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美黃河 潤澤三秦】 打造全域旅遊樣板——渭南大荔要把全縣...

2020-12-16 西部網

中國網訊(劉彬)從渭南市大荔縣前往合陽縣,車行駛在筆直的沿黃公路上,一邊是單調綿延的黃土塬,一邊卻是壯美黃河孕育出的「萬畝糧倉」,迎著冬棗豐收的季節,生態溼地裡接天蘆葦隨風漫舞,群鳥野鴨自由出沒,風光無限。

9月10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倡議,中共陝西省委網信辦主辦的全國網絡媒體「壯美黃河行」陝西段網絡主題活動在渭南市大荔縣啟動,記者走訪了大荔冬棗產業園、溼地生態景區等地,耳目一新。

全國網絡媒體「壯美黃河行」陝西段網絡主題活動在大荔縣拉開帷幕。

蜿蜒黃河育糧倉 生態溼地潤大荔

大荔古稱同州,地處黃渭洛三河交匯之處,是渭南市第一大縣。距今約二十萬年前的大荔智人曾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中國最早的井渠——龍首渠也開鑿於此。如今的大荔縣,產業興旺,發展棗65萬畝、瓜果菜68萬畝,建成精品智慧休閒園區45個,農民專業合作社1500餘家,認證6個大荔冬棗等國家地標產品,初步形成物聯網智慧調控的現代農業4.0版,是國家農業產業融合發展示範縣。

大荔冬棗享有「南荔枝,北冬棗,百果王」的盛名,是渭南市十大特產之一。大荔地處黃河之濱,冬棗種植離不開黃河的滋養,從過去修渠打井澆樹到引黃河水灌溉,鹽鹼地變成了價值連城的沃土,加上積溫、光照充足,種出的冬棗有皮薄肉脆的特點,在市場上供不應求。應產業融合發展,大荔縣建成集科普、觀賞、教育、推廣為一體的「中國棗文化博覽園」,截止目前,引進130餘種新品棗樹,設立鮮食採摘區,供遊客生產體驗和觀光採摘。

大荔縣趙渡鎮大慶關村中國棗文化博覽園。

大荔縣旅遊資源豐富,境內有10萬畝黃河溼地自然保護區、萬畝朝邑湖國家溼地公園、國家級沙漠公園沙苑景區及千畝同州湖水景公園等。朝邑國家溼地公園水域面積1萬畝,為永久性鹹水湖,區域內野生動植多達159種,是候鳥重要遷徙「驛站」和「天然觀鳥園」。記者在區域內看到,蘆葦、鹼蓬、檉柳等鹽鹼地植物茂盛生長,成群飛鳥在蘆葦間棲息,黑色野鴨結伴遊蕩,還有未謀面的大天鵝、灰鶴、紅腳隼、蒼鷺等物種,形成完整的生態系統。

大荔縣朝邑國家溼地公園蘆葦景觀。

為了更好的保護開發10萬畝溼地資源,大荔縣規劃在黃河溼地打造一個佔地6000畝的巨大龍字、空中長廊形式的大地景觀。在與山西鸛雀樓隔河相望的範家鎮福佑村,登上高處觀光亭即可遠眺華山、鸛雀樓、大西高鐵黃河大橋,近處可俯瞰10萬畝水面溼地,別有一番景致。在黃河溼地,大荔縣還規劃了6萬畝的黃河現代水產科技園區,目前已動工建設。

鄉村旅遊帶發展 縣域經濟新引擎

圍繞鄉村振興戰略部署,大荔縣以「旅遊全域化、園區景區化、服務標準化」為發展理念,堅持推進產業融合、城鄉融合、區域融合,打造全域旅遊樣板。目前,已建成同州湖國家4A級景區、福佑古寨等7個國家3A級景區,美麗鄉村50個,現代農業園區21個。截止2018年5月底,旅遊接待人數609.1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30.45億元,同比增長70%,鄉村旅遊已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新村新風貌,大荔縣趙渡鎮嚴通村是大荔縣首批美麗鄉村建設示範村,2017年11月,該村被中央文明委授予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放眼嚴通村的巷道,是乾淨整潔的硬化路面,房屋規整,綠樹點綴。嚴通村黨支部書記王海軍說,從2016年開始,村裡實行「兩改議事會」,協定喪事、迎娶等人情開銷,流程從簡,減少鄰裡攀比鬧矛盾。村裡評選「文明戶」「好媳婦」「好婆婆」等,村規民約向好向善。

大荔縣趙渡鎮嚴通村黨支部書記王海軍介紹全國文明村嚴通村基本情況。

大荔縣加快城鄉一體化建設,境內縣級高等級繞城快速幹道路基貫通,城鄉百公裡自行車健身騎行系統、中國首條自行車高速公路已基本建成。相繼舉辦了國際馬拉松賽、世界名校龍舟賽、全國競走錦標賽等10餘項大型賽事,「以體育產業推動經濟社會轉型發展」入選全國體育產業聯繫點典型案例。2017年,大荔縣生產總值實現134.2億元,地方財政收入1.82億元,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28335元、11001元。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關中平原城市群等的落地實施,大荔進入了新的發展期,下一步,將圍繞全域農業公園建設,深入實施「旅遊」「農業 」「體育 」「文化 」戰略,力爭把村莊建成小公園、把道路建成風景線、把全縣建成大景區。

編輯:高政超

相關焦點

  • 陝西渭南:打造全域旅遊「新樣板」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當下,依託網際網路、雲計算的智慧旅遊方興未艾,為旅遊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陝西渭南搭乘上雲計算、大數據、網際網路的時代列車,向著數字旅遊、智慧旅遊和全域旅遊快速挺進,形成了全域覆蓋、全業態覆蓋、全客戶覆蓋的產品體系。
  • 全域旅遊看渭南 共建共享大發展
    用經緯線框定中國的版圖,你會發現,中國的中心腹地就在華山高聳的渭南。改革開放40年,渭南旅遊業發展生機勃勃,在新時代的契機中,鋪就出關中東部一幅大旅遊大發展的壯美藍圖。2016年,國家旅遊局公布了「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陝西有13個區縣市入榜,其中就有渭南市華陰市和韓城市。2017年,在全國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名單中,渭南市大荔縣位列其中,榮耀上榜。「全面啟動全域旅遊示範市創建工作,努力以全域思維開創渭南旅遊新局面。」成為當下渭南旅遊發展的重中之重。
  • 渭南從「景點旅遊」向「全域旅遊」邁進
    近年來,渭南市委、市政府緊緊圍繞華夏山水文化旅遊目的地建設,以整合優化存量旅遊資源、打造新型特色旅遊集聚區域為重點,全力構建「一核一心四帶十區」的全域旅遊發展格局,推動渭南旅遊產業提檔升級。「一心」,即建設渭南綜合功能中心旅遊區,充分利用中心城市新建成的基礎設施,整合歷史文化、生態文化、民俗文化和區域中心城市綜合優勢,依託高鐵、高速公路、旅遊專線樞紐,建設輻射全市的綜合功能平臺。「四帶」,即集中力量構建「秦嶺生態文化旅遊帶」「黃河風情旅遊帶」「渭北人文旅遊帶」和「紅色及航空旅遊帶」。
  • 「秋韻大荔,與您相約」2020陝西大荔旅遊專題推介會在西安舉行
    渭南日報 記者 單江鵬「秋韻大荔,與您相約」,9月9日,大荔縣委、縣政府在西安舉辦2020陝西大荔旅遊專題推介會,此舉開啟了大荔旅遊回暖系列活動序幕。據了解,近期,大荔縣還將通過系列宣傳推介活動,促進旅遊經濟回暖,傾力打造秦晉豫區域性旅遊目的地。
  • 渭南將以全域旅遊創建為抓手 打造渭南旅遊產業新動能
    7月4日上午,在「渭南市建設關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新聞發布會上,渭南市文旅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習黎光介紹,渭南市將以全域旅遊創建為抓手,打造渭南旅遊產業新動能。「2017年渭南啟動了全域旅遊示範市創建工作,加快推進渭南旅遊供給側結構改革,整合全市「山、水、城、陵、紅」特色資源,推動「一核一心四帶十區」產業空間格局的形成,爭取到2020年渭南華夏山水文化旅遊目的地和陝晉豫黃河金山角核心旅遊區地位基本確立。」
  • 五一來華山,渭南全域旅遊網帶你智慧玩轉「大華山」
    1、網絡預定:微信搜索「渭南全域旅遊網」公眾號或支付寶搜索「大華山智慧旅遊」生活號,進行電子票預訂,預訂時輸入身份證號碼、選擇出遊線路票型購買,憑二代身份證刷證入園,原有的網絡取票窗口仍可換取紙質票。2、現場掃碼購票:在華山景區遊客中心及華山門等各售票點,布設有實名電子票購票說明和二維碼,遊客可掃碼進入渭南全域旅遊網,選擇票型並確認支付,與網絡預訂一致。
  • 渭南:建設立體交通 助推全域旅遊 加快關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建設
    習黎光提到,渭南旅遊資源無論從質量還是數量上都具有發展旅遊業的優厚條件,旅遊業推進關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建設具有優勢。關於如何推進,習黎光提出了四個思路:一是以規劃為引領,構建渭南旅遊產業新格局;二是以《意見》為統攬,開創渭南旅遊產業新局面;三是以全域旅遊創建為抓手,打造渭南旅遊產業新動能;四是以華山為龍頭,帶動渭南旅遊產業新發展。
  • 層巒疊翠 水波瀲灩——渭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見聞
    黃河西岸大荔水鄉。 記者 汪曼莉攝望秦嶺,巍巍群山綿延起伏,碧綠蒼翠。滔滔黃河,蜿蜒九曲,從青海高原自西向東,一路奔騰而下,來到陝西,潤澤三秦大地。6月5日至8日,由省生態環境廳主辦的「行走三秦大地之『行走黃河·綠水青山看渭南』」主題活動在渭南舉行,圍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看環境變化、看生態變遷、看產業發展。望山 綠意濃濃6月6日,車行秦嶺間,綠意漸濃。
  • 陝西渭南提升旅遊質量 打造大華山旅遊區
    ,提高渭南旅遊行業核心競爭力,進一步規範渭南旅遊市場秩序,全方位打造「華夏之根、文化之源、河山聖地、人文渭南」的渭南特色旅遊品牌形象,全力構建「南山、東水、北人文、西航空」秦東四大旅遊板塊,加快推進文化旅遊生態大融合,加速發展大華山旅遊目的地建設、黃河金三角旅遊發展區以及陝西東大門建設工作,全面營造具有遊客滿意的優質旅遊口碑。
  • 2020陝西大荔旅遊專題推介會在西安舉行
    「秋韻大荔,與您相約」,9月9日,大荔縣委、縣政府在西安舉辦2020陝西大荔旅遊專題推介會,此舉開啟了大荔旅遊回暖系列活動序幕。近年來,大荔縣牢固樹立「1+」思想,深入實施旅遊旺縣戰略,結合經濟轉型發展旅遊產業,推動農業、工業、文化、康養等領域融入旅遊發展當中,旅遊產業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呈現出多點開花,融合發展的良好態勢。
  • 大荔:黃河溼地的「水上人家」鳥兒的樂園
    大荔:黃河溼地的「水上人家」 鳥兒的樂園 在大荔黃河溼地到處都可看到人與鳥和諧相處的場景,這得益於大荔縣溼地保護,鳥兒在蘆葦上飛來飛去,在黃河溼地覓食棲息。黃河溼地已經成為熱鬧非凡的鳥兒樂園。近年來,大荔縣緊緊圍繞「全面保護、生態優先、科學恢復、合理利用、持續發展」的方針,先後成立了華原、雨林兩個保護站和全縣上下 「愛鳥護鳥」的呵護下溼地生態環境得到了大大的改善,每年越冬候鳥達幾十萬餘只,特別是大鴇、大天鵝等國家級保護動物屢見不鮮,溼地周邊群眾的保護意識不斷增強。
  • 《直通縣市》大荔:多措施推動全域旅遊 確保「雙節」旅遊安全
    (記者:王鵬)近日,大荔縣召開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推進暨假日旅遊工作安排會,進一步挖掘旅遊要素,豐富旅遊產品供給,確保「雙節」旅遊安全,統籌推進全域旅遊創建新工作。大荔縣長杜鑫等參加會議。杜鑫強調,要進一步提高對全域旅遊的認識,科學認清全縣旅遊發展優勢
  • 大型全域旅遊系列紀錄片《我的家鄉在渭南》(一)
    要真正追尋華夏文明史,你一定要來渭南看看。在這裡,你可以探聽華夏文明的呼吸;在這裡,你可以把握華夏文明的脈搏。因為,被譽為三聖的倉頡、杜康、司馬遷就誕生在這裡…… 渭南,地處陝晉豫三省接合部,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稱,是陝西省的「有人說,中國百年歷史看上海,五百年歷史看北京,千年歷史看陝西。
  • 渭南雙節九大主題活動讓您盡享東府文化,體驗別樣山水
    為順應文化旅遊消費升級新趨勢,加快推進全市文旅企業全面復工復產和暢通內循環,深挖文旅消費潛力,推動文化和旅遊高質量融合發展,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營造優良的發展環境。渭南市舉辦2020年國慶中秋雙節文化旅遊九大系列主題活動。一、黃河故事憶渭南。
  • 12月16日 新聞中的渭南事(組圖)
    經開區召開秋冬季鐵腕治霾攻堅行動動員會 高新區強化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治理【陝西省「三秦學者」生鮮乳質量安全創新團隊專家座談暨校企合作冠名班籤約儀式舉行】近日,由渭南經開區陝西秦雲農產品檢驗檢測股份有限公司牽頭主辦的陝西省「三秦學者」生鮮乳質量安全創新團隊專家座談暨校企合作冠名班籤約儀式在渭南舉行
  • 歡度「雙節」渭南文化旅遊九大系列活動邀您來玩
    快來看看渭南各縣(市區)都有哪些文化旅遊活動吧!為了歡度「雙節」,渭南推出「 華夏山水最東府,雙節同慶趣渭南」為主題的九大系列文化旅遊活動,邀您來渭南遊玩。九大系列活動主題(一)黃河故事 憶渭南國慶期間渭南將開展「黃河故事會在身邊」主題巡講活動推出「跟著故事遊渭南」旅行日記將「故事裡的渭南」
  • 渭南雙節九大主題活動讓您盡享東府文化,體驗別樣山水
    為順應文化旅遊消費升級新趨勢,加快推進全市文旅企業全面復工復產和暢通內循環,深挖文旅消費潛力,推動文化和旅遊高質量融合發展,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營造優良的發展環境。渭南市舉辦2020年國慶中秋雙節文化旅遊九大系列主題活動。一、黃河故事憶渭南。
  • 網絡視角看渭南:觀三河勝境 品大荔美食
    中國網4月22日訊 伴隨著明媚的春光,4月21日「春光大好•渭您而來網絡視角看渭南」採訪團從華山腳下出發,前往綠色生態、景致獨特的大荔。先後探訪了大荔千畝同州湖水景公園、新穎現代農業園區、豐圖義倉和福佑古寨,品嘗大荔特色美食九品十三花,零距離感受美麗大荔、魅力大荔、美食大荔。
  • 大荔黃河生態水上樂園「同州福原」成為美麗鄉村「小江南」
    大荔黃河生態水上樂園「同州福原」成為美麗鄉村「小江南」 恢復窄屏 發布時間:2015-08-23
  • 7月第三周 渭南文化旅遊資訊微報(組圖)
    陝西省文旅廳初審驗收大荔縣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陝西網訊(記者 唐雙燕 實習記者 杜佳萌)本周渭南旅遊市場全面「重啟」,15日起,即可報名跨省旅遊。為深化合作打響渭河旅遊品牌,渭南市應邀參加第三屆渭水文化旅遊節;各市縣區為推進全域旅遊持續發力,大荔迎來省文旅廳初審驗收;渭南文旅高質量發展再添動力,33個中國傳統村落實施掛牌保護,「5G智慧華山旅遊」戰略合作成功籤約,「升級版」楊震廉政教育基地開放,一起來看本周文旅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