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眺望遠方,山水田園之際,炊煙緩緩升起,殘陽西下,絢麗的雲彩,縈繞在遠方錯落的群山上!在山腳下的農村,歸來的鄉親,襯託出那個寧靜而又安逸的鄉間生活!生活在農村,你就是風景,遠觀村口的大榕樹,殘陽落幕,老人在此停下了腳步,三三兩兩圍住在一起,仿佛在說著什麼!而在我的記憶中,那裡有好聽的故事,有耐人尋味的俗語,其中讓我念念不忘的是「柴米夫妻,酒肉朋友」,可是在這句俗語中,後半句更是精華,只是很少人知道!
可以說,俗語是反映農村生活的「活化石」,在不同的農村,由於方言的不同,對於俗語的表達也有差異,但是,其中的含義多是共通的,記得老人常說,「老人不講古,後人要失譜」,這不就是說明了文化傳承的意義嗎?在農村,老話說「柴米夫妻,酒肉朋友」,可是誰又知道「盒兒親戚」這四個字更是精華!
在農村,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維繫中,對於夫妻來言,維持家庭的生活是必要條件,都說「原配夫妻腳挨腳,半路夫妻各顧各」,夫妻之間,離不開柴米油鹽醬醋茶,而柴米位於最重要的前兩位,雖然沒有婚前那邊的浪漫,卻也是一種現實的考量!
而對於朋友之間,交心的能有幾人,「酒肉朋友」也被稱為飯桌的友誼,真的能夠長久?這句話是貶義的表達,是說明朋友間勢力的多,交心的少,大難到來也不過是「友情」的試金石,留下的才是可以深交的!
而在農村,這句俗語的最後四字,「盒兒親戚」則說明了親戚間關係靠的是走動,曾記得兒時,每逢過年時,大家總會帶著禮物串親戚,有些時候多是,禮物不留直接去下一個親戚家,在農村有很多的親戚比較的勢力,走親戚不帶禮物或禮太輕很容易讓人看不起,這也是如今很多老農感嘆,親戚間的走動也成了「人情債」的緣故吧!
總之,農村這句老話「柴米夫妻,酒肉朋友,盒兒親戚」,通過樸實的語句,很直接的變現了農村人的這三種關係的維繫,對於以上的這句俗語,您是如何看待的呢?歡迎大家在留言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