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研究數據顯示,全世界每年消耗的石油總量約40億噸,按照這個速度計算的話,世界石油總儲量保守估計,可供人類使用約200-300年。在新能源仍無法轉移人們對石油絕對依賴的情況上,以及全球油氣資源日益枯竭的「生死關頭」,世界各國紛紛把「饑渴」的目光,投向了最北端的北極地區。
北極如同一塊唾手可得的「肥肉」,讓世界各國無不垂涎三尺,尤其是地處北極圈周邊的幾個國家,明裡暗裡白天晚上皆摩拳擦掌、蠢蠢欲動。北極地區與南極不同,南極洲孤懸海外,不與任何大陸接壤,周身被廣袤的大洋包裹,加之氣候惡劣補給困難,其開發難度遠遠大於「家門口」的北極地區。
俗話說,兔子不吃窩邊草,然而現實情況是,你不吃的話,被別的兔子給吃了。要知道,北極地區除了蘊藏著豐富的油氣資源外,其航道價值也是得天獨厚的。為此從上個世紀開始,俄羅斯不斷擴大駐紮在北極地區的軍隊規模和建設步伐。開採和使用只是目的,而宣示主權、表明姿態才是眼下最要緊的一步。
為此,俄羅斯在擁有全世界最大規模破冰船隊,以及核動力破冰技術的基礎上,開發建造了一款全球最大的破冰船。由此可見,俄羅斯對北極地區的徵程和野心,一直是呈正增長趨勢。這艘全球最大的柴電動力破冰船「維克託·切爾諾梅爾金」號,已於11月3日在俄聖彼得堡入役,預計不久將開赴北冰洋。
據當地媒體報導,在這艘破冰船的入役儀式上,俄總統普京發表了重要講話,聲稱俄羅斯破冰船隊舉世無雙,並隨著切爾諾梅爾金號的加入,俄羅斯在北極地區的戰略地位將如虎添翼。據資料顯示,這艘破冰船滿載排水量高達22300噸,無冰區航速可達到17節,即便在3米厚的冰層中行進,也能進退自如。
此前聯合國發文稱,北極地區屬於全人類,應由世界各國共同開發和保護。這也意味著,實力允許、條件合適、技術達標的話,任何國家都可以在北極進行保護性開採。而各大國圍繞北極展開的爭奪,肇始於美俄。考慮到極地地區的戰略地位,俄羅斯已加緊成了北極司令部,並從其他艦隊抽調強力部門進行補充。
目前,俄基地部隊已在俄屬極地島嶼上展開了基地建設和開發,並由此形成了一支由十數支海陸空部隊組成的極地戰術集群。相較而言,美國和加拿大的幾艘破冰船則相形見絀。這也使得俄出入極地,具備極大地軍事和戰略自由,其他國家望塵莫及。不過,在歐美地緣政治封鎖之下,俄羅斯就顯得有點格格不入。
也正因為如此,俄羅斯在北極地區欲求「一家獨大」,顯然沒有足夠的說服力。自然軟的不行,只能來硬的了。為此,俄羅斯不遺餘力加快對北極地區的軍事建設步伐,以期保持強有力的威懾。這也就意味著,在可預見的將來,北極這塊人類所剩無幾的資源儲備區,將持續上演權益爭奪的「龍虎鬥」。
至於鹿死誰手,請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