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產地以及制茶工藝的不同,烏龍茶可以分為閩北烏龍茶,閩南烏龍茶,廣東烏龍茶和臺灣烏龍茶。
閩北烏龍茶:大紅袍、鐵羅漢、水金龜、白雞冠以及閩北水仙
產於福建武夷山,屬烏龍茶,品質優異。其外形條索緊結,色澤綠褐鮮潤,衝泡後湯色橙黃明亮,葉片紅綠相間。品質最突出之處是香氣馥鬱有蘭花香,香高而持久,「巖韻」明顯。除與一般茶葉具有提神益思,消除疲勞、生津利尿、解熱防暑、殺菌消炎、解毒防病、消食去膩、減肥健美等保健功能外,還具有防癌症、降血脂、抗衰老、等特殊功效。大紅袍很耐衝泡,衝泡七、八次仍有香味。品飲「大紅袍」茶,必須按「工夫茶」小壺小杯細品慢飲的程式,才能真正品嘗到巖茶之顛的禪茶韻味。注重活、甘、清、香。
屬烏龍茶,創製於清乾隆年間,產於閩北「秀甲東南」的名山武夷,主要分布在武夷山內山(巖山),生長在巖縫之中。鐵羅漢外形條索緊結,色澤綠褐鮮潤,衝泡後湯色橙黃明亮,葉片紅綠相間,典型的葉片有綠葉紅鑲邊之美感。鐵羅漢茶的採制技術與其它巖茶採制技術相似,只不過更加精細而已,分別為曬青、涼青、做青、炒青、初揉、復炒、復揉、走水焙、簸揀、攤涼、揀剔、復焙、再簸揀、補火等。各道工序全部由手工操作,以精湛的工藝特製而成,成品鐵羅漢香氣濃鬱。
是武夷巖茶「四大名叢「之一。產於武夷山區牛欄坑社葛寨峰下的半崖上。因茶葉濃密且閃光模樣宛如金色之龜而得此名。每年 5月中旬採摘,以二葉或三葉為主,色澤綠裡透紅,滋味甘甜,香氣高揚。濃飲且不見苦澀。色澤青褐潤亮呈「寶光」
始產於百餘年前閩北建陽縣水吉鄉大湖村帶,發源於福建建陽小湖鄉大湖村的嚴義山祝仙洞,現主產區為建甌、建陽兩縣。閩北水仙條索緊結沉重,色澤油潤暗沙綠;香氣濃鬱,具蘭花清香;滋味醇厚回甘;湯色清澈橙黃;葉底厚軟,呈「三紅七綠」狀。具有防輻射、利尿、降低膽固醇等功效。
無性系。灌木型,中葉類,晚生種。二倍體。武夷山四大名叢之一,原產福建省武夷山市隱屏峰蝙蝠洞(在武夷宮白蛇洞口和慧苑巖火焰峰下之外鬼洞亦有與白雞冠齊名之樹),色澤米黃呈乳白,湯色橙黃明亮。
閩南烏龍茶:安溪鐵觀音、黃金桂
福建安溪當地茶農發明於1725-1735年間。發源於安溪縣西坪鎮堯陽山麓(王說)。屬於烏龍茶類,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烏龍茶類的代表。介於綠茶和紅茶之間,純種鐵觀音植株為灌木型,樹勢披展,枝條斜生,葉片水平狀著生。葉形橢圓,葉緣齒疏而鈍,葉面呈波浪狀隆起,具明顯肋骨形,略向背面反卷,葉肉肥厚,葉色濃綠光潤,葉基部稍鈍,葉尖端稍凹,向左稍歪,略廠下垂,嫩芽紫紅色,因此有「紅芽歪尾桃」之稱,這是純種特徵之一。屬於半發酵茶類。具有一般茶葉的保健功能,還具有抗衰老、抗癌症、抗動脈硬化、防治糖尿病、減肥健美、防治齲齒、清熱降火,敵煙醒酒等功效。2010年以「十大名茶之首」亮相上海世博會。
原產於安溪虎邱羅巖村,是烏龍茶中風格有別於鐵觀音的又一極品。在現有烏龍茶品種中是發芽最早的一種,製成的烏龍茶,香氣特別高,所以在產區被稱為「清明茶」,「透天香」,有「一早二奇」之譽。
黃金桂是以黃旦品種茶樹嫩梢製成的烏龍茶,因其湯色金黃色有奇香似桂花,故名黃金桂。葉為橢圓形,先端梭小,葉片薄,發芽率高,芽頭密,嫩芽黃綠,毫少。
廣東烏龍茶:鳳凰單叢、鳳凰水仙
其外形條索粗壯,勻整挺直,色澤黃褐,油潤有光,並有硃砂紅點;衝泡清香持久,有獨特的天然蘭花香,滋味濃醇鮮爽,潤喉回甘;湯色清澈黃亮,葉底邊緣朱紅,葉腹黃亮,素有「綠葉紅鑲邊」之稱。鳳凰單叢茶,屬烏龍茶類。其外形條索粗壯,勻整挺直,色澤黃褐,油潤有光,並有硃砂紅點;衝泡清香持久,有獨特的天然蘭花香,滋味濃醇鮮爽,潤喉回甘;具有獨特的山韻品格。
具有獨特的天然花香,湯色澄明黃亮,碗內壁顯金圈,滋味濃醇鮮爽,葉底勻齊,青葉鑲紅邊。其泡茶方法也十分講究,用特製精巧的宜興小紫砂茶壺,用「若深珍藏「小瓷杯泡飲,茶多水少時間短。一泡聞其香;二泡嘗其味;三泡飲其湯。飲後令人釋躁平矜怡情悅性。暢銷泰國;新加坡等國家。
臺灣烏龍茶:凍頂烏龍,阿里山烏龍
凍頂烏龍茶,產地為臺灣鹿谷鄉鳳凰村永隆村彰雅村(凍頂巷),茶區海拔約600-1000公尺,依以上三點為核心產區,被譽為「茶中聖品」。凍頂烏龍茶湯清爽怡人,湯色蜜綠帶金黃,茶香清新典雅,香氣清雅,喉韻回甘濃鬱且持久,香氣獨特據說是帝王級泡澡茶浴的佳品。臺灣鹿谷附近凍頂山,山多霧,路陡滑,上山採茶都要將腳尖「凍」起來,避免滑下去,山頂叫凍頂、山腳叫凍腳。所以凍頂茶產量有限,尤為珍貴。
阿里山烏龍茶是臺灣高山茶代表,產於臺灣省嘉義縣大阿里山區,分為青心烏龍茶和金萱烏龍茶。
阿里山烏龍茶湯清爽怡人,湯色蜜綠帶金黃,茶香清新典雅,獨具風味,質量俱佳。成茶條索緊結,呈半球形且顆粒大﹑連梗者(手採茶青)。衝泡後可見多為一心二葉之整朵茶青,葉片多完整,葉片之間節間長(常被誤為是太老茶青),芽葉肥厚﹑富彈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