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2017陝西大荔冬棗長沙推介會」上,長沙市民向果農諮詢大荔冬棗的相關情況。
果農張麗華向記者介紹大荔冬棗的銷售情況,她說,來長沙之前網上的訂單最多,每天能賣出6000多元的冬棗。
大荔冬棗個頭中等大小,平均單果重17.5g,最大單果重可達25g,狀如蘋果。
紅網時刻長沙8月25日訊(記者 陳彥兵 ) 「我們大荔的冬棗皮薄、肉脆、甜度高。」8月23日,陝西大荔縣委、縣政府攜手紅星農副產品大市場在長沙召開「2017陝西大荔冬棗長沙推介會」,這標誌著大荔冬棗正式入湘。在當天的推介會上,共籤訂合同五萬餘噸,達成購銷協議50餘家。
大荔冬棗個頭中等大小,平均單果重17.5g,最大單果重可達25g,狀如蘋果。經科學分析,冬棗含有天門冬氨酸、蘇氨酸等19種人體必需的胺基酸,與其它果品相比,維生素C的含量是蘋果的70倍,營養價值為「百果之冠」,被譽為「百果王」「活維生素丸」。
「5月底剛上市時,自己採摘都能賣到150元/斤,有些終端的零售價格到了298元/斤。」推介會現場工作人員介紹。大荔縣縣長翟玉寶介紹,由於大荔縣屬於暖溫帶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3.4℃,平均日溫差達12.6℃,積溫、光照均為關中之冠,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有利於冬棗種植。
「零售298元/斤,雖然貴,但貴有貴的道理,它的成本很高。」推介會現場,來自陝西的果農楊麗華女士介紹。記者隨即品嘗了一顆推介會上的大荔冬棗,只見個大、皮薄、肉厚、富彈性、味脆甜、汁液較多,相對普通冬棗,大荔冬棗實屬棗中精品。
據悉,在陝西境內,大荔冬棗種植培育成本並不低。一個溫室土棚大概一畝多地,需要先挖坑,建造土牆,然後種植樹苗,三年後成材,果農才能見到利益,土牆上面建鋼架,用上保溫膜、棉被等。
在2015年時,溫棚冬棗最貴的時候為220元一斤,2016年最貴為180元一斤,產量小,投資大,不是所有農戶都可以投資的。在冬棗生長的這段時期內,果農們要時刻注意溫棚中的溫度,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要時刻保持溫棚中的一個溫度。
每年冬棗的成熟期在7、8、9月份,這個時間段是果農們的收穫季,大棚冬棗產品供不應求。
那麼什麼樣的冬棗好吃呢?記者隨機採訪推介會上的果農。
果農張麗華介紹,色澤上表面泛黃,有點紅,泛白說明沒有熟透,過於紅有可能是熟透了或者太陽曬傷。口感甜中稍帶點酸,水份充足,無乾澀感,吃完只剩下一個棗核,無殘渣,咬著很脆,糖分充足。
「表面黃色,帶點紅而非全紅,8-12g的棗子,中等大小,表皮發亮,不是越大的越好吃,太大的糖分不足,太小的果酸味稍濃。」
保存冬棗最好的保存方式為冷藏,時間為10-15天,放入冷藏後時間久會全部變紅,味道稍微會缺少點水份。所以要吃的話,儘量吃現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