(南京)國際茶產業博覽會在南京國際展覽中心(新莊)盛大開啟,其中由南京茶葉行業協會主辦的南京雨花茶品牌推薦會在華巨臣第4屆南京茶博會現場圓滿召開。2019年華巨臣第4屆南京茶博會,適逢南京雨花茶命名60周年,南京茶葉行業協會也為此精心打造了雨花茶禮獻金陵60周年活動,在茶博會開展第一天,為廣大愛茶人士和觀眾帶來一場南京雨花茶品牌推薦會,讓大家了解雨花茶產業及雨花茶背後的故事:
一片葉子,帶動一個產業,致富一方百姓——
60年,雨花茶「芬芳」蝶變
茶杯中,形如松針的雨花茶,緊細圓直、白毫隱露,倒入沸水,伴隨著氤氳熱氣,茶葉隨水流上下翻騰舞動。兩三分鐘後,細嫩芽葉紛紛舒展綻放,正如蟲蛹破繭變成一隻只美麗的蝴蝶。隨著雨花茶在杯中的變化,瀰漫著悠長歷史和文化的清雅茶香,在空氣中撲面而來。
今年是雨花茶命名60周年,小小一片茶,見證大發展。從最初單純的農產品到如今成為南京城市名片;從產量幾百斤到2018年銷售600噸、產值5億元;從一開始老百姓「只聞其名」到後來「飛入尋常百姓家」;從手工炒制到全自動機械化生產;從實施原產地保護到申報國家級非遺……60年間,雨花茶經歷了一場「芬芳」蝶變。
向建國十周年獻禮時命名
發展成南京城市名片
好山好水出好茶。作為「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的南京,有著悠久的植茶、產茶歷史。適宜的地形、氣候、土壤等,為茶樹提供著良好的栽植條件。
早在唐代,棲霞山就已是「茶聖」陸羽問茶、習茶、試茶之旅的一個重要驛站,一千多年前的劃時代著作《茶經》,就已「滲入」金陵茶香。1907年,江南植茶公所在南京鐘山成立,成為中國第一個專門研究茶的機構,開啟了中國現代茶葉種植生產的進程。
「新中國成立後,南京茶葉隨南京之新而新,有著重要歷史意義的雨花茶也緊跟著問世。」中國茶葉學會監事長、江蘇省茶葉學會名譽理事長張定介紹,1958年,為紀念雨花臺革命烈士,向建國十周年獻禮,江蘇省名特茶創製委員會成立,省內茶葉專家和制茶高手,在南京開始新品名茶創製。
1959年3月底,正值茶葉採摘季節,創製委員會召開採制技術座談會。新品名茶採用何種形狀?如何體現革命先烈精神?與會成員紛紛各抒己見,有人主張鐮刀斧頭形,表明革命成功主要依靠工農群眾;有人建議花瓣形或玉珠形,象徵革命先烈精神如鮮花灑滿人間。
然而在反覆實驗後,這些設想都難以實現。據張定回憶,一天雨後,技術攻關小組組長俞庸器騎自行車回家,無意中看見松樹上很多松針被雨水打落在地,「長期積累,偶然得之」,靈感瞬間湧上他心頭:滿山松樹能象徵革命先烈忠貞不屈的品格、錚錚鐵骨的精神。
「對,松針形!」俞庸器難抑激動之情,同創製人員交流想法,獲得一致贊同。經過多次試製,1959年春,松針形的新品名茶出來了,在徵求專家意見後,正式命名為「雨花茶」。
1959年,雨花茶擺上江蘇省農業展覽館展臺,向建國十周年獻上一份厚禮。多家權威單位的鑑評報告一致認為:雨花茶茶名清雅,外形獨特,品質優異,可以躋身全國名茶之列。雨花茶命名成功,不僅豐富了我國優質綠茶品種,也改寫了南京沒有全國名茶的歷史。
「如今,經過60年發展,雨花茶已經成為代表南京的城市名片,雨花茶的茶香裡,瀰漫著南京濃厚文化和悠久歷史。」南京農業大學茶葉研究所所長房婉萍教授介紹,雨花茶已經和南京雲錦、雨花石、鹽水鴨一起,成為南京最知名的地方特產,也是外地遊客來到南京後,購買伴手禮的首選。
最初市面上難得一見
如今「飛入尋常百姓家」
雨花茶問世後,立即受到消費者關注。然而,當時不少老百姓都是「只聞其名,不見其形」。
現存的一份有關1963年雨花茶供銷數據的資料,反映了當年雨花茶市場消費情況:供給中山陵、玄武湖、白鷺洲、清涼山等旅遊單位的佔13.6%,用於外事單位接待用茶佔36.8%,另外,供給市場銷售的儘管也佔到36.6%,但購買者又多是單位用於招待。由於產量少,又有紀念意義,使得當時雨花茶一般只用於會議招待、旅遊點供應或饋贈海外貴賓。
江蘇省茶葉有限公司總經理錢存良大學畢業後就開始從事茶業行業,據他回憶,上世紀九十年代,雨花茶生產規模小,市面上難得一見,老百姓稱其為「官茶」。「當時,我們公司一年只能賣三四百斤。」
而今,隨著茶樹種植面積不斷擴大,茶葉生產的機械化應用,雨花茶年產量已穩定在600噸左右,原本「高高在上」的雨花茶,早已「飛入尋常百姓家」,普通老百姓也能一品香茗。
高淳區淳青茶業有限公司是全市生產雨花茶規模最大的企業之一,公司總經理趙建明對雨花茶銷售的變化印象尤深:「1986年我剛工作時,廠裡的雨花茶年產量只有一千斤左右,發展到今天,年產量超過一萬斤。當時,雨花茶銷售額只佔我們總銷售額的10%,到現在,雨花茶比重已經佔到70%,主導位置越來越明顯。」趙建明認為,2006年雨花茶國家標準正式發布實施,把雨花茶細分為四個等級,銷售價格從最低三五百元一斤,到最貴數千元一斤,不同檔次茶葉滿足不同消費人群的需求,也直接推動雨花茶產量與銷量大幅提升。
生產規模擴大提升產量,規範等級保證質量,雨花茶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日漸增強,也開始走出南京,走向全國,其後,雨花茶多次獲得國家農業部、商業部、中國茶葉學會全國名茶評比金獎。2010年,「中國南京雨花茶節」在上海展覽館舉辦,雨花茶走進上海世博會,走向全世界,並多次參加國際茶葉博覽會,屢屢斬獲金、銀獎,名揚中外。
從手工炒制到全程機械化
見證南京茶產業升級
雨花茶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進程,和南京茶產業現代化發展息息相關。
在傳統的雨花茶製作工藝裡,每一步都需人親力親為,程序複雜,耗時繁多,這種制茶方式,一人一天只能制茶2斤左右。
在武家嘴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記者看到了從日本引進的茶葉智能化全自動生產線。工人只要把鮮葉放入攤青槽中,便可以當上「甩手掌柜」,其後每一個制茶步驟都由機器代勞,全過程自動化生產,全程茶葉不落地。整個生產線可根據高、中、低不同檔次茶葉的加工需要設定工藝流程,據廠裡技術人員介紹,這條生產線如果滿負荷運轉,全天可出產幹茶3000斤。
從手工炒制到全程機械化生產,雨花茶也經歷過一段波折。
1983年,南京行政區劃調整,茶園面積擴大一倍以上,雨花茶機械化生產提上日程。1年後,南京市農林局組織6個生產廠家到日本考察,學習借鑑日本蒸青茶機械加工工藝,引進6臺茶葉精揉機,開始摸索雨花茶機械生產技術。1986年,「雨花茶機制工藝技術研製」通過鑑定,成為第一個實現全程機制的全國名茶,在中國茶葉製作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但是隨後的機械化生產也存在不少弊端,主要是外形上的變化,茶葉出來形狀偏扁,斷碎多,達不到手工製作松針形的標準,而且對口感也有一定影響。
江蘇省茶葉學會理事長、江蘇省茶葉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王潤賢介紹,一段時間內,雨花茶品質參差不齊,直到2002年,針對雨花茶開啟新一輪技術攻關,才徹底解決這一問題,雨花茶品質和安全水平得到質的飛躍,無論手工還是機制,兩者之間差距越來越小,「現在的高端機制雨花茶,除非是專業人士,一般人光看外形很難分辨。」
從種植茶樹開始,到最終生產出幹茶,加工只是其中一個環節。雨花茶60年發展歷程中,始終堅持科技引領,穩定質量,因此在全國名茶中,雨花茶也一直被定位為「高端綠茶」。近年來,通過良種化品種更新、工廠化種苗繁育、設施化保護栽培、無害化綠色防控、高效化技術集成、智能化茶園管理、清潔化茶葉加工等一系列技術創新,雨花茶在產業化、現代化的發展道路上,完成了一次又一次華麗轉身。
申報國家級非遺
繼續做響雨花茶品牌
一片葉子帶動一個產業,致富一方百姓。近年來,雨花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同步提升,成為我市都市農業蓬勃發展的一個縮影。如何進一步打響雨花茶品牌,繼續做大做強雨花茶產業,也是我市農業主管部門和茶葉行業協會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南京茶葉行業協會會長陳盛峰表示,「雨花茶不同於一般綠茶,它有著獨特的文化內涵,我們不僅要利用好,更要保護好。」作為南京雨花茶製作技藝非遺傳承人,陳盛峰一直在助推雨花茶申遺不斷「升級」,從2010年成為區級非遺開始,雨花茶3年跨域兩大步。2012年12月,雨花茶製作技藝入列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3年9月,入列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當年,雨花茶製作技藝又和鹽水鴨、綠柳居素食、馬祥興清真菜組成「三菜一茶」,向第四批國家級非遺發起衝擊,但最終未能入圍。今年,雨花茶將申報第五批國家級非遺。
在陳盛峰看來,雨花茶製作技藝有著重大存在價值,這也是雨花茶申請國家級非遺最大優勢。他介紹,中國優質綠茶從外形上可分為三類,一是以龍井為代表的扁型類;二是以碧螺春為代表的捲曲類;三是以雨花茶為代表的針型類,「從製作工藝難度而言,如果把扁型類的難度係數比作是1,捲曲類則是3,針型類就是10。」陳盛峰說,雨花茶是最難做的綠茶,也是最好喝的綠茶。「之所以好喝,是因為雨花茶在製作時外力作用更大,時間更久,導致茶葉細胞破損更多,衝泡後浸出的茶葉內含物質更多,對人感官刺激越強,口感才更優。」正是因為雨花茶製作技藝工藝複雜,勞動強度大,較難吸引現在的年輕人來學習,因而其傳承發展更有緊迫性。
60年來,雨花茶與時代同行,見證南京城市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升、農業高質量發展。茶產業作為南京都市農業的主導產業之一,帶動全市近10多萬茶農走上致富之路。
市農業農村局副巡視員王巨華表示,雨花茶是有著紅色基因的針型綠茶,紅的是精神、是氣節;綠的是自然、是生態。60年一個輪迴,雨花茶又迎來新的發展契機,接下來將通過美麗茶園和智能化加工中心的建設提高生產能力;實施品牌保護等一系列措施規範市場;加大宣傳推介力度,擴大品牌影響力,進一步做響南京雨花茶。
二、
雨花茶茶園香飄金陵雨花茶品牌享譽中外
雨花茶命名60年來,南京的茶產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目前,全市有茶園12萬餘畝,雨花茶生產和加工企業105家,雨花茶品牌47個。每一家茶廠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個品牌都有不同的特色。
雨花茶命名60年來,南京的茶產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目前,全市有茶園12萬餘畝,雨花茶生產和加工企業105家,雨花茶品牌47個。每一家茶廠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個品牌都有不同的特色。
雨花茶之根
中山陵茶廠:雨花茶誕生地
史料記載,古時南京,遍植茶樹,清朝時,南京鐘山產的雲霧茶已經很有名,至晚清,清政府在鐘山設立中國最早的茶研究機構——江南植茶公所,使得南京一躍成為全國茶葉改良中心。江南植茶公所地址就是紫金山麓霹靂澗,位於中山陵15號附近,現海底世界一帶。
中山陵茶廠始建於1931年,其前身為總理陵園附屬種植場。現美齡宮附近部分茶樹為宋美齡親手栽植,至今仍發揮巨大的經濟效益。茶園在抗戰期間被毀壞,直到1949年後才恢復到百餘畝,正是以這百餘畝為根基,通過幾代鐘山人的辛勤耕耘和開拓,至今已發展至上千畝。
1958年,為了紀念在雨花臺犧牲的革命先烈,江蘇省委成立了江蘇省名特茶創製委員會,召集全省十餘名制茶高手在中山陵茶廠展開技術攻關。1959年春,經過數十次反覆試驗,終於在中山陵茶廠成功創製出新型名茶,命名雨花茶。
現在的中山陵茶廠地處南京東郊5A級國家風景區——鐘山風景區內,鐘山風景區為國家級森林公園,地處亞熱帶季風溼潤氣候區,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景區內還種植了數萬株梅樹,自然景觀和生態環境優越,非常適宜茶樹生長。茶樹置身於層層密林環抱之中,得富含多種微量元素的優質地下水澆灌滋潤,更經陵園人精心培育管理,採摘後的鮮葉經特殊的工藝加工,形成「鐘山」牌雨花茶,其品牌獨有、品質獨特、風格獨具。
種植於梅花間的茶樹創造出「茶梅共生」的生態環境,初春時節,山上的晚梅催開了花蕾,茶樹也發出了新芽。梅花樹下吸收了梅花芬芳的雨花茶,清香高雅、鮮爽甘甜、回味悠長,其湯色清澈明亮、令人賞心悅目。其生產基地現已成為「中國南京國際梅花節」的旅遊勝地。
雨花茶之魂
雨花臺茶廠:紀念革命精神
新中國成立後,為了紀念犧牲在雨花臺的革命烈士,江蘇省委組織專家研製出「形如松針,翠綠挺拔」的雨花茶,意喻革命烈士忠貞不屈、萬古長青。
60年來,南京市雨花臺園林建設有限公司茶廠一直秉持紀念雨花英烈精神,認認真真從生產和加工各個方面來做好雨花茶,確保雨花茶品質。
雨花臺茶廠位於雨花颱風景區東南角的雨花茶文化區內,茶園土層深厚、土壤肥沃,周圍林木蔥鬱、植被豐富、空氣清新,生長環境優良。
茶園種植龍井43號、龍井長葉品種及部分楮葉種;灌溉水使用雨花湖及倒映池的天然蓄水,水質純淨無汙染;肥料使用的是雜草塘泥堆制的綠肥及腐熟後漚制的餅肥;茶園架設黑光燈誘蛾、掛放黃板、放養灰喜鵲等益鳥益蟲進行病重害防治。
雨花臺茶廠生產的「昊月」牌雨花茶,外形緊細圓直、鋒苗挺秀、白毫顯露、色澤潤綠、香氣高雅、葉底嫩綠勻亮,實為茶中精品,深受顧客喜愛。
「昊月」牌雨花茶曾多次獲獎,2006年起至今連續榮獲南京市雨花茶評比金獎。2010年榮獲江蘇省「陸羽杯」名特茶特等獎。
茶廠在製作與管理上陸續獲得社會與業界的充分肯定:1986年「雨花茶機制工藝」獲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1988年獲全國首屆食品博覽會銀獎;2001年獲首屆國際(南京)茶葉博覽會金獎;2007年被江蘇省質量技術監督局食品檢測站命名為強勢品牌企業;2018年獲得GAP良好農業規範認證。
雨花茶之傳
中山園林茶廠:傳承製作技藝
南京盛峰茶業有限公司(中山園林茶廠)坐落於鐘山風景區內,是農業部茶葉科學研究所及浙江大學、南京農業大學、湖南農業大學等重點院校茶學系針型茶教學樣及標準樣指定生產單位,廠長陳盛峰現為南京茶葉行業協會會長、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公司現有茶園面積800餘畝,廠房面積近1400平方米。於2006年投資近1200萬元建設的溧水茶園生產基地,是公司發展的基石。
公司傳統手工雨花茶生產技術雄厚,現有茶業專業技術人員12名,其中,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1人,市級非遺傳承人2人,區級非遺傳承人6人。炒制人員老、中、青傳承有序,擁有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雨花茶手工製作技藝核心傳承人員近20名。
公司從2002年後,先後成為南京理工大學實驗小學、南京市長江路小學、南京外國語學校、南京農業大學的校外實習基地。尤其是每年與南理工實驗小學開展的「四月茶香」「我做小茶人」的活動,先後被中央電視臺少兒頻道、省市電視臺、報紙予以報導,收到了較好的社會宣傳效果。
公司發展中,始終堅持手工製作,這一技藝是企業的生命與靈魂,一代代雨花茶人心口相授,營造氣氛與氛圍,手把手傳幫帶,使雨花茶這一中國茶葉發展史中的瑰寶不斷煥發青春的活力,歷久彌新。
雨花茶之技
南京雪松茶業有限公司:打造科技服務平臺
南京雪松茶業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茶葉科技推廣服務、茶葉生產經營的科技型茶葉龍頭企業,公司成立於2002年4月,現有資產1000多萬元,建有現代化茶葉加工廠房4000餘平方米、示範茶園近500餘畝。
公司生產的「雪松」牌雨花茶多次榮獲「中茶杯」「陸羽杯」等國家及省名特茶評比特等獎、歷次南京市雨花茶評比「金獎」、先後獲得「江蘇省名牌農產品」和「南京市名牌產品」稱號。
公司基地現為江蘇省茶產業技術體系南京推廣示範基地,基地承擔了全市茶葉新品種引進、篩選、繁育、示範,茶葉技術培訓,茶葉生產新技術推廣等社會公益職能,已打造成全市茶葉科技服務平臺。
利用基地的品種優勢、技術優勢和人才優勢,公司開展對全市雨花茶加工工藝改進、茶樹病蟲害綠色防控、茶園「兩減一降」工程等重大技術的示範推廣和服務,解決了全市茶葉生產管理、加工環節眾多技術難題。圍繞全市茶葉技術推廣工作,公司還創新服務模式,通過菜單式培訓、結對子、科技服務聯繫點等形式,為茶農提供茶園管理、生產加工、規劃設計等科技服務。
基地內溝、路、渠、電等基礎設施配套完善,生產加工設施設備先進,已成為南京雨花茶區域性加工中心、雨花茶國家級標準化示範區。
雨花茶之新
高淳區武家嘴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擁有最先進生產線
高淳武家嘴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為民營企業,成立僅9年時間,擁有省內最先進的雨花茶連續化自動加工生產線。
茶園種植品種以雨花茶、金陵春、碧螺春為主。近年來已種植和更新茶園5800畝,新茶園的產出期一般為5到6年,老茶園在水系得到改善後,產出效益較以前大為提高。
茶葉生產方面,公司配套有2500平方米茶葉自動加工廠等重點配套設施。其中茶葉加工引進的日產全自動生產流水線,是國內第三套全程自動化加工設備,每小時可加工幹茶200公斤,生產的「武家嘴」牌系列雨花茶,在2015-2018年度南京市雨花茶質量評比中均榮獲金獎。
目前園區以「美麗鄉村」的大環境營造為背景,以「田園生活」為核心目標,以農業產業創新為基底,針對遊客及青少年開展多項活動,從採茶、制茶、茶道表演、茶文化展示等方面實現全流程體驗。
雨花茶之廣
江蘇博茶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產銷網絡極具規模
江蘇博茶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是江蘇省茶葉有限公司的獨資子公司,利用母公司的銷售渠道,江蘇博茶在南京設有「全國名茶總匯」「蘇茶生活館連鎖」等專賣店,並與商超合作設立了商超聯營連鎖專賣店銷售體系,目前專賣店或專櫃已發展到近200家。
公司從種植、收購、加工開始實行標準化管理,產銷網絡極具規模,年實現銷售額五千餘萬元,形成了一體化經營的新格局,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公司產品獲得南京市政府頒發的「南京市名牌產品」稱號。
公司與南京農業大學合作成立「南京農業大學大學生社會實踐與科研合作基地」,從事良種茶樹育苗、茶樹栽培、茶園植保、機械採茶、茶葉加工等科學試驗,涉及領域涵蓋茶樹良種育苗、茶樹栽培、茶樹植保、茶葉加工、茶葉檢驗與茶文化、良種水果、蔬菜、水產養殖試驗等。
2017年,公司茶園和茶葉產品通過了「綠色食品」認證,公司生產的「溪盛」牌雨花茶產品連續兩年獲得市、區級評比大獎。
雨花茶之景
高淳區淳青茶業有限公司:入選首批「中國最美茶園」
高淳區淳青茶園位於遊子山國家森林公園區,南臨胥河,山水相依,靠近「中國第一國際慢城」。
淳青茶園有60年的茶樹栽培和茶葉製作歷史,茶園面積上萬畝,淳青茶業有限公司擁有先進的茶葉加工和生產設備,「淳青」牌金陵春、雨花茶雙獲「中茶杯」特等獎。
在生產名優茶的同時,淳青茶園著力打造國內一流的最美茶園。淳青茶園內森林覆蓋率達85%,保持著良好的自然風貌,身處其中如在天然氧吧,其慢享觀景茶園棧道達10裡,是一個鳥語花香、盛產名茶之地,吸引著眾多觀光者慕名而來。目前,淳青茶園結合「國際慢城」特色,發展茶旅產業,已形成茶林生產、休閒養生、旅遊觀光發展的良好態勢,年遊客量達20萬人以上。
淳青茶園素有「南京茶鄉」的美稱,是電視劇《人民的名義》的萬畝茶園拍攝點。2015年,在「中國30座最美茶園」評選活動中,淳青茶園從近百家候選單位中脫穎而出,成功入選,成為江蘇首家「中國最美茶園」。
江寧區土橋西城林場
江寧區土橋西城林場坐落於江寧區東郊,土壤肥沃,氣候適宜,環境優美。林場始建於1955年,主要從事茶葉、苗木生產銷售,現擁有優質茶園500多畝。
林場於2002年註冊了「城霧」牌商標,2004年通過綠色食品認定;2009年獲南京市名牌產品稱號;2011年獲得南京市著名商標。
林場生產的「城霧」牌雨花茶多年來連續在南京雨花茶質量評比中獲得金獎,2018年再次獲得金獎。值得一提的是,林場在2018年更新改造老茶園50畝,重新平整土地,栽種無性系品種龍井長葉和龍井43,成園後,茶葉能提早上市,提高經濟效益。在技藝傳承方面,該場以老帶新,至今仍擁有一支實力雄厚的手工雨花茶製作隊伍。
南京溧峰茶業集團
溧水區茶葉實驗場始建於1958年,現有茶園面積近3000畝,是省農林系統標準化生產且規模較大的國有茶場之一,在推動市乃至省茶葉產業化的發展,在新品研發、科技推廣示範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帶頭作用。
自1992年2月註冊「溧峰」商標以來,在消費者中享有較高的聲譽。2003年12月組建成立南京溧峰茶業集團,屬市級農業龍頭企業後備企業。系列產品在參加國家、省、市級茶葉質量評比中屢次獲特等獎項。
主打產品「溧峰」雨花茶被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市農林局認定為「雨花茶質量信得過單位」,也是2006年第一批獲雨花茶原產地保護生產單位之一。
南京青泉茶業有限責任公司
南京青泉茶業有限責任公司(原南京青泉茶廠),是南京最早期生產雨花茶的主要廠家之一,屬南京雨花茶原產地保護單位和雨花茶聯盟成員單位,「寶石花」牌商標於1980年註冊,現為江蘇省著名商標。
公司生產基地位於南京東郊青龍山林場,自然環境優越,擁有優質良種茶園500餘畝,茶園內山水相映、茶林相依,是優質綠茶的天然生長地。
建廠以來,所生產的「寶石花」牌雨花茶在省、市茶葉質量評比中多次獲獎。其湯色清澈透明,產品具有獨特的香氣、口感,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
浦口區石佛茶林果園
茶園位於老山國家森林公園腳下,三面環山,周圍森林覆蓋率高達80%以上。
茶園生產的「福童」牌雨花茶色、香、味、形具佳。葉形如松針,條索緊細圓直,鋒苗挺秀,味鮮爽純正,香氣清香高雅,葉底勻淨嫩綠,先後通過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綠色食品認證,有機食品認證,多次獲南京市名特茶評比金獎,江蘇省「陸羽杯」名優茶評比一等獎,全國「中茶杯」名優茶評比一等獎。連續多年,「福童」牌雨花茶被評為南京市名牌產品。
近年來,茶園結合自身特色,新建了茶產品展示廳,茶文化廣場、長廊、品茶臺、茶葉觀賞自採自製區等,把茶產業和鄉村旅遊融為一體。
棲霞區西崗茶場
西崗茶場位於棲霞區西崗果牧場境內,所生產的雨花茶是棲霞區主要特色農產品之一。
茶場建於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地處南京市東郊丘陵山區,是南京雨花茶原產地保護企業之一。近年來,茶場依靠自身優勢,不斷加強內部管理,提升生產能力,擴大茶園規模,不斷提高茶葉內在品質和品牌形象,生產的「西崗靈露」牌雨花茶連續多年獲得「南京雨花茶質量評比金獎」「中茶杯全國名優茶評比優質茶」「南京雨花茶質量信得過單位」等殊榮。近年來,茶場又新增200多畝良種茶園,目前茶園合計面積500畝。
西崗茶場成功的背後,一是源於「特殊的地理環境」、二是「嚴格的生產管理」、三是「先進的製作工藝」。
南京平山茶葉有限公司:松香茶香氣息相通
南京平山茶葉有限公司位於六合區北郊平山森林公園內,具有60餘年茶葉生產經驗。
由於地理位置獨特,這裡的土壤富含有機質,呈微酸性,完全適宜無性系良種茶樹的生長;3萬餘畝的省級森林公園內,平山、山槽、海平莊、任窪四大水庫分布其間,空氣溼度常年保持在80%以上;3000餘畝茶園高居平山之巔,山頂蒼松翠柏密林環抱,山下茉莉花園清香沁人心脾。由於松茶長期複合,松香和茶香氣息相通,故而平山所產「華平」牌雨花茶香氣尤為獨到。
不僅生態環境得天獨厚,平山人種茶、制茶更是做足「綠色文章」。有機茶園裡全部採用人工除草、人工捕捉害蟲,利用天敵和生物農藥防治病蟲害,平山茶樹完全「純天然」打造。
如今,「華平」牌雨花茶已名聲在外,多次獲得國內、國際大獎。2017年,「華平」牌雨花茶榮獲第十二屆「中茶杯」全國名優茶評比一等獎,「華平」牌雨花茶、翠茗茶被指定為第七屆金磚國家農業部長會議用茶,中科院茶科所原所長程啟坤教授曾親筆題詞「茶中珍品,平山雨花茶」。
南京極目茶葉有限公司:火山泥種出好茶樹
南京極目茶葉有限公司於2010年成立,目前擁有1200畝有機生態茶園,全部坐落於六合方山境內。
位於六合東部的方山,海拔188米,年平均氣溫15℃,雨水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作為國家地質公園,方山典型的盾火山口造就了富含多種礦物元素的土壤;方山省級森林公園裡,森林覆蓋率高達90%;萬畝樹海林源鬱鬱蔥蔥,松、竹、柳、杉分布其間,萬隻白鷺棲息林中,一派自然野趣。
「喝著礦泉水,啃著火山泥,聞著松樹香,吹著中央空調。」獨有的自然條件孕育了方山「極目」牌雨花茶的獨特品質,茶葉條索圓直、色澤翠綠、鋒毫顯露、香氣高雅。
公司現已通過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及有機食品認證,2005年至今獲10多屆南京市雨花茶評比金獎,2009年獲上海國際茶文化節「中國名茶」金獎,2014年獲江蘇省陸羽杯特等獎。「極目」牌雨花茶暢銷省內外。
三、
市農業農村局多措並舉——
高質量發展茶產業做響「南京雨花茶」
中國是茶的故鄉,也是茶文化的發祥地,茶的發現和利用,在中國已有四五千年歷史,且長盛不衰,傳遍全球。作為中國國飲,茶葉除了本身的飲用功能之外,還具有保健功能,茶樹的栽植更能起到很好的生態保護作用。
在當前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發展茶產業,不僅是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徑,也是助推「美麗鄉村」建設的新引擎。近年來,市農業農村局積極推進茶產業高質量發展,把極具城市特色和文化底蘊的雨花茶,打造成南京響噹噹的城市名片。今年,做響「南京雨花茶」被列入全局的工作重點,將通過美麗茶園建設、實施品牌保護和強化宣傳推介等舉措,開拓市場、打響品牌、提升影響力,把雨花茶的發展推向新高度。
產業升級
建設10個美麗精品茶園
打造年產值億元茶企
茶園建設是發展雨花茶產業的基礎,今年,我市將建設一個市級雨花茶良種繁育中心,同時,在生產雨花茶的5個涉農區內,選擇有一定基礎的茶園,建設10個美麗精品茶園。
茶樹種植,品種先行,選用優良品種,對於保證雨花茶品質是第一位的。通過建立良種繁育中心,可以向全市的雨花茶生產企業和茶農,提供優質種苗,保證原料。
茶樹不僅有生產功能,還具備生態、觀賞、茶產品加工等拓展功能,發展茶產業,能夠踐行「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的理念,江寧的黃龍峴茶文化村、高淳青茶空間最美茶園,都享受到茶產業助推鄉村旅遊帶來的紅利。在全市再造10個美麗精品茶園,讓遊客採茶葉、品茶香、觀茶景,把鄉村旅遊更好地嫁接到茶產業當中,可以帶動更多村民增收致富。南京市園藝技術推廣站站長袁登榮介紹,今年,全市將形成政府扶持、企業參與、茶農實施的雨花茶發展新業態。
為增強南京雨花茶的市場競爭力,我市還將在江南和江北各建一座雨花茶智能化加工中心。據了解,目前我市雨花茶加工企業眾多,生產的茶葉品質參差不齊,同時,由於品牌雜,個體力量弱,有些小品牌在市場上很難形成競爭力。要想改變這樣的現狀,就需要整合資源,促進全市優質鮮葉的市場流通,建立規模較大的智能化加工中心,能夠統一加工穩定品質,統一包裝打響品牌,這樣才能形成合力。
市農業農村局蔬菜園藝處處長李麗表示,當前我市雨花茶生產企業年產值基本都在幾百萬元至幾千萬元之間,今年要重點扶持龍頭企業,打造出年產值億元的茶企,讓他們發揮「領頭雁」效應,讓雨花茶這張「南京名片」走得更遠、打得更響。
品牌引領
再申請一塊「金字招牌」
吸引邊緣企業加入
今年,對雨花茶來說最重要的一項工作是申報第五批國家級非遺,目前,市農業農村局在行業協會的配合下,正在穩步推進這項工作。李麗表示,獨特的製作工藝和文化內涵是雨花茶的「根」和「魂」,為傳承與保護手工製作技藝,我市將建立雨花茶手工炒制培訓中心,以集中培訓的方式,加強人才隊伍尤其是對年輕人的培養。
申報國家級非遺的同時,雨花茶還將向農業農村部申報國家級農產品地理標誌。當前,雨花茶已有兩項特殊的「身份」,分別是國家質監總局授予的原產地保護產品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頒布的中國地理標誌產品,如果申請成功,無疑將為雨花茶再添一塊「金字招牌」,不僅能享受到更多政策上的扶持,還能更好走上品牌化發展之路。
在中國名茶史上,雨花茶是唯一有著「紅色基因」的茶葉,傳承「紅色基因」、豐富文化內涵,也是雨花茶打響知名度,提升影響力的重要因素。目前,這項工作已被列入今年雨花茶品牌建設的一個重點。
近年來,外地仿冒雨花茶也在衝擊著本地茶企,由於其上市時間早、價格低廉,攪亂了市場,雨花茶「打假」一刻也不敢放鬆,我市相關執法部門在南京茶葉行業協會的配合下,每年都會展開行動,突擊檢查,規範市場。
市茶葉協會秘書長範方富表示,對於雨花茶市場的整頓,既要「堵」也要「疏」,有些本地的茶企目前還不具備生產雨花茶的資質,對於他們,行業協會要發揮更大的作用,把這些邊緣企業吸引過來,幫助他們規範種植、生產、加工等各項標準,讓其成為真正具有資質的雨花茶生產和銷售廠家。
宣傳造勢
把握「命名60周年」契機
引進來還要走出去
今年是雨花茶命名60周年,利用這個節點,雨花茶也迎來新的發展契機。市農業農村局副巡視員王巨華介紹,將通過舉辦和參加一系列活動,更好地宣傳和推廣雨花茶。
最近兩周,雨花茶申報國家級非遺的宣傳片正在緊鑼密鼓的拍攝當中,一同拍攝的還有推介南京茶葉的宣傳片,拍攝完成後,將在全國各大茶葉博覽會和各種相關會議上播放,為雨花茶申遺造勢。
4月26日,一年一度的南京雨花茶質量評價活動已如期舉行,作為一項傳統活動,該評比已連續舉辦了20多屆,由於參賽的都是南京本地的雨花茶聯盟企業,通過每年的相互交流、學習和借鑑,對於雨花茶品質的不斷提升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5月初,南京還將迎來一場茶葉盛會——南京國際茶業博覽會,參展的本地雨花茶龍頭企業將在10—12家之間,由於是在自己的主場,此次展會上將對雨花茶進行多渠道、全方位的宣傳和推介,同時,南京雨花茶質量評價活動的頒獎儀式也將在展會上舉行。
引進來還要走出去!5月中旬,第三屆中國國際茶博會將在杭州舉辦,作為全國茶葉界的一項盛會,南京雨花茶也將一展風採,計劃將精選5—8家雨花茶品牌參展,在展會現場進行大幅廣告宣傳。今年,雨花茶還將參加世界園藝博覽會、香港國際茶展等活動,充分藉助「雨花茶命名60周年」這一契機,打響品牌,讓雨花茶真正走出南京,走向世界。
2019年南京市雨花茶質量評價活動成功舉辦
17個品牌雨花茶獲金獎
4月26日,2019年南京市雨花茶質量評價活動成功舉辦,本次評價活動共收到來自全市各區選送的參評樣品近50個,經專家採用雙密碼百分制的方法進行評審,共評出雨花茶金獎17個,金獎前三名由鐘山、極目、盛峰三個品牌獲得。此外,還評出地方名特優茶金獎16個。
評價活動現場,一袋袋100克的茶葉被裝在密封袋中,除編號外沒有其他任何信息,保證了評選的公平公正;三位評委分別是中國茶葉學會監事長、江蘇省茶葉學會名譽理事長張定;江蘇省茶葉學會理事長、江蘇省茶葉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王潤賢;南京農業大學博導、茶葉研究所所長房婉萍,作為整個江蘇最為知名的茶葉專家,更是確保了評選結果的權威性。
上午9點半,評價活動正式開始,三位評委分成兩組,率先對雨花茶的湯色和香氣進行評價。「16號清香」、「2號欠爽」、「11號略焦」,張定和房婉萍一組,逐一聞著雨花茶的香氣,作出上述評價,工作人員則在一旁飛快記錄;「4號和7號98分,12號和15號97分。」王潤賢仔細觀察著雨花茶的湯色,讓工作人員記下分數。
張定介紹,雨花茶的評比總分為100分,分為內質和外形兩大部分,其中內質佔75分,細分為香氣、滋味、湯色和葉底四項,對應的分數分別為25、30、10、10;外形佔25分,細分為風格特徵和幹茶色澤兩項,對應的分數是15和10。「我們為每一項的打分,都是以100分為基礎,最後要按照比例換算成相應的分數。」
房婉萍則表示,採用這樣的方式進行評比,是非常細緻的,對於雨花茶的色、香、味、形,基本上做到了面面俱到,既科學又客觀。
那麼,如何判定雨花茶的優劣呢?王潤賢對此進行了解釋,他表示,從外形來說,首先要符合雨花茶本身的品質特徵,要做到圓、緊、細、直;幹茶的色澤要翠綠、明亮。從內質來說,要看湯色是否明亮;滋味是否鮮、醇,不能有苦澀感;香氣要高、要持久,香型最好帶有點清香、花香或果香;葉底看是否整齊,以此判斷採摘和加工的水平。
根據三位專家的評判,最終17個品牌的雨花茶脫穎而出,榮膺金獎;16個品牌的茶葉獲得地方名特優茶金獎。
對於本次評價活動的成功舉辦,市農業農村局蔬菜園藝處處長李麗表示,本次活動參評的近50個樣品,是從全市300多個茶葉生產和加工企業中,經過層層篩選推薦上來的,可以說只要是具備參賽資格的茶葉,都是精品。「這項活動在南京已經連續舉辦了20多屆,對於南京本地出產的茶葉,尤其是雨花茶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讓越來越多本地老百姓和全國的茶葉愛好者逐漸了解雨花茶、愛上雨花茶,這項活動我們還會繼續堅持下去,把雨花茶進一步做大做強。」
雨花茶大事記
1958年春,江蘇省委召集全省制茶高手於中山陵園開展雨花茶前期研製;
1959年4月雨花茶研製成功,獲得省、市批准定型,並被正式命名為「雨花茶」;
1959年5月在全國茶葉工作會議上鑑評,雨花茶被公認為全國特種名茶;
1964年,雨花茶首次出口外銷至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及新加坡地區;
1981年11月,商業部在南京召開全國名茶預選會議,雨花茶第一次被評選為全國名茶;
1986年12月,「雨花茶機制工藝技術研製」獲得鑑定通過,雨花茶成為第一個實現全程機制的全國名茶;
1994年7月,在蒙古烏蘭巴託舉辦的蒙古國際商品博覽會上獲得國際金獎;
2000年—2002年,連續舉辦三屆南京雨花茶節;
2004年12月,雨花茶獲得國家原產地域產品保護;
2005年4月,「中國南京2005雨花茶節」成功舉辦,此後連續舉辦七屆;
2005年5月,雨花茶獲得「中茶杯」全國名茶評比特等獎;
2006年6月,《地理標誌產品雨花茶》國家標準通過審定,正式發布實施;
2009年4月,南京雨花茶博物館落成於南京雨花颱風景區;
2010年5月,中國南京2010雨花茶節在上海展覽館成功舉辦,雨花茶走進上海世博會,走向全世界;
2011年4月,雨花茶聯盟正式成立;
2012年8月,南京雨花茶首次參加香港國際茶展;
2012年12月,南京雨花茶入列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3年3月,南京雨花茶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註冊成功;
2013年9月,南京雨花茶入列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5年5月,首屆雨花茶鬥茶大賽成功舉辦;
2017年5月,南京雨花茶在首屆中國國際茶博會上盛裝展出;
2018年5月,南京雨花茶首屆手工炒制一級大賽成功舉辦;
2018年11月,南京雨花茶手工製作能手入選「南京工匠」。
此外為進一步探討小產區茶產業如何在新形勢下順應市場及政策發展趨勢,更好地發揮產區資源優勢,第4屆中國(南京)茶產業博覽會之際,華巨臣聯合了江蘇、山東、重慶三地茶葉產業體系,在南京茶博會現場召開了中國小產區茶業發展高峰論壇,共謀小產區茶業發展的新機遇。
特邀嘉賓:
中國農業品牌研究中心(CCAB)高級顧問、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副所長、浙江省茶葉研究院副院長:魯成銀
中國茶葉博物館館長:吳曉力
山東省農業科學研究院茶學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山東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茶葉創新團隊育種與栽培崗位專家:宋魯彬
重慶市茶葉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徐澤
江蘇省茶葉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江蘇省茶葉學會理事長:王潤賢
深圳市華巨臣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葉木甦
等眾多茶行業知名前輩,學術專家匯聚南京茶博會現場共同探討小產區,大未來。
展會持續至5月5日,與您相約南京國際展覽中心(新莊)AB館
更多精彩活動內容盡在華巨臣第四屆南京茶博會!
【免責聲明】本文為企業宣傳商業資訊,僅供用戶參考,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鳳凰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