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也「瘋」雙11(說臺灣)

2020-12-24 人民網

圖為臺灣奇摩購物中心推出的「雙十一」活動展示。資料圖片

圖為電商平臺在臺北地鐵裡的「雙十一」廣告。陳成沛攝

最近,臺灣民眾已從地鐵站、公交車上的各購物平臺廣告裡感受到濃濃的「雙11」氛圍。一年一度的「雙11」,已從大陸風靡到臺灣,成為全臺消費者最愛的購物節。

在臺灣世新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副教授郭乃鋒看來,眾多電商平臺參與「雙11」購物節,由此產生規模效應,使得商品越來越豐富,折扣力度越來越大。根據臺「經濟部」統計數據,2018年11月,島內電子購物及郵購類數額較上年同月飆升19.71%,營業額突破200億元(新臺幣,下同)。

與去年相比,今年臺灣「雙11」聲勢更大。就連臺灣海關也開始備戰購物節,宣布將加強核查入境的快遞包裹。雖然綠營戴著有色眼鏡又是嚴管又是嚴查,但無礙島內民眾對「雙11」的巨大熱情。各大電商平臺和廠商在「雙11」期間推出大幅度優惠活動,正吸引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買買買」。

搶佔商機衝業績

臺灣電商平臺PChome行銷中心副總監鍾紫瑋介紹,PChome從2017年開始投入「雙11」購物節,第一年4天業績做到15億元,去年兩天就做到15億元,「今年希望能再創新高」。

不只是PChome,臺灣網絡家庭旗下的交易平臺露天拍賣、電商平臺生活市集、總部位於新加坡的跨境電商蝦皮購物等也都宣布了「雙11」的相關活動。臺灣中華電信、遠傳電信和臺灣大哥大今年也加入戰局,三家業者都在自家網絡門市上推出通話、上網、漫遊等相關優惠,搶一波「雙11」商機。

除了臺灣本土電商業者積極推出活動,大陸電商平臺淘寶和京東也不甘落後,小米臺灣則推出新的優惠措施聚攏人氣。

作為「雙11」的發起者,阿里巴巴集團透過品牌授權經營的全新電商購物平臺「淘寶臺灣」,日前正式上線。阿里首席市場官董本洪表示,集團一直看好臺灣網購市場潛力,並不斷探索如何為消費者和商家提供全面貼心的本地化服務。「淘寶臺灣」行銷長暨發言人林雅雯介紹,新的平臺結合臺灣本地品牌與跨境商品,結合臺灣在地物流,增加多元支付選擇,更好地服務臺灣本地消費者。

今年「雙11」,京東首度「登臺」參與。為此,該平臺特別設計了繁體版本的網頁和臺灣用語的文案。同時,京東與島內通訊軟體LINE的購物頻道合作,上線「11.11京東全球好物節」,更接地氣地為臺灣民眾提供服務。

各顯神通拼特色

幾乎所有在臺電商平臺都選擇在10月底就提前開跑備戰「雙11」,且促銷優惠不斷花樣翻新。但在記者看來,萬變不離其宗,實際上都是通過「降降降」讓大家「買買買」。

從事公關工作的臺北市民周小姐的話很有代表性。她表示,「雙11」購物,主要還是看價格,撿便宜的買。

不過,開放網絡廣告平臺Criteo日前公布的統計報告顯示,「雙11」雖夯,但低價促銷的吸引力正逐漸退燒。道理很簡單,大小廠商都湧入電子商務市場,激烈的價格戰之下,沒有特色將難以吸引消費者來持續生存。而且在線購物的消費者忠誠度較低,必須要抓住消費者的心理。那麼,電商平臺如何在眾多優惠特賣中脫穎而出?

如PChome、雅虎奇摩購物中心等平臺,都搶在「雙11」前發布最新的倉儲、物流規劃,並在今年開始運用AI與大數據分析,要讓「『雙11』發貨」更順暢。「今年透過數據,去預測什麼東西可能會賣多少,把一些東西先運到客戶集中的地方去,提升發貨效率。」Momo董事長林啟峰說,像是衛生紙、水、紙尿布等大宗商品,都已經先往全臺的衛星倉庫送。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順暢的物流會提升消費者的購物體驗。

主打海外商品的蝦皮購物另闢蹊徑,宣布從10月24日開始到11月11日,「最強購物節,天天免運費」。

此外,有零售業者向記者表示,發聯名卡已經不再是實體百貨特有的營銷方式,許多電商平臺也搶在今年「雙11」前推出自家聯名卡。多了這一布局後,電商平臺的營銷折扣玩法更多,也更能吸引消費者在生態體系內多消費,繼續黏在平臺上。

探索發展新路徑

2018年「雙11」期間,臺灣在線零售的銷售額暴增327%,最佳銷售排行的產品類別分別是時尚精品、保健與美妝產品以及一般用品。那麼,今年「雙11」,臺灣消費者最愛買什麼呢?

鍾紫瑋介紹,依照平臺目前統計的消費數據,銷量最多的還是手機,其次是筆記本電腦等數碼產品,還有像衛生紙、尿布、清潔用品等日用品,大家喜歡趁這個時間來囤貨。

與大陸不同的是,臺灣品牌商除了利用電商平臺投入「雙11」之外,還善用各類社交平臺和各自官網。Abysse創辦人暨總經理張沛瀅告訴記者,期望藉助這一波「雙11」人氣熱潮,吸引更多人到官網瀏覽,這是不少臺灣品牌商的發展規劃路徑。

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以往臺灣電商平臺不給進駐品牌分享大數據。她和Abysse聯合創辦人路永佳今年到大陸考察,了解到大陸電商平臺提供的後臺數據會讓進駐品牌有針對性去提升服務。她認為這樣的經驗可以直接嫁接到自己公司官網上。

在臺灣,「雙11」如此之熱,除了成品牌的規模效應,商家還看重它帶動的「長尾效應」。緊接其後的「雙12」、聖誕節直到春節前檔期,都是購物旺季。而「雙11」將為平臺拉近許多新的消費者,這些新客在年底之前的採購旺季,依然有可能會回到平臺購物。故而林啟峰說,「『雙11』做得好或不好,影響到未來一整年的業績。」

看來,人潮帶動錢潮的思路永不過時。「雙11」來了,但只是打響了島內旺季搶客作戰的第一槍。

相關焦點

  • 臺灣也「瘋」雙11
    與去年相比,今年臺灣「雙11」聲勢更大。就連臺灣海關也開始備戰購物節,宣布將加強核查入境的快遞包裹。雖然綠營戴著有色眼鏡又是嚴管又是嚴查,但無礙島內民眾對「雙11」的巨大熱情。各大電商平臺和廠商在「雙11」期間推出大幅度優惠活動,正吸引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買買買」。
  • 臺灣也「瘋」雙11 手機等數碼產品受追捧
    臺灣也「瘋」雙11(說臺灣)最近,臺灣民眾已從地鐵站、公交車上的各購物平臺廣告裡感受到濃濃的「雙11」氛圍。一年一度的「雙11」,已從大陸風靡到臺灣,成為全臺消費者最愛的購物節。不只是PChome,臺灣網絡家庭旗下的交易平臺露天拍賣、電商平臺生活市集、總部位於新加坡的跨境電商蝦皮購物等也都宣布了「雙11」的相關活動。臺灣中華電信、遠傳電信和臺灣大哥大今年也加入戰局,三家業者都在自家網絡門市上推出通話、上網、漫遊等相關優惠,搶一波「雙11」商機。
  • 臺灣也「瘋」雙十一--臺灣頻道--人民網
    原標題:臺灣也「瘋」雙十一  新華網臺北11月11日電(記者吳濟海 傅雙琪)大陸火爆的「雙11」網購狂歡帶動起來的購物熱情,近年來也延燒至臺灣。今年,臺灣網民參與熱情明顯高於往年。各電商紛紛推出折扣、積分等促銷措施,大搶網購狂歡商機。
  • 熬夜搶購,臺灣消費者雙11也瘋狂
    資料圖:天貓在臺灣推出的環島「雙11」巡迴車。「淘寶天貓也有臺灣地區的版本,『雙11』同樣有很多活動,折扣力度相當大。」來自廈門的陳毅2018年來臺灣高校做交換生,在臺灣趕上「雙11」,見微信群裡有同學分享相關信息,便立刻加入搶購隊伍。
  • 這個「雙11」,臺灣也瘋狂
    在臺灣網絡口碑不俗的奢華美容品牌Abysse今年「雙11」請來了臺灣名模當形象大使,推出多款「雙11瘋搶組」。「希望藉助『雙11』人氣熱潮,吸引更多人通過網絡購買新一季產品。」Abysse創辦人暨總經理張沛瀅說,今年她與合伙人路永佳去了大陸五六趟,參觀考察了淘寶、網易考拉、雲集等電商,還在廈門自貿片區註冊了一家貿易公司,「一是學習大陸電商的銷售經驗,做大臺灣市場,二是為進軍大陸市場提前布局」。火爆的「雙11」,讓島內民眾和商家受惠多多。
  • 臺灣民眾瘋「雙11」 引爆電商銷售熱潮
    為了解上班族雙11的消費習慣,人力銀行日前針對18歲以上求職會員進行「上班族網購行為」調查,結果發現,有高達8成2的受訪上班族表示「不缺席」,若以性別分析,男生比女生更會買,平均高出163元;而最多人下手的秒殺商品為「電腦/3C用品」。
  • 臺灣也「瘋」雙十一 電商搶網購狂歡商機
    原標題:臺灣也「瘋」雙十一 電商搶網購狂歡商機  大陸火爆的「雙11」網購狂歡帶動起來的購物熱情,近年來也延燒至臺灣。今年,臺灣網民參與熱情明顯高於往年。各電商紛紛推出折扣、積分等促銷措施,大搶網購狂歡商機。
  • 「雙11」從大陸風靡到臺灣 臺灣海關開始備戰
    最近,臺灣民眾已從地鐵站、公交車上的各購物平臺廣告裡感受到濃濃的「雙11」氛圍。一年一度的「雙11」,已從大陸風靡到臺灣,成為全臺消費者最愛的購物節。  在臺灣世新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副教授郭乃鋒看來,眾多電商平臺參與「雙11」購物節,由此產生規模效應,使得商品越來越豐富,折扣力度越來越大。
  • 臺灣人瘋買「雙11」
    新華社臺北11月13日電(記者趙博、彭培根)被島內媒體譽為「全球購物狂歡節」的「雙11」剛剛過去,統計顯示臺灣民眾網絡買氣高漲,不僅讓首度亮相的「淘寶臺灣」單日業績較平日成長25倍,還在本地電商平臺Yahoo奇摩上創造了售出衛生紙可堆64座101大樓的新紀錄。
  • 「臺灣是不是瘋了?」臺灣議員仗義發聲
    但是,即使是在大陸疫情還未完全解除的情況下,仍舊有臺灣人舉家前往大陸工作生活。,甚至於還驚訝臺灣的國際觀如此的狹窄,直言「是不是瘋了」?即使是現在美國與臺灣地區的關係日益緊密,但是臺灣自身的視野並沒有完全打開。
  • 臺灣也瘋雙十一
    據臺媒報導,1111光棍節已成大陸網購市場年度商機,在臺灣出口疲弱下,各大電商今年也搶搭雙11商機衝刺內需市場,除了大打折扣戰與反饋金外,連便利商店也趁勢推出半價提拉米蘇冰淇淋,零售通路在臺全面開戰,有網友戲稱,11月10日的半夜可說是網購族最忙的一晚。
  • 臺灣消費者樂購「雙11」電商銀行促銷忙
    新華社臺北11月11日電(記者傅雙琪、吳濟海)當大陸消費者熬夜清空網購平臺購物車的時候,臺灣的消費者也沒閒著。臺灣各大主要電商、品牌商家、銀行,甚至環保部門一周前就紛紛推出誘人的優惠活動,推高「雙11」消費熱潮。臺灣本地電商平臺「雙11」活動火爆。
  • [戲說臺灣] 瘋女十八年 全集
    閩南語戲劇【戲說臺灣】以戲劇方式呈現閩臺一帶民俗鄉野傳說文化,收錄了許多臺灣和閩南一帶膾炙人口的地方傳說軼事,單元故事劇情,
  • 臺灣有多少人瘋了
    香港中評社快評說,民進黨大老邱義仁12日參加美國佐治城大學舉行的在線研討會時稱,臺灣任何務實的政治人物,除非瘋了,都不會推「臺獨」;就算是陳水扁,也沒有走到「最後一步」,因臺灣民眾對兩岸關係務實,也不會選出瘋子領導人。
  • 民進黨「軍師」說除非瘋了才搞「臺獨」港媒嘆:看看多少臺灣人瘋了
    對於「臺獨」議題,邱義仁明白指出,「臺灣任何務實的政治人物,除非瘋了,都不會推『臺獨』。」對此,有港媒感嘆,按照邱義仁的說法,看看臺灣有多少人瘋了!邱義仁12日參加美國喬治敦大學所舉辦的「對臺戰略模糊性與清晰化」的在線研討會。對於「臺獨」的議題,據綜合媒體報導,邱義仁明確表示,「任何務實的政治人物都知道,臺灣有怎樣的能力和資源?連陳水扁最後也都踩剎車,除非瘋了才會搞『臺獨』。」
  • 臺灣香港為「雙11」暖身 臺灣電商忙「備戰」
    臺灣香港為「雙11」暖身 臺灣電商忙「備戰」 2017-11-10「雙11」暖身  閔 喆  臺灣電商Yahoo奇摩近日舉行記者會透露,公司10月中旬以來被放入購物車的商品數量同比增長了三成,預計今年「雙11」銷售業績同比將保持兩位數增長。
  • 臺灣也瘋"雙11" 好康大放送電商、超市優惠懶人包
    華夏經緯網11月10日訊: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一年一度的雙11購物節即將到來,島內各大電商、量販通路、旅遊、飯店業者,甚至銀行,紛紛加入搶客行列,祭出好康優惠,吸引消費者手刀刷一波。《中時新聞網》整理相關信息,供讀者「下單」參考,切勿錯過!
  • 臺灣掀起「雙11」消費熱
    新華社臺北11月11日電(記者劉歡 左為)網絡購物節日「雙11」不僅風靡大陸,也在臺灣掀起熱潮。各大電商平臺和廠商在「雙11」期間推出大力度優惠活動,正吸引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買買買」。臺灣資訊工業策進會產業情報研究所日前針對網友「雙11購物意向」進行調查,發現有63.5%網友計劃參與今年「雙11」,較2017年的57.1%與2016年的44.9%繼續攀升。產業分析師張筱祺表示,在虛實整合的新零售趨勢下,「雙11」將不僅是網購節,更是數碼生活節,未來與零售、數碼服務有關的業者都將加入「雙11」戰局。
  • 農曆三月來臺灣瘋媽祖
    媽祖繞境活動是臺灣宗教民俗極為重要的慶典活動,堪稱世界級的三大宗教活動之一。農曆三月二十三號是媽祖聖誕,一年一度的瘋媽祖活動即將到來。
  • 到臺灣「瘋」媽祖——訪臺灣媽祖聯誼會會長鄭銘坤
    鄭銘坤任職副董事長的臺灣大甲鎮瀾宮早在1987年就衝破臺灣有關方面的阻撓,從日本輾轉來到湄洲島參加紀念媽祖誕辰的活動,成為兩岸隔絕以來臺灣首批到湄洲島媽祖祖廟謁祖進香的宮廟。此後,大甲鎮瀾宮一直與祖廟保持著良好的互動關係。  鄭銘坤介紹,約80%的臺灣同胞祖籍地在福建,他們遷居臺灣的時候也帶去了祖籍地的信仰和文化。「湄洲島媽祖祖廟是臺灣信眾的精神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