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狼走千裡吃肉」,甚是經典!下半句眾說紛紜,卻是精華
生活在農村,每日伴隨朝霞開始了一天的忙碌,雖然如今已經進入冬月,但是,溫暖的陽光下,寒冷似乎還沒有發威!午後,吃過午飯爺爺總會帶著馬扎前往村頭處,開始了下午的美好時光,幾位老人圍在一起,你說我笑的談論著農村事,了解著鄰居家的動態,誰家有喜事也會提前去道喜!
在農村,對於很多老人來說,習慣了安逸的生活,更適應慢節奏的生活,這或許也是老人們不願去城裡生活的原因吧!在和老人間的談話中,我們也往往聽到一些有趣的俗語,比如說:狼行千裡吃肉,很是經典,但是很少人知道,它的後半句卻眾說紛紜,大致有二,你們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在農村俗話說,「狼行千裡吃肉」,這常被當作一種文化來傳承,記得在亮劍中,就有深刻的體驗,這也常被當作激勵員工的話,意思要加強能力塑造,只有自己努力,才會利於不敗之地,才能創造更好的生活!這也常被當作」狼性「精神!其實,如果按照自然法則來說,這句話只是描述了普通的事實,因為,狼本身就是肉食性的!在農村,這上半句的俗語,主要突出了」狼性「的精神!
對於這句俗語的下半句,可以說是眾說紛紜!狗行千裡吃屎,這句俗語大家都有了解,雖然整句看上去,十分的工整,也是十分的經典!這下半句的含義是,說的江山易改,稟性難移的道理!這常引申為,一個人在後天的性格,往往已經定型,很難更改,也多用於說明一個人的不良習慣,很難改變!多用作貶義。
不過,在農村不只有這一種的說法,村裡老人說,其實還有一句,馬行千裡吃草!村裡老人說,狼的精神是不懈的努力拼搏,為了生存更加的野性和兇狠,也表現了濃厚的團隊精神!而這半句,雖然,習性不同,馬吃草這是自然規律,但是,也有千裡馬之說,它的性格更加的穩重,耐力,具有厚積薄發的精神!
在農村,俗語說「狼走千裡吃肉」,對於下半句,在我看來都是精華!對於這兩種說法,大家是如何看到的呢?歡迎大家在留言區,評論,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