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法學研究生:西政與中山大學咋選擇?前者專業性強,後者有名頭

2020-12-16 優學優考成長苑

法學是一個需要讀研的學科,因為目前基本上大多數院校都開設有法學專業,按理說屬於文科專業中的好專業,但由於目前報考人數過多,所以也被列為紅牌專業,如果學法學要參加司考,考取法律職業資格證書,這是法學中含金量最高的一個證書,就如同當教師需要教師資格證一樣,不過司考難度大得多。當然能上985名校的研究生則更好,起碼要上五院四系的研究生,在就業上就更有保證,那麼作為五院四系的西南政法大學與985中山大學,報考哪所院校的法學研究生更好呢?

中山大學

中山大學是華南地區最具影響力的知名高校。在1924年孫中山先生親手將廣州地區多所高校整合,創立了國立廣東大學。1926年定名為國立中山大學。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原中山大學文理院系與嶺南大學文理院系組建新的中山大學。在隨後的調整中,原中山大學還有一些院系被調整到南京大學、中南礦冶學院、武漢大學、中南財經學院、中南政法學院、北京大學等院校。從這一角度來看,中山大學也堪稱華南地區「高校之母」。

當前的中山大學,由1952年院系調整後分設的中山大學和中山醫科大學於2001年10月合併組建。在很多高校排名中,中山大學僅次於清北與華五,經常排在前10名之內。再加上中山大學在華南地區的獨特地位和歷史背景,中山大學在全國高校中的也明顯地位很高。

西南政法大學

位於重慶的西政前身是1950年創建的西南人民革命大學。在1953年合併了原重慶大學法學院、四川大學政法學院、重慶財經學院法律系、貴州大學法律系、雲南大學法律系,組建了西南政法學院。西政是法學專業的「五院」之一。

法學專業水平極高,由於西政不願意與重大合併,所以被下放為重慶市屬高校。西南政法大學也有兩次機會被錯過。第一次是211工程。當然985工程也是一個機會,但是機會並不明顯。第二次是雙一流建設。這兩次機會西政全都錯過,相當於錯過了兩列發展快車,所以學校在近年來的發展並不快。

法學專業的特殊之處

法學專業和一些工學、醫學類專業不同,工學、醫學類專業,專業性極強,不同的領域內研究的內容也不相同,專業水平對院校的影響巨大。法學專業雖然在學術方面各校的水平不同,但是所有學校研究的內容,大致相同。雖然也有不同的研究方向,但都是相同的法律條文。

在四輪學科評估中,西政法學評級為A,中山大學法學評級為B+。兩者之前的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中山大學排名在參評院校的前20%,西南政法大學排名在參評院校的前5%。中山大學的專業水平, 也是高水平。

法學專業畢業生,院校背景和知名度作用更大,專業水平的影響相對要弱一些。比如,清華大學的法學專業水平不如中國人民大學和中國政法大學,但是清華大學的法學專業畢業生,可能更受歡迎。而中山大學與西南政法大學的比較,是同樣的道理,中山大學法學專業畢業生更受歡迎。所以能考中山大學法學研究生更好,當然西政也很不錯,就業沒問題,根據自己的實力來確定。

相關焦點

  • 考法學研究生:西政與中山大學咋選擇?前者專業性強,後者有名頭
    當然能上985名校的研究生則更好,起碼要上五院四系的研究生,在就業上就更有保證,那麼作為五院四系的西南政法大學與985中山大學,報考哪所院校的法學研究生更好呢?中山大學中山大學是華南地區最具影響力的知名高校。在1924年孫中山先生親手將廣州地區多所高校整合,創立了國立廣東大學。1926年定名為國立中山大學。
  • 從學科評估和就業數據看,西南政法的研究生比中山大學的值得報考
    西南政法大學和中山大學的法學研究生哪個更有價值?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填志願過程中,經常有爭論,是專業重要還是學校重要的問題。有人說是專業重要,有人說是學校重要。那好,另一個例子,北航和北師大也是985大學,它們兩所學校的法學評估結果也是B+。你是選擇華東政法大學還是選擇北航?我想大部分人會選擇華東政法。這個時候好像又看專業了。其實,大家在選擇的時候,是專業和學校的一個綜合評價。
  • 獨立學院法學畢業生 就業有點難「三考」是出路
    獨立學院法學畢業生 就業有點難「三考」是出路 2008年12月15日 16:12 來源:荊楚網-楚天金報
  • 中山大學法學院給予7名法學博士、2名法學碩士、44名法律碩士退學...
    根據《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教育部令第41號)、《中山大學研究生學籍管理規定》(中大研院【2017】92號)和《中山大學關於對超過最長學習年限研究生予以退學處理的通知》(中大研院【2019】229號)等相關規定的要求,法學院擬對超過最長學習年限的研究生進行清退,現將《超期研究生擬作退學處理告知書》在法學院網站(網址:http://law.sysu.edu.cn
  • 中山大學2021年法律碩士研究生招生目錄
    每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信息一般都在8月-10月陸續公布,現在已經進入11月份了,已有部分院校公布了2021年法律碩士研究生招生信息。在這裡,科教園法碩老師為大家整理了中山大學2021年法律碩士研究生考試的最新招生信息,僅供備考法律碩士同學們參考。
  • 法律碩士和法學碩士有什麼區別?法學OR非法學
    法律專業近年來也是一門非常熱門的專業,首先我們是法治社會,現在的人們法律意識也越來越強,知道用法律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那麼,對於法律這個專業其實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想要有好的就業,就必須對自己要求更高一些。因此很多法律專業的學生大學畢業後會選擇考研以及讀博。
  • 將「課程思政」嵌入法學研究生課程
    將思政教育融入法學碩士研究生教育整個過程是基本要求,實施的關鍵是推進法學研究生課程思政。長期以來,我國高校法學專業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藉助「思想政治理論課」這一顯性資源,對綜合素質和法學專業教育隱性思想政治教育資源認識不到位,法學教學與思政教育存在「兩張皮」現象。
  • 中山大學2021年法律碩士研究生招生目錄
    每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信息一般都在8月-10月陸續公布,現在已經進入11月份了,已有部分院校公布了2021年法律碩士研究生招生信息。在這裡,科教園法碩老師為大家整理了中山大學2021年法律碩士研究生考試的最新招生信息,僅供備考法律碩士同學們參考。
  • 中山大學明年有望實現碩士研究生千人擴招
    近年來研究生規模逐步擴大,2020年已擴招了18.9萬人。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9月公布的部分高校2021年研究生招生簡章顯示,部分高校明年研究生擴招規模還將大幅度增加。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中山大學研究生招生網今年9月16日發布的《中山大學2021年考試招收碩士研究生招生章程》顯示:中山大學2021年擬招收碩士研究生約8000名(含推薦免試生),包括學術學位和專業學位兩種類型,學習方式分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複試錄取階段將視教育部正式下達給該校的招生計劃、生源狀況和學校發展規劃等情況對招生計劃做適當調整。
  • 你該如何選擇令你心動的「五院四系」?
    這兩季實習生的學歷背景是非常強大的,他們均來自國內外非常有名的高校,其中大家討論最多的就是法學教育界的「五院四系」。很多同學在看節目的時候就會好奇「五院四系」是什麼?接下來學姐就來介紹一下法學界的九大老牌名校——「五院四系」。
  • 「西政現象」的文化精髓
    薄熙來還特別期望一代又一代西政人,繼承原西南人民革命大學的優良傳統,秉承「心繫天下、自強不息、和衷共濟、嚴謹求實」的西政精神,在新的歷史時期光大「西政現象」,續寫輝煌校史。    曾經是我國法律人才培養中一道獨特風景的「西政現象」,再次引起學界和社會廣泛關注。「西政現象」背後究竟有著怎樣的「文化基因」?
  • 2020年法學十大名校排行榜,清華只能排第六,其他9所你知道嗎?
    但正因如此,開設法學的院校也越來越多,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法學畢業生的泛濫,拉低了法學專業整體就業質量。這種情況下,選擇一所好的法學院校就顯得十分重要,今天筆者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國最強的10所法學名校,可以說考上其中任何一所畢業後都能成為律政精英,剛畢業一般起薪就能夠達到15萬至25萬,工作三年後薪資在40萬-60萬的也不在少數。
  • 為「西政精神」注入新的時代活力——對話西南政法大學黨委副書記...
    這段話印在付子堂所著的《法之理在法外》一書的封面,闡述著這位法學教育者關於「法」的理念。  作為西政81級學生,付子堂的法律學術生涯從西政出發,再回到西政,成為這所中國法學法律人才的搖籃的掌舵者,已經超過10個年頭。  培養怎樣的法律人才?這是付子堂始終在思考的問題。
  • 校友代表李林:「西政情結」是一種賦予每位西政人以「家園感」的力量
    西南政法大學70年風風雨雨的歷程,見證了共和國的新生和偉大創造力,同樣也記載了共和國所經歷的磨難和痛苦,以及陣痛後的覺醒、拼搏和繁榮;見證了中國法學教育事業的興衰起落,尤其是1978年以後共和國法學和法治的復甦、振興。1978年是西南政法大學在「十年浩劫」後作為重點政法專門院校恢復招生的第一年。西南政法大學今天的許多俊傑,多出自其中。
  • 國考和省考到底有啥區別?只說前者好於後者有些片面
    現在的公務員考試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國家公務員考試,另一種是地方公務員考試,而地方公務員又分為省考和市考,不過平時生活中大家提到最高的就是國考和省考這兩種。那麼國考和省考之間究竟有什麼區別呢?是不是前者就一定好於後者?國考和省考的劃分依據是什麼?
  • 三代西政民法人今日圓夢_法界動態_民主與法制網...
    金平教授是目前唯一健在的參加了我國第一、二、三次《民法典》起草的專家組成員,被譽為「當代民法史活化石」,為《民法通則》的制定與傳播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是新中國民事立法的親歷者、新中國民法學研究的開拓者、新中國法學教育的推動者和西南民商法學科的奠基人。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金平法學成就獎」,被稱為中國法學界的「諾貝爾獎」。
  • 中山大學法學教育實踐基地建設方案
    二、組織機構  中山大學法學實踐教育基地在中山大學領導下,由法學院、法學理論與法律實踐研究中心、法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以及若干校外共建單位共同組成。基地以法學院為依託,成立包括法學院院長、主管教學副院長、黨委副書記、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主任和副主任、共建單位有關負責人在內的項目執行小組,作為基地的常設職能機構。
  • 高考填報,法學專業就業難?這4所政法大學的畢業生卻說「不」
    高考志願填報是家長、考生焦慮的時刻,可以說位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學校和專業絞盡腦汁,到底如何選擇專業呢?近年來,志願填報都關注在熱門專業上,之所以是熱門專業,就因為畢業生就業容易,發展前景好,比如財經、金融、會計等專業。相對來說就業率低的冷門專業,對學生吸引力就太小。
  • 讀法律碩士,哪家強
    近兩年,法律碩士逐漸成為讀研的「香餑餑」,知名法學院校的法碩分數線更是水漲船高。一些學校對於法碩也設置了特色培養模式、課程體系,法碩的獎學金、學費等同樣是考研黨的關注點。本文結合前述問題,對「五院四系」法碩培養方案中的「關鍵要素」進行了梳理,希望能夠為考研黨擇校提供參考。
  • 研究生招生改革新風向:法學門類不考法律、藝術學門類不考藝術...
    初試科目:法學門類不考法律、藝術學門類不考藝術   從2021年招生年度開始,中國傳媒大學所有人文社科類"學碩"研究生初試的自命題科目,即考生所說的"專業課",全部改為主題寫作和人文社科基礎。主題寫作即寫一篇論說文,人文社科基礎則考查文學、文明史、哲學、媒介與社會等四個方面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