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詩人。與元稹並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又與李白、杜甫並稱「唐代三大詩人」。白居易的詩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對後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其一生所留詩作近3000首,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小編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這首詩,便是白居易的一首經典詩作《杭州春望》。
《杭州春望》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期間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這首詩主要描寫了杭州春天最具代表性的景物,抒發了白居易熱愛自然的生活情趣。全詩雖然只有8句,但是卻連寫了杭州的7處景色,美得令人心醉。下面我們便來一起欣賞白居易的這首《杭州春望》:
望海樓明照曙霞,護江堤白踏晴沙。濤聲夜入伍員廟,柳色春藏蘇小家。紅袖織綾誇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誰開湖寺西南路,草綠裙腰一道斜。
首聯「望海樓明照曙霞,護江堤白踏晴沙」,白居易描寫了「望海樓」和「護江堤」兩處景色。據《太平寰宇記》載:望海樓指位於杭州城東的望潮樓,高十丈。「護江堤」,指的是杭州東南錢塘江岸築以防備海潮的長堤。所以這兩句詩的意思便是說,清晨白居易登上望海樓,看到了旭日東升、霞光萬道,護江堤則在旭日下閃爍著銀光。首聯14字概括了杭州城東的雄偉壯麗景色,美得令人心醉。
頷聯「濤聲夜入伍員廟,柳色春藏蘇小家」,白居易轉而描寫了杭州城內的「伍員廟」和「蘇小家」兩處景色。「伍員廟」,指的是後人為楚國伍子胥設立的祠堂,在伍公山上。「蘇小家」,指的是南齊錢塘名妓蘇小小,這裡代指歌妓舞女所居住的秦樓楚館。所以這兩句詩的意思是說,聲聲海濤在深夜時傳入了伍員廟,柳色青青將春意藏在了蘇小家。此聯旨在描寫杭州城的繁華。
頸聯「紅袖織綾誇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白居易分別對女子織綾,遊人沽飲兩種風物人情做了描寫。即織綾的女子用一雙巧手織出柿蒂花紋的綾布,遊人紛紛趕在梨花開時來到酒店中飲那梨花春酒。寥寥數字,我們便能聯想到昔日杭州的梨花飛舞,酒旗招展;紅袖翻飛,綾紋綺麗。極具詩情畫意。
尾聯「誰開湖寺西南路,草綠裙腰一道斜」,白居易重點描寫了杭州最具代表性的景物,即杭州西湖。「湖寺」,即孤山寺。「西南路」,指的是斷橋向西南通往湖中到孤山的長堤,即白堤。所以這兩句詩的意思是說,誰修建了那條西南通向湖寺的路?草綠時,看起來就像美人的裙腰一樣。由此可見,春天裡白堤上煙柳蔥茜,露草芊綿的迷人景色。
綜觀白居易的這首詩。前六句一句一景,最後兩句為一景。宛如描繪了一幅絕美的杭州春望圖。在這幅絕美的畫卷中,我們能夠領略到杭州各個角度的不同風光。有春柳、春草、春樹、春水,又有梨花、紅裙、彩綾、酒旗,更有旭日和朝霞映照其間。此番春景,怎能不讓人心醉。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