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交通是一種利用軌道列車進行人員運輸的方式。城市軌道交通具有運量大、速度快、安全、準點、保護環境、節約能源和用地等特點。世界各國普遍認識到:解決城市的交通問題的根本出路在於優先發展以軌道交通為骨幹的城市公共運輸系統。
地鐵也是一種電氣化鐵路系統,運能與輕軌相比較大。它必須有單獨的道路;車輛由多節車廂組成,速度及加速都較快;有複雜的信號系統;並需有較高的站臺上下客。行駛的道路一般在地面、地下和高架線上。國外交通系統包括了市郊列車、地鐵列車等。
對於都市生活的人們來說,有了地鐵,就能很大程度上縮短人與目的地之間的距離,減少了耗費在路上的時間,更能享受生活的樂趣,讓城市的每個角落都成為人們的生活主場。
出門便可乘上地鐵4號線,以城市交通為翼,速度與夢想同行,開啟繁華生活新篇章!
在福州,自去年地鐵1號線和2號線的雙雙開通,標誌著福州地鐵迎來雙線換乘時代,地鐵換乘,更是大大地提高了人們生活和交通的便利性。而今,一條正在建設中的「換乘之王」地鐵4號線(在建中),又將為福州人的生活「加速度」!
在時間如此彌珍的時代裡,每個人都在追求高速與效率,而交通樞紐便是快捷生活的重要推動劑,「換乘之王」地鐵4號線(在建中)全長約28.4公裡,共設車站23座,其中換乘車站總共8座,即可換乘至地鐵1號線、2號線、5號線(在建中)、6號線(在建中),快速通達福州各個區域。
福州地鐵4號線
福州地鐵4號線是中國福建省福州地鐵正在建設的一條線路,於2018年初一期工程(半洲站至浦口站)開工建設,預計一期工程將於2022年底開通初期運營 。
福州地鐵4號線一期工程線路起於半洲站,途經金山片區、鼓臺、晉安、倉山、義序片區等組團,連接中央CBD、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鼓臺中心商業區等重要節點,止於浦口站,大致呈「」型走向 。
福州地鐵4號線一期工程線路全長約28.4千米,全部為地下線;共設置23座車站,全部為地下車站;採用6節編組B型列車,最高運行速度80千米/小時
地鐵4號線二期,主要在現有一期的基礎上首尾相連,閉合成環,從橘園洲連通至帝封江,主要走金山公園-洪灣路一線;
軌道交通規劃
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國內部分大城市紛紛建設了自己的軌道交通網,這大大提高了市民出行的效率,推動了城市化的進程。
1.軌道交通功能
軌道交通是城市公共客運交通體系中的骨幹運輸系統,從其具有的快速、準時、大運量,舒適性高的特點,軌道交通運輸系統將主要承擔中長距離的交通出行。
在調整城市空間結構和促進城市合理布局方面軌道交通具有積極引導作用,可以支持邊緣集團及衛星城鎮的發展。
在城市中心區建設強有力的軌道交通運輸系統,吸引大量乘客乘坐軌道交通出行。一方面,可以大大削減地面交通量,以彌補城區道路系統的不足與缺陷;另一方面,有利於歷史街區和古都風貌的保護,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
2.軌道交通層次
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劃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服務於市區的軌道交通運輸系統,第二個層次是服務於衛星城與市區之間的市郊鐵路運輸系統。
3.軌道交通系統模式
市區軌道交通線路主要採用快速大容量的地鐵運輸系統,在較小的客流交通走廊上,少部分線路採用準快速中運量輕軌運輸系統。
郊區市郊鐵路採用車輛和系統制式有待於在發展建設市郊鐵路的過程中加以確定。其原則是,充分利用既有鐵路資源,採用先進技術,發展符合郊區客流運輸要求的市郊鐵路運輸系統。地鐵、輕軌、鐵路是軌道系統的三個主要子系統。經過幾十年實踐,軌道系統已逐步形成特定的功能,即城市客運的主體運具。日本東京與大阪的客運總量中,地鐵佔20%,鐵路40%以上,軌道系統合計為總運量的60%~70%。針對我國「地鐵熱」,應冷靜研究軌道交通整體功能。
4.軌道交通線網規劃主要原則
確定線網規模的主要原則有以下一些方面:滿足未來城市交通出行需求:滿足城市發展目標和環境目標要求:與城市發展規模和規劃布局相吻合,借鑑國外軌道交通建設發展經驗:留有適度發展餘地,具有一定發展彈性。
軌道網絡設計與道路系統有顯著的差別。地鐵網絡在市中心區要形成集散量大的客運樞紐站,與城市活動中心區域相匹配:在市郊結合區域要形成若干客運量較大的放射走廊,與城市擴展方向吻合。鐵路或快速通勤地鐵不能混同於市郊有軌模式,可採用穿越市中心的模式。法國巴黎RER(快速鐵路)的網絡就是這種網絡的成功典範。它對維繫強大的市中心與推進城區組團式擴展的有機結合,創造了獨特有效的基礎條件,值得借鑑。
福州地鐵4號線線路站點
福州地鐵4號線車站列表
福州地鐵4號線一期工程共設置23座車站,全部為地下車站;最大站間距為2.38千米(林浦站至城門站),最小站間距為0.72千米(陸莊站至西門站),平均站間距1.26千米。
福州地鐵4號線(一期)車站列表
車站名稱 所屬區域 換乘線路 車站形式
半洲站 倉山區 地下二層島式
洪塘站 倉山區 地下二層島式
郭厝裡站 倉山區 福州地鐵5號線 地下四層島式
金牛山站 鼓樓區 地下三層島式
祭酒嶺站 鼓樓區 地下二層島式
陸莊站 鼓樓區 地下二層島式
西門站 鼓樓區 地下二層島式
東街口站 鼓樓區 福州地鐵1號線 地下三層島式
省立醫院站 鼓樓區 地下二層島式
東門站 鼓樓區 福州地鐵濱海快線(建設中) 地下二層島式
三角池站 晉安區 地下二層島式
竹嶼站 晉安區 地下二層島式
橫嶼站 晉安區 地下二層島式
後嶼站 晉安區 地下二層島式
前嶼站 晉安區 福州地鐵2號線 地下三層島式
光明港站 晉安區 地下二層島式
鰲峰洲站 臺江區 地下三層島式
花海公園站 倉山區 地下二層島式
會展中心站 倉山區 地下二層島式
林浦站 倉山區 福州地鐵6號線(建設中) 地下三層島式
城門站 倉山區 福州地鐵1號線 地下三層島式
杜園站 倉山區 地下二層島式
浦口站 倉山區 福州地鐵5號線(建設中) 地下二層雙島式
福州地鐵濱海快線(建設中)
必須提醒的是,由於城市軌道交通設計要歷經線網規劃、建設規劃、工程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設計等過程,這是一個逐步深入和動態調整的過程。期間線位及站點都很可能根據地質勘察情況、實施條件及城市規劃調整而進行相應調整。站點設置等以官方發布的最後結果為準。
城市軌道交通是重要的城市基礎設施,具有以下幾個明顯的經濟特徵:
1.城市軌道交通是準公共產品
從經濟學角度看,地鐵項目兼具公共產品和私人產品的特性,即地鐵運輸服務具有消費的非競爭性 和有一定排他性的基本特徵,屬於準公共產品。理論上純公共產品由政府提供,純私人產品應由民間部門通過市場提供。準公共產品既可以由政府直接提供,也可以在政府給予補助的條件下,由私人部門通過市場提供,即政府和民間合夥的方式。
2.城市軌道交通的外部效應主要是正外部效應
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能誘發沿線土地升值,促進沿線房地產、商業等行業的加速發展。從這一意義上講,城市軌道交通能增加城市的社會經濟福利,帶來巨大的正效應。
3.具有明顯的規模經濟特徵
城市軌道交通發揮作用以網絡規模為前提,覆蓋面越大,城市軌道交通效率越高。由於城市軌道交通項目正外部性的存在,其社會效益大於經濟效益,項目盈利差,城市軌道交通項目帶來的總收益不可能全部量化為項目投資者的帳面收益,如城市軌道交通到達地區房地產升值的部分,城市軌道交通的暢通給人民群眾帶來的時間成本的節約,城市軌道交通的建成對城市交通及環保的貢獻等。城市軌道交通項目的經營具有時空局限性,盈利空間有限。
但是,城市軌道交通權益具有放大性,資產的保值增值能力強。隨著社會發展、人口流動增大、路網增加,以及服務水平的提高,城市軌道交通將吸引更多的客流,票款收入從長期看具有一定的增長趨勢。而且城市軌道交通的洞體使用年限長達百年,隨著時間的推移,城市軌道交通資產的升值潛力巨大。因此從長期看,城市軌道交通資產的權益可以不斷放大,資產具有很強的保值增值能 力。
福州地鐵4號線線路走向
福州地鐵4號線線路走向
福州地鐵4號線線路起於半洲站,該站位於橘園洲工業園東側縱一號路與橫二號路路口,站南側接雙摺返線。
出站後線路向北沿縱一號路走行,至西山西側下穿地塊轉向園亭路,設洪塘站,車站南側接軌洪塘停車場出入場線。
線路向北下穿建新花卉閩江園藝場,後往東北轉至洪塘路,沿洪塘路向東走行,在洪塘路與閩江大道路口西側設置郭厝裡站,與5號線換乘。
出站後線路向東下穿閩江轉至楊橋西路,在江濱西大道路口北側金牛山公園處設置金牛山站;在工業路路口西側設置祭酒嶺站,站西側設單渡線。
線路繼續沿楊橋西路向東,在西二環陸莊高架橋東側設置陸莊站;在白馬北路路口東側設置西門站。
出站後線路繼續沿楊橋西路向東,在八一七路路口設東街口站,與1號線換乘。線路繼續往東,在五四路與東大路交叉口西側設省立醫院站;線路沿東大路向東在晉安河西岸設置東門站,與在建濱海快線通道換乘,站西側設單存車線。
出站後線路下穿晉安河向東敷設,在長樂北路路口東側設三角池站(預留與規劃線換乘條件),在車站東側設單渡線,東南象限設置聯絡線。
線路繼續往東,在東二環泰禾廣場北側設竹嶼站;之後線路下穿地塊,向南轉入前橫路向南敷設,在化工路路口北側設置橫嶼站;在福新東路路口南側設置後嶼站,站南側設置單渡線;在福馬路路口南側設前嶼站,與2號線換乘。
線路往南,在遠洋路和連福路路口北側設置光明港站;線路向南下穿光明港,進入規劃路,在鰲峰路與鰲江路路口北側設鰲峰洲站。
出站後線路下穿閩江進入倉山區,過江後線路轉向江邊洲路,在江邊洲路與南社一路路口設置花海公園站,站東側設置雙停車線。
線路繼續沿江邊洲路走行,下穿鼓山大橋、浦下河後轉至南江濱西大道;在會展中心西側設置會展中心站;線路在沿南江濱西大道往東南方向敷設,下穿浦下河後向南轉至規劃道路,在規劃道路與福州連接線路口設林浦站,與6號線換乘。
出站後線路在三環快速高架南側設區間風井,下穿三環路後至螺洲路,在螺洲路與福峽路路口西南側設城門站,與1號線換乘,站南側接方岐洲車輛段出段線。
線路沿螺洲路向西南,在螺城路路口線路轉向西走行,在螺洲大橋東側螺洲新城北側設杜園站,車站東側接軌方岐洲車輛段入段線。
線路向西下穿螺洲大橋後轉向西走行至官產洲,終於浦口站,與5號線、在建濱海快線換乘,站西側設與軌道交通5號線一期聯絡線,站西側設單折返線 。
詩與遠方 步入榕城唯美景區
一座城市的景點古蹟包含了這座城的文化血脈和傳統基因,都市生活閒時必不可少的自然是城市的名勝之地。乘上地鐵4號線(在建中),至洪塘路站感受烏龍江畔金山寺的昔日輝煌,至工業路站看西禪寺的巍峨壯觀,至白馬北路站漫步都市中的靜謐之地芍園,通過換乘地鐵1號線至東街口站還能到達三坊七巷等著名景點。在福州人民引以為傲的歷史血脈中,享受醉美福州風光。
福州地鐵4號線運營情況
截至2020年7月,福州地鐵4號線一期工程仍處於建設狀態。福州地鐵4號線一期工程預計於2022年開始空載試運行,2022年底開通初期運營 。
福州地鐵4號線設備設施
福州地鐵4號線車輛設施
福州地鐵4號線列車將採用全自動運行系統,系統設備將按照GoA4級建設,初期運營管理按照有人值守的GoA3(DTO)模式運營,列車上配備工作人員,待運營準備充分且其他條件成熟時,將平穩過渡到無人值守的GoA4(UTO)模式運營 。
福州地鐵4號線價值意義
福州地鐵4號線是福州主城區組合環東北半環組成部分,項目建設對拉開城市架構,支持城市發展,促進會展中心、義序片區地區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地鐵所至 熱門商圈隨心即享。日常工作以外,出門逛街購物是放鬆心情犒賞自己的最佳方式,到達各大商圈是否便利,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人們的幸福指數。
福州地鐵已連接起城市各大商圈,除了項目本身毗鄰的東二環泰禾城市廣場商圈外,從世茂雲潮所在的化工站出發,直達東街口站即達東街口商圈,換乘2號線至金祥站和寧化站,亦可嗨購倉山萬達商圈、寶龍萬象商圈,繁華便利生活盡在掌握之中。
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在城市綜合交通系統與城市發展、演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它是城市綜合交通系統的核心,起到客流組織的骨幹作用。城市綜合交通系統具有多層次結構。第一層次(高架或地下全隔離系統)——軌道交通、快速幹道(汽車交通);第二層次(地面部分隔離)——軌道交通或公交幹線、城市幹道(汽車交通);第三層次(延伸至居民區及其它功能區)——公交線路、城市道路(汽車交通)。顯然,第一層次是骨架與主幹(大動脈),第二層次是輔助與補充(一般血管),第三層次是集疏與延伸(毛細血管)。
(2) 它是城市發展與演化的必要條件。城市軌道交通系統能夠滿足大運量、長距離的快速客運要求,因而可解決城市面積拓展與空間合理開發運用的客運通道問題。
(3) 它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與保障。在土地佔用、能源消耗、空氣品質、景觀質量、客運質量等主要交通、環境指標方面,軌道交通可達到最優水平。
福州(福建省省會)
福州,簡稱「榕」,別稱榕城,是福建省省會,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心城市之一、濱江濱海生態園林城市 。截至2018年,全市下轄6個區、6個縣、和1個縣級市,總面積11968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約357平方公裡 ,2019年常住人口780萬人,城鎮化率70.5% 。截止2019年底,福州市六城區建成區面積301.28平方公裡 。
福州地處中國華東地區、福建東部、閩江下遊及沿海地區,中國東部戰區陸軍機關駐地,是中國東南沿海重要都市、首批對外開放的沿海開放城市、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 海上絲綢之路門戶以及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組成部分;是近代中國最早開放的五個通商口岸之一。
福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最早在秦漢時期名為「冶」,而後因為境內一座福山而更名「福州」。建城於公元前202年,歷史上曾長期作為福建的政治中心。福州馬尾是中國近代海軍的搖籃、中國船政文化的發祥地;曾獲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國家衛生城市、濱江濱海生態園林城市 、國家環保模範城 、全國雙擁模範城市 、全國文明城市 等稱號。
2019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392.30億元,比上年增長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