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蜜蜂產業精準扶貧初見成效 百花蜂業扶貧模式受肯定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科教部相關和中國蜂產品協會負責人出席了座談會,北京百花蜂業等7家來自全國的蜂產品企業和蜂產品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參加了會議。 會上,國家標準委和全國供銷總社科教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了國家對扶貧標準制定方面的一些要求,參會企業和合作社的代表介紹了各自在養蜂扶貧方面所做的工作,取得的成效、遇到的問題以及改進建議。
-
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幫助農民更好發展「甜蜜」事業
李建科(手持活框者)為蜂農指導中蜂養殖技術。 中國農業科學院供圖 別看蜜蜂小,卻能挑大梁! 以「三區三州」為代表的深度貧困地區是脫貧攻堅中的硬骨頭。巧合的是,這些地區幾乎都是現有中蜂(中華蜜蜂,為我國獨有品種)適宜養殖地。如何發揮當地優勢,助力農民脫貧致富,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探索出了許多新路徑。 帶動蜂農科學養殖 蜜蜂不再亂飛,蜂群產蜜量從5公斤提高到10公斤 「李教授好!俺們蜜蜂的春季疫病怎樣防控?
-
江油:創新建立蜜蜂產業技術扶貧新模式
隨著脫貧攻堅產業扶貧工作的逐步推進,江油市農業農村局創新探索建立了「育人才、結聯盟、建基地、搞加工、創品牌、促營銷、助脫貧」的高效優質養蜂技術扶貧新模式。目前,我市有蜂業協會1個,中蜂養殖技術試驗示範基地1個,中蜂養殖合作社21個,養蜂戶2800餘戶,規模以上養蜂戶300餘戶,飼養總量4萬餘群。 2020年蜂蜜產量1854.8噸,蜂業總產值8326.7萬元,蜂蠟8000斤。一是注重人才培養,大力推行「名師帶徒」培育新模式。借鑑 「師傅」帶「徒弟」的傳統教育方式,通過「面對面」、「手把手」的「師帶徒」模式,培養高效優質養蜂技術能手。
-
郊區草帽山蜜蜂養殖合作社2018年力爭開拓高端市場
,郊區舊街鄉南溝村的蜜蜂養殖戶們開始忙碌起來:他們加強對蜂箱、蜂群的查看、管理,平日裡大家常聚在一起交流經驗。 南溝村草帽山蜜蜂養殖合作社理事長閆潤生最近很忙。3月15日,他剛給社員開完會,就電話聯繫相關專家來村指導蜂農養殖技術。「合作社的蜜蜂還麻煩您來給看看,咱們敲定個時間,蜂農有不少問題要問您呢……」掛了電話,閆潤生說,「都聯繫好了,請區裡的養蜂專家來村指導,好讓今年蜂農獲得更多收益。」
-
黔西南州興仁市林業局蜜蜂在這安了家
,對在高海拔、原生態環境下養殖的中華蜜蜂試驗點進行驗收,初步驗收結果為此類蜜蜂品質好,產量能夠達到其他地區標準。 「日前,我們組織協調興仁市大塘蜜蜂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投放20箱蜜蜂在梨樹坪國有林場大丫口工區,這個地方海拔高,基本上是原生態,在秋季環境下,經過20多天的時間,蜂蜜品質如何、產量有多少,現在心裡還是沒有底。」興仁市梨樹坪國有林場負責人介紹。 秋雨綿綿,走進海拔1800米大丫口工區,20桶蜂蜜有序排列,工作人員穿戴好相關防護工具以後,開始開箱、收蜜。
-
新田:貧困戶養殖蜜蜂 釀出甜蜜生活
眼下儘管已是初冬,但在湖南省新田縣馬場嶺村,草木綠意盎然,一群群蜜蜂不停往返草叢和蜂箱之間,「嗡嗡嗡」的聲音讓靜謐的山野顯得十分熱鬧。村民謝春波正打開蜂箱逐一查看,看著蜂箱裡一天天多起來的蜜,謝春波一家的甜蜜生活也越過越有勁兒。
-
慈利縣零陽鎮:蜜蜂嗡嗡 助唱脫貧攻堅之「歌」
紅網時刻張家界5月29日訊(通訊員 王中建)慈利縣零陽鎮兩溪村駐村扶貧工作組立足當地天然花源粉源植物豐富的優勢,因地制宜,幫助該村貧困戶走上特色養殖——養蜂之路。蜜蜂「嗡嗡」,助唱脫貧攻堅之「歌」。養蜂戶主在改用活框養殖蜜蜂。兩溪村是該鎮三個貧困村之一,市交通運輸局駐村幫扶幹部陳新平自去年8月進駐該村以來,通過細緻走訪和調查發現,該村地處山區,植被茂密、蜜源粉源豐富,具有得天獨厚的養蜂條件;當地人歷來也有飼養中華蜜蜂(即土蜂)的習慣,少則幾群,多則幾十群,由於缺乏技術,產量不高、效益不是很好。
-
桃源烏雲界:白雲生處養蜜蜂,年產值達70萬元
踩著太陽升起的節奏,烏雲界森源蜜蜂養殖專業合作社的理事長兼技術員張毅開始了一天的割蜜事業。今天,他要割的是合作社社員、建檔立卡貧困戶黃一龍家的最後一桶蜂蜜。將蜜蜂一點一點從蜂桶趕入收蜂簍後,一頁一頁排列整齊的巢脾就露了出來,用割蜜刀將巢脾小心翼翼割離蜂桶,再將巢脾上儲藏花粉和蜂蛹的部分割掉,剩下的就是純正的蜂蜜了,在光的照射下,蜂蜜晶瑩剔透,色澤誘人。
-
湖南:特色農產品助脫貧 軍地攜手促發展-中國食品安全網
「一村一品」助脫貧,軍營攜手促進鄉村振興發展。 日前,首批貴州「黔貨出山進軍營」2.0版在湖南長沙駐軍落地,來自湖南省瀏陽市文家市鎮的「百姓糧、紅軍餐」系列農產品是第一次進入軍營超市。
-
農民養了一箱蜜蜂,有一種毒蜂經常會去吃蜜蜂,如何防範和驅趕?
關於農民養了一箱蜜蜂,有一種毒蜂經常會去吃蜜蜂,如何防範和驅趕的問題,其實這是養蜂人常見的問題,也是蜜蜂養殖上蜜蜂的一大天敵,防範不好,對我們養蜂造成的損失是巨大的,但是只要加強管理,及時制止,還是可以取到很好的效果的。那麼究竟危害蜜蜂的毒蜂是什麼?我們又該怎麼防範和驅趕呢?
-
運城市供銷系統新絳珍糧專業合作社入選第二批全國農民合作社典型...
附件:全國農民合作社典型案例名單(2020年)一、黨建引領強社,提升規範發展水平1.戈壁黨旗紅 助力百姓富(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右旗蘇恩達來駱駝養殖馴化專業合作社)2.黨建引領拓思路 產業發展惠農民 鄉村振興有奔頭
-
石門蜂業躍上新臺階 養殖規模達2萬戶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5月7日訊(通訊員 陳碩 蔡書文) 近些年,石門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發展蜜蜂養殖產業,積極通過示範引領、統籌規劃、資金扶持等措施構建這一「空中農業」的循環經濟產業體系,走出了一條經濟生態雙贏的特色脫貧之路。
-
廣東農民專業合作社省級示範社(2020年)評定名單公示
我市入選的8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分別為,新興縣果芝林種植專業合作社、鬱南縣慶豐綠色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雲城區梘興南藥種植專業合作社、新興縣五鵝茶業專業合作社、新興縣保加利養殖專業合作社、雲安區千谷種養專業合作社、雲浮市眾發牛大力種植專業合作社、鬱南縣建城鎮春記蜜蜂養殖專業合作社。
-
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開拓「蜂業」特色扶貧路
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專家在長期的扶貧工作中發現,我國深度貧困地區與現有中蜂適宜養殖地有超過90%的重疊。2015年以來,蜜蜂研究所專家團隊深入全國14個連片特困地區的22個縣市,把蜂業科技創新與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深度融合,開拓出一條具有蜂業特色的扶貧之路。 寧陝是陝西省南部的一個貧困縣。
-
酒泉市推進農民專業合作社高質量發展側記
示範引領增強帶動能力 當前,制約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農民專業化組織弱、小、散,沒有形成發展合力。大力實施合作社規範提升行動,推進全市農民專業合作社高質量發展是破題之舉。 金塔縣大洋葡萄種植專業合作社成立於2014年,經過多年發展,已成為集葡萄果品包裝、鮮儲、銷售為一體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社。 「為促進合作社儘快步入正軌化運行,我們不斷吸取發達地區經驗,最終形成了集生產種植、冷庫儲藏、市場銷售為一體的現代化農業生產體系。」金塔縣大洋葡萄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杜洋說。
-
稻城麻格同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簡介
稻城麻格同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於2018年4月11日,原成員為達瓦澤仁等四人。在2019年11月7日成員變更擴大為達瓦澤仁等三十九人,覆蓋深度貧困村:麻格同村三十九戶村戶(含一十三戶貧困戶),2019年提前一年實現脫貧摘帽。
-
蜜蜂養殖,如何給蜜蜂做蜂標?老蜂農分享這樣的方法
導讀:關於蜜蜂如何做蜂標的問題,蜂部落先說明一下蜂標是什麼,蜂部落的理解是蜜蜂的標記,既然是蜜蜂的標記,那麼我們就應該考慮的是三型蜂的標記,也就是說有蜂王、工蜂、雄蜂的標記,在實際養殖中其實除了研究之外一般都只是給蜂王做標記。
-
蜜蜂產業「釀」出甜蜜新生活
「合作社曾經因為誤噴農藥,發生過20箱蜂大量死亡的事故。」說起過去發生的事,姚俊仍然記憶猶新。 過去,來鳳縣蜂農依靠土法散養中蜂,不但蜂蜜產量低、含水量偏高、質量參差不齊,而且在中蜂遭遇病蟲害或蜜蜂種群爭鬥時,蜂農往往束手無策,只能看著蜜蜂大量死亡。「要想產業化、規模化養殖,最重要的就是技術!」姚俊感慨。
-
農業農村部推介第二批全國農民合作社典型案例
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右旗蘇恩達來駱駝養殖馴化專業合作社、陝西省米脂縣楊家溝村寺溝亨亨養殖專業合作社等探索「黨支部+農民合作社+農(牧)戶」黨建富民新模式,走出支部有作為、黨員起作用、群眾得實惠、集體能增收、村民有奔頭的多贏之路。二是助力脫貧攻堅,帶動農戶增收致富。全國貧困地區72萬多家農民合作社發揮對貧困人口的組織和帶動作用,發展特色產業脫貧。
-
來鳳9家農民合作社獲省級示範社殊榮
恩施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向相輝 通訊員張東山)近日,省農業農村廳公布846家省級農民合作社示範社監測合格,來鳳佔5家;317家農民合作社遞補為2020年省級農民合作社示範社,來鳳4家入列。示範社監測合格的是來鳳縣鳳頭姜產銷專業合作社、來鳳縣三豐薯業專業合作者、來鳳縣農園果蔬專業合作社、來鳳縣金祈藤茶專業合作社和來鳳縣尚風寨蜜蜂養殖專業合作社;示範社遞補的是來鳳神州灣藥材專業合作社、來鳳縣楚流香園藝專業合作社、來鳳縣三木林農專業合作社和來鳳縣土家寨花果山水果種植專業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