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7月16日 11:44 來源:經濟日報
參與互動全國道德模範候選人王福國:擔社會責任 築小康夢想
本報記者 宋美倩 通訊員 韓春明
王福國是河北豐寧滿族自治縣順達集團董事長、豐寧慈善總會會長、胡麻營鎮河東村黨支部書記。多重身份,就會有多種責任。十幾年來,王福國心繫群眾,回報社會,捐醫助教、修路築橋、扶危濟困,累計捐款3億多元;他積極投入扶貧事業,累計投入上億元,用於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發展產業,帶動企業周邊村莊百姓致富。
王福國原是豐寧縣胡麻營鄉河東村的普通農民。2002年,32歲的他從年產兩萬噸鐵精粉的小鐵礦做起,逐步將企業發展成為集礦業、現代農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為一體的多元化企業集團。從2007年開始,企業每年向國家上繳上億元的稅收,佔豐寧縣財政收入的10%以上;2011年成功躋身河北省民營企業百強。
王福國把誠信經營、和諧發展看成企業成長進步的立身之本。在河北眾多採礦企業中,王福國率領的順達率先從源頭控制抓環境治理,礦山開採採用洞挖方式,有效防止了地表植被被破壞;經過鐵精粉水選後的尾礦不在露天堆放,而是混合水泥後回填礦洞,以保證地表不存礦渣,採礦區不發生地面坍塌,實現了無害化生態開採。為此,順達每生產一噸礦粉,就要增加100多元的生產成本。
王福國從小有個願望,讓村裡的鄉親們都過上好日子。2011年初,村黨支部改選,村裡邀請在外開辦企業的王福國回村參選黨支部書記,王福國爽快地答應下來。當選後他向村民承諾:讓農民從自己的責任田中解放出來,跟定龍頭企業發展商品生產,以實現集體經濟增收,農民群眾致富的目標。
2011年5月,王福國以公司的名義在河東村以每畝補償1000元,流轉850多畝土地,投資4000萬元發展設施農業。不到一年,村裡就建設出高標準日光溫室150棟,並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合作發展航天蔬菜育種實驗項目。兩年間,全村60%的農戶成了園區的產業工人,人均年增收5000多元。
鼓錢袋還要富腦袋。2015年5月,王福國在全省率先建起了「道德銀行+愛心扶貧超市」,記錄並定期公布發生在群眾中的好人好事,定期兌現獎勵。這一舉措使河東村的村風民風發生了很大變化。2017年河東村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國文明村」榮譽稱號。
近10年來,王福國在社會公益方面花了許多錢、出了許多力。2017年9月,王福國向豐寧教育發展資金會捐贈5000萬元;2008年起,他先後出資300多萬元為全縣敬老院和五保戶送去生活必需品;先後出資20萬元,為孫雪等16名考上大學的貧困學子解決後顧之憂……
除了盡心盡力開展各項慈善活動,王福國把更大的扶持力度放在了全縣的公共設施投入上。2010年,新落成的縣中醫院因資金短缺,無力購買應急設備,王福國得知後,立即出資300萬元。2011年底,國道111線豐寧段需要進行配套改造,縣裡資金嚴重不足,他一次性無償資助4800萬元……
如今,開展慈善和公益事業已經成為王福國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幾年來,他發起的相關基金會共為社會扶貧公益事業捐資1000多萬元。
宋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