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德華
中印邊界包括3488公裡長的實際控制線。雙方一直同意,在邊界問題最後解決之前,有必要維持實控線沿線地區的和平與安寧。
1962年通過戰爭形成的「實控線」,是中印邊境的「紅線」。 最近印度採取咄咄逼人的「前進政策」,把公路修到爭議領土,蠶食了中國的領土。中國軍隊當然不能坐視。
據《今日印度》等媒體零散報導資料顯示,印方稱中國在5月第一周「穿過加勒萬河谷」並向印度前進,為此,印軍迅速出動並與中方形成對峙,雙方在5月18日開始築壘對峙。但是,印度軍方承認,對邊界控制線,雙方「認知不同」。
目前中印軍事對峙有緩和跡象。據印媒《印度時報》9日報導,印度軍方消息人士稱,中國和印度軍隊開始在加爾萬山谷和拉達克東部的兩個地區「脫離接觸」,反映出他們願意通過談判解決長達一個月的僵局。
據報導,印度軍方消息人士稱,中國和印度軍隊都從加勒萬河谷等地撤走了一些軍隊,並拆除了臨時基礎設施。
目前中印邊境有23處有爭議 ,主要集中在東部的藏南和西部的阿克賽欽。不同的是,藏南是印度實際控制,而阿克賽欽是我們實際控制。
這次的軍事對峙,就發生在新疆阿克賽欽地區。印度剝奪克什米爾的特殊地位後,又把中國的阿克賽欽劃入印度的版圖,這是爭端的深層次原因。
阿克賽欽地區面積與臺灣島幾乎一樣大,那裡自古以來就是從新疆進入西藏的重要通道。建國初期,中國人民解放軍就是從阿克賽欽地區進入西藏阿里地區的。連接新疆葉城和西藏拉孜的新藏公路,穿過阿克賽欽地區。
阿克塞欽對印度同樣非常重要,是高懸在印度頭上的一把利劍。1962年中印邊境反擊戰,我軍就是從這裡殺出來的,直逼新德裡。阿克賽欽地區的中印邊境線,距新德裡等印度中心城市直線距離只有300公裡。同時,在印巴戰爭爆發時,我們可以有力地支持巴方,讓印度陷入腹背受敵。
儘管中印兩軍都作出了撤軍的姿態,但班公湖和基阿姆溫泉等地仍有對峙,這兩地的對抗最具代表性。據《印度時報》稱,這兩地的對峙並沒有改變。中國強烈反對印度在班公湖附近鋪設兩條關鍵道路。
印度軍方消息人士稱,雙方將在周三舉行少將級別的會談,以進一步緩解該地區的緊張局勢。印度之所以從強硬的立場上後退,是感到了中國強大的軍事壓力。按照網友的說法是,「把槍頂在印軍的腦門上。」
印媒援引《環球時報》的報導稱,中國人民解放軍已從中部的湖北省調派一個空降旅,前往實控線附近的某個地方,以進一步加強其軍事建設。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幾小時內」,就把「數千名士兵」調派到青藏高原。
自5月5日在班公湖發生暴力衝突後,印度和中國軍隊進行了長達一個多月的對峙,這是2017年的洞朗對峙事件後最大的軍事對峙。
周六,位於列城的印度第14軍指揮官哈林德辛格中將與西藏軍區司令員柳林少將舉行了一次廣泛的會議,這是雙方為結束爭端所做的首次認真努力。 印媒稱,儘管沒有產生「任何切實的結果」,但為進一步談判創造了氣氛。
中國外交部周日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會晤在「友好和積極的氣氛中」進行,雙方同意「早日解決」該問題,這將有助於兩國關係的進一步發展。同時,兩國同意努力維護實際控制線沿線的和平,並通過談判解決僵局。
星期六的會談前一天,兩國舉行了外交會談,雙方同意在尊重彼此敏感和關切的情況下,通過和平談判處理彼此的「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