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賞魚到家後多長時間不吃食我們就要採取措施?

2020-12-15 養魚老道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

最近很多魚友在問這個問題,就是為什麼觀賞魚到家後長時間不吃食,看起來好像一切狀態正常啊,也不像是有病,只是來家半個多月或者一個月有餘,就是不開口。

養魚老道可以明確地告訴大家,這其中必有蹊蹺,即使魚兒沒有身體疾病,也會有心理疾病,雖然說有的觀賞魚可能不吃食也能夠好好的活著,但那只是我們在表象上看到的魚兒沒有死亡而已,其中牽扯到很多的因素,況且即使是魚兒正常,一旦長時間不吃食突然開口後,如果我們投餵不當,它們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會患病死亡。

關於觀賞魚長期拒食的原因養魚老道也說過多次,主要有不適應環境和水質、心裡害怕、不適應我們所謂的魚食、腸炎和其他疾病困擾、水溫問題等,大體上就是這麼幾種主要的原因造成的觀賞魚拒食現象。

那麼遇到這種現象我們應該如何去辦呢,比如說對於有些觀賞魚,我們就是想餓上它們一段時間,使它們適應吃魚飼料,到底可不可行呢?

這個問題我們一定要去根據觀賞魚的習性和狀態來看,一般的來說冷水魚比熱帶魚耐餓的時間相對要長一些,因為冷水魚一般的是雜食性的,多多少少還能從水中獲取點其他的食物,而純肉食性的熱帶觀賞魚耐餓能力就要相對的差上很多。

再一個就是大型魚或者成年魚比起小型魚和幼魚要耐餓一些,最起碼這些基本的常識我們要知道一點。

我們也可以去仔細查看觀賞魚的狀態和體型,如果觀賞魚已經出現了精神不振、嚴重瘦弱、東倒西歪的現象,那我們就別去較勁了,很容易活生生的就被我們給餓死了。

如果觀賞魚出現了其他的實質性病變,比如腸炎、白毛、白點、細菌性感染等症狀,我們就要去根據疾病不同先去予以治療,等其稍有康復之後,我們可以少量的循序漸進的進行投喂。

如果觀賞魚看見主人就跑,偶爾自己也會攝食或者東躲西藏,那沒有別的毛病,就是因為心裡害怕,對於這樣子的觀賞魚我們可以採取封缸的措施,就是三面魚缸壁全包,三天之內不開燈、不換水、不餵食,也不要去驚動它們,讓它們靜靜的修養之後,再做打算。

在我們做了以上的措施之後,如果觀賞魚的表現絲毫還沒有進展,那只能夠證明我們投餵的魚食根本不對路,我們需要找到此種觀賞魚最愛吃的食物進行投喂,比如說像地圖、七星刀、銀龍等可以投餵紅色的小型飼料魚,大家一定記住,紅色的較好比較有吸引力。

如果龍魚、地圖魚個體太小,甚至於各種卵胎生觀賞魚苗、或者魚蝦肉、麵包蟲都可以用來開口,錦鯉也是可以用小魚苗、麵包蟲開口的,對於此點大家請隨意,一切還是要以魚兒開口吃食為好。

在觀賞魚開口具體的時間上,這個沒有準確的數據,小型熱帶魚最好是最遲三到五天以內必須開口,金魚、中型熱帶魚最遲10天左右,大型熱帶魚和大型錦鯉如果在魚缸裡飼養,也基本上是15天到20天的時間為準吧,時間再長都不是什麼好的現象。

養魚老道向來以觀賞魚的狀態和體質為準,其他的一切都是浮雲,對於觀賞魚的食物選擇,養魚老道也向來是不惜一切代價的先開口再說,魚兒到家三天不開口對我來說就已經是很不正常了。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觀賞魚到家之後都要拒食三天嗎,有些魚入缸就開吃,餵還是不餵?
    但是,如果它們並沒有表現出應有的攝食慾望,這個事情就肯定不正常。有的魚友就問到了,難道說我們買回來一缸小斑馬魚,也要三天後在投餵嗎?這個就要看具體情況了。我們並不是為了不影響到它們的生長而儘快投喂,很多觀賞魚三天五天不攝食,至少是餓不死的,我們主要的目的就是看看它們是否可能患病,用以調整一下,下一步的飼養策略。
  • 觀賞魚的魚飼料質量不好怎麼辦,如何給觀賞魚換食?
    目前看來,有的結果是很不錯的,而有的立刻引起了水質的渾濁,這個就需要我們在投餵魚食之後,及時去觀察魚缸水質的走向了。因為對於一些購買的活食來講,特別是冰凍魚食,我們根本不知道它的質量到底如何,只能通過自己的投餵去不斷嘗試了。
  • 第一次飼養觀賞魚,我們應該這樣去想,它怎麼還不死呢?
    我們的觀賞魚能夠繁殖,至少證明大魚基本上是養住了,只要有魚在就不愁它不繁殖,早晚它們都會順利繁殖,只不過是時間問題,這樣去想就可以了。甚至於對於一些產卵繁殖的觀賞魚來說,第一窩魚苗有它無它皆可,即使是順利繁殖了,也可以視而不見。
  • 觀賞魚不吃食怎麼辦?從這4方面入手解決,還你一魚缸活潑魚兒
    萬物都需要靠食物去維持生命,觀賞魚也不例外。我們飼養在魚缸中的觀賞魚需要人工投餵飼料。但是經常出現的食物方面問題除了腸胃病以外就是觀賞魚拒食的情況了。魚不吃東西的時候有很多魚友會擔心:它會不會餓死?它為啥不吃?是飼料不合口味嗎?還是魚本身的問題呢?
  • 訓練觀賞魚和主人的互動性,只是少食多餐就可以了嗎?
    水質、水溫和觀賞魚的狀態達到相對的穩定是首要因素觀賞魚到家之後,在三天的穩定期內,我們不要去打擾到它們,這是第一點需要注意的問題,當然也包括了停食三天,讓它們保持住適當的飢餓感。因為是初來乍到,觀賞魚最害怕的就是倒來倒去,這樣它們沒有一個安定的環境,就會更加的害怕,所以在這段時間,我對它們採取的態度就是不聞不問,只是三天過後偶爾一天投餵一次魚飼料,讓它們對我和魚食有一個基本的熟悉過程。當它們的水質、水溫和狀態基本上達到穩定之後,我們才能夠開始訓練。
  • 為啥新買的觀賞魚到家後第二天死了?把這操作做到位,提高存活率
    觀賞魚經過長途運輸後到家,魚友立刻迫不及待將其拆開。隨隨便便過了一下水就倒進魚缸裡面。但是第二天起來一看,新魚已經躺在魚缸底部一動不動的了。新魚到家後如何處理對於新手魚友來說還是個問題。稍微有點小插曲,沒弄好就只能等著撈死魚。這幾乎是每個魚友入坑後都經歷過的事情。
  • 用飼料魚投餵大型觀賞魚就是殘忍嗎,那我們給它們吃啥,蛋炒飯?
    看老道文章,學老道養魚,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很多的中大型肉食性觀賞魚,它們在自然界裡就是以小的魚蝦或者昆蟲餵食的,有一些比較殘暴的大型淡水魚,它們可能連大型的牲畜都吃。這是大自然發展的必然規律,作為我們人類來講,也是不能夠違背的。
  • 養了八缸觀賞魚水質很好,觀賞魚死亡率不高,有什麼操作手法嗎?
    看老道文章,學老道養魚,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養水養了多長時間,需要做些啥?很多魚友想知道我們飼養觀賞魚養水的工作到底需要如何去做,多長時間為好?養魚老道這裡還是有一些記錄的,我的魚缸最早是在11月初也就是5~6號左右開始放水的,都是困水四五以後天開啟了過濾系統循環,大約是在11月11號前後。
  • 詳解觀賞魚死亡原因,助您養好魚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魚樂圈教官。探討養魚方法,交流養魚經驗,分享養魚樂趣。敬請魚友們關注、留言、討論。謝謝!今天跟新手們說說觀賞魚死亡的原因和對應的預防措施。本文是按照三個時間點來說明的,下面是今天的正文。
  • 為什麼觀賞魚吃完魚食,就會立刻趴缸,而且沒有任何不正常表現?
    這個現象在我的羅漢魚中也有遇到,尤其是它們並不是過於飢餓的時候,有時候,即使看到小魚也懶得去捕捉,一旦捉到了,直接就是趴缸不起,或者把小魚長時間含在嘴裡不吃。 是不是魚兒不對口?
  • 觀賞魚拒食不都是內寄腸炎,有一種拒食,叫做我不高興你不知道
    當然了,在小魚苗中也會有兩極分化,過於瘦弱的,搶不上食的和實在是太能吃的,這兩種魚苗極有可能會患上腸炎,但是,不管是消化不良也好,患上了腸炎也罷,對於小魚苗,我們都可以採取使用土黴素來浸泡的方法就可以了,比較溫和有效。
  • 剖腹產手術後吃魚可以嗎 電高壓鍋燉魚多長時間
    燉魚多長時間分娩是女人很重要的事情,很多媽媽因為種種原因,沒辦法選擇順產的時候就會選擇剖腹產。特別是懷著雙胞胎的媽媽們,會考慮到安全問題,更傾向於選擇剖腹產。那麼,雙胞胎剖腹產手術多長時間呢?下面就由小編帶著大家一起來看看關於這方面的小知識吧!
  • 觀賞魚從睡夢中被驚醒,會是個什麼狀態?了解一下很重要
    稍停了大約五六分鐘以後,我就打開了魚缸燈,按理說應該是十分鐘左右最好,然後它們在開燈的一瞬間有所驚厥,之後緩慢的分散開來,再過了十來分鐘後,能夠在底層開始遊動,直至最後整缸開始巡遊。這個時候當我來到魚缸前,它們就可以迅速圍攏過來了,開始找食吃了,證明已經完全清醒了。
  •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不要讓觀賞魚靠上了我們反而沒東西可吃!
    觀賞魚的道理也是一樣,特別是比較喜歡葷食的中大型觀賞魚,它們中的很多品種對於魚飼料根本就不適應,從它們的腸胃功能來說,也是不適合消化這些東西的,更容易引起腸炎。因此養魚老道想要說,我們既然想要飼養觀賞魚,就不要讓觀賞魚靠上了我們,反而沒有合適的食物可吃,這是一件多麼悲慘的事情。
  • 為什麼小型熱帶觀賞魚,有些品種比我們想像的還要難以飼養?
    2、這不是說我的哥們飼養水平有多差,或者多麼不負責任,而是幹瞪著眼睛無能無力,小型觀賞魚本來就不耐折騰,再加上長途運輸和交叉感染,有些時候碰到點背,誰也無法避免觀賞魚的死亡,這是這個行業的通病。所以說幹觀賞魚這一行,不死魚就是賺錢,但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哪個魚店不死魚,只是魚友們看不見罷了。
  • 開缸養水、購買觀賞魚,對於新魚友來說,我們需要關注以下問題
    一、魚缸養水需要多長時間,何時加入硝化細菌? 或者我們也可以到飼養和售賣大型觀賞魚的魚店裡去看看他們的魚缸過濾系統,雖然說魚店裡的觀賞魚可能不去投喂,但是飼養密度都會很大,所以說道理其實是一樣的,對於我們也會有很好的借鑑價值,至於其他的一些所謂的噱頭,或者告訴我們生化過濾系統應該是佔到水體的多少比重,我們可以不必去理會。
  • 任何觀賞魚出現了縮鰭行為,都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這些因素都會導致觀賞魚出現嚴重的縮鰭行為,所以我一直在強調,如果是神經敏感的亞成或者成年觀賞魚,到家之後三天之內我們不要去開魚缸燈,或者選擇一個光線較弱的小檯燈。三、各種疾病性因素導致的縮鰭1、首先就是觀賞魚在水溫、水質上的不適應,所以養魚老道一直在強調,購買觀賞魚最好是採取就近購買原則,越近越好,至於質量問題,那就看大家自己的選魚水平了。
  • 哪些觀賞魚適合投餵魚飼料,哪些觀賞魚並不適合吃?
    首先,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所有的觀賞魚幼苗都不適合投餵魚飼料。我們先不要去說市面上的魚飼料在質量上好還是好,我們只要去看結果就知道了,同樣的投餵魚飼料和投餵活魚蟲的燕魚魚苗,一個月之後在個體上可能就會相差一倍多,所以說大家很少見到燕魚幼魚有投餵魚飼料的。
  • 看完才知道原來新魚入缸不吃食是因為這個
    有很多魚友留言問,新魚到家不吃食怎麼辦?小編認為這個問題應該升級為新魚到家三天後還不吃食怎麼辦?今天總結了幾個原因,供大家參考。一、不適應環境這是最常見的原因。一般來說,新魚因運輸和包裝而受到驚嚇,加上新缸的環境和水質也不適合,不吃東西是正常的,甚至藏在魚缸的角落裡。像一些龍魚,到家一個月不開口的也有。在這種情況下,就不要再繼續餵食了。關燈靜養等它適應環境。
  • 觀賞魚被過濾器吸死,注意這幾點,觀賞魚不再死!
    觀賞魚太小,過濾器的使用功率太大,這是個很棘手的事情,現在有很多的魚友為了讓魚缸裡面的水質乾淨,使用大功率的過濾器,但是在這種情況下,會有很多的小型魚或者是魚苗,這裡面也包括了很多的弱勢魚類 ,過濾器很有可能把觀賞魚的眼睛吸附掉,就是失去了生命,對於這一點,大家一點要注意,針對於這些品種,我們可以選擇把水流量大約調成每小時循環五次就行了,沒有必要把過濾器的功率調的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