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七夕節與愛情無關?那日本人過七夕做什麼?

2020-12-17 瑪雅國際教育鄭州分校

今天,瑪雅君就帶大家了解下日本的七夕節「たなばた」。

七夕別名也叫做「細竹節」「笹の節供」」或「祭星「星祭り」」,七夕在日本原是朝廷貴族的祭祀活動,又稱乞巧奠。從江戶時代起才成為一種民間慶祝活動,被定為五大傳統節日。經過多年的演變,如今已經成為日本夏季傳統的節日之一。

關於七夕節的來源有一個說法,那就是七夕的日語說法「たなばた」。「たなばた」的漢字寫作「棚機」這兩個字,其實就是一種古老的織布機。相傳古代的日本進行祭祀活動的時候,少女們需要將用「棚機」親手織成的和服,供奉在佛龕前,以迎接神的到來,祈求秋天的豐收,除去汙穢。被選中的少女被稱為「棚機女(織女)」,她們在河流等清澈水邊的紡織作坊裡懷著對神明的敬畏之心織布。那時候使用的就是「棚機」這種織布機。因此七夕的讀音就漸漸變成了「たなばた」。

日本七夕節特色

日本的七夕節本來跟我國一樣,是舊曆的7月7日,後來因為每年的節日日期計算不便,日本便採取了現實的「一刀切」處理,乾脆改成了公曆的7月7日(有些地方設為8月7日)。

與大多數人的想法不同,七夕本身並無科學道理,無論哪一天,牛郎星、織女星的亮度以及距離地球的遠近都是基本無變化的,所以在日本的七夕觀星和在中國的七夕觀星並沒有優劣之分。日本對七夕日期的修改並無任何影響。

日本七夕中「笹」,是外來文化在日本發展的縮影。「笹」既是與原本中國七夕文化中的竹竿關聯,又帶有日本青竹的特色。要知道,在日本的神道祭祀觀念中,「笹」一直被視為是「依代(即可供神靈寄身之所,一般是石頭或樹木)」,因此它又是具有祈願、闢邪作用的神聖之物。

青竹代替竹竿懸掛五色「短冊」,實際上也體現出日本神道因素對七夕潛移默化的影響。在民間,大人和小孩一起在五顏六色的長條詩箋上寫下願望和詩歌,連同用紙做的裝飾品一起掛在小竹子上,然後把這支小竹子立在院子裡,並將貢品一起擺上,以許願少女的手工藝術能提高到像織女一樣好。七夕結束後,把這小竹子和貢品一起放到河裡,意味著希望自己的心願能夠到達天河。

七夕祭

每年七月起,日本就開始有各種夏日祭活動,穿浴衣、撈金魚、拿著團扇與TA看花火。

日本很多地方都會舉行七夕祭,其中仙臺的七夕祭是最出名的,也是日本東北地區最大的節日之一。

每逢七夕祭,仙臺市整條商業街會掛上五顏六色的繡球、紙箋等裝飾點綴。

在傍晚還有七夕遊行,有抬神轎、花車、鼓笛隊伍齊聚一堂。

日本七夕還有一個習慣,就是人們會到商店購買粘米做的小點心來吃。吃這個小點心是有講究的,一來是喜鵲搭的橋怕不結實,為了保障牛郎織女的交通安全,要弄些粘的東西來把橋粘結實點兒;二來牛郎織女好久不見,難免有些情不自禁的情節,喜鵲們看在眼裡,不免亂說,為了避免影響安定團結,也要弄些粘的東西把鳥的嘴巴粘起來。

由此可見,日本的七夕和中國一樣,都是來自於牛郎織女的傳說,日本古書《古今要覽稿》,《古事類苑》等中,對這一點都有記述,按照這些資料記載,七夕在日本盛於奈良時代,最初是宮廷節日,叫做「七日盆」,用於祈求婚姻美滿,儀式相當複雜,要求一天吃七頓飯,洗七次澡。

好在,傳到民間以後,七夕變成了孩子們的節日,也就沒有了這樣多的繁瑣。

相關焦點

  • 日韓的七夕節 與愛情無關
    現在位置:中日經濟交流網>>文化採風更新:2013年08月29日17:00 日韓的七夕節 與愛情無關 人民網8月13日訊 農曆七月初七是中國傳統節日「七夕」,也被認為是
  • 「變異」的日本七夕節,從中國傳過去的七夕,經歷了什麼?
    1:日本人是什麼時候接觸到七夕的?這個得追溯到日本的奈良時代,時間為公元710年到794年,中國處於唐朝,而且開元盛世就在這段時間內。因此,七夕是在唐朝時期傳到日本的,唐朝也是日本來學習文化最多的朝代。當七夕傳到日本後,開始了不一樣的旅途,變成獨特的日本七夕節。
  • 七夕節是中國傳統節日,在日本、韓國以及越南是如何過七夕節的
    七夕節是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七夕節發源於中國,在部分受中華文化影響的亞洲國家如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也有慶祝七夕的傳統。那麼他們是如何傳承中國的七夕節的?一、日本主要祈願日本人也有過七夕節的傳統,他們稱「七夕祭」。日本的「七夕節」源自中國,據稱在奈良時代傳入。
  • 原來日本人和韓國人也過七夕節!
    七夕將至,在多數人眼裡,七夕節就是「中國情人節」,無非就是情侶們出門約會、遊玩。但其實,在古代七夕節就演變出了許多習俗和傳說,有許多我們所不知道的傳統和含義。一直以「中國情人節」的印象出現在我們記憶裡的七夕節,究竟還有著什麼我們所不知道的事情呢?
  • 日本人是怎麼過七夕節的?比中國的隆重太多了!日本七夕可不僅僅是情人節哦...
    不過,七夕在日本可不僅僅是情人節哦,雖然七夕源於中國,但是在日本七夕節可隆重多了滿街五彩繽紛的許願條和竹竿不說,還有很多特別隆重的祭典活動呢可以和孩子一起,感受不同的日本傳統文化。關於七夕節★日本七夕節源於中國,是日本夏季傳統的節日之一。
  • 原來日本的七夕是這樣!與愛情無關,可以說對單身狗非常友好了……
    明天就是七夕節了,你,有對象了嗎?沒有也沒有關係,今天小喜君要推薦一個過七夕的佳地,可以與愛情無關。那裡絕對的迷人,絕對的有趣味!這就是日本。先一起了解下,七夕在日本的發展史:雖源於中國,可由於日本本土文化的影響,日本七夕和中國七夕卻存在著諸多不同之處。七夕在奈良時代傳入日本,當時它被用於朝廷貴族的祭祀活動,又稱乞巧奠。
  • 日韓如何過七夕?源於中國的節日卻和愛情無關,形式大不相同
    今年的七夕情人節快到來了,你有沒有做好充分的送禮、表白準備呢?想怎樣和她一起度過這個浪漫的節日呢?「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又到一年一度的七夕節,天上牛郎織女鵲橋相會,人間迎來「東方情人節」。
  • 七夕快樂 看看日韓如何過七夕
    七夕快樂 看看日韓如何過七夕時間:2019-08-07 10:2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七夕快樂 看看日韓如何過七夕 七夕節是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七夕節發源於中國,在部分受中華文化影響的亞洲國家如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也有慶祝七夕的傳統。
  • 日本人七夕都許什麼願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黃文煒】7月7日是日本的七夕節,日本人一個重要習俗是在五顏六色的「短冊」上,也就是長條詩箋上寫下願望,掛在笹竹上。笹竹又叫靚竹,是日本特產竹子,葉子有抗菌、防腐的功效,夏天日本人在笹竹上擺放供奉祖先的點心。
  • 日本人都是怎麼過七夕的?
    今天是中國傳統的七夕佳節,當然這只是對於情侶們來說,對於廣大的單身汪們,今天仍然只是個平平無奇的周二工作日罷了(男默女淚!可能有小夥伴好奇,只有中國過七夕嗎?其實不是的,在我們一衣帶水的鄰國日本,也是很重視七夕這個節日的。
  • 日本別樣的七夕節習俗
    本來跟中國一樣,是舊曆的7月7日,後來在明治6年(1873年)改歷以後,只有很少地區沿用舊曆,大部分地區把七夕節變為新曆的7月7日;另外東日本和北海道,仙臺等地是推遲一月,把8月7日(一說8月6日到8日三天)作為七夕節,這樣跟舊曆七夕大致相同。日本人非常喜歡慶典,平常安靜沉穩的日本人一到慶典就好似完全變了一個人一樣。
  • 日本人竟如此過七夕?
    中國傳統的七夕節不僅是浪漫愛情的節日,在古代,還是女兒節,又名乞巧節,希望向織女一樣心靈手巧。中國文化在源遠流長,在歷史的長河中,對亞洲國家都有不小的影響,七夕風俗當然也傳入日本,在日本廢除農曆後,日本七夕節改為公曆7月7日,七夕自傳入日本後經過多年的演變,如今已成為日本夏日傳統節日之一。七夕在日本原本是朝廷貴族們的祭祀活動,又稱乞巧奠。
  • 日本今日過七夕,與愛無關?!
    七夕 笹の節供 別名「笹の節供」「星祭り」的七夕,在江戶時代被定為五節供之一,至今仍為人們所喜愛。說到七夕,總覺得很浪漫,但如果試著解開它的由來的話,就會明白各種各樣的文化是聯繫在一起的。
  • 日本七夕節風俗和中國有什麼不同 沿襲傳統值得學習
    我國的傳統節日被其他國家學習借鑑,這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日本人也過七夕節,但是日本七夕節風俗和中國又不相同,想知道有什麼差距嗎?   日本七夕節這麼過    在日本傳說,織女不但要賜給孩子們巧手,還要負責滿足各種願望。中國七夕節是祈求好手藝和祈禱得到愛情,在日本七夕節(Tanabata)主要不是用來祈禱得到愛情,只是祈求姑娘們能擁有一身好手藝。
  • 中國七夕節有上千年歷史,同為鄰國的日本,它們的七夕是怎樣的
    大家好,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最應景的節日七夕節。眾所周知七夕節是中國傳統的情人節,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深受中國文化薰陶的影響的鄰國韓國,日本也當然有七夕節。但是他們的七夕節卻有一些不同之處,到底有哪些不同呢?我們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
  • 日本也過七夕節?不但過,還過得挺有特色!
    日本人也過七夕節。中國的七夕節在大約公元8世紀時傳入日本,距今已經一千來年。這個節日傳入日本後,日本人將它變成具有自己特色的節日。七夕節在日本主要是已婚女子的節日。與中國一樣,日本女性也會向織女星乞求智巧。她們會設祭壇,供奉豐盛供品,很特別的是,她們會用彩紙做成船、馬、鶴,在一種用紙片串成的活葉小本(這種小本被日本人稱為短冊)上寫上自己的願望,然後將這些都掛在竹枝上,這樣做主要是為了祈求女孩擁有一身好手藝,例如書法和縫紉技藝等。
  • 我國七夕節是牛郎織女相會之日?您不知道的,鄰國古代的七夕節
    在我國農曆的七月初七這天,是人們所俗稱的七夕節。這個節日又被稱之為:乞巧節或是女兒節。我國古代所謂的七夕節其實與愛情無關。古代的高麗,有些地方更是會在七夕這天,舉行祈求豐收的田祭活動。古代的高麗女子在這天,對於飲食也頗為講究。她們會特意製作,麵條,麥煎餅,蒸糕等美食,來供給親朋好友品嘗。好了說完了高麗的七夕節。咱們再來說說日本的七夕節。
  • 又到七夕了,看看隔壁日本七夕怎麼過?
    七夕,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是發源於中國周朝時期的一個傳統節日,也流傳著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到了現代,也被大多數認為是中國傳統的「情人節」。而由於中國文化圈的影響,日本也有七夕節。日本的七夕始於奈良時代,不同於中國的「牛郎織女」,日本還在其傳說中加入了「棚機傳說」。日本《古事記》記載,說是在很久很久以前,一少女棚機為了替村莊消災解難,在水邊織衣祭神,並結成一夜夫妻。日本的七夕時間分地區的不同有新曆的7月7日和8月7日兩個時間。
  • 日本人怎麼過七夕?和我們不是同一天,也不是情人節!
    日本人怎麼過七夕?和我們不是同一天,也不是情人節!中國傳統節日七夕節即將到來,不少小夥伴們已經都著手準備要送給男朋友女朋友的七夕禮物了,近些年七夕節的興起,一方面是商家的營銷策略,另一方面主要還是中國傳統國學文化的復興和回歸。
  • 別樣的日本七夕節
    別樣的日本七夕節   □周廣玲  日本七夕節源於中國,但與國內的「中國情人節」不同,日本七夕不帶有任何和情人節相關的色彩。七夕是孩子們的節日,每年這時,大人和孩子都會聚在一起,把心願寫在紙條上,然後掛在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