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衛星圖像顯示 中印在加勒萬河谷地區的現狀

2020-12-25 環球觀

2020年7月6日,由Maxar技術公司(總部位於美國科羅拉多州的威斯敏斯特市,專門從事製造通信,地球觀測,雷達和在軌服務衛星,衛星產品及相關服務)提供的衛星圖像顯示了印度和中國爭議邊界上的加勒萬河谷(Galwan Valley)現狀,中國和印度似乎已經拆除了中印雙方最近在該地區的建築工程。

路透社7月6日報導稱,多位印度政府消息人士指出,中國7月6日開始從中印爭議邊界地區撤回軍隊。上個月中印邊界爆發流血衝突,造成20名印度士兵喪生。圖為6月28日,加勒萬河谷地帶衛星圖,可見車輛和建築。

印度政府消息人士指出,7月6日在加勒萬河谷衝突地點附近的一處據點,見到中國軍隊拆除帳篷及工事。由於未獲授權與媒體交談,消息人士不願具名。消息人士指出,可以見到車輛撤出該區域,同時另外兩個爭議邊界地區Hotsprings與Gogra也有類似行動。圖為7月6日,加勒萬河谷地帶的衛星圖像。

在回答關於中國從加勒萬河谷撤回設備的問題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雙方「正在採取有效措施緩解邊界局勢。」圖為6月28日,加勒萬河谷地帶的衛星圖像。

趙立堅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們希望印度能和中國相向而行,採取切實措施執行雙方所同意的舉措,繼續通過外交和軍事渠道緊密溝通,共同努力降溫邊境局勢。」圖為7月6日,加勒萬河谷衛星圖像。

相較於前一張衛星圖,同一個位置,6月28日,軍事設施建築和車輛出現在該地區。

相關焦點

  • 中印衝突:美國衛星拍攝加勒萬河谷開始集結大量軍隊挑釁
    印度與中國部隊在拉達克發生暴力衝突導致死傷後,雙方一級戰備,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衛星公司6月16日公布最新加勒萬河谷(Galwan Valley)地區照片。綜合媒體6月17日報導,中印兩國守軍在喜馬拉雅山脈上有主權爭議地區發生的暴力衝突曝光後,印方表示至少20名士兵喪生,並稱中方也有人員傷亡,但中國國防部與中國媒體未證實中方軍人的傷亡人數,印度官方也沒有進一步表態。
  • 外交部:中印在加勒萬河谷等地區已採取有效措施脫離一線接觸
    外交部:中印在加勒萬河谷等地區已採取有效措施脫離一線接觸 2020-07-10 15:16:57   來源:央視網
  • 讓我們認識中印邊境衝突地加勒萬河谷
    讓我們認識中印邊境衝突地加勒萬河谷加勒萬河谷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固有領土!中國民族自古以來就是熱愛和平的民族!同時中國民族也是不怕艱難險阻的民族!加勒萬河發源於我國新疆和田縣,為加勒萬河谷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水源,而後向西北匯入印度拉達克地區實際控制的什約克河。加勒萬河谷地區,位於中印邊界西段新疆阿克賽欽西部,在喀喇崑崙山和岡底斯山山區,山高坡陡,交通不便,高寒缺氧,荒無人煙。河谷兩側山巒聳峙,是高聳入雲的加勒萬岡日山脈。加勒萬河在這裡向西注入什約克河。
  • 中印邊境衝突加勒萬河谷
    中印邊境衝突加勒萬河谷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不行!我們需要,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加勒萬河谷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加勒萬河谷有加勒萬河衝擊而成,加勒萬河發源於中國新疆和田縣,流到加勒萬河谷向西北匯入什約克河!給什約克河帶來了源源不斷的水源!加勒萬河谷東接阿賽克欽,西接什約克河河谷,是阿賽克欽通往克什米爾的關鍵通道!
  • 印軍T90部署加勒萬河谷,衛星圖曝光其最大硬傷,土路無法通行
    據印度媒體報導,早在一個月前,印軍就在中印邊境加勒萬河谷地區已做好充分準備,部署T-90主戰坦克。作為印度陸軍主力,同時也是印軍最強的T-90坦克,其究竟作戰能力如何呢?遙感智庫與您一起分析一下。結合該坦克炮有效射程,從遙感影像分析中印邊境實控線我方一側5-7公裡範圍內無明顯主戰基地,作戰主力不會受到大的影響。且加勒萬河谷於我國新疆阿克賽欽西南,印控克什米爾當面,該地區多高山峽谷,地形複雜,谷深溝窄,山體坡度大多高至40°以上,由於T-90坦克受爬坡度和側傾坡度等限制,作戰能力受到明顯削弱。
  • 中印重兵壓境,加勒萬河谷成爭奪焦點!中印邊境衝突,會怎麼解決
    加勒萬河,紅色為谷歌地圖中方控制區(圖源:FX168)加勒萬河谷地區戰略位置非常重要,直接關係到印軍在中印邊境補給線的安慰。某種程度上可以說,中印士兵在加勒萬河谷的衝突只是表象,而印方在拉達克的「DSDBO」戰略公路,以及中方在西部邊疆非前線地帶的戰備調動,才是背後的關鍵。
  • 印媒:中印兩軍開始從加勒萬河谷等兩個地區「脫離接觸」
    作者:王德華中印邊界包括3488公裡長的實際控制線。雙方一直同意,在邊界問題最後解決之前,有必要維持實控線沿線地區的和平與安寧。1962年通過戰爭形成的「實控線」,是中印邊境的「紅線」。 最近印度採取咄咄逼人的「前進政策」,把公路修到爭議領土,蠶食了中國的領土。
  • 外交部介紹中印邊界加勒萬河谷等地局勢最新進展
    有記者提問,據報導,有消息人士稱,中印外交和軍事層面的對話正在進行,雙方部隊已在加勒萬河谷、溫泉以及空喀山口三個地區完成脫離接觸,唯一有待實施脫離接觸的地區是班公湖沿岸區域。請問中方能否證實並介紹相關情況?汪文斌表示,近期中印雙方通過軍事和外交渠道進行了密集的溝通,已經舉行了四輪軍長級會談、三次邊境事務磋商和協調工作的機制會議。
  • 中印交匯地區的加勒萬河谷,隱藏著『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鳥島』
    中印爭端地區加勒萬河谷,流淌著一條連接中印邊界線的湖,叫班公湖。班公湖班公湖位於阿里地區日土縣城西北約12公裡處,是中國日土縣與克什米爾交界的原屬於中國的內陸湖泊(根據1959年中印實際控制線,此湖還是屬於中國控制的,我國不承認現在的實際控制線)。
  • 印度侵犯我國加勒萬河谷地區,我方回應:將加強管控
    據中國軍隊有關消息人士介紹,自5月上旬以來,印度在中印邊境加勒萬河谷地區越線進入中國領土,建設工事,阻擋中方邊防部隊的正常巡邏執勤,試圖單方面改變邊境管控現狀。加勒萬河谷地區是中國領土,印方上述行為,侵犯了中國領土主權,損害兩軍關係。
  • 印高級官員:印軍已從加勒萬河谷地區衝突地點後撤1.5公裡
    7月5日晚,中印邊界問題中方特別代表、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同印方特別代表、印度國家安全顧問多瓦爾通電話。雙方就緩和當前兩國邊界事態達成積極共識,約定儘快完成雙方一線部隊脫離接觸進程。當地時間7月7日,一名印度高級官員告訴《印度教徒報》(The Hindu),中國軍隊已後撤約2公裡,印度軍隊也從位於加勒萬河谷地區的衝突地點後撤了約1.5公裡。這名官員補充稱,中印雙方經協商後達成共識,約定在6月15日衝突地點附近建立一個約3.5公裡至4公裡的緩衝區。「每側只部署約30人,之間相距3.5到4公裡,這是商定的緩衝區。」
  • 科普:加勒萬河谷的地理方位以及戰略意義
    加勒萬河谷的地理方位以及戰略意義加勒萬河谷的地理方位加勒萬河谷地區,位於中印邊界西段新疆阿克賽欽西部,在喀喇崑崙山和岡底斯山山區,山高坡陡,交通不便,高寒缺氧,荒無人煙。河谷兩側山巒聳峙,是高聳入雲的加勒萬岡日山脈。
  • 青藏高原的戰略要地及重要門戶:加勒萬河谷口
    這次中印邊界衝突就是因為印度士兵非法越界,從拉達克地區跑到我國阿克賽欽西部前沿的加勒萬河谷口而引起的。印度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就是因為加勒萬河谷口是青藏高原的戰略要地及重要門戶。加勒萬河谷呈東西走向,向西與呈南北走向的印度控制的什約克河谷垂直,兩個河谷呈T字型分布,所以,加勒萬河谷口直接對著什約克河谷,就是T字兩條線的交接點。
  • 中印加勒萬河谷衝突事件,點燃了印度人的怒火!莫迪承認中國說法
    印中邊防部隊在邊境加勒萬河谷地區發生激烈衝突後,印度國內輿論對事件的後續進展及周邊影響高度關注。《印度時報》18日引述印度政府消息人士的話稱,印中兩軍此前進行的對話在衝突後陷入「僵局」,但預計未來幾天還會繼續進行溝通交流。
  • 印度開拍「加勒萬河谷大捷」!我們呢?
    網絡最近傳出,印度在拍攝「加勒萬河谷大捷」,反映去年發生在中印邊境加勒河萬谷的對峙事件。從流出的視頻來看:加勒萬河谷,一群「解放軍戰士」,在印軍的神勇打擊下節節敗退,而印度士兵卻在激烈的搏殺中展現出巨大的勇氣和強大的戰鬥力……要說臉皮厚,印度說他是世界「老三」,估計沒有哪個國家敢稱是「老大」和「老二」。
  • 中印邊境衝突地區在哪裡 中印邊境衝突起因始末
    中印邊境衝突地區在哪裡 中印邊境衝突起因始末>>  西部戰區新聞發言人張水利大校就中印邊防人員位加勒萬河谷地區衝突對外發表聲明:6月15日晚,在中印邊境加勒萬河谷地區,印軍違背承諾,再次越過實控線非法活動,蓄意發動挑釁攻擊,引發雙方激烈肢體衝突,造成人員傷亡
  • 中方詳述加勒萬河谷衝突來龍去脈,莫迪終於承認,中方沒有越境!
    日前,中印雙方圍繞加勒萬河谷,產生了衝突事件,造成印方人員死傷。隨後我國向印方闡明了中方嚴正立場,要求印方對此開展徹底調查,嚴懲肇事責任人,嚴格管束一線部隊,立即停止一切挑釁性舉動,確保此類事件不得再發生,並儘快召開第二次軍長級會晤,解決現地相關事宜。
  • 印媒稱「印軍向加勒萬河谷增兵」,我們怎麼可能放棄阿克賽欽?
    作者:王德華來自印度和中國的250多名士兵,5月5日在拉達克地區邊界巡邏時發生爭吵。自那以後,雙方以一種咄咄逼人的方式部署更多軍隊,以宣示對加勒萬河谷的主權。自1962年以來,加勒萬河谷一直是一個爆發點。
  • 印度拍攝《加勒萬河谷》電影,太神了……
    這不,電影製作水準相當可以的印度寶萊塢,要拍攝反映中印兩軍加勒萬河谷衝突的電影《加勒萬河谷》,已經開機拍攝了。近日,有網民發布消息,稱印度要拍攝電影《加勒萬河谷》,並貼了幾張電影拍攝現場照片。對於加勒萬河谷衝突,中國網民可謂是記憶猶新啊!一名網梅風松骨2020就指出:加勒萬河谷衝突,第一撥印軍100多被打死20多;列城印軍前指失去聯絡又調集6個部隊組成6支突擊隊前往增援,結果先後到現場一看都嚇傻了,誰也不敢動。共計500多人當俘虜,我軍夥食準備不足,士兵就地遣散,留下校尉軍官30多人,挽留3天,每人都有坦白錄像。如果印度放映「大片」,中國就放「小片」。
  • 當學上甘嶺「坑道」經驗,堅守加勒萬河谷,防禦印軍冬季乘虛而入
    中印雙方一致同意,分批次組織一線部隊「脫離接觸」,促進邊境地區局勢降溫。在加勒萬河谷內。雙方對峙的帳篷已經基本被拆除,雙方軍隊按照約定的後撤路線,各撤退了1.8公裡。在1.8公裡的位置上,中印兩軍各派出了一個排的士兵建立臨時哨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