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恢復跨省遊,旅行社真正的挑戰才開始

2020-12-09 環球網

本文轉自【執惠】;

重點布局跨省遊同時,不能忽略本地遊和周邊市場。

7月15日,跨省遊與旅遊產業振興線上座談會主題演講舉行,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就恢復跨省旅遊和「機票+酒店」業務進行講話。

戴斌表示,任何時候都要把遊客對安全和品質的需求置於企業文化的核心地位,堅持做陽光下的生意。隨著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當代科技的廣泛應用,以及追求個性、自由與品質的年輕人成為旅遊消費的主力群體,未來將有更多的去中介化的業態被創造出來。

戴斌強調,旅遊企業在重點布局跨省旅遊業務的同時,繼續關注省內跨市、跨縣區遊,包括周邊遊和本地休閒市場。如果忽視本地遊和周邊遊市場,單純寄希望於跨省遊和未來的出境旅遊,行業為疫情所付出的代價很可能就落空了,這也不是政策的本意。

戴斌還強調,旅遊企業要加強科技應用和文化創意,在轉型升級中構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如果還是走傳統線路的不合理低價銷售模式,靠遊客的自費項目和購物返傭,甚至和商家串通搞強迫消費和欺詐消費的話,還是會被市場無情淘汰的。

以下為演講全文:

同志們,

很高興在恢復跨省旅遊的第二天就能夠和大家線上見面,總結過去,展望未來,也聽聽大家對行業發展的意見與建議。首先感謝攜程的孫潔總、途牛的敦德總、馬蜂窩的陳罡總、中旅旅行的明源總,中青旅的志權總、廈門建發的麗霜總、上海春秋的衛紅總、廣之旅的文爽總、凱撒的陳杰總、驢媽媽的小松總、山東嘉華的張明總、廣東中旅(深圳)的鄒鋒總,在繁忙的商務行程中撥冗來溝通交流。三個小時聽下來,很有同感,也深受啟發。藉此機會,也談幾點個人想法,供同志們參考。

春節期間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對旅遊經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影響,對有組織的旅遊活動和旅行社、OTA為代表的旅行服務商帶來巨大挑戰。旅遊企業和同志們所承受的壓力,無論是奉命而為的專題調研,還是互動閒聊,我都感同身受,常常夜不成寐。在中央的統一部署下,文化和旅遊部門、旅遊戰線勠力同心,積極開展企業扶持、行業互助和創新自救。從宏觀數據來看,旅遊行業在過去半年時間裡沒有因為有組織的旅遊活動而讓疫情傳播和擴散,沒有發生大面積的企業破產倒閉,沒有發生大面積的員工失業,沒有發生重大旅遊安全事故和涉旅投訴,全國遊客滿意度保持85分以上的高位區間。全行業踐行了「遊客至上,服務至誠」的核心價值觀,樹立了令行禁止的行業形象,用實際行動讓黨和國家放心,讓人民滿意。如果文化和旅遊部沒有在空前的壓力面前採取及時果斷的措施,這半年出現了遊客和員工在有組織旅遊活動中感染和擴散疫情的情況,那麼對於行業形象將是致命的打擊,復工復產也會變得遙遙無期。事實證明,我們付出的代價是值得的,這為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的旅遊企業復工復產,為文化和旅遊融合進程中的高質量發展,為國家謀劃「十四五」期間的小康旅遊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向同志們相向而行的努力致以深深的敬意!

這次恢復跨省旅遊和「機票+酒店」業務,是黨中央、國務院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決策部署。事實上,從1月24日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發出「停組團、關景區、戰疫情」的明電那時起,政府就一直在傾聽業界的聲音,也一直在關注業界的訴求,時刻牽掛著旅遊企業所承受的巨大壓力和艱難困境,想方設法為旅遊企業杼困解難。2月5日,文化和旅遊部決定向旅行社暫退80%的質量保證金。一個月後,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發出《關於積極應對疫情影響保持導遊隊伍穩定相關工作事項的通知》,強化導遊的勞動權益保護、開展線上免費培訓活動、完善綜合服務保障、不斷加強關愛引導。3月12日發出通知,有序恢復各地省內旅遊和「機票+酒店」業務,旅遊業進入「防控型復工」新階段,旅行服務商開始在周邊遊、鄉村遊、都市休閒遊領域創新發力。在密切關注市場數據,全力做好清明節、勞動節和端午節假日旅遊工作的同時,文化和旅遊部第一時間完成了「恢復跨省旅遊和「機票+酒店」業務」的政策儲備。由於個別熱點景區在清明節期間發生了遊客瞬間聚集的情況,有組織的旅遊活動引發的疫情傳播和擴散的風險加劇,6月份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又引發了新一輪的疫情,導致業界普遍關注的「恢復跨省旅遊」一再後延。從上個周末開始,我們判斷恢復跨省旅遊和「機票+酒店」業務的條件已經具備,時機已經成熟,經中央批准後,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發出明電,儲備政策正式轉正。

同志們,

旅遊戰疫還沒有取得全面勝利,還不到全面總結的時候,但是為了更好前行,也想和大家交換一些想法。

任何時候,都要聽從中央的統一部署和工作要求,與政府主管部門相向而行,時刻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文化和旅遊融合以來,黨和政府對旅遊業的戰略擺位明顯提高,而不是削弱了。這體現在《旅遊法》對國民旅遊權利的保障上,體現在文化和旅遊部門「三定規定」對旅遊市場的促進上,體現在「宜融則融、能融盡融;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工作思路上,也體現在疫情期間對旅遊行業聲音的傾聽和扶持政策的落地上。只有人民的旅遊權利得到充分的保障,遊客滿意了,產業發展和目的地開放才有現實基礎。這次疫情期間的旅遊市場規模、產業發展形勢,中央「普惠的而非差別的,市場的而非計劃的」的政策導向,與2003年的「非典」都不可同日而語。無論形勢的研判,還是政策設計,都不能做簡單地類比,更不能從局部的,甚至是個體感受去推斷全局。

任何時候都要保持對旅遊市場的信心和企業創新發展的韌勁,要看到危機中孕育機遇,於變局中開新局。過去半年,我聽到太多哭慘、賣窮和埋怨的聲音,有段時間似乎不說旅行社多麼悲慘就是政治不正確,就是沒有「為民請命」。在影響經濟社會全局的公共衛生事件面前,如果比慘和吐槽有用的話,我帶著博士團陪著大家一起哭好了。面對疫情,旅遊行業正確的打開方式應當是直面困難和挑戰,團結一致,共克時艱。十四年抗戰,那麼艱難,中華民族不也是挺過來了嗎?陳光甫先生創辦的我國第一家旅行社在抗戰期間面臨的困難,不是比我們今天大得多嗎?不也是和國家共進退,終成今天中國旅遊集團的旅行服務基因嗎?過去半年,我也看到了企業創新前行的動能:攜程的梁建章博士等一批行業精英化身為「直播帶貨達人」,春秋北京的楊洋總經理和他的團隊全新布局周邊遊,鴻鵠逸遊的郭明總裁堅守高端定製的服務品質,並在多次公開演講中為行業帶來滿滿的正能量,凱撒的股票連續十個漲停,滴滴、拼多多、京東在疫情期間戰略進入旅遊業,愛駕傳媒的李克琦先生繼續打造他的國民公路318國道,帶動「車旅協同」的新商機。還有更多由於時間關係無法一一列舉的旅遊企業的研發創新,都讓我注目的時候信心滿滿。

任何時候都要把遊客對安全和品質的需求置於企業文化的核心地位,堅持做陽光下的生意。歷史已經證明,並將繼續證明:先有遊客,才有旅行社;是旅行社需要遊客,而遊客則不一定需要旅行社。1841年託馬斯·庫克的那次火車禁酒之旅,才正式拉開了旅行社的序幕,並奠定了迄今為止的「觀光、團隊、包價和導遊」的傳統旅行社運營模式。而人類的旅遊活動呢?很久很久以前就有了,只不過是沒有通過旅行社去實現罷了。如今每年60億人次的出遊,無論是國內旅遊還是入出境旅遊,旅行社組織和接待的比例都已經很小很小了。但是遊客對吃住行遊購娛,以及研學、商務、會展、醫療、探親訪友的旅行服務需求一直都是存在的,而且是不斷上升的。否則我們無法解釋攜程、去哪兒、馬蜂窩、美團、京東等新型旅行服務商的成長。隨著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當代科技的廣泛應用,以及追求個性、自由與品質的年輕人成為旅遊消費的主力群體,相信還有更多的去中介化的業態被創造出來。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講,遊客需要的是旅行服務,而不是旅行社,尤其不是傳統的產品、服務和業態。

同志們,

剛才聽了大家的發言,特別是對跨省旅遊業務的準備情況,備受鼓舞,也深受啟發。2020年已經過半,我對全年旅遊經濟運行繼續保持相對樂觀的預期,大概率會走出W型,甚至U型曲線。想提醒大家的是,旅遊市場的恢復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更是需要旅遊企業持續創新的過程。不可能政府發個文件,明天線上平臺和線下的門市部就門庭若市了。整個疫情期間,我最擔心的不是跨省遊業務什麼時候放開,而是放開後,遊客還跟不跟旅行社走。真要出現這種情況的話,大家連個吐槽的對象都沒有了。

希望旅遊企業重點布局跨省旅遊業務的同時,繼續關注省內跨市、跨縣區遊,包括周邊遊和本地休閒市場。通過今年春節、清明節、勞動節和端午節四個假日旅遊市場的數據,之前的一些理論觀點得到更加明顯的驗證:旅遊需要美麗風景,更需要主客共享的美好生活。疫情期間,傳統旅行社組織的旅遊活動停止了,可是旅遊活動並沒有停止啊。每個假日旅遊的第二天,我都會以中國旅遊研究院負責人答記者問的形式對市場數據進行解讀,發在研究院的兩微一網上,有興趣的同志可以去看看。核心的觀點就是遊客更願意以自駕的方式和家人一起,去欣賞近程的風景,去體驗日常生活的美好。這裡面有沒有商機?肯定是有的,而且很多。本地遊由於信息不對稱相對較小,主要靠產品和服務品質去拓展市場,做好了,企業的競爭力增強了,我們的職業尊嚴也就有了保證。從廈門建發的麗霜總、上海春秋的衛紅總的發言來看,我們不僅把握了市場的機會,也鍛鍊了隊伍,贏得了口碑。自駕遊同樣需要目的地信息,還需要加油、停車、保險、救援、社交等新需求,現在基本上是汽車、登山、野外等俱樂部在滿足。旅行社完全可以通過渠道合作、聯合研發和專業服務等模式介入這個全新的領域。如果忽視本地遊和周邊遊市場,單純寄希望於跨省遊和未來的出境旅遊,行業為疫情所付出的代價很可能就落空了,這也不是政策的本意。

希望旅遊企業加強科技應用和文化創意,在轉型升級中構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這個問題在疫情之前就已經存在了,以後會更加明顯。如果我們還是走傳統線路的不合理低價銷售模式,靠遊客的自費項目和購物返傭,甚至和商家串通搞強迫消費和欺詐消費的話,市場還是會無情淘汰我們的。不要覺得傳統的旅行社退出市場,遊客就沒法子旅遊,行業主管部門就沒事幹了。只是美麗中國旅遊夢越來越成為現實,只是社會主義市場機制越來越完善,舊的模式如果不與時俱進的話,就一定有新的模式來替代。在旅遊領域,沒有誰是天然的嫡系,也沒有誰是一成不變的主力,而是如總理說的那樣:誰能幹讓誰幹。政府的首要職責是保障人民的旅遊權利,其次是推進旅遊業高質量發展。對此,我們一定要有清醒的認識。

暑期已經到來,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持續好轉,避暑、研學、親子、康養、鄉村和自駕等旅遊市場將會漸入佳境。無論是對市場的研判、企業做的準備,還是政策建議,大家的發言質量都很高,對務實推進跨省旅遊業務的恢復發展大有裨益。全體旅遊人團結起來,面向未來,強化創新,抓住難得的政策窗口期,共同推進旅遊產業振興和高質量發展。

相關焦點

  • 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恢復跨省遊,旅行社真正的挑戰才開始
    7月15日,跨省遊與旅遊產業振興線上座談會主題演講舉行,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就恢復跨省旅遊和「機票+酒店」業務進行講話。戴斌表示,任何時候都要把遊客對安全和品質的需求置於企業文化的核心地位,堅持做陽光下的生意。隨著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當代科技的廣泛應用,以及追求個性、自由與品質的年輕人成為旅遊消費的主力群體,未來將有更多的去中介化的業態被創造出來。戴斌強調,旅遊企業在重點布局跨省旅遊業務的同時,繼續關注省內跨市、跨縣區遊,包括周邊遊和本地休閒市場。
  • 「財經縱橫」戴斌:恢復跨省遊,旅行社真正的挑戰才開始
    戴斌:恢復跨省遊,旅行社真正的挑戰才開始財經縱橫★★★★★(本文為作者在跨省遊與產業振興座談會上的主題演講)2月5日,文化和旅遊部決定向旅行社暫退80%的質量保證金。一個月後,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發出《關於積極應對疫情影響保持導遊隊伍穩定相關工作事項的通知》,強化導遊的勞動權益保護、開展線上免費培訓活動、完善綜合服務保障、不斷加強關愛引導。3月12日發出通知,有序恢復各地省內旅遊和「機票+酒店」業務,旅遊業進入「防控型復工」新階段,旅行服務商開始在周邊遊、鄉村遊、都市休閒遊領域創新發力。
  • 「跨省遊」恢復,旅行社電話被打爆,國人旅遊意願正大幅提升!
    暫停172天後,國內跨省遊終於恢復開放!14日晚,文旅部發文正式宣布跨省遊初步「解禁」。遲遲未開放的跨省跟團遊現如今終於恢復,標誌著國內旅遊市場的全面重啟,景區、酒店、交通等旅遊產品也將在跟團遊的刺激下迎來新一輪迴暖,遊客壓抑已久的出遊熱情將再次釋放。消息一出,旅遊圈沸騰了!
  • 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點讚紹興旅遊
    跨省旅遊開放後,紹興市立即「砸」出4000萬元,吸引、留住遊客,並公布紹興研學遊標準和紹興研學遊十大旅遊線路,引起中國旅遊界的關注。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認為,在推進文化和旅遊融合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特別是在疫情防控期間,紹興旅遊的探索和實踐,為全國提供了紹興樣本、紹興模式和紹興經驗。
  • 跨省旅遊恢復,我最擔心的是遊客還跟不跟旅行社走?
    中國旅遊研究院戴斌院長進行了《恢復跨省遊,旅行社真正的挑戰才開始》主題發言。以下節選自戴斌:恢復跨省遊,旅行社真正的挑戰才開始。春節期間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對旅遊經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影響,對有組織的旅遊活動和旅行社、OTA為代表的旅行服務商帶來巨大挑戰。這次恢復跨省旅遊和「機票+酒店」業務,是黨中央、國務院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決策部署。
  • 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迎接旅遊業新的轉型和挑戰
    11月13日,「2020世界旅遊聯盟·湘湖對話」在杭州舉辦。會上,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對新冠疫情影響下的旅遊業做了專業深入的分析,為處於危機中的業界提供了思路、傳遞了信心。
  • 跨省遊重啟後,遊客還去旅遊機構報名參團嗎?挑戰才剛剛開始
    7月14日國家文旅部下發文件開放國內跨省組團遊至今,全國已有20多個省、市、自治區陸續跟進開放各自的跨省組、接團和自由行業務。在旅遊行業終於迎來曙光的同時,防疫常態化下旅遊機構面臨的挑戰才剛剛開始:遊客還願意跟旅行社走嗎?如何打消遊客對旅遊目的地及出行的顧慮?防疫措施做到什麼程度才合適?
  • 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好的景區需見物見人見未來
    【環球網文旅報導 王怡婷】10月20至22日,「2020中國未來景區大會暨長三角旅遊高質量發展金壇茅山論壇」在常州舉行。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出席並發表題為《未來景區·中國夢》的主題演講。「旅遊景區不僅是自然空間和歷史遺址,也是生活空間和當代場景。好的景區一定是見物見人見未來」。戴斌在演講中表示。
  • 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來寧解惑
    現代快報訊(記者 張然)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旅遊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衝擊。疫情中的停擺,給整個傳統旅遊發展模式帶來哪些反思?在疫情常態化防控之下,旅遊業的下一個風口在哪?10月16日,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受南京旅遊集團的邀請來到南京,分析了當前旅遊經濟形勢與企業創新思路。
  • 「跨省遊」恢復,旅行社電話被打爆,國人旅遊意願正大幅提升!
    暫停172天後,國內跨省遊終於恢復開放!14日晚,文旅部發文正式宣布跨省遊初步「解禁」。 遲遲未開放的跨省跟團遊現如今終於恢復,標誌著國內旅遊市場的全面重啟,景區、酒店、交通等旅遊產品也將在跟團遊的刺激下迎來新一輪迴暖,遊客壓抑已久的出遊熱情將再次釋放。
  • 開封文旅 未來可期 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建言開封文旅發展
    其中,多次來到我市進行調研、指導的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在主旨演講之前,接受開封廣電專訪,對開封文旅業發展進行了精彩評析。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開封是我多次到訪,也願意繼續到訪的一座城市,這座城市是歷史的,它擁有宋朝的璀璨的文明所留給我們的記憶,也有今天人民的幸福生活。
  • 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入出境遊有望今冬明春逐步恢復!
    (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院長戴斌9日在京就中秋、國慶長假旅遊數據進行解讀。他表示,假日效應正向節後溢出,預計全年旅遊經濟呈U型恢復和振興發展態勢將是大概率事件。部分國家和地區會逐步恢復國際航線,解除對中國旅遊禁令,入出境旅遊市場有望根據各國疫情防控形勢在今冬明春逐步恢復。他還指出,依託中國國內旅遊超級大市場的內循環效果明顯,國慶長假成為國內經濟、消費加快復甦的重要引擎。
  • 暑期遊市場會火嗎?防控常態化下旅行社面臨哪些挑戰?
    「恢復跨省遊,旅行社的挑戰才剛剛開始。」7月15日,文化和旅遊部發文明確恢復跨省團隊遊的第二天,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在跨省遊與旅遊產業振興線上座談會上如是說。連日來,跨省團隊遊重啟的利好消息,令旅遊業為之振奮。
  • 中國旅遊集團武漢旅行社迎來首個跨省遊團隊
    文化和旅遊部在7月14日發出通知,從7月15日開始,全國各省區市可恢復旅行社和在線旅遊企業經營跨省區的團隊旅遊,以及機票+酒店的業務,但出入境旅遊業務暫不恢復。國內跨省出遊在暫停了172天後目前正在陸續地恢復開放。在綜合多方數據顯示,各地遊客的出遊意願在明顯上升,跟團遊的逐步開放,標誌著國內旅遊市場的全面重啟。
  • 旅遊業務量恢復尚需時日
    7月14日國家文旅部下發文件開放國內跨省組團遊,在迎來曙光的同時,旅遊機構面臨的挑戰才剛剛開始:遊客還願意跟旅行社走嗎?如何打消遊客對旅遊目的地及出行的顧慮?防疫措施做到什麼程度才合適?一位原本在松江、長寧和黃浦區核心地段都開有旅行社門店的旅遊人秦傑告訴記者,跨省遊雖然已經重開,現在又值暑期出遊旺季,但他所在門店的實際業務量只有去年同期的10%左右。
  • 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旅遊業轉型加速 2021年「破疫」復甦可期
    原標題: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旅遊業轉型加速 2021年「破疫」復甦可期正值寒冬,靜候花開。在中國旅遊研究院的院子裡,玉蘭已經孕育芽苞,為迎春開放積蓄力量。正如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口中當下的旅遊業一樣。
  • 跨省旅遊|4000家旅行社響應跨省「安心遊」自律倡議 聯合攜程上線...
    7月21日,國內知名旅行社發起發起跨省「安心跟團遊」自律公約和倡議書,重慶博銳傳奇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重慶風行天下旅行社有限公司、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深圳中國國際旅行社等國內4000多家旅行社響應,聯合攜程上線超過10萬條安心遊、新跟團產品。全行業以安心遊為主題主動求新求變,合力「讓跟團遊更美好」。
  • 跨省遊恢復,青海旅遊危中尋機
    「歷經170多天,恢復跨省旅遊,我們旅遊業挑戰與機遇同在。」7月14日晚,文旅部發布《關於推進旅遊企業擴大復工復產有關事項的通知》,宣布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有條件恢復跨省團隊旅遊「機票+酒店」業務。
  • 跨省遊恢復,青海旅遊危中尋機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歷經170多天,恢復跨省旅遊,我們旅遊業挑戰與機遇同在。」7月14日晚,文旅部發布《關於推進旅遊企業擴大復工復產有關事項的通知》,宣布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有條件恢復跨省團隊旅遊「機票+酒店」業務。7月16日,省文化和旅遊廳召集多部門和多家旅行社召開會議就如何開放跨省遊集思廣益,出謀劃策。
  • 跨省跟團遊恢復,為何成旅遊業回暖最強信號?
    各省(區、市)文化和旅遊行政部門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經當地省(區、市)黨委同意後,可恢復旅行社及在線旅行企業經營跨省(區、市)團隊旅遊及「機票+酒店」業務。截至今晚9時,去哪兒網平臺有關跟團遊產品搜索量較前一時間段增長4倍,海南海島遊、雲南民俗遊、華東遊成為搜索熱度最高的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