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計堂夫婦:三十年歲月長入樹的年輪

2020-12-24 河北新聞網

程計堂、張翠蘭夫婦在巡山護林。邯報融媒體記者劉學維攝

涉縣蟒張溝林場,13個山頭連綿不斷,幾乎佔到井店鎮全部林場面積的五分之二。

護林員程計堂夫婦在這片林場裡已經守護了30年。

30年的光陰,染白了頭髮,也把大山浸潤得莽莽蒼蒼。

一種韌性:

簡單的事做了三十年

3月26日,又近清明,正是森林防火關鍵期。

程計堂和妻子張翠蘭吃完早飯,又開始了一天的工作。二人穿上護林服,帶上滅火片、望遠鏡和修剪樹枝的大剪刀,喊上大黃狗「虎子」,出了家門。

午飯要在山上吃。這天他們帶的是玉米面餅子。張翠蘭不愛吃餅子,可老程喜歡,說「比饅頭耐飢」。

13個山頭,20公裡路,得走四五個小時。巡山的路是一條隔離

帶,腳下亂石嶙峋,大如磨盤,小如鵝卵,走起來深一腳淺一腳;山坡陡峭處幾乎直上直下,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滾落下去。

但68歲的程計堂和65歲的張翠蘭行走自如。他們不時拿起望遠鏡瞭望遠處,或清除隔離帶的雜草,或修剪橫斜出來的樹枝。來了興致,老程還會亮起嗓子唱一曲:「……三上山來忍飢餓,心甘情願;四上山來走遍山,鞋底磨爛……」沙啞粗獷的歌聲在山間迴蕩。

蟒張溝林場是井店鎮臺東、臺西、臺南、臺北四個村的集體林場,共2600畝林地。上世紀70年代,為響應國家號召,當地掀起造林運動,在溝溝坡坡上種下三四十萬棵松柏。然而,由於地處偏僻,無專人看護,山火時有發生,加之當時村民普遍缺乏環保意識,進山盜伐愈演愈烈,眼看大量樹木被鋸成光禿禿的樹樁。看護林場,已成燃眉之急。

程計堂來這之前的十來年,蟒蟑溝林場的護林員換得像走馬燈。「沒人願意來,來了『呆不定』,最多三四個月就走了。」原臺西村支部書記、現在的廟峧村第一書記李海平介紹。

1990年,程計堂和同村的5人一起應聘當上護林員。

當時條件異常艱苦。「五間伸手就夠到頂的土坯房,沒水沒電,連聽個收音機都沒信號。夜裡照明靠點煤油燈,出門靠手電筒,平時吃『天水』,冬天吃融化的雪水。要是林場有啥情況,得跑到幾裡之外的廟峧村報信兒。」

沒過半年,另外5人都打了退堂鼓。老程也猶豫了。

「既然答應了,就得做到底!」老程還是留了下來。

妻子張翠蘭白天到林區給他打下手,晚上回家照顧孩子。1995年,她乾脆也搬到了林區。林場不適合孩子成長,狠狠心,把三個孩子丟給了姑姑。那時候,最大的女兒才10歲。

工作是單調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一天高度重合;生活是枯燥的,前不著村,後不著店,連見個人影都顯得奢侈。

冬天,大雪封山,「五鍋雪才能熬半鍋水,靠化雪度日一連吃過40多天!」程計堂說,「護林的日子就是這樣一天天熬過來的。」

夏天,暴雨傾盆,簡陋的土坯房搖搖欲墜,隨時有倒塌的危險,夫妻倆只得捲起鋪蓋卷,和自家的黃牛一起住在山洞裡。

就這樣,一晃三十年。

簡單的事堅持三十年,就是不簡單。

一種憨勁:

護得青山滿畫屏

30年前,林區的樹苗只有一人高;如今,青松翠柏密密匝匝,遮天蔽日。程計堂夫婦的時光也融入到樹木的年輪。

「別人說俺倆是憨子。」老程笑呵呵地自嘲。

附近村民倒更願意用「憨厚」來評價他們:「憨厚,熱愛工作,能吃虧。」「條件很簡陋,很辛苦,人難得。」

「憨」,往往代表著投入和純粹。程計堂夫婦就是這樣的人。

守護山林,防火是第一要事,而隔離帶就是林區的「護城河」。

從守山第一天起,老程就下功夫修建隔離帶。同來的人走了,人手不夠。他咬咬牙,僱了幾個人和他一起幹,工錢從他的護林費裡出。一年下來,結完工錢,他什麼也沒剩下。最難的時候,把以前挖礦攢下的三萬元錢也賠了進去,弄得連買鹽的錢都沒有,妻子急得跟他鬧離婚。

2012年5月的一天,程計堂忽然發現離林場不遠處有火情。打電話向上級報告後,他和妻子立即投入滅火的戰鬥中。火借風勢,一躥就是好幾米。他們拼命用滅火片扑打火苗,努力將火擋在林場之外。隨後,鎮裡數十位滅火隊員趕來支援,火苗很快被撲滅了,林場沒有受到損失。

這次成功救險,隔離帶起了不小的作用。老程對修建隔離帶更重視了。

多年來,環繞林場的隔離帶越修越寬,從最初的二三米擴到如今的七八米,繞行一圈需要4個多小時。雖然有過幾次火險,但因為隔離帶的阻隔,林場一直安然無恙。

防盜是護林人的另一項重要任務。當初進山時,村民偷伐樹木的現象還很嚴重。在護林這件事上,程計堂「六親不認」,先把「醜話」說到前頭,「都是自家人,沒事誰也不能去林場,否則別怪我不客氣」。一位鄰村村民要建新房,到林區砍樹,正好被巡山的程計堂發現,他抓住不放,硬是逼著村民把砍伐的樹還回林場,又補栽了樹苗。

為了護樹,他沒少得罪人,曾有人夜裡到他的住處進行威脅。記者問他怕不怕,他說:「我不怕,伐樹是違法的,我是正義的!」

守山護林,程計堂兩口子一年的補貼是12800元。有人說:「隨便打個工,一天就掙50元,你掙這點錢圖個啥?」

「不圖啥!什麼回報不回報的,攤上這工作了,賠錢也要幹。」

樹木無言,用悄無生息的成長作為回報。指頭一樣粗細的松柏,長成了直徑十幾釐米的大樹;落下的樹籽被土壤覆蓋,年年都會有新苗破土而出。

密林深處,成了野生動植物的樂園,原來一度銷聲匿跡的野豬、狍子、山雞、土豹子又重現山林,成為護林人的「鄰居」。

一種熱愛:

這輩子活得值了!

大山不是被遺忘的角落。程計堂、張翠蘭夫婦的生活在不斷發生變化。

近年來,當地政府給他們蓋了三間磚房,通了電,送上水,裝了太陽能。一條拓寬硬化的防火通道也修到了門前。

夫妻二人護林之餘,在房屋周圍

開荒種地,種上蔬菜和玉米,養牛養雞,過著自給自足的日子。

簡樸的家裡,顯眼處擺放著程計堂最珍視的物品:幾本鮮紅的榮譽證書和幾個子女的照片。政府多次把「防火護林先進個人」「先進護林員」的稱號授予他,這是他無比自豪的榮光,

門口的牆壁儼然是簡易版筆記本,聯繫電話、重要事情,他都用粉筆一一記在那裡。「市委書記來看望我」,最近,程計堂又「驕傲」地添上這一句。

採訪中,程計堂常常講起幾屆鎮黨委書記對他的鼓勵和支持,說到激動處,滿眼淚花:「我沒有辜負他們!」說到市委書記高宏志來看望他們,聽他們說心裡話,幫助他們解決困難,程計堂伸出他粗黑的手來:「高書記就這麼拉著我的手,跟我聊天。」

有了這樣的支持,有了對山林的熱愛,老程把別人眼中的苦日子,過成了有光的歲月。

風霜沒有在他們臉上刻下苦澀,他們說起話來快人快語:「看這林子多密,不怕下雨,也不怕太陽!」「就是這兒,前幾天我發現了野豬的腳印!」在他們眼中,每一塊休息時坐過的石頭,每一棵修剪過的樹木,還有那反覆吟唱的《十上山》小調,都是美好的存在。

井店鎮武裝部長康二江介紹,全鎮有40個護林員,程計堂夫婦守護的林場面積,差不多佔到全鎮林場面積的五分之二。「老程護林,跟很多護林員不一樣,他是帶著感情做事。」「他用自己的全部保衛林區的安全,這就是他的最大貢獻!」

作為普通護林員的程計堂不知道,比蟒張溝大得多的涉縣,正在努力建設「太行山最綠的地方」;比涉縣大得多的邯鄲市,正在對照國家森林城市指標,建設美好生態家園。而老程夫婦的堅守,正是「綠水青山」這曲交響樂中一個動聽的音符。

「我什麼也不愛,就愛這蟒張溝。」老程動情地說,「這輩子活得值了!——俺兩口說好了,死後就埋在這兒,俺倆留在這兒繼續守林子。」(記者王玲玲、耿昕)

來源:邯鄲日報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

相關焦點

  • 程計堂夫妻護林先進事跡在涉縣引起強烈反響
    年過六旬的程計堂夫婦,如今正被越來越多的人熟知,更成為廣大基層幹部群眾幹事創業的榜樣。近日,新華社、河北日報、邯鄲日報相繼刊登程計堂、張翠蘭夫婦艱苦奮鬥守山護林先進事跡,在涉縣各界幹部群眾中引發強烈反響。程計堂、張翠蘭是涉縣井店鎮臺北村人,從上世紀90年代起,應聘為村裡的護林員。三十年來,他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讓昔日稀疏的蟒張溝變為如今林木參天的綠色寶庫。
  • 河北涉縣年近七旬夫婦守綠30載 二人一「世界」一諾一青山
    天蒙蒙亮,年近七旬的程計堂、張翠蘭夫婦就開始了巡山工作。每天巡查13個山頭,走20多公裡山路,防火災、防盜伐、修隔離帶……只因一句承諾,老程夫婦用30載光陰守出了一片青山。曾經的荒山禿嶺,如今山綠林密,野豬、狍子等野生動物也多了起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為響應國家號召,當地興起造林運動,蟒張溝林場頗具規模。
  • 通過樹的年輪,看一個別樣的世界
    走進森林,一樁樁樹墩穩穩的散落在林間,樹樁表面一圈圈的東西,叫作——年輪。年輪,是歲月的痕跡。年輪還可以提供過去年代火山爆發的記錄。在樹木的生長期,當氣溫降到冰點以下時,霜凍會給樹體造成損害,年輪內就會出現疤痕。這種寒冷氣候常常與火山爆發有關。因為火山爆發會把塵埃和其他一些物質噴入大氣層,遮住陽光,使地球的溫度降低。
  • 樹有年輪代表歲月,他便有自己的十年光輝歲月
    樹有年輪代表歲月,人有歲數代表時間,而我們有問道代表青春!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的是一位有十年問道經歷的老玩家——執錢。 獨倚望江樓。 先給大家做個自我介紹吧。 執錢 大家好,我是一名有著十年光輝歷史的老玩家,我叫執錢。
  • 年輪造句和解釋_年輪的例句有哪些-小孩子點讀
    每一環是一個年輪,包括春季長成的顏色淡而疏鬆的早材和夏末秋初長成的顏色深而緻密的晚材。常見於溫帶的喬木和灌木。可推測樹木年齡。熱帶喬木因終年生長,年輪多不明顯。 魚類骨鱗和鰓蓋骨等表面以及耳石斷面上疏密相間的同心環紋。能推知魚的年齡等。
  • 你不了解的樹木知識:千年老樹,年輪可以用來判斷方位
    智利國內有一棵山達木樹,據說存活時間已經達到了3600年,至今仍然保持著鬱鬱蔥蔥的驕人形態。在伊朗還有一棵塞意阿巴庫樹,存活時間也已經超過了4000年,觀其形狀,亦可用「獨木成林」來形容了。一棵樹生長千年不容易,即便是生長百年也需要莫大的幸運,而凡是這些歲月悠久的樹木,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其根莖必定覆蓋許久空間,甚至比枝葉還要繁茂。樹的種類不同,影響了其外部表現的形態,有的百年老樹獨木成林,有的千年老樹卻只是一枝獨秀,可其底部根莖盤根錯節,卻要比外部枝葉更要雄偉許多。
  • 自然,年輪刻畫優雅美居
    加持自然,年輪刻畫優雅美居小時候經常在書本上就了解到樹木一年要長一圈年輪的常識問題,而如今,我們生活中很多木製家具,雖自然純美卻沒有看到木質最經典的生命痕跡。年輪是樹木的記憶,當設計師把它變為件件家居用品,用沉澱加持自然,刻畫片片優雅空間。年輪掛鍾,銘記歲月一直喜歡原木的清爽自然,特別是一整塊木頭修整的創意設計尤為鍾愛。
  • 7首唯美古風歌:歲月的年輪,再誠懇,也渡不過紅塵……
    如你默認,生死枯等,枯等一圈,又一圈的年輪……——《煙花易冷》原唱:周杰倫02數著一圈圈年輪,我認真,將心事都封存,密密麻麻是我的自尊;修改一次次離分,我承認,曾幻想過永恆,可惜從沒人陪我演這劇本……——《年輪》原唱
  • 時光憔悴了歲月的年輪,記下了多少四季的溫度
    時光憔悴了歲月的年輪,記下了多少四季的溫度;歲月沉澱了生命的厚重和安靜,見證了多少的聚散和別離。我們走在塵世間,希望活在珍惜裡,珍惜當下。要用一臉微笑好好地經歷歲月,就是給生命最大的溫暖和寬容;永遠用一顆初心來面對未知的生活,是對未來世界最好的回應,也會有最好的回聲和回報!
  • 母親是一棵站在歲月裡的樹
    來源:《天南地北莊河人》母親是一棵樹文/王曉宇母親是一棵站在歲月裡的樹,經風見雨,沐雪披霜老屋門前有很多樹,柳樹、榆樹、槐樹、棗樹、還有水曲柳。有人問我:「樹有什麼好看的?到處都是。」我笑,說:「不一樣的,那棵樹是母親帶著我們親手栽下的。」是的,那棵叫「水曲柳」的樹,是當年母親和我們一起親手栽下的,對於我們來說有特殊的感情和意義。儘管老屋早已換了主人,可是那棵樹依舊挺拔地站在那兒,像母親一樣,堅強地活著。
  • 樹木年輪—大自然的「活檔案」,它忠實地記錄著自然界的變化!
    多數樹種的年輪在橫切面上呈同心圓,少數樹種的年輪呈不規則波狀,如石斛、苦櫧,栲樹、榆樹等。有些樹的年輪,最古怪,多數偏心,似蚌殼的環紋,如蜆木等。年輪寬度隨樹種、樹齡和生長條件而變化。例如,泡桐、臭椿、沙蘭楊樹的年輪很寬,黃楊、紅豆杉、落葉松的年輪即使在良好的環境條件下也很窄。在同一棵樹上,環寬的垂直分布是:離樹基部越近,環越窄,離樹尖越近,環越寬。
  • 生命如樹,軌跡如樹的年輪,一圈圈的轉著……
    生命如年輪,最裡一圈是出生,最外一圈是餘生,一圈圈是增長的歲月。 人如樹,初始的生長是最裡面的一圈年輪,漸漸長大,歷經世事,便開始了一圈又一圈的年輪筆畫。
  • 適合留言的溫柔治癒句子|手指的年輪,歲月的痕跡
    手指的年輪,歲月的痕跡。就在這一剎那,我開始沉思,不知自己此時的心情究竟是沉重,還是悲傷?即使是我自己,也無法在不斷的反省中深深地讀懂那段往事。在成長的路上,我想每個人都會經歷過多少波濤,又有多少波瀾,又有多少時間,只有故事隨著歲月的流逝,再也不願意提起或訴說那難言流淌在心間的憂傷。To the past, this is another endless topic!
  • 龍潭大峽谷——一抹時光的剪影,一道年輪的印記
    ,揮灑出龍潭大峽谷的一抹絕世塵埃,在時光的流走中,篆刻著年輪深烙下的印記。十二億年的沉睡,雖模糊了它曾經的面容,但卻鍛造出了如今我們眼前所見的這幅山高谷深、絕壁對峙的峽谷風光,造物主在塑造自然的同時,也在為人類塑造著超越自然之上的詩情畫意與山水美學。
  • 【中國科學報】樹木年輪:環境變化忠實的「記錄員」
    固定在長木條上的樹芯樣本研究人員在西藏林芝地區墨脫縣進行樹芯採樣  「樹木年輪可以顯示樹木的年齡,這眾所周知。其實,樹木年輪還忠實地記錄了其生長時所處的環境信息。  要回答這些問題,首先要知道一棵大樹中每一道年輪是在哪一年生長的。這是通過樹木年輪學中一種特有的「交叉定年」技術來確定的。外界環境的變化(如旱、澇、冷、熱)會引起樹木年輪生長的寬窄年際變化,相同氣候環境下,不同的樹木個體在年輪寬度上會產生相同的變化模式。因此,通過對比不同樹木在相同生長時段內年輪寬度序列的變化特徵,就可以對已形成的每一個年輪進行精確定年。
  • 魚的年齡也是通過年輪來判斷的,你知道嗎?
    樹的年齡可以通過年輪來判斷,馬的年齡可以看牙齒,烏龜的年齡要看甲背,那魚呢?整天釣魚,但卻不知道魚的年齡,有時候只能通過魚兒體型的大小來判斷,其實這是很不準確的。那我們要想知道魚的年齡,要通過什麼來判斷呢?
  • 人生如樹 歲月如歌
    一棵樹的秋天正如一個人的中年時代,冷靜,亦或稱之:穩定。不再同青少年期遇見陽光就燦爛,遇見雨天就悲傷的心情,現今的狀態更多的是高瞻遠矚,靜待歲月無痕,讓時間就此進入這一階段的尾聲與下一階段的開始。。垂垂老矣,卻不願就此倒下,年歲的輪迴與命運的跌宕起伏是一生至此的最大感悟。老去怕什麼,老去之後,勢必有新生的到來。。想塵間對與錯,才知道什麼是離合悲歡。」
  • 山中歲月長
    屋裡燈火昏黃,柴火呼呼燃燒,飯菜的香氣一絲絲入鼻,這是一家人最愜意的時光。逢到結冰時,從茅草房簷下拔根冰,像棒冰一樣嘎吱嘎吱地咬,冰爽又有趣。更多的時候,三五個小孩會持冰劍比武,那陣勢,仿佛是華山論劍,端的是熱鬧非凡。火盆「九月火盆歸房」是山區的風俗。南方的老屋蓋得高,冬天,穿堂風砭人股骨,小刀似的刮人。
  • 歲月是把殺豬刀的說說 人生短短幾十年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歲月是把殺豬刀的說說 人生短短幾十年 人生短短幾十年,不要給自己留下了什麼遺憾,想笑就笑,想哭就哭,該愛的時候就去愛,無謂壓抑自己!來看看歲月是把殺豬刀的說說. 2、時間流逝了,匆匆的流逝了.走得那麼無影無蹤,就像荷葉上的露珠,滑落到水裡的瞬間,那麼快捷那     原標題:歲月是把殺豬刀的說說 人生短短幾十年     人生短短幾十年,不要給自己留下了什麼遺憾,想笑就笑,想哭就哭,該愛的時候就去愛,無謂壓抑自己!
  • 四季年輪|圖家裝飾案例賞析
    四季年輪Four-season ring想要春日的青綠夏日的海藍>秋日的杏黃冬日的素白四季包裹其中鑄造「年輪」每一個角落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含義!那一棵間隔於春夏的樹,是秋,結締的春,與迅速成長的夏,合併了秋,杏黃的樹葉隨著秋風飄動,收穫與感恩。冬在那裡捏,在覆蓋四處的牆面上,潔淨純白,沒有任何的摻雜,冬是四季輪迴,最後的節氣,有著春夏秋的影子,最終又全面的覆蓋,孕育新生,也即將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