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建設立體交通 助推全域旅遊 加快關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建設

2020-12-16 渭南青年網

渭南青年網(閔盼龍 攝影報導)7月4日上午,由渭南市委外宣辦、市政府新聞辦舉辦的「傾力打造關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系列訪談」新聞發布會召開。市文旅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習黎光,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宏德,長安大學教授、長安大學旅遊規劃院院長丁華 ,西安外國語大學陝西旅遊研究院副院長、西安西外旅遊研究與規劃中心主任孫鵬,西安市公路局幹線工程科科長裴曉梅,渭南市公共運輸總公司黨總支書記、總經理王紅亮參加了發布會。

渭南市文旅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習黎光

習黎光就渭南旅遊產業如何借關中平原城市建設的「東風」,發揮旅遊產業龍頭和引擎作用,加快推進關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建設的情況向媒體通報。習黎光提到,渭南旅遊資源無論從質量還是數量上都具有發展旅遊業的優厚條件,旅遊業推進關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建設具有優勢。關於如何推進,習黎光提出了四個思路:一是以規劃為引領,構建渭南旅遊產業新格局;二是以《意見》為統攬,開創渭南旅遊產業新局面;三是以全域旅遊創建為抓手,打造渭南旅遊產業新動能;四是以華山為龍頭,帶動渭南旅遊產業新發展。最後,習黎光談到旅遊業推進關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建設的重點工作:一是加快項目建設;二是推進全域旅遊;三是發展優質旅遊;四是加強宣傳營銷;五是市場綜合整治。

渭南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李宏德

李宏德提到,渭南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一是全面完善區域航空、鐵路和公路網絡;二是加強渭南市與關中平原其他城市交通運輸網絡有效焊接,進而增強區域通達輻射能力,發揮渭南在關中平原城市群中的次核心作用。屆時,渭南市將實現縣縣通高速、縣縣通城際鐵路,中心城市至各縣(市、區)之間通一級公路,縣與縣之間、與重點鎮、與3A級以上景區、與規模以上園區之間通二級及以上公路目標;渭南市西安市之間將形成三個高速公路通道,3個高鐵、城際鐵路通道,6個一級公路通道,與周邊其他相鄰地市之間將實現,至少一個高速公路通道、一條一級或二級標準普通國省幹線公路通道。形成「大交通、大樞紐、大物流、大服務」的綜合交通運輸發展格局,成為陝西東部交通樞紐城市。

訪談渭南市文旅局

發布會後,市文旅局、市交通運輸局新聞發言人、參會嘉賓與媒體記者就旅遊業如何為推進關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建設持續發力;渭南全域旅遊發展規劃的意義和作用;如何全面完善區域航空、鐵路和公路網絡,暢通內外通道,發揮建設關中城市群中的次核心作用,實現樞紐經濟、門戶經濟和流動經濟的發展等進行了深入探討。

訪談渭南市交通運輸局

問:作為市旅遊局如何發揮平臺作用,為推進關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建設持續發力?

習黎光:旅遊業是三產龍頭,涉及面廣、帶動力大、綜合性強、開放度高,不僅能拉動交通、餐飲、住宿、零售等傳統服務業,還能夠有效拓展信息諮詢、文化創意、金融服務等,進而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融合發展。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旅遊業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發展我市旅遊業。特別是2017年市政府出臺了《渭南市全域旅遊示範市創建工作實施方案》,啟動了全域旅遊示範市創建工作。目的是通過全域旅遊示範市創建工作開展,加快推進渭南旅遊供給側結構改革,整合全市「山、水、城、陵、紅」特色資源,推動「一核一心四帶十區」產業空間格局的形成,爭取到2020年渭南華夏山水文化旅遊目的地和陝晉豫黃河金山角核心旅遊區地位基本確立。今年2月,市委、市政府研究出臺了《關於建設華夏山水文化旅遊目的地的意見》,做為全域旅遊示範市的抓手和助推劑。通過全域旅遊示範市工作開展,努力實現旅遊產品全覆蓋、旅遊公共服務全域配套、旅遊業態全面融合、旅遊品質全面提升、智慧旅遊全面推進、旅遊市場全域營銷、旅遊生態全域優化。而隨著我市旅遊業的發展必將帶動整個城市的發展。

華山御溫泉 資料圖

問:如何發揮旅遊業的強大帶動力,促使我市三產經濟全面提升?

習黎光:2018年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於建設華夏山水文化旅遊目的地的意見》,提出構建「一核一心四帶十區」產業發展新格局。一核——體現華夏形象和文化根脈的華山核心旅遊區,依託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深度開發華山核心產品,全力建設世界一流精品景區。按照山上擴容,山下留客思路重點發掘未開發資源的文化內涵,在山上山下形成新的經典性旅遊景點,將華山的絢麗文化和審美意境推向新的高度,擴大景區的影響力和承載力。大力發展溫泉度假旅遊,建設溫泉度假群,創立華山溫泉度假品牌,提高旅遊檔次和效益加快體制機制創新,實現華山與少華山、御溫泉、少華湖等旅遊景區的聯動開發和一體化發展,形成集觀光遊覽、戶外運動、文化體驗、康體養生、休閒度假於一體的「大華山」旅遊發展格局。進一步做好華山世界自然和文化雙遺產和國家地質公園申報工作,力爭實現突破。「一心」一一建設渭南綜合功能中心旅遊區,即臨渭區充分利用新建成的城市性文化、體育、旅遊、醫療設施,整合歷史文化、生態文化、民俗文化和區域性中心城市綜合優勢,依託高鐵、高速公路、旅遊專線樞紐,建設輻射全市的綜合功能平臺。開發、培育體現東府特色文化和現代區域性中心城市文化為主題的旅遊文化休閒功能街區、生態園區推進旅遊與文化、體育、商業、金融、醫療等產業的融合,強化旅遊功能配套,為全市旅遊提供高品質服務,重點在火車站,高鐵站、客運中心、沋河老街等處建遊客散中心。「四帶」即秦嶺生態旅遊帶、黃河風情旅遊帶、渭北人文旅遊帶、紅色旅遊及航空旅遊帶。「十區」指建設渭南宜居宜遊生態區、大華山休閒度假區、潼關古關文化區、黃河溼地《詩經》與同州文化區、韓城古城文化區、澄城陶瓷文化區、白水倉頡杜康文化區、蒲城唐陵文化區、富平紅色及陶藝文化區、西部航空體驗區等十大旅遊產業聚集區。相信隨著全域旅遊示範市創建工作的開展,華夏山水文化旅遊目的地建設步伐的加快,對做大做強渭南旅遊大發展、帶動三產經濟全面提升必將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

大荔豐圖義倉 閔盼龍 攝

沋河老街 閔盼龍 攝

問:您從專家學者的角度談一下對渭南全域旅遊的一些看法。

孫鵬:首先,我們要了解全域旅遊提出和發展的背景;其次,我們要明白渭南發展全域旅遊的優勢、意義和緊迫性;最後,我給大家介紹下《渭南全域旅遊發展規劃》編制情況介紹。

白水林皋慢城旅遊區

富平陶藝村 閔盼龍 攝

問:您對渭南黃河旅遊帶建設有什麼建議?

丁華:旅遊的發展離不開交通,要打造黃河旅遊帶,首先要建立便利的交普通,那麼我就先說說沿黃公路基本概況;其次,我們要了解到渭南段旅遊資源及建設的基本情況,才能更好的發揮區域優勢,打造具備渭南特色的黃河旅遊帶;最後,我就如何依託沿黃公路促進渭南旅遊跨越式發展談談自己的一些想法。

蒲城重泉古城 閔盼龍 攝

渭南桃花源民俗產業園 資料圖

觀眾提問:服務質量一直以來是遊客關注的焦點,那麼,下一步我市旅遊局圍繞旅遊服務質量提升都有哪些活動?

習黎光:為了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實踐省旅發委倡導的品質立遊強旅戰略,積極推動渭南優質旅遊發展,不斷開創渭南旅遊工作新局面,今年重點開展好「三創三評」活動。三創指的是:一創建旅遊標準化示範單位;二創建旅遊系統文明單位;三創建渭南優質旅遊示範單位。三評指的是:一評渭南最美旅遊民宿;二評渭南最佳旅遊研學基地; 三評渭南最優服務標兵。通過「三創三評」活動開展,能夠經一步提升旅遊相關各行業的服務品質,從而全面提升我市旅遊服務質量,打造渭南品質旅遊的良好形象,進而吸引更多的外來遊客關注渭南,宣傳渭南,為渭南打造關中平原次核心城市建設工作中帶來更多的人才與機遇。

渭南苗木花卉地基(田水坊) 閔盼龍 攝

渭南航天生態園薰衣草 閔盼龍 攝

觀眾提問:市文旅局在鄉村旅遊發展方面有哪些具體措施?

習黎光:一是抓好鄉村旅遊規劃編制和執行。二是推廣八大鄉村旅遊示範模式。三是實施村莊景區化建設。四是加大鄉村旅遊品牌的宣傳。五是實施旅遊+農業戰略。

問:作為市文旅局,今後一個時期的在建設關中平原次核心城市工作中具體有哪些做法?

習黎光:下一步我們將從五各方面方面發力,全面提速渭南旅遊業發展,推動關中平原次核心城市建設工作。一是加快項目建設。二是推進全域旅遊。三是發展優質旅遊。四是加強宣傳營銷。五是市場綜合整治。

問:哪些項目已經開工建設,進展情況怎麼樣。

李宏德:年初編制出臺了我市交通運輸三年行動計劃,這三年,涉及的公路站場項目、軌道交通、航空交通、水上航運以及綜合客運樞紐等工程多達70多個。今年,我們將全面加快推進合銅高速、韋莊至羅敷、黃龍至蒲城高速公路和西韓城際鐵路等幾個省級重點項目建設,力爭啟動開工建設澄城至韋莊高速公路。在普通公路建設方面,加快推進342國道、242國道、310國道等217公裡重點國省幹線公路升等改造,開工209省道臨蒲界至固市暨渭河特大橋及引線工程。另外,還要爭取中、省支持,力爭522國道陝晉界至下汾井暨310國道北歇馬至潼關縣城、242國道澄城至馮原、108國道蒲城至韋莊公路等重點項目年內開工建設;同時,我們還將充分發揮交通行業優勢,在助力脫貧攻堅中,計劃新建、改建各類農村公路1500公裡以上,實施一批縣鄉公路、通村通組公路、生命安全防護工程、危橋改造、通村公路完善以及服務美麗鄉村建設等項目。

209省道白水河大橋及引線工程開工儀式 資料圖

問:渭南作為西安相鄰城市,我們與西安市在公路交通建設規劃方面都有哪些新的項目?

李宏德:近年來,我們圍繞西渭融合發展,多次會同西安有關部門就公路交通、項目規劃等進行多次對接,分別牽頭策劃、包裝了一些項目,並共同推進,加快前期工作。目前,由我市牽頭,規劃了108省道渭河特大橋及引線工程,313省道槐李至侯家公路項目,有利於加強渭南高新區、經開區與西安市臨潼區之間的交通聯繫;同時,還規劃了富閻快速幹道,促進富閻一體化發展。

問:您能介紹一些具體項目情況嗎?

裴曉梅:西安市近期在加快108國道臨潼至渭南段一級公路改建,近期已基本建成通車;同時加快310國道改線段(高陵至渭南高新區)段一級公路建設,計劃年內建成通車。同時,我們市交通局還規劃了313省道高陵至渭南項目,與渭南市在建的313省道槐李至侯家項目連接,進一步加強高陵、臨潼與渭南中心城區的公路連接。西安、渭南作為相鄰城市,具有很大發展遠景,今後,我們將積極與渭南市加強區域公路網絡連接的共同研究規劃,為推進項目的順利實施、實現西渭融合、促進渭南建設關中平原次核心城市做出應有的貢獻。

108國道禹門口黃河公路大橋引道工程實現全幅通車 資料圖

問:市公交公司在交通建設方面有什麼努力?

王紅亮:目前,我們渭南市中心城區有純電動公交車運營線路20條,在線運營的純電動公交車總數為327輛。我們的純電動公交車有許多優點,比如零噪音、零汙染、低碳、環保等,車輛起步和行駛過程也比較平穩,乘客的乘坐舒適度也比較高。同時,純電動公交車輛操作起來更輕鬆、更便捷,能有效降低駕駛員的勞動強度。關於節能減排方面,我們根據運營裡程和燃料消耗情況也進行了一定的測算統計工作,以10.5米的純電動公交車為例,純電動公交車和傳統燃氣(燃油)車輛相比較,單車全年能減少各類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氫化合物、顆粒物等汙染物排放大約10噸,可以說純電動公交車的持續推廣應用對推進我們渭南市低碳城市建設、改善大氣環境質量、打贏藍天保衛戰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和主要意義,我也相信我們渭南的天會更藍、水會更綠、空氣會更清新、人民群眾生活會更美好。

渭南純電動公交車 資料圖

蒲城縣洛濱鎮在渭務工人員惠雪峰提問:近幾年,在往返途中發現我市公路面貌變化很大,通行環境越來越美,請問李局長交通部門在養護管理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今後還有哪些目標?

李宏德:線公路方面:今年,我們將在鞏固提升國道210、省道106創建成果的基礎上,完成國道310、省道107共270公裡創建任務,截止目前,創建路段的綠化補植更新、節點打造、服務設施建設等階段性任務已基本完成,建成了國道108路井、韋莊、羌白和省道106漫泉河4個服務區,一批公路品質提升、安全防護項目加快實施,路域環境整治工作有力推進。我們還將通過三年時間,完成省道201、省道202共228公裡、省道108、省道305共52公裡的創建任務,到2020年,全市所有國省幹線公路將全面實現美麗幹線公路創建目標,屆時,將打造出了一條條讓人賞心悅目、心情愉悅的美麗幹線公路,在全市境內營造了「車在畫中行,人在景中遊」的美好環境。

農村公路方面:2017年大荔縣被交通運輸部命名為全國「四好農村路」示範縣,合陽縣、潼關縣被評為省級「四好農村路」示範縣。2018年6月,合陽縣通過了全國「四好農村路」示範縣的評審工作;大荔的大朝公路和合陽的合冾公路被命名為全國美麗鄉村路。今年全市計劃創建「四好農村路示範鎮」10個,創建「最美鄉村路」159.9公裡。其中:縣道7條89.636公裡,鄉道6條53.266公裡,村道3條17公裡。目前,各項工作正在穩步推進。

蒲城至黃龍高速公路項目正式復建 資料圖

310國道華州區留馬村村民梁新提問:目前,310國道華陰至渭南公路正在改造拓寬,能否給我們具體介紹一下這條公路啥時候能建成通車,建成後我們附近群眾會帶來哪些實惠。

李宏德:310國道華陰至渭南一級公路是我市確定的重點項目,也是渭南市境內東西走向的一條大動脈。路線全長62.8公裡,預算投資14.28億元,項目起點位於華陰市嚴家城村與既有310國道交匯處(K1020+610),向西北方向布線,經毛家坡村、高家村、跨羅敷河後與G242相交,向南至羅敷鎮,沿國道310由東向西,經蓮花寺、杏林鎮、瓜坡、赤水至程家,下穿連霍高速後至渭南東,止於310國道渭南過境段。全線採用雙向四車道一級公路技術標準,設計速度60公裡/小時,路基寬度以23米為主,全線共設橋梁19座,中橋15座,小橋4座,涵洞115道。

在各部門的通力配合下,目前,已完成投資約10.2億元,佔總投資的71%,渭南至少華山段28.6公裡主線瀝青上面層全部完成,正在抓緊進行附屬設施及三個上跨(下穿)鐵路橋的施工。我們計劃羅敷至渭南段41.2公裡於2018年9月底全面建成通車,羅敷改線段21.6公裡2018年12月底完成路基7公裡,橋涵工程完成40%,2019年10月底建成通車。屆時,將對沿線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拉動關中平原城市群經濟帶建設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同時也方便了周邊群眾來王尚德烈士、軍博園、少華山、華山旅遊。

蒲城至黃龍高速公路項目開工復建 資料圖

觀眾提問:我是臨渭區新城貨運公司貨運車輛司機蔡渭民,近幾年,我感到我市公路變化越來越大,拉貨出行更加便捷,能否讓李局長給我們介紹一下未來我市的路網規劃?

李宏德:一是規劃了榆藍、榆商高速兩縱,菏寶、京昆、渭運(富平至永濟)、連霍高速四橫的兩縱四橫」高速公路網規劃。目前,榆藍高速的玉山至蒲城段已建成通車,我們正在加快蒲城至黃龍段項目施工;榆商高速在加快推進韋莊至羅敷段建設的同時,啟動了韋莊至澄城段項目,引入央企投資建設;京昆高速目前交通流量趨於飽和,我們配合省上分段開展「四改八」項目改擴建;富平至永濟高速已啟動了前期工作;連霍高速已配合省上完成了升等改造,通行運營狀況良好。

渭南至玉山高速公路正式通車 資料圖

二是規劃了渭南至白水一縱;西安至韓城、西安至潼關兩橫的「一縱兩橫」的城際鐵路網規劃。目前,我們配合省鐵路集團已啟動了西韓城際鐵路項目建設;啟動了西潼城際鐵路、渭蒲白城際鐵路項目前期工作,爭取儘快開工建設。

三是規劃了209省道渭南至白水、242國道馮塬至大荔官池兩縱;108國道富平至韓城、108省道渭南至大荔、310國道渭南至陝豫界三橫的「兩縱三橫」一級幹線公路骨架網絡。

相關焦點

  • 聚焦「十四五」 渭南努力打造關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
    推動關中協同創新發展,是我省確定的區域發展戰略。全省2020年重點項目觀摩活動關中片區的首站是渭南市。近年來,渭南市圍繞關中協同創新發展,加強協同的主動性和系統性,深化創新的整體性和聯動性,強化對接溝通,努力打造關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 渭南市2019年地區生產總值1828.5億元。今年以來,420個市級重點建設項目完成投資864.2億元,佔年度計劃的86%。
  • 渭南將以全域旅遊創建為抓手 打造渭南旅遊產業新動能
    7月4日上午,在「渭南市建設關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新聞發布會上,渭南市文旅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習黎光介紹,渭南市將以全域旅遊創建為抓手,打造渭南旅遊產業新動能。「2017年渭南啟動了全域旅遊示範市創建工作,加快推進渭南旅遊供給側結構改革,整合全市「山、水、城、陵、紅」特色資源,推動「一核一心四帶十區」產業空間格局的形成,爭取到2020年渭南華夏山水文化旅遊目的地和陝晉豫黃河金山角核心旅遊區地位基本確立。」
  • 關中平原城市群範圍地圖:包括哪些城市名單一覽
    加快建設國家綜合交通樞紐>>關中平原城市群範圍陝西  西安、寶雞、鹹陽、銅川、渭南5個市、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及商洛市的商州區、洛南縣、丹鳳縣、柞水縣 山西  運城市(除平陸縣、垣曲縣)、臨汾市堯都區、侯馬市、襄汾縣
  • 關中平原城市群聚力高質量發展
    西安作為區域中心城市,抓住國家出臺《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戰略機遇,加快開放開發,全力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心城市。  以西安為核心,打造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不僅是國際國內交通物流企業的共同願望,也是陝西突出地域優勢、做強交通樞紐、帶動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的重要環節。
  • 渭南從「景點旅遊」向「全域旅遊」邁進
    近年來,渭南市委、市政府緊緊圍繞華夏山水文化旅遊目的地建設,以整合優化存量旅遊資源、打造新型特色旅遊集聚區域為重點,全力構建「一核一心四帶十區」的全域旅遊發展格局,推動渭南旅遊產業提檔升級。這些得天獨厚的優勢,使渭南迅速搭上了全域旅遊發展的快車。  渭南市政府召開常務會傳達學習中省全域旅遊示範省創建大會精神,專題研究全域旅遊發展工作,確立以加快旅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整合山、水、城、陵特色資源,規劃「一核一心四帶十區」產業空間格局。  「一核」,即體現華夏形象和文化根脈的華山核心旅遊景區。
  • 陝西渭南融入大西安發展 做強關中平原城市群產業承載地
    陝西渭南作為關中平原城市群重要的節點城市,向西,融入大西安發展,打造西安—渭南經濟一體化協同格局;向東,推進區域聯動,促進渭南與晉、豫黃河金三角區域聯動發展;向內,優化市域空間和經濟功能布局,加速高質量發展。渭南加快培育現代產業體系,初步構建起精細化工、裝備製造、食品醫藥、新能源材料、航空製造五大產業集群。
  • 三省聯手兩天連開兩場聯席會,關中平原城市群迎來關鍵性突破
    前一場省級會議,陝晉甘三省副省長都出席了;後一場城市會議,西安以及寶雞、鹹陽、銅川、渭南、商洛、運城、臨汾、天水、平涼、慶陽和楊凌示範區管委會,關中平原城市群涉及的12市2區負責人都去了。在關中平原城市群的建群歷史上,這是第一次聯席會議,它意味著合作機制重磅升級,以西安為中心的12市2區,抱團發展進入新階段。
  • 兩天兩場聯席會,關中平原城市群一體化「加速」?
    【推動交流合作更加務實有效】西安將以強烈的責任擔當,加快建立常態化合作機制,積極謀劃交通網絡、生態環境、基礎設施等專項合作機制,推動交流合作更加務實有效。要搶抓國家大力發展「兩新一重」擴大有效投資戰略機遇,在旅遊、交通等領域謀劃項目,為關中平原城市群高質量發展增強後勁。
  • 關中平原城市群空間格局圖
    繼京津冀城市群、長江中遊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哈長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之後,關中平原城市群正式加入這一行列。同時,作為關中平原城市群的核心,西安躋身為國家第9個中心城市。  2月7日,國家發改委和住房城鄉建設部正式發布《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下稱《規劃》)。
  • 陝西渭南:打造全域旅遊「新樣板」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當下,依託網際網路、雲計算的智慧旅遊方興未艾,為旅遊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陝西渭南搭乘上雲計算、大數據、網際網路的時代列車,向著數字旅遊、智慧旅遊和全域旅遊快速挺進,形成了全域覆蓋、全業態覆蓋、全客戶覆蓋的產品體系。
  • 發展全域旅遊 專家談渭南旅遊品質提升
    文/成英文 渭南發展全域旅遊的背景和意義渭南市位於黃河中遊,陝西省關中平原東部,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周、秦、漢、唐兩千多年,一直是十三朝古都的京畿之地,曾出過隋文帝楊堅等6位皇帝發展全域旅遊是渭南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重要體現,是促進渭南旅遊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是推進渭南新型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的有效載體,有助於全面提升渭南旅遊業的國際國內競爭力、影響力。2017年是渭南全域旅遊發展的元年。
  • 2019年關中平原城市群文化旅遊協作論壇在天水舉行
    文化交織 旅遊互通 資源共享 抱團發展--2019年關中平原城市群文化旅遊協作論壇開壇天天天水網訊【記者 劉曉亞】6月22日下午,關中平原城市群文化旅遊協作論壇在天水賓館舉行,來自陝西省西安、鹹陽、渭南、商洛市,山西省運城、臨汾市,甘肅省平涼市的領導
  • 達州加快建設四川東出北上綜合交通樞紐
    同時,達州也是連通絲綢之路經濟帶、長江經濟帶和成渝、關中—天水、大武漢三大經濟區的重要連接帶,是四川對外開放的東大門和通江達海的東通道,無論是戰略需求還是地緣優勢,通過大交通構建大格局,無疑將對推動建設川渝陝結合部區域中心城市,發揮無可比擬的優勢。
  • 推進西安國家中心城市建設 發展壯大關中平原城市群
    《決定》指出,推進西安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支持寶雞建設關中平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支持榆林、漢中建設區域中心城市。制定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新時代推動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實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加強與京津冀、長三角、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等地區經濟合作。
  • 中國將建設橫跨陝西、山西、甘肅三省的關中平原國家級城市群
    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女士11日在北京解讀這份規劃時透露,關中平原城市群將以西安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為牽引,到2035年,建成經濟充滿活力、生活品質優良、生態環境優美、彰顯中華文化、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家級城市群。  關中平原城市群涵蓋的地區分別位於陝西關中地區、山西省西部以及甘肅省東部。
  • 陝西:七項行動計劃推進關中平原城市群建設
    據陝西日報報導,6月10日,記者從陝西省發展改革委獲悉:經省政府同意,《2019年推進關中平原城市群建設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於日前印發實施。《行動計劃》包含七項具體計劃,提出了重點項目工程清單,為加快關中平原城市群建設提供了支撐。
  • 陝西印發《2019年推進關中平原城市群建設行動計劃》為西安建設...
    6月12日,陝西省發改委傳來消息,經省政府同意,省發改委近日印發《2019年推進關中平原城市群建設行動計劃》。《計劃》從7個方面,提出了31條具體措施,為加快關中平原城市群建設提供了支撐。根據《計劃》,我省將制定支持西安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政策舉措,建立以中心城市引領城市群發展、城市群帶動區域發展新模式;加快綜合交通物流樞紐建設,指導推動西安國際港務區和西鹹新區空港新城加快編制樞紐建設實施方案;推動城市群公共運輸一體化發展,推進實現城市群內交通「一卡通」。
  • 我國的西北地區,為什麼會出現「關中平原城市群」?
    隨著,城市化發展到中後期,就會逐漸出現「城市群」,城市群是城市發展到成熟階段的最高空間組織形式,是指在一個區域內,以一個及以上特大城市為中心,由三個及以上大城市為輔助單元,彼此之間通過交通和通信網絡等基礎設施緊密聯繫,形成空間組織緊湊、經濟聯繫密切、高度一體化的城市群體。
  • 李智遠:融入關中平原城市群 做實「陝西製造銅川配套」
    1月15日,陝西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開幕前, 首次設置的「代表通道」正式開啟,陝西省人大代表、銅川市市長李智遠接受了媒體採訪。 李智遠表示,關中平原城市群在國家現代化建設大局和全方位開放格局中具有獨特的戰略地位,陝西省委、省政府做出的推進關中協同創新融合、優化區域發展格局、加快關中平原城市群建設的決策,得民心、順民意,是民之所盼,政之所向。
  • 專家談丨覃彬:站在蘇州看陝西,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如何破題?
    同樣在2018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城鄉住房建設部發布《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長三角常住人口佔全國的近五分之一,經濟總量佔全國的近四分之一。關中平原城市群常住人口佔全國的近三十五分之一,經濟總量佔全國的近四十五分之一。與處於第一方陣、立足於打造世界級城市群的長三角相比,處於第三方陣的關中平原城市群差距非常巨大。同時,作為中心城市,西安的帶動輻射作用不強,與周邊城市沒有形成良性的協同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