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新買的觀賞魚到家後第二天死了?把這操作做到位,提高存活率

2020-12-20 養魚說

觀賞魚經過長途運輸後到家,魚友立刻迫不及待將其拆開。隨隨便便過了一下水就倒進魚缸裡面。但是第二天起來一看,新魚已經躺在魚缸底部一動不動的了。新魚到家後如何處理對於新手魚友來說還是個問題。稍微有點小插曲,沒弄好就只能等著撈死魚。這幾乎是每個魚友入坑後都經歷過的事情。

其實要避免新魚到家後死掉是很簡單的事情。如果新魚到家死亡了,很可能是你魚缸的條件和新魚所需的條件不符合。經過我多次撈魚,總結出如何調整新魚所需的條件,避免死魚。

新魚到家,必過水!

觀賞魚到家之後要做的事情必然是過水了。當然過水並不是直接舀一些魚缸水直接往袋子裡面倒,那樣的過水方式還不如不過水。正確過水方式是將袋子拆開,一起連袋放入水中,靜置半小時。半小時後加入魚缸的水,加入的水佔原有水的1/4,然後繼續等待。反覆操作兩次後就可以將新魚撈入魚缸,動作記得輕點。不過別把袋子裡面的水一起倒入魚缸,袋子裡的水在觀賞魚運輸途中已經變得很髒了,不建議入缸。

除了這種連袋泡水的方法外,我還發現另外一種新方法。就是用牙籤在袋子底部扎三個小孔,然後連袋子放入水中。這樣魚缸的水就會透過小孔一點一點滲進來,省去了加水的時間。持續一個小時可撈魚。當然這適合袋子中的水較為乾淨,沒有啥髒東西的條件下才可以使用。

觀賞魚到家之後我建議用pH試紙分別測一下魚缸水和袋內水。如果pH值相差一度或者幾乎不相差就可以直接過水。但是如果相差超過兩度就需要使用滴流式過水。用一根小的管子讓水一滴一滴滴入袋子中,如果流量過大可以用夾子夾住管子,減小流量。這樣做就是為了以細微的變化來改變水質,保證對於水質太敏感的魚類不會受到過大的刺激,增加存活率。

能的話可以泡十分鐘黃粉檢疫一下,目的就是為了殺死身上原有的細菌,防止交叉感染,比較保險。黃粉相對來說比較溫和,可以採用。

過水完畢,入住新環境。

注意!新魚入缸時最好先用隔離盒隔離一段時間。因為長時間運輸會導致新魚的身上黏液分泌不正常,會有一股濃重的魚腥味。這時要是不隔離的話魚腥味在水中散開來,缸中原有老魚就會追著散發魚腥味的源頭一直啃,也就是追著新魚咬。因為魚腥味太重,被誤以為是飼料。

環境布置這方面問題我建議躲避物多一些,讓新魚有個過渡的時間。剛到家的新魚情緒往往很激動,很害怕,稍有動靜就滿缸跑。所以最好多放些躲避物,提供氧氣充足的環境,讓他們緩一緩。當然原缸魚比較好奇的話會去逗新魚,搞不好會讓新魚跳出來,所以要加蓋子。

到家三天內不建議餵東西吃,此時狀態不好的話消化系統自然不怎麼好,如果餵太多容易引發腸胃問題。

不論是什麼魚,只要做對了以上幾點,那成活率肯定是高於80%的,除了有特殊個體,比如病魚,這就需要單獨操作。

這裡是養魚說,如果你也喜歡飼養觀賞魚,不妨動動手指點個關注,所有養魚所要知道的都在這兒。

相關焦點

  • 第一次飼養觀賞魚,我們應該這樣去想,它怎麼還不死呢?
    對於第一缸觀賞魚不必強求,全部死光屬正常,剩一條也是賺到,剩一半就是賺翻天了因為很多的新魚友第一次飼養觀賞魚,要經驗沒經驗,要實踐沒實踐,無論從選魚、養水等步驟,我們都不可能一下子做到位,所以說:死魚是常態,第一次養魚能夠做到不死魚,近乎於天方夜譚。
  • 慈鯛科觀賞魚產卵通用2種處理辦法,做到位,盡情體驗繁殖樂趣
    最近春天來了,萬物開始復甦,發覺各位魚友家裡的觀賞魚也開始紛紛繁殖,產卵了。因為最近咱們和各位魚友討論的比較多的話題,還是關於家裡觀賞魚繁殖的話題。那這篇文章我們就首先針對,像迷你鸚鵡魚,神仙魚和七彩神仙魚這類慈鯛科的觀賞魚產卵之後,怎麼樣處理來進行討論吧!首先這些慈鯛科的觀賞魚,它們大部分都是屬於熱帶魚,只要水溫適宜,並且是環境適宜,飼養得比較好的情況下都會自行配對,然後找一個適合的地方去產卵。如果魚缸裡面配有產卵罐或者是產卵片的話,它們就會在上面產卵。
  • 觀賞魚到家後多長時間不吃食我們就要採取措施?
    養魚老道可以明確地告訴大家,這其中必有蹊蹺,即使魚兒沒有身體疾病,也會有心理疾病,雖然說有的觀賞魚可能不吃食也能夠好好的活著,但那只是我們在表象上看到的魚兒沒有死亡而已,其中牽扯到很多的因素,況且即使是魚兒正常,一旦長時間不吃食突然開口後,如果我們投餵不當,它們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會患病死亡。
  • 為了提高存活率,母魚進化出皮膚分泌乳汁的能力,長大後絢麗多彩
    今天介紹的這種熱帶觀賞魚,是近年來水族界的貴族寵兒——七彩神仙。隨著近幾年生活水平的提高,國內玩家已經不滿足於人工魚的飼養,開始返璞歸真,進口野生七彩神仙成為了主流。品系今天不做過多介紹,我們來說說它繁殖的特性。一、種魚介紹首先我來介紹下本文的種魚,公魚為野生全皇室f1,母魚為野生阿蓮卡皇室型。雖然本人之前也有繁殖成功過七彩(人工和野生均有),但相比這對種魚的後代更加值得期待,所以做了記錄。
  • 觀賞魚不患病和少換水,是需要底氣的,如此操作人人都可以開魚店
    三、志同道合的魚友最後一類評論,就是感同身受的魚友,自己也是如此操作的,當然就會很明白這種操作的實際意義,知道這種操作的好處了。這種操作不但是省時省力,而且觀賞魚飼養的很好,並且絕對的節約能源、時間與體力。
  • 新買的水族箱開缸,操作起來很簡單,注意好這幾點就夠了
    文/家有旺財貓想要飼養觀賞魚,首先應該給觀賞魚安排一個家。這個家,就是水族箱了!新的水族箱因為沒有養過魚,甚至沒有注過水,所以是不可以直接把魚丟進去養的。新的水族箱沒有建立強完善的硝化系統,如果直接加水養魚,很快這缸水就會壞掉的,魚也很難養得活。所以,想要養好觀賞魚,基礎要打好。新買的魚缸是不可以直接養魚的,想要把新魚缸變成可以養魚的魚缸,就需要開缸!新買的水族箱開缸,操作起來很簡單,注意好這幾點就夠了!
  • 新買的三湖慈鯛入缸就死,怎麼回事?對照這四點去找原因
    它們具有高顏值,適應能力超強的特點,所以受到了魚友們的普遍歡迎,特別是玩原生缸,三湖慈鯛堪稱絕配。近來,連續好幾天有魚友問我一個幾乎同樣的問題。「為什麼我新買的慈鯛魚過溫、過水以後才放到魚缸裡,可是卻過了沒幾天就死了?」
  • 連魚帶缸一起買回家,觀賞魚大多活不過27天
    水族店老闆為什麼會慫恿你做這件傻事?如何識破無良商家的銷售伎倆?友情提示:本文適合最近剛剛踏入觀賞魚這個大坑的純小白。預計閱讀218秒。為什麼不可以連魚帶缸一起買回家?新手把魚缸帶回家,裝上自來水,打開循環看,按好增氧泵,就直接把新買的魚放進魚缸。根據譁仔對近200個案例的統計,按照這個錯誤思路玩魚的新手朋友,新魚通常活不過27天。所以譁仔把這種因被商家忽悠而造成的死魚現象稱為「二十七天現象」。
  • 新買的超大氧氣泵,觀賞魚根本沒用上,夏季供氧還有壞處不成?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看看天氣預報,我們當地在短期內,不可能再出現32度以上的高溫天氣了,這對於我們飼養觀賞魚來說,夏季已經算是過去了。還有就是,在最高溫的幾天,適度減少投餵量,或者乾脆不喂,高溫天氣,最為主要的應該防範水質惡化,其他都是小事,水溫超過了32度以上,觀賞魚吃不吃都無所謂的,餓幾天也死不了,水質一玩完,可就完蛋了。為什麼很多魚友的魚缸喜歡加設氧氣泵,真的是怕觀賞魚缺氧麼?
  • 詳解觀賞魚死亡原因,助您養好魚
    氨氮和亞硝酸都是劇毒物質,它們是觀賞魚死亡的罪魁禍首。明白了氨氮和亞硝酸的危害之後,下面接著說水質的變化過程。新魚缸開缸的過程中水質的變化會經歷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水中的氨氮濃度高,亞硝酸幾乎為零,這是由於硝化系統還沒有建立起來造成的。第二個階段,氨氮濃度為零,亞硝酸濃度升高,這說明硝化系統已經建立起來了,但還不成熟。
  • 看看新魚友的兩個極端操作案例,是如何毀掉一缸觀賞魚的?
    一、大量飼料魚入缸後,導致龍虎魚出現問題其中的一位魚友,是因為把一斤飼料魚扔進了魚缸,圖的當然是省事了,結果省事變成了費事。導致魚缸內的其他主魚,龍、虎魚等不是蒙眼就是體表潰爛,水質也無法調理了。這些東西一旦進入魚缸,假設觀賞魚不能迅速吃掉,必定會汙染水質,這其中還會有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就是水溫的突然、急劇升高,這些冷水魚,尤其是目前這個季節,相當於從冬季直接進入夏季,體表的各種外傷,突然遭遇高溫,直接就會發炎、潰爛,更別說還有其他各種菌類。
  • 觀賞魚被過濾器吸死,注意這幾點,觀賞魚不再死!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到沐沐講養魚,一般的情況下,大部分的觀賞魚都可以靈敏的躲避開魚缸裡面的過濾器吸附,但只要是觀賞魚的體格強大,這些都不是問題,但是也有一些特殊的原因!觀賞魚太小,過濾器的使用功率太大,這是個很棘手的事情,現在有很多的魚友為了讓魚缸裡面的水質乾淨,使用大功率的過濾器,但是在這種情況下,會有很多的小型魚或者是魚苗,這裡面也包括了很多的弱勢魚類 ,過濾器很有可能把觀賞魚的眼睛吸附掉,就是失去了生命,對於這一點,大家一點要注意,針對於這些品種,我們可以選擇把水流量大約調成每小時循環五次就行了,沒有必要把過濾器的功率調的很大
  • 在混養魚缸裡,有些魚死了有些狀態很好,需要做消毒處理嗎?
    最近這些天,養魚老道這裡開始降溫,暖氣也停掉了,室內的水溫只有16度了,但是我的這些觀賞魚大部分還是比較耐受,只是個別魚出現了死亡現象,比如說陣亡了一條迷你大帆,還有一條鴻運當頭雌魚,出現炸鱗而亡。三、紅綠燈不耐受水質,極有可能成群死亡,別的魚啥事也沒有再就是比較特殊的紅綠燈魚,它們呢對於水質中的各種毒素含量太過敏感,甚至於有時候在魚店裡已經中毒太深,入缸後就有可能成批量死亡,一天死個三五條,很快一批魚全部玩完。
  • 剛開始養觀賞魚,每次都會死到一條不剩怎麼辦?
    雖然說死魚的原因會有很多,也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夠說明白的,但是我們在以後選魚和養魚上只要注意以下這幾點,至少能夠減少我們愛魚很大的死亡率。二、千萬別貪多這個也教給大家一個好辦法,比如你的魚缸裡上次養了十條魚都死了,那麼這次我們只要養上一半就可以了,比如就養五條甚至更少,這就沒問題了。
  • 給觀賞魚做體表檢疫可以用到哪些藥物,如何使用為好?
    在給金魚、錦鯉、草金等冷水魚檢疫的時候,雖然我們嘴上說的是十斤水、三兩鹽浸泡十分鐘,但是這個東西我們還是要根據觀賞魚的實際狀態和水溫來定,比如說我們購買的觀賞魚打開包裝後已經是半死不活的了,可能在百分之三這個鹽度裡,上去就死,那么正常的體質相對強健的、體表和魚鰓沒有問題的觀賞魚,只是正常的體表檢疫,這個鹽度就不會出現任何的問題。
  • 新手養魚正確的開缸方式,才能保證觀賞魚的成活率,從此少走彎路
    水養好後就是培養硝化菌了,如果你之前有養魚,並且魚缸內有大量的糞便或者殘餘的餌料等有毒物質,這都是需要培養硝化菌來分解,所以當你把魚放入魚缸兩三天內你會發現水是比較渾濁的,這時候就得進行每天換上四分之一除氯的水,另外要記得保證溫差不要太大另外魚缸裡的魚少或者沒有魚是沒辦法建立硝化菌的,因為裡面沒有硝化菌可以分解的東西就不會自然產生硝化菌,
  • 新手養錦鯉,解決這兩個問題,魚兒存活率更高
    新手養錦鯉,要解決這兩個問題,魚兒存活率更高錦鯉觀賞價值極高,要是養得好了,看起來非常美麗。這種魚是很多魚友喜歡飼養的高檔觀賞魚,在觀賞魚裡面也是被受人青睞。不僅僅是因為其觀賞價值,而且還源於它的美好寓意,象徵著吉祥能給人帶來好運,也隱含這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其實錦鯉養殖起來並不難,它對水質要求不是很高,繁殖能力不錯,吃的東西比較雜,生命力十分頑強。這種魚性格順順,很討人喜愛。適應的水溫是在21-27℃,它的個體有些大,有的可以長到1米左右。這種魚的壽命很長,所以此魚還有長壽的寓意。
  • 開缸養水、購買觀賞魚,對於新魚友來說,我們需要關注以下問題
    我自己的操作經驗就是困水三到五天,然後過濾循環五天到一周的時間,直接就可以把主魚入缸,不會有任何的問題,所謂的問題只能有兩點,一個是觀賞魚的質量不好,另一個就是我們剛開始飼養的密度過大。
  • 斑馬魚隔三差五死亡,不但是斑馬魚,這個問題所有觀賞魚都存在
    一位魚友的魚缸現狀,很有代表性老道,我是使用40釐米的魚缸,水溫26度,開好缸後,養25條3個月大小亞成的斑馬,魚是統一從同城魚友處購得,到家第一天晚上跳缸兩條,然後每隔兩天掛一條,目前一周過去了,水質已經逐漸從白濁變得清澈,魚也還剩下16條。
  • 海水觀賞魚的人工繁育之路
    此篇,爾海水族與您一起分享海水觀賞魚的人工繁育之路。現在市場上所銷售的海水觀賞魚差不多95%以上都是野外捕撈,剩下不到5%才是人工繁殖和養殖的,這其中又以小丑魚的佔比最大。人工繁育的海水魚,相對於野外捕撈魚的優勢:一是不存在開口訓食的問題,二是存活率更高,三是能減少對自然環境和資源的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