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將以全域旅遊創建為抓手 打造渭南旅遊產業新動能

2020-12-16 騰訊網

7月4日上午,在「渭南市建設關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新聞發布會上,渭南市文旅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習黎光介紹,渭南市將以全域旅遊創建為抓手,打造渭南旅遊產業新動能。

「旅遊業是三產龍頭,涉及面廣、帶動力大、綜合性強、開放度高,不僅能拉動交通、餐飲、住宿、零售等傳統服務業,還能夠有效拓展信息諮詢、文化創意、金融服務等,進而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融合發展。」渭南市文旅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習黎光介紹,近年來,渭南全市在建、續建旅遊重點項目75個,累計完成投資近160億元。少華山森林公園、滷陽湖、陶藝村、同州湖、堯頭窯、潼關古城等一大批景區建成開放,截至目前,全市現有A級旅遊景區63家(其中5A級1家,4A級12家),星級飯店36家,旅行社、分社、網點140餘家。基本形成以山水觀光、溼地休閒、溫泉度假、鄉村民宿、東府文化、宗教朝拜、通用航空等為支撐的多元化旅遊產品鏈,為渭南市旅遊健康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201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旅遊行業在深化改革創新、擴大招商引資、培育市場主體、打造線路產品、開展品牌營銷、提升服務品質、營造良好環境等方面精準發力,紮實工作,接待國內外遊客5330萬人次,旅遊經濟指標位列全省第一方陣。

「2017年渭南啟動了全域旅遊示範市創建工作,加快推進渭南旅遊供給側結構改革,整合全市「山、水、城、陵、紅」特色資源,推動「一核一心四帶十區」產業空間格局的形成,爭取到2020年渭南華夏山水文化旅遊目的地和陝晉豫黃河金山角核心旅遊區地位基本確立。」習黎光表示,推進關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建設會堅持發揮優勢、突出特色、分類指導,研究促進「一核一心四帶十區」產業發展的意見,一區一策,實施不同的產業促進政策,市縣區一盤棋推進旅遊產品開發、基礎設施建設。

加快建設大華山旅遊目的地的戰略布局,將發展脈絡逐步向秦晉豫黃河金三角區域延伸。按照山上擴容,山下留客思路重點發掘未開發資源的文化內涵,在山上山下形成新的經典性旅遊景點,將華山的絢麗文化和審美意境推向新的高度,擴大景區的影響力和承載力。

下一步,渭南將重點對華陰、華州、潼關等部分縣市區進行全域旅遊創建工作督導,召開全市全域旅遊推進會,促進全域旅遊創建各項工作順利開展,力爭華陰年底通過國家旅遊局創建全域旅遊示範縣驗收。相信隨著全域旅遊示範市創建工作的開展,華夏山水文化旅遊目的地建設步伐的加快,對做大做強渭南旅遊大發展、帶動三產經濟全面提升必將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

相關焦點

  • 全域旅遊看渭南 共建共享大發展
    近兩年來,在全域旅遊的發展浪潮中,以建設「華夏山水文化旅遊目的地」為目標,以全域旅遊示範市創建為抓手,「一城山水半城古韻」的渭南,開始了新一輪的徵程。2018年渭南市接待遊客將突破700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突破550億元,同比增長均達到30%以上。
  • 陝西渭南:打造全域旅遊「新樣板」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當下,依託網際網路、雲計算的智慧旅遊方興未艾,為旅遊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陝西渭南搭乘上雲計算、大數據、網際網路的時代列車,向著數字旅遊、智慧旅遊和全域旅遊快速挺進,形成了全域覆蓋、全業態覆蓋、全客戶覆蓋的產品體系。
  • 發展全域旅遊 專家談渭南旅遊品質提升
    素有華夏之根、文化之源、三聖故裡、將相之鄉美譽。在判研當今旅遊發展大趨勢和審視自身旅遊資源稟賦的基礎上,渭南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大力實施全域旅遊發展戰略,促進渭南旅遊業在更高層次上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思路。明確了將渭南建設為「具有山水靈氣的陝西東大門」和華夏山水文化旅遊目的地」的發展目標,構建了「一核一心四帶十區」產業發展新格局。
  • 渭南從「景點旅遊」向「全域旅遊」邁進
    近年來,渭南市委、市政府緊緊圍繞華夏山水文化旅遊目的地建設,以整合優化存量旅遊資源、打造新型特色旅遊集聚區域為重點,全力構建「一核一心四帶十區」的全域旅遊發展格局,推動渭南旅遊產業提檔升級。  渭南市旅遊業從華山景區的「一枝獨秀」,逐步蛻變成「南山、東水、北人文、西航空」四大旅遊帶多點開花的全域旅遊新格局,旅遊產品日益豐富,旅遊服務顯著提升。2018年,渭南市接待國內外遊客720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570億元。
  • 渭南:建設立體交通 助推全域旅遊 加快關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建設
    習黎光提到,渭南旅遊資源無論從質量還是數量上都具有發展旅遊業的優厚條件,旅遊業推進關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建設具有優勢。關於如何推進,習黎光提出了四個思路:一是以規劃為引領,構建渭南旅遊產業新格局;二是以《意見》為統攬,開創渭南旅遊產業新局面;三是以全域旅遊創建為抓手,打造渭南旅遊產業新動能;四是以華山為龍頭,帶動渭南旅遊產業新發展。
  • 全域旅遊如火如荼 深化改革先行先試
    各省區市從全局高度系統謀劃、整體推進,把發展全域旅遊納入本地區經濟社會重點工作。2019年吉林、陝西、湖南、浙江、廣東、廣西等地政府工作報告中,均對發展全域旅遊作出部署。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是推進全域旅遊發展的有力抓手和現實路徑,旨在打造旅遊業改革創新發展的先行區和試驗田,建設高質量旅遊目的地的標杆和典範。
  • 渭南人大代表:發展全域旅遊 打造「大華山」景區
    渭南人大代表:發展全域旅遊 打造「大華山」景區時間:2016-02-29 09:08:27來源:西部網-陝西新聞網作者:編輯:   西部網訊(記者 趙昊)「我們將全力圍繞全域旅遊,把華陰市打造成大景區、全產業融合的旅遊城市」,在接受西部網記者採訪時,渭南市人大代表、華陰市市長程軍說道。
  • 2020年8月6日 渭南文化旅遊資訊微報(組圖)
    臨渭區全力推動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工作。陝西網訊(記者 唐雙燕 )驚豔世人的良周秦漢宮,文字初祖的倉頡廟,高風亮節的司馬祠……渭南這方水土,高山偉岸,大河奔流,蘊藏著豐富的寶藏,積澱著深厚的文化。如何推動渭南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各縣市用行動給出了答案。
  • 渭南傾力打造關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
    渭南以建設新型工業聚集地、現代農業示範地、華夏山水文化旅遊目的地和大關中東部區域中心城市為抓手,加快建設「三地一中心」。   渭南是西北地區唯一擁有「關天經濟區」「陝甘寧革命老區」「晉陝豫黃河金三角」三大國家級經濟區政策疊加的優勢區域,是陝西的「東大門」。
  • 宜興創成無錫首個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打造全域旅遊新樣板
    早在千年前,宋代大文豪蘇東坡便在宜興留下了「買田陽羨吾將老,從初只為溪山好」的願景。而如今,這樣的一份美好一直在延續。描繪宜興美好新圖景,宜興找到了新抓手,即全域旅遊。「全域旅遊是引領產業轉型、提升城市品質、增進民生福祉的戰略選擇,是用新發展理念推動宜興生態、經濟、社會、文化全面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 張志兵:打造創建粵港澳大灣區全域旅遊示範區
    摘要 【張志兵:打造創建粵港澳大灣區全域旅遊示範區】廣東省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於1月26日在廣州開幕。廣東省政協常委、民盟廣東省委會副主委、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總經理張志兵在「委員通道」接受採訪時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應對標國家全域旅遊建設標準,以機制、資源、產業、服務、監管的一體化發展,打造創建粵港澳大灣區全域旅遊示範區。(人民網)   廣東省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於1月26日在廣州開幕。
  • 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經驗一起看
    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各地創建經驗一起來看 威海榮成市:全域旅遊驅動,全新動能轉換——打造全域旅遊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榮成樣本」 創建經驗 以全域旅遊為引擎,挖掘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動力。以創建為工作抓手,推進精緻城市、美麗鄉村、海洋強市、賽事運動、研學旅行等多業態全面振興。 以漁業轉型為突破,彰顯新舊動能大轉換新氣魄。推動漁業養殖、近海捕撈等傳統漁業轉型升級,實現漁業退捕、漁民上岸,培植海洋觀光、環保科普新動能。
  • 奮進新未來 再續新徵程|朱剛:推進全域旅遊 建設產業新區 打造...
    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喲成功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加快建設貴陽東部產業新區,「十三五」期間,「美麗烏當·花園之城」成果豐碩,今天《奮進新未來 再續新徵程》專訪烏當區委書記朱剛,他結合全會精神和烏當實際,為我們描繪了烏當區
  • 重慶奉節打造旅遊景點集群創建全域旅遊示範縣
    央廣網重慶9月13日消息(記者劉湛 通訊員龍江) 記者近日從重慶奉節縣旅遊局獲悉,該縣以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縣為抓手,將加大核心景區的開發建設力度,努力構建長江三峽旅遊集散地。到 2019年,旅遊綜合收入達到60億元,旅遊人數達1500萬人次,景區購票人數100萬以上,帶動就業10萬餘人,力爭成功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縣」。
  • 上林縣推進全域旅遊激發經濟發展新動能
    【原標題】堅持生態優先 做足綠色文章——上林縣推進全域旅遊激發經濟發展新動能  5月19日,一年一度的上林生態旅遊養生節將開幕。作為該縣最有影響力的文化旅遊品牌,養生節活動將為廣大市民、遊客提供深入了解上林生態優勢的窗口,一探「壯族老家」的自然風光與「旅遊+」產業的發展成效。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也是上林縣推進縣域經濟特色引領、差異發展的重要依託。
  • 陵水將打造特色精品項目 全力推進全域旅遊
    陵水將打造特色精品項目  人民網海南視窗海口4月3日電 近日,記者從陵水縣「全域旅遊」創建工作會上獲悉,陵水將從縣域生活城、光坡鄉村遊、三灣濱海遊及吊羅山百瀑雨林四個面著手打造,全面推進「全域旅遊」的創建工作
  • 陝西渭南提升旅遊質量 打造大華山旅遊區
    深化區域合作,加大營銷力度,優化以華山網為中心的在線旅遊信息服務集群,打造智慧旅遊公共網絡信息服務平臺。加快發展鄉村旅遊,挖掘文化內涵,發揮生態優勢,突出鄉村特點,開發形式多樣、特色鮮明的渭南鄉村旅遊產品,加強鄉村旅遊的信息化發展,夯實鄉村旅遊產品網絡營銷和電子商務的基礎。
  • 9月第三周 渭南文化旅遊資訊微報(組圖)
    舉辦此次大賽旨在進一步挖掘和利用渭南歷史文化資源,推出具有渭南特色的文創產品,將豐富的文化資源、傳統工藝、特色產品轉化為文化產業競爭優勢,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渭南市文化和旅遊局來蒲檢查指導全域旅遊創建工作】為加快推進全域旅遊示範市創建工作。9月16日,渭南市市文化和旅遊局副處級調研員左利濤、總工程師潘浩一行四人來蒲檢查指導全域旅遊創建工作。
  • 陵水將打造特色精品項目 全力推進「全域旅遊」
    、光坡鄉村遊、三灣濱海遊及吊羅山百瀑雨林四個面著手打造,全面推進「全域旅遊」的創建工作,通過成立市民遊客服務中心,促進旅遊市場監管和旅遊執法聯動體制的改革,做實旅遊產業,力爭讓遊客在陵水可以呆上3至5天。
  • 成功創建 不是終點是起點 ——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正式...
    柞水縣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凌娜介紹,該縣探索實施「全域聯動、產業聯接、景區聯帶、入股聯營」全域旅遊產業融合發展「四個聯動」模式,把全縣作為一個大景區來打造,確立了「產業圍繞旅遊轉、產品圍繞旅遊造、結構圍繞旅遊調、功能圍繞旅遊配、民生圍繞旅遊興」的全域旅遊工作推進機制。據不完全統計,旅遊產業已帶動全縣3500餘戶貧困戶、1.1萬餘人實現穩定增收。河北省石家莊市平山縣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