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國:「能為社會做點事情,我挺幸福!」
王福國:「能為社會做點事情,我挺幸福!」
「能為社會做點事情,我挺幸福!」
——記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獲得者,豐寧順達集團董事長、河東村黨支部書記王福國
「不能貧窮一輩子,一定要讓鄉親們過上好日子」。
13年前,豐寧滿族自治縣順達集團董事長、共產黨員王福國說出了這樣的誓言。
信守誓言,踐行承諾。
在發展壯大企業的同時,王福國不忘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他為本村群眾解決出行、就學、就醫難題,為鄰村群眾打井配套,改灘造田。近年來,他更是全力投入到全縣的脫貧攻堅事業中,斥巨資幫助結對幫扶村莊發展產業、改善基礎設施……他把扶貧濟困當成了「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為社會做點事情,我挺幸福!」
●富而思源
「一定要讓鄉親們過上好日子」
王福國出生在胡麻營鎮河東村,14歲就因家境貧困而輟學。但王福國不甘平庸,他有自己的夢想,那就是:靠創業走出貧困。
為了實現夢想,年少的王福國放過牛、養過豬、種過菜,外出打工、跑運輸、開石子廠,飽嘗生活的艱辛。他邊幹邊學,靠著以誠待人、以信立身,把一個年產2萬噸鐵粉的小鐵礦,發展成為一個多元化的企業集團。2010年,順達集團躋身河北省百強民營企業,每年向國家上繳稅收過億元。
2011年初,胡麻營鎮河東村黨支部改選在即,村裡黨員群眾邀請王福國回村參選黨支部書記。
「咱村既無集體資產、又無致富產業,你還是別摻和了。」家裡人勸他別幹那「費力不討好的差事」。
「我從小有一個願望,一定要讓鄉親們過上好日子。我是黨員,鄉親們既然給我機會、選擇我,怎麼能讓他們失望呢?」王福國這樣回答。
在全村黨員全票選舉王福國擔任村支書後,他向村民鄭重承諾:要採取農村公司化、農業企業化、農民市民化的「三化」模式,並成立設施農業、建築工程、物流運輸、水泥構件四個公司,以工哺農,產業富民,讓農民從自己的責任田中解放出來,跟定龍頭企業發展市場經濟,實現集體經濟增收、農民群眾致富的目標。
2011年5月,在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王福國在河東村流轉850多畝土地,投資4000萬元建設高標準日光溫室大棚128棟,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合作發展航天蔬菜育種實驗項目。幾年時間,全村60%的農戶成了園區的現代農業產業工人,人均年增收5000多元。2013年10月,河東村開始整體建設1000套新民居。每套房屋面積120平方米,裝修好後,以每平方米不高於2000元的成本價向農民出售。
鼓錢袋還要富腦袋。2015年5月,王福國在全省率先建起了「道德銀行+愛心扶貧超市」,記錄並定期公布發生在群眾中的好人好事和出現的不良行為,定期兌現獎懲。
這一舉措使河東村的村風民風發生了重大變化。2017年河東村被授予「全國文明村」榮譽稱號。
在王福國的帶領下,河東村人均純收入從2011年的3000多元,提高到2018年的一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從「零」,升至1000多萬元,全村60%的農戶住上了新樓房。
低矮的房屋、四處冒煙的土炕、破舊的被褥……2006年春節,王福國到胡麻營鎮後營子村和姜營子村慰問,眼前的景象讓他一陣陣心酸。
臨走時,面對鄉親們期盼的目光,這位古道熱腸漢子的心被打動了:「大伙兒放心,我一定竭盡所能,幫助鄉親們過上好日子!」
言既出,行必果。春節過後,王福國就幫助兩個村改灘造田500多畝,全部進行水利配套;為胡麻營鎮4個行政村打深水機井10眼,使1200畝旱田變成了水澆地;為兩個組的村民無償建起了佔地2萬多平方米的住宅樓,統一購置了家具。
胡麻營鎮黨委書記袁曉峰感慨地說:「在順達集團的幫助下,胡麻營鎮發生了巨大變化,特別是後營村和姜營子村,人均經濟收入由2000元增加到了5000多元。」
●熱心公益
「能為社會做點事,感覺挺幸福」
規劃選址、辦理前期手續……最近一段時間,王福國一直在為籌辦建學校的事情忙碌著。
「目標就是打造全省一流中學,讓豐寧乃至承德的孩子在家門口就享受到優質教育。」王福國指著規劃設計圖紙,底氣十足,「計劃總投資15億元,明年秋天就能上課」。
王福國只上到小學五年級,正是自感「吃了沒文化的虧」,多年來,他在注重自身學習的同時,也把目光投向了教育。
「豐寧乃至承德,教學質量和水平與省內其他城市比,差距還不小。」看著大批學子背井離鄉到外地求學,王福國心裡很不是滋味。
2016年11月,他注資200萬元成立「河北省順達教育發展基金會」,以此為平臺,捐資5000萬元,用於支持豐寧發展教育事業……
「企業不只是財富的創造者,還應該是幸福的傳遞者,用感恩的心回報社會,是一種愛心,更是一種責任。」王福國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能為社會做點事,感覺挺幸福」。
源於一種與生俱來且根深蒂固的扶危濟困情結,也為了一個根植於心底的「學有所教、病有所醫、老有所養、困有所幫」的夢想,他傾情關注關愛弱勢群體。
2011年4月7日,在王福國投資4800萬元的造林綠化項目暨豐寧全民綠化活動啟動儀式上,他鄭重向社會承諾:「每年將拿出礦業利潤的10%、房地產利潤的80%用於農業產業項目開發、公共設施改造、新農村建設、教育與醫療衛生條件改善、扶貧濟困等。」
除了盡心盡力開展各項慈善活動外,王福國近年來把更大的扶持力度放在了全縣的脫貧攻堅和公共設施建設上。他說:「扶貧攻堅是全黨、全社會的大事。作為一名黨員,有責任、有義務響應黨的號召,積極投入到這場偉大事業中去。」
2018年6月3日,在全縣「助力扶貧攻堅,千企幫千村」座談會上,王福國第一個表態並當場請纓,幫扶楊木柵子鄉歪脖溝、南關鄉橫河子、胡麻營鎮胡麻營三個貧困村。
會後第三天,王福國便帶隊入村走訪,和村兩委班子共同研究幫扶措施。僅用40天時間,施工隊伍就完成了歪脖溝村河床清淤、構築壩體、墊築路基等工作,幫助橫河村進行汙水管道改造,幫助胡麻營村清理疏通主村河道、整修主幹路、栽植風景樹,解決三個村的基礎設施難題。現在,王福國正在幫著村裡謀劃脫貧項目。
為在扶貧攻堅中推進貧困村的精神文明建設,王福國還捐資38萬元,幫助34個村建起「道德銀行」和「愛心扶貧超市」。十多年來,王福國以「達則兼濟民生」的企業家胸懷,累計捐資2億元,用於教育、醫療、生產服務設施等公共事業。
王福國的行動,帶動了豐寧30多家民營企業投入到脫貧攻堅中來。去年,順達集團被評為全國「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先進民營企業。(記者尉遲國利 通訊員韓春明、李智豐)
來源:河北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