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我和父親觀看了發射載人火箭的實況轉播,我兒子也來觀看。
問:「那個火箭裡有人麼?」
我說:「當然有,這是載人火箭」
她又問:「太空人要去月亮上麼?」
我說:「他們要去空間站。」
過了一會兒,她帶著一個樂高空間站模型回來了。Q: 「就像這個一樣麼?」
我說:「沒錯,就是這個,飄在太空裡看地球」
兒子看起來很羨慕:「他們看到的星星一定很大」
帶孩子去看星空,給他一個夢想
我兒子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他曾經在荒野裡睡過三次,晚飯後關掉營燈,偶爾看到滿天繁星和非常清晰的星系,偶爾看到流星經過。他父親和我震驚得說不出話來,我們可以想像星空對孩子們的影響。在城市裡很難看到這樣的星空,所以他很羨慕能接近看星星的太空人。
作家龍應臺說:
當我們和早教同學談論聊天的時候,我們經常談論我們的孩子生活在城市裡,遭受「自然缺失症」的折磨,許多人對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缺乏耐心和細緻的觀察,而想像力僅限於人造物品,如果我們想讓我們的孩子儘早被工業社會疏遠,我們應該有意識地對他們進行一些自然教育。
因為在荒原上看星星的經歷,我發現帶孩子去看星星可能是一種開放自然教育、激發孩子興趣的有效途徑。
更好地查看星星的孩子
如果我們看星星,我們只能讓孩子們更加親近自然,那麼在當今人類文化寶庫中,就不會有那麼多的詩讚美星空,那麼就有那麼多的畫家用畫筆描繪星空。仰望星空對孩子們有著深刻的心理意義。
首先,激發孩子的想像力
心理學家奈拉曾經做過一個實驗:他把6到9歲的孩子分成兩組。給第一組看每日的桌子和長椅,第二組看星星和銀河系的圖片。然後對他們進行發散性思維測試,結果顯示,第二組兒童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這個結果一點也不奇怪,當我們回首滿天繁星時,我們是否也會暫時拋開身邊的瑣事,考慮更抽象、更宏大的命題?對孩子們來說,看星星也能激發他們的想像力和好奇心。看到壯麗的天空後,我兒子一直纏著我們問有關宇宙的問題。在他的繪畫中,星星會被想像成各種各樣的物體,餅乾嗎?寶石
第二,增強孩子的探索欲望
小時候讀一則故事,中國古代著名的大科學家匡衡,他過去喜歡讀星星的孩子,甚至還寫了一本天文學書《靈憲》。巧合的是,許多偉大的詩人都有相同的愛好,為什麼?因為繁星密布的天空對我們都是熟悉和陌生的,對於宇宙深處無數的問題,沒有已知的答案和固定的思維模式。在思考星空的過程中,孩子們探索的欲望也會無限增長。
最後,更廣闊的視野
哲學家康德說:世界上有兩種東西,我想得越深,我腦海中所喚起的敬畏就越神奇,我心中的這就是我上方的星空和道德法則也會繼續成長。
我們常說,旅行可以讓孩子有更廣闊的視野,因為在旅行中寶寶可以接觸到日常生活中不常見的事物,走出城市去看山川湖海,雪山草原,開始明白生活不僅僅是幼兒園,在地板上玩具,或者動畫片。因此一個節日爸爸媽媽總是奔向遠方,而卻忘記了他頭頂的星空也充滿了魅力,可以開闊孩子們的視野。
觀星策略
雖然看星星能給孩子們的成長帶來很多好處,但是在城市裡看星星並不容易。由城市中的霓虹燈引起的光汙染使夜空中的星星變得很暗。如果我們不使用望遠鏡,我們可能看不到清晰的銀河北鬥。那麼,如何帶著寶寶看星星去了解宇宙呢?試試這些方法。
1、天文學玩具
即使是兩歲的孩子也能從無法抗拒看到星空的魅力。自從我在家買瞭望遠鏡以後,我兒子就叫他「神奇大炮」,在晴朗的晚上,我父親會帶他去使用望遠鏡看星星。當遇到一些特殊的天文現象時,他們也會早早地等在那裡觀看。即使你對天文學一無所知,望遠鏡中的奇蹟也能幫助孩子們打開魔法之門世界。
2、關於宇宙的圖畫書
當寶寶對宇宙有一定的認識時,我們可以用圖畫書向他們解釋宇宙的基本運行原理。從為什麼有白天和黑夜,月亮太陽和地球的故事等等。我兒子的第一本宇宙圖畫書是《我們的太空》有趣的,這種繪本可以自己操作,適合有強烈好奇心的小寶寶使用,內容非常有趣幽默,當我和父母和孩子一起讀的時候,我忍不住笑了。
3、郊外野營觀星
如果你不喜歡在家裡看圖畫書和星星,你可以試著在郊區計劃一次野營旅行,遠離城市的星星會更美麗。近來天氣相當宜人,夏夜星空各具特色。帶上帳篷和寶寶去看星星。比遊樂園酷多了。
編輯後使用寶寶:
說馬化騰,
來自網際網路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