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不明白:大陸明明沒學過繁體字,為什麼卻能看懂呢?

2020-12-06 騰訊網

文字是人們溝通的基本途徑之一,文字也是歷史傳承的見證。古有結繩記事,到後面甲骨文面世,金文、大篆、小篆、草書、楷書、行書等多種字體的出現,漢字的發展方向是由繁入簡的。人們由日月山川的形變造字,字體形態始終是脫離不開本來的樣貌。

漢字的簡化運動從近代便已悄然開始,而首先打破繁體字統治全國的是農民階級,太平天國運動中農民把國的「或」改為了「玉」,自此拉開序幕,斷斷續續的有人將字體簡化,直到新中國成立後才正式系統的將簡體字發行。而臺灣由於國民黨退居此地不肯承認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脫離管制,仍沿襲舊的繁體字,所以同為中國人,臺灣多用繁體字,大陸多用簡體字。

眾所周知繁體字筆畫複雜、構造雜亂,簡體字清晰易辨且筆畫較少。但是許多臺灣人不認識簡體字,而大陸人卻認識繁體字,這又是為什麼呢?有網友調笑道,「別問,問就是一句話,大陸人聰明」。許多人聽到這都樂了,但是玩笑歸玩笑,這其中真正的原因很複雜,不是一兩句能解釋清楚。

簡單來說,首先是繁體字筆畫多透露的信息多人們很容易猜出它的意思,而簡體字筆畫簡單隱藏的信息少便不容易猜到。其次是繁體字本就是我們中國人民以前一起共用的文字,其在大陸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大陸人本身便對繁體字有親切感,它來自於中華民族文化的潛移默化中,而臺灣人就不一樣了,他們沒有學過簡體字就不知道繁體字簡化了是什麼模樣。最後許多繁體字都可以拆成簡體字有助於我們理解。總得來說就是這樣,那麼對於這個問題大家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臺灣人的困惑:大陸沒學過繁體,為何大陸人都能看懂繁體字?
    臺灣人的困惑:大陸沒學過繁體,為何大陸人都能看懂繁體字?在很多年前,大約60多年之前吧,中國人使用的漢字,並不是今天的簡化字,而是繁體字,又叫正體字。應該說,繁體字要比簡化字更複雜,但是卻更符合象形文字。
  • 臺灣人不明白:大陸沒學過繁體字但能看懂,而他們卻看不懂簡體字
    中國的文字在幾千多年前就創造出來了,並且經過一代又一代的傳承與改造,所以才形成了今天我們所看到的簡體漢字,但是在臺灣的一些地區還是會使用繁體字。 但是在臺灣或者是一些其他的地方,依然會使用繁體字。當一些大陸的朋友去臺灣旅遊的時候,對他們的繁體字卻也能夠看得懂一些。
  • 臺灣人不懂:為啥內地沒學過繁體卻能看懂字,而他們卻不懂簡體字
    現在臺灣所使用的還是繁體字,有些去臺灣旅遊回來的朋友說,他們覺得很是奇怪自己沒有學過繁體字,但是在臺灣也是能看懂他們的繁體字的。,怎麼會有這麼多的字都是認識的呢?臺灣朋友們說自己甚至有點嫉妒大陸朋友們的這些識字的能力,他們自己雖然從小學習和接觸的都是繁體字,不過要是讓他們去接觸簡體字,他們表示完全看不懂,而且他們都認為自己咋小時候學習繁體字的時候是很痛苦的,因為那些字筆畫很多,要記住就很麻煩了,還得會寫,當他們看到從來不學習繁體字的大陸朋友對於繁體字不陌生的時候偶他們就感覺到有些驚訝了。
  • 為什麼大陸人天生能看懂繁體字?由「繁」到「簡」真的好嗎?
    不僅我們大陸用繁體字,而且香港,澳門,臺灣都用的繁體字。但是在二十世紀中旬的時候,我們國家的字體得到了統一的改變,全部簡化成簡體字,但是香港澳門臺灣他們還沒有回歸,所以當時自從我們大陸做出了改變。再到後來,他們的回歸,我們對他實行了一國兩制,漢字也沒有讓他們變成簡體字。但是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一個問題,我們雖然沒有學過繁體字,但是我們卻認得他們,這到底是為什麼大陸人天生能看懂繁體字?
  • 繁體字很難辨認,為什麼我們還能認得出看得懂?原因其實很簡單
    繁體字很難辨認,為什麼我們還能認得出看得懂?原因其實很簡單大家都知道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一個句子、一段文字真的可以引申很多不一樣的東西,而裡面所構成的文字更是不可思議的。自歷史的發展以來,學過歷史的都知道文字的變化可以說是歷史變化過程中比較複雜的變化之一,從當初的甲骨文到秦始皇統治時期的改革策略時說要統一文字成小篆,再有後來的隸書、楷書等多次改革。
  • 臺灣人搞不懂的事情,大陸沒學過繁體字卻看得懂,而他們卻看不懂...
    對於簡體字與繁體字,相信很多人都不會陌生了,這兩種字體都屬於我們漢字,不過,一種被大陸使用,另一種被中國臺灣使用,而在認識簡體字和繁體字的過程中,或許很多人都會有這樣一個發現,那就是在讀繁體字的時候,會很快的找到相應的簡體字,而對於中國臺灣的人來說,他們在讀簡體字的時候,卻很難找到相應的繁體字。
  • 眾網友納悶,為什麼靳東、蔣欣等大陸演藝人士用繁體字發文
    首先說明,提出這樣一個問題,不是作者認為大陸人不能用繁體字,而是納悶沒有學過繁體字的大陸年輕人特別是藝人為什麼用繁體字。除大陸使用簡體字外,臺灣、香港和澳門都在使用繁體字。其他如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韓國等海外華人社區,多是繁簡併存。 靳東、蔣欣是出生、生活於內地的70後、80後,他們的求學之路肯定沒有專門學習過繁體字,如此獨具一格使用繁體字不知道是什麼原因。
  • 為何臺灣港澳用繁體字,中國大陸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用簡體字
    我們大家都知道呢,在我國的港澳臺地區啊,依然使用繁體字,在大陸地區呢,那麼為什麼在港澳臺地區,而在大陸地區使用簡體字呢,歷史哥就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簡化漢字的小歷史,很多人呢都以為簡體字呀,是在新中國之後才開始發明的,其實不是這樣的,在整個中國歷史的發展過程當中呢,簡體字啊經常出現
  • 香港為什麼全是繁體字
    圖:網絡但其實口袋菌覺得用繁體字也好,簡體字也罷,其實都只是一種文字而已,沒必要那麼「義憤填膺」,再說了,誰說內地人就看不懂繁體字呢?圖:網絡很多人雖然還寫不出繁體字,但是流利地讀出來那可是完全沒問題的。而且別說是繁體字了,根據研究表明,英語也是如此,不信你讀著下面的一段話試試看?
  • 臺灣人為什麼也會寫簡體字?
    前幾天看到有人在QQ群裡問大家,臺灣人能看懂簡體字嗎?這個問題我覺得大部分人都能回答的出來,現在兩岸交流比較密切了,經常有臺灣的朋友來大陸工作或者旅遊,也沒有聽說過哪個臺灣人來之前還要專的學習簡體中文的。
  • 為什麼有的人喜歡寫繁體字,簡體字是在建國後才出現的嗎?
    在有些人的印象中,簡體字是新中國成立後才出現的,是政府推動的結果。我們在手機上看電視、電影的時候,有時候一些古代劇節目會出現簡體字,有不少彈幕評論就在那裡自以為是地質疑編劇或導演,嘲笑人家沒文化,說那時就有簡體字了嗎?還動不動就要讓編劇出來「聊聊人生」,或者要「給導演寄刀片」。實際上,那些人真正應該嘲笑的是自己,看看自己的「語文是不是體育教師教的」才對。
  • 臺灣「老文青」的繁體字咖啡館
    這家一周只營業4天的咖啡館叫做繁體字咖啡館。老闆娘李雪莉,50餘歲,臺中人,畢業於臺灣文化大學,曾是一名小有名氣的廣告策劃人。  「來到大陸,算是機緣湊巧吧。」李雪莉說。雪莉記得,有次兩個人因為店裡的事情意見不統一,吵了一架後都不開心,「我是那個性格直爽,什麼事情都要說出來的人,想了一晚上,就去找搭檔談,吵架不是壞事,是因為我們未來還要做朋友一起走,人生能一起做事那麼久的朋友能有幾個呢?朋友怎麼可能不吵架,就因為我們還要繼續做朋友,才會有事情去討論啊。所以朋友之間就是要吵架的,陌生人才不吵架。我的搭檔聽了也笑了。」
  • 中國人沒有學過日語,為啥能看懂日本路牌?
    另外,日本是一個注重設計的國家,每一個去過日本的人,都會對日本的街道產生非常深刻的印象,乾淨的街頭、亂而有序的電線桿,還有非常緊湊卻有層次感的小巷。對於喜歡拍照的小夥伴來說,日本絕對是一個很好的去處,隨手一拍就是一張美照。
  • 為什麼臺灣香港仍在使用繁體字?他們一直這樣「解析」簡體字!
    大陸人基本上都已經習慣了簡體字,繁體字是寫不出的,有時候連看都看不懂。
  • 我國改用簡體字後,多數人沒學過繁體,為何一看就懂?原因有3點
    其實我們現在已經不學繁體字了,為何大多數人一看就能轉換成簡體字呢? 說出來可能你不信,「簡化字」從推廣到現在,僅僅過去了84年(以1935年8月21日為例,國民政府教育部公布《第一批簡體字表》,但是次年2月就廢止了),在此之前,我們都保持用繁體字。
  • 15種繁體字版大陸新書將出臺灣版
    新華網廈門10月28日電(記者餘瑛瑞 孟昭麗)正在廈門舉辦的第三屆海峽兩岸圖書交易會上,大陸的15種繁體字版圖書版權項目成功籤約轉讓。     「兩岸圖書出版交流已經近20年了,大陸圖書在臺灣的銷售量一直在增長。」
  • 尼泊爾不解:為何中國人沒學過尼泊爾語,卻能看懂我們的「中文」
    尼泊爾人便是如此,對於中國的遊客非常的熱情,但是有一點他們非常的不理解:為何中國人沒學過尼泊爾語,卻能看懂我們的「中文」。 而那些來過中國的尼泊爾人因為對於漢字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回國後看到了他們國家當地的中文標籤後都表示看不懂。
  • 對啊,我為什麼要學鋼琴呢?
    就在前幾天,我的一位學員問我:「老師,你為什麼要學鋼琴?」「對啊,我為什麼要學鋼琴呢?」我從業鋼琴老師的幾年裡,經常會聽到有學員說:「我好喜歡鋼琴啊!」我記得自己曾經認真學習音樂老師教授音符的讀音,就為了能看懂鋼琴上擺著的樂譜;我還記得,為了能有更多的機會接觸鋼琴,我積極競選音樂課代表,這樣就會獲得更多站在鋼琴旁邊的機會;我仍清楚記得四年級的時候,音樂老師在課下和我母親說我有音樂的天賦,手指也長,可以去學鋼琴。之後就通過鄰居的介紹,去了他家孩子所在的培訓班,聽了培訓班老師的推薦,跟著一個感覺水平很高的老師開始了漫漫的鋼琴學習之路。
  • 為什麼陳小春兒子不在大陸上學,而是去臺灣省?3個原因不難理解
    為什麼陳小春兒子不在大陸上學,而是去臺灣省?3個原因不難理解 每一個父母對於孩子的上學問題都看得特別重要,也會為孩子提前挑選一個教學質量高的學校,尤其是明星的孩子上學,自然也是一件大事了。
  • 大陸學生:臺灣人站在虛妄的文明制高點俯瞰大陸
    最近看到大陸的學者李零發表了一篇名為《傳統為什麼這樣紅──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文章,探討近些年來大陸為什麼突然掀起了所謂的國學熱,大陸對待國學的態度到底怎麼一回事,背後是什麼樣的心態。其中有一句話非常關鍵:「大國夢想,小國心態,表面自大,骨子裡還是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