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到家後,6個部位再髒也別過度清潔,別讓娃受傷影響健康

2020-12-24 孕嬰幫

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接新生兒回家是一個家庭中最大的喜訊,但剛出生會髒髒的,愛乾淨的寶媽總想把寶寶洗得白白淨淨,但對於新生兒,有時候過度清潔反而不是一件好事,寶媽需謹記。

把新生兒接回家,6個部位再髒也別過度清潔,否則會傷了娃

愛乾淨雖然是一個好習慣,但對於剛出生的寶寶來說,太過乾淨可能會造成傷害,尤其是這6個部位,一定不要過度清洗,寶媽們要注意。

1.囟門

寶寶剛生下來,頭上有髒髒的頭垢等分泌物,愛乾淨的寶媽會想方設法為寶寶洗掉。但對於這個部位,清潔不當反而會對寶寶造成損傷。囟門還沒有完全閉合,不小心碰到很容易受傷,而且寶寶的頭皮十分嬌弱,不建議強行清洗。寶媽給寶寶清洗頭垢的時候,先塗抹橄欖油,過一段時間浸溼後再輕輕擦拭,不要用力清洗。同時不要洗得太頻繁,以免破壞頭部天然的保護層。

2.鼻腔

寶寶鼻腔內出現分泌物,很多寶媽就會想清理乾淨。但鼻腔內布滿毛細血管,處理不當會造成損傷。寶寶的鼻屎雖然看起來不乾淨,但對鼻腔起著保護作用,如果寶媽非要清理,一定要用軟棉籤類的物品,沾溼後輕輕擦拭,不要用力摳,避免傷害鼻腔。

3.耳朵

當寶寶的耳道內出現耳屎時,寶媽們不要急著清理。寶寶嬌弱,耳屎能有效保護耳道,防止小飛蟲、灰塵等異物進入。時間久了,耳屎會隨著寶寶大哭或日常抖動自行排出,不需要過度清理。寶寶耳道窄,十分脆弱,不小心挖到很容易受傷,影響聽力。如果不小心進水,媽媽一定要及時擦乾,以免發炎。

4.肚臍

寶寶的肚臍是腹部最脆弱的地方,需要額外保護。寶寶出生後,與媽媽相連的臍帶被剪斷,結痂處會自行脫落,要小心保護。寶媽給寶寶清洗身體的時候,不要讓肚臍碰到水,以免發炎,同時要注意消毒,勤換紗布,做好護理工作。

5.女寶私處

不同於男寶,女寶寶的私處更需要保護。有時候,媽媽們會發現女寶會有一層分泌物,這時候不要急著清洗,分泌物是一層天然屏障,能抵禦細菌侵蝕,維持酸鹼平衡。為女寶清洗私處要從前往後,不要過度清潔,破壞天然的保護層。

6.眼角

很多寶寶出生後眼角會出現眼屎,尤其是身體容易上火的寶寶,眼屎會更多。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寶媽要注意清潔方式,不要讓寶寶的眼睛進水,傷害眼睛。建議用溼毛巾將孩子眼部輕輕沾溼,然後再輕柔地擦拭,不要過度清洗。

寶寶的清潔工作很重要,不光這幾個部位需要保護,為寶寶洗澡也有講究

1.要在溫暖的環境中進行,注意關閉門窗,洗完後及時擦乾,以免受涼;

2.提前試好水溫,不要過高或過低,試水溫的時候最好使用寶寶專用測量計,不要用手,以免發生誤差燙傷寶寶;

3.洗澡要在寶寶健康時進行,否則抵抗力差,越洗越容易生病。同時,要保證寶寶身上沒有傷口,避免感染;

照顧寶寶是一門大學問,媽媽們不能粗心大意,要不斷了解相關知識,走出育兒盲區,科學育兒,才能給寶寶更好得保障。

我是幫媽,一名高級育嬰師,幫您解答帶娃路上的困擾~

(配圖均來自網絡,侵權刪。)

相關焦點

  • 新生兒接回家,洗澡的時候這4個部位要小心,過度清潔反而傷娃
    照顧新生兒有很多細節需要注意,不要對月嫂懷有偏見,要多學習,才能照顧好寶寶。給新生兒洗澡,看似很容易,但洗澡的時候,如果過度清潔真的會傷害到寶寶的。給新生兒洗澡要這4個部分要小心,太愛乾淨容易傷到娃新生兒通過三個產程脫離母體,成功被分娩降臨到這個世界上,離開母親溫暖的子宮,陌生的環境會讓他失去安全感,身體各項發育也不完善,需要媽媽更精心的呵護。
  • 新生兒洗澡時有3個地方不能碰,再髒也不能洗,小心害了自家娃
    新生兒出生後第一次澡是由護士洗的,在醫院時新生兒基本會一天洗一次,回到家後,家長也可以每天給孩子洗1次澡。但新生兒洗澡有很多講究,其中就有3個部位,再髒也不能洗。看不慣「髒」小孩的寶媽珊珊生孩子後回家後,第一件事就想給寶寶洗澡,她本身就特別愛乾淨,看著寶寶身上髒髒的,忍不住要大展身手給寶寶洗澡。
  • 髒點其實更健康?身上這5個部位無需太乾淨,洗澡別洗的太用力
    或許每個人都從小被教育過「清潔衛生」的品行,因此不少人對自身衛生要求很嚴格,清潔身體幾乎成為每天必做的事。部分愛乾淨的朋友可能無論冬夏,都保持每天一次的洗澡頻率。重視身體的清潔衛生是非常好的習慣,有助於保持身體的健康狀態,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身體有幾個地方是不能太乾淨的。
  • 冬天孩子再「髒」也別這樣給娃洗澡,記住3不洗,孩子才健康
    寶媽經常給寶寶洗澡,結果將娃洗進醫院麵包有潔癖,從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她就恨不得個孩子泡澡了,好不容易出了月子,麵包立刻給自己泡了一天的澡,這才感覺自己活過來了。而她乾淨了,但是寶寶還是埋汰的,並且隔著很遠都能聞到味道,但是家裡的婆婆總說還不能給寶寶洗澡。
  • 女性身上這3個部位,「髒一點」會更好:男朋友可千萬別嫌棄
    愛乾淨不是病,但是這幾個地方太乾淨了,就有可能對身體造成不好的影響,會降低人體的免疫力及對疾病的抵抗力。尤其是女性,身體這幾個部位「髒一點」反而會更好,看看自己有沒有「中招」。一、肚臍很多人都很好奇,肚臍到底是用來幹什麼的?其實,肚臍最大的作用就是連接胎盤,給胎兒輸送營養物質,所以從本質上來講,這個「疤痕」其實也沒有多大的作用。
  • 身上3個部位,別瞎碰!
    雖然我們經常強調,講衛生的寶寶更健康,但寶寶身體很嬌嫩,有些部位過度清潔反而會給寶寶造成傷害。今天,科長就跟大家好好強調一下,寶寶身上的哪些部位不能過度清潔。耳屎——不是你想掏就能掏!美國有一項研究發現,每個月有1000個孩子因為棉籤導致耳朵受傷而被送進急診室。
  • 新生兒出生後媽媽不要手忙腳亂,記住這10個常識,輕鬆帶娃
    新生兒出生後媽媽不要手忙腳亂,記住這10個常識,輕鬆帶娃 新生兒剛出生後有許多需要注意的地方,而新手媽媽們沒有經驗,非常容易手忙腳亂。其實很多小常識準媽媽們都可以提前學習一樣,這樣孩子出生的時候才能有備無患。 1、 寶寶臍帶未掉前怎麼處理?
  • 寶寶洗澡好處多,但是有3個時間段再髒也不能洗,爸媽別弄巧成拙
    每到這個時候,媽媽就會忍不住給寶寶洗個溫水澡,本想著讓寶寶舒坦一些,卻不小心誤入了好幾個洗澡的「坑」,影響了寶寶的健康。前段時間帶孩子回娘家,隔壁家的寶寶剛滿月,我就帶孩子過去探望了一下。去的時候,奶奶正在給寶寶洗澡,據說是出生後的第3次洗澡,剛放進水裡的時候寶寶還挺興奮的,可是沒一會兒就開始吐奶,奶水大口大口的嘔吐出來,嚇得奶奶趕緊把寶寶抱了起來。
  • 新生兒的胃有多大?第一天像櫻桃,滿月像雞蛋,別再怕寶寶吃不飽
    他們出生後的胃容量只有「櫻桃」大小,寶媽們快別擔心了。喝完母乳喝奶粉,別撐壞寶寶雨晴是一個新手媽媽,和其他媽媽一樣她也經常擔心寶寶會「吃不飽」,雖然寶寶剛剛滿月,但她每次都會給寶寶喝很多奶。有時甚至會餵完母乳後,再衝一點奶粉再給寶寶喝,寶寶也很給面子每次都會喝一點,但之後卻會吐奶。雨晴的媽媽告訴她:「寶寶吃不了那麼多的,餵太多當然就會吐奶了,你可別把孩子撐壞了。」新生兒的胃有多大?
  • 轉告父母:豬身上「最髒」的4個部位,免費送也不要,切莫不在意
    如果不注意,大量食用的話,也會加重身體各項器官的負擔,從而危害身體的健康,所以在平時,希望你能夠特別注意。多次告誡:豬身上這4個部位,勸你最好別碰,再喜歡也要忍一忍轉告父母:豬身上「最髒」的4個部位,免費送也不要,切莫不在意豬大腸。
  • 豬身上最髒的2個「部位」,有大量寄生蟲,送你也別要
    豬身上最髒的2個「部位」,有大量寄生蟲,送你也別要經常聽人說豬身上都是寶,任何一個部位都可以吃,然而這樣的說法真的是大錯特錯的,千萬不要信以為真,豬身上的肉大部分是可以吃的,但是這不代表所有的部分都可以端上餐桌,就比方說國家已經明令禁止豬血脖子禁止進入市場。
  • 豬身上4個部位,堪稱「藏毒大戶」,免費送也別要,以免病從口入
    豬身上「最髒」的4個部位,勸你別碰,再喜歡也別往嘴裡塞豬身上4個部位,堪稱「藏毒大戶」,免費送也別要,以免病從口入豬肝:相信在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歡吃一些豬肝,因為豬肝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以及鐵元素,適當食用,能夠起到補血的效果,預防缺鐵性貧血的發生,保護身體的健康。
  • 豬身上4個部位,堪稱「寄生蟲的窩」,再想吃也別碰,別不當回事
    手營養價值也非常高,對身體也有一定的好處,但是肉身上的幾個部位可能存在一定的寄生蟲或者毒素,經常使用對身體或許產生不利。所以在平時儘量少是這幾處,就算再殘也別碰,千萬不要不當回事。而且都知道豬大腸用於排洩體內堆積毒素,如果清洗不到位的話,會存在一定的細菌和病毒過多食用對身體極其不利,豬身上也是一個最髒的部位,即使別人免費送你也不要。
  • 天氣再冷,也別給娃買這4種鞋,易摔跤不說,還傷腳可致脊柱變形
    穿上奶奶新買的棉拖鞋後,沒走幾步路,文文就摔了好幾個「嘴啃泥」,看得文文媽那個心急!鞋子買的好不好,對孩子來說,真是太重要了!鞋子買的好,不僅能保證孩子走路不摔跤,還有助於腿型發育。反之,鞋子買的不好,常摔跤是小,影響孩子走路姿勢或腿部發育就不好了。天氣再冷,也別給娃買這4種鞋,傷腳!
  • 孩子這3個部位被清洗太乾淨,就算太髒也要忍著,家長要注意
    反而讓寶寶們自己玩耍不管那麼多的更健康,所以這就有了一種新說法,說做細菌激發免疫力的說法。不過還是很多家長無法放任孩子變髒,稍微有一點髒的時候就恨不得給孩子換一層皮,好像只有這樣孩子才能真正的健康遠離生病。
  • 魚身上最髒的2個部位,不是重金屬就是毒素,再喜歡也別吃
    於是很多人都喜歡吃的食物,魚的口感比較鮮美,而且魚肉也比較有營養,魚肉裡面含有豐富的高蛋白,而且魚肉裡面的膽固醇油脂含量都比較低,是最健康的食物之一。也是我們獲得優質蛋白質的來源之一,但是現在由於北京的疫情導致很多人都不敢再吃海鮮了,其實大家儘量不要吃進口的海鮮,對於我們家裡國產的海鮮還是可以放心吃的,只不過在吃的時候一定要做好處理。
  • 給新生兒「採足跟血」,能及早診斷治療兩類疾病,多心疼也別抗拒
    檢查內容是,寶寶出生三天後,從腳後跟抽取兩、三滴血進行檢測。採足跟血並不會對寶寶的發育產生不良影響,反而會提前檢測出身體問題,在最佳時間治療,為新生兒的健康護航。患這種病的孩子通常會出現「遲生」的情況,即出生時間晚於預產期兩周後,新生兒會有超重、黃疸持續時間長、不愛動、不愛哭、反應笨拙、貪睡、肌張力不高的表現,還常常伴有吃奶困難、腹脹、便秘等症狀。隨著寶寶長大,會出現舌頭寬厚常伸出口外,身材矮小,頭髮枯黃、智力低下等症狀,影響一生。
  • 蝦、螃蟹、生蠔這些部位,再饞也別吃!都是毒素和寄生蟲
    沒有大閘蟹的秋天是不完整的 但吃蟹也禁忌多多 這些部位最好別吃 蟹腮是螃蟹的呼吸器官 位於前部兩側, 因與外界直接接觸 加上面積較大,易累積汙染物和細菌
  • 教會你如何清潔6個身體不同部位的方法
    每一天,我們都需要對身體進行清潔,但從我們的身體構造來看,有許多部位不易清洗,或者容易被人們所遺忘。這可能會讓它們保持大量的細菌。這一次,小編就要和你談談,教會你如何清潔6個身體不同部位的方法。 1、舌頭
  • 別再用這四種方法護理新生兒,影響寶寶健康發育,有中的爸媽快改
    新生兒寶寶剛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裡,身體和各種功能發育還沒有完全成熟,對外面的世界也不能完全適應,就像剛剛萌芽的幼苗,嬌嫩又有點脆弱,需要爸爸媽媽精心細緻的照顧。但由於缺乏養育經驗,一些新手父母在新生兒護理細節中,常常走進一些誤區,護理不當,很容易影響寶寶的健康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