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節該不該過?作為國人如何理解?是崇洋媚外還是與國際接軌?

2020-12-26 塞外孤狼磊哥

情人節該不該過?作為國人如何理解?是崇洋媚外還是與國際接軌?眾說紛紜,大家怎麼理解。

首先問下,情人節是哪國的節日?國際間的吧。在我悠悠幾千年文化的大中華,情人節是七夕,好不好。也不知道什麼時候什麼人,把這個節日引進到中國,讓那麼多的信男信女們,為之痴狂,為之受傷!想法是好的,但有些人另有用心,結果成了助紂為孽的幫兇,別人不以為然的藉口。有目共睹的現實,不用舉例說明。

說起情人節,以前年輕的時候也過過,其實也就那樣,能夠滿足一下年輕人的躁動心理吧。給年輕人一個機會,訴說情腸,表白情意,好的結果應該是終成眷屬吧。後來再後來,就成了一個人,過什麼情人節呀,就連過年都是感覺到無比的冷清、孤寂和無聊了,也不知道是年齡大了,還是厭倦了男女那種膩膩歪歪的感覺。其實呢,不管是什麼,有情有意的男女雙方能夠有個時間好好聚一下,交流下感情,傳遞下情意,那還是沒什麼不可的,誰都經歷過。但不能都歸結為情人節特有的行為。吃個飯呀,聊個天兒呀,一起看看電影,一起出去逛逛街,買買東西,去遊玩(有條件遠足旅遊,沒條件近郊放鬆也未嘗不可)一下,只有兩個人的世界,那才是美好、幸福和快樂的!

對於小編來說,情人節在我這裡沒啥感覺,更別說過了,我說得個人想法,不要抨擊我哦,我說出了不少人的心聲,不是嗎?其實沒有啥子實際上的意義,就是一個表達情誼的固定時間而已嘛。其實感情到位了,啥時間都行,沒那麼多講究的。有人「好過」,有人「難過」,我不屬於任何一種。該怎麼樣過就怎麼樣過,該吃飯吃,該睡覺睡,該上班就上,不能把時間浪費在沒用的事件上,人生本來就短暫,何必去肆意揮霍呢?有人「好過」,有人「難過」,悟空問這問題,明擺著就是說現實生活唄。有錢人要什麼有什麼,都可以用金錢來滿足,但他(她)的內心會是真正的快樂嗎?能夠找到真愛嗎?他(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心甘情願的嗎?而難過的人,則是不能和心愛的人在一起,為了生活得奔波拼命。自己沒有能力給她(他)什麼好的禮物或好的生活等,內心自卑的體現,其實不歸為難過。所以,避免這種問題的出現,那就趁早,趁著年輕好好努力奮鬥,經過自己辛勤勞動,付出,得到屬於自己的那份真愛,幸福與快樂,這才是我們每個人都要做的,不是嗎?愛慕虛榮可以有,但不能過分了,這是人性決定的,靠雙手贏得的才是你真正創造的價值,也是世間最有意義的事情。也不要過度羨慕嫉妒恨別人,他(她)或是先天有優勢,但並不能保證世代都能如此,正所謂此一時彼一時,風水輪流轉,只要我們付出努力,辛勤勞作就能獲得成功!不勞而獲是不長久的!

不管是哪種,希望大家要有個度,不要為之所困,勞民傷財的行為千萬要適可而止。只要有情有意的兩個人在一起,那天天就是情人節,何必要找那麼多藉口呢?我們不懂浪漫,但我們有誠心誠意、有真情、有真心、有純樸而憨厚的情懷。好多人藉此機會來做點什麼,其實是另有所圖,如果沒有,過外國人的節日,多少有點崇洋媚外的噱頭。那意義就不一樣了,或許成為笑柄,再或許改變了真正要表達的初心,結果如何?自己斟酌吧。正直做人,誠信真心待人,屬於你的真愛會常伴。

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少一些猜忌,少一些抱怨,少一些紛爭,少一些欺騙,少一些傷害,少一些分離,讓世間充滿愛,讓我們的生活生存環境更溫馨、和諧、宜人,那才是人生追求的唯一目的!謝謝。

相關焦點

  • 情人節該不該過?作為國人如何理解?是崇洋媚外還是與國際接軌?
    情人節該不該過?作為國人如何理解?是崇洋媚外還是與國際接軌?眾說紛紜,大家怎麼理解。首先問下,情人節是哪國的節日?國際間的吧。在我悠悠幾千年文化的大中華,情人節是七夕,好不好。也不知道什麼時候什麼人,把這個節日引進到中國,讓那麼多的信男信女們,為之痴狂,為之受傷!想法是好的,但有些人另有用心,結果成了助紂為孽的幫兇,別人不以為然的藉口。有目共睹的現實,不用舉例說明。說起情人節,以前年輕的時候也過過,其實也就那樣,能夠滿足一下年輕人的躁動心理吧。給年輕人一個機會,訴說情腸,表白情意,好的結果應該是終成眷屬吧。
  • 抵制聖誕節從未停止過!到底該不該過聖誕?
    今天是西方傳統宗教節日聖誕節,相信有不少小夥伴還不了解聖誕由來!在大部分小孩子還活在想像裡,聖誕節不就是聖誕老人駕雪橇在天空行走,然後乘小孩子睡覺偷偷把禮物放在床頭,等孩子醒來就可以收到禮物了。這幾天不就有網友吵著抵制聖誕節?然後該不該過聖誕節這個話題又火了,當然我本人中立,只是進行雙方的各自的理由進行解析。先說一下,為什麼要的抵制一方!
  • 抵制聖誕節從未停止過!到底該不該過聖誕?
    今天是西方傳統宗教節日聖誕節,相信有不少小夥伴還不了解聖誕由來!在大部分小孩子還活在想像裡,聖誕節不就是聖誕老人駕雪橇在天空行走,然後乘小孩子睡覺偷偷把禮物放在床頭,等孩子醒來就可以收到禮物了。這幾天不就有網友吵著抵制聖誕節?然後該不該過聖誕節這個話題又火了,當然我本人中立,只是進行雙方的各自的理由進行解析。先說一下,為什麼要的抵制一方!
  • 「洋節」來臨,中國人該不該過聖誕?年輕人:中國節更好玩!
    每個國家都有屬於自己的傳統節日,這些節日都有一定特殊意義,隨著國際之間交流愈發頻繁,很多節日也互相傳播。在我國就有很多外國節日,比如聖誕節。聖誕節起源於宗教,是西方最盛大節日之一,重要程度類似於我國春節。每當聖誕節來臨之際,西方各國街頭燈火通明,紅色的聖誕帽、綠色聖誕樹以及五彩繽紛的彩燈,人們會準備豐盛的火雞盛宴,在歡樂中度過聖誕。
  • 中國人該不該過聖誕節?過洋節不再是崇洋媚外
    一年一度的聖誕節就要來臨,街頭上的各個店鋪都在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與火熱的商業街頭相比,虛擬網絡上的討論也是異常火熱,一場關於「中國人該不該過聖誕節」的話題討論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聖誕節持反對意見的一方認為,聖誕節是西方文化入侵的方式,過聖誕節還是崇洋媚外的表現。
  • 中國人該不該過聖誕節?過洋節不再是崇洋媚外
    一年一度的聖誕節就要來臨,街頭上的各個店鋪都在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與火熱的商業街頭相比,虛擬網絡上的討論也是異常火熱,一場關於「中國人該不該過聖誕節」的話題討論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聖誕節持反對意見的一方認為,聖誕節是西方文化入侵的方式,過聖誕節還是崇洋媚外的表現。
  • 萬聖節熱鬧無比中元節卻冷冷清清 中國人該不該過洋節?
    萬聖節越過越熱鬧中元節卻越來越冷清 中國人該不該過洋節?對此,不少網友提出質疑:西方人的節日越過越熱鬧,而自己國家傳統的鬼節卻越來越冷清,國人也太崇洋媚外了!   萬聖節又叫諸聖節,是西方的傳統節日,而每年的萬聖節前夜都是這個節日最熱鬧的時刻。近年來,以狂歡為主要賣點的萬聖節在中國漸漸風靡,許多網友絞盡腦汁把自己搞得面目猙獰來惡搞,一些商家也藉機推出許多萬聖節活動來製造噱頭、吸引客戶。
  • 聖誕節該不該過?外來節日真的需要我們批判和抵制嗎
    每年聖誕節臨近的時候,總會出現一種「聖誕節該不該過」的爭議,把一個平常的節日硬生生地給推上了「拋棄中華傳統」、「崇洋媚外」的道德靶心上!好嘛,喜歡過聖誕的人是喜歡洋節、替別人過他們的節日、不發揚傳統文化、娛樂至死的人,國人就不應該這麼做,這種節日就不應該出現!
  • 地理答啦:中國人該不該過感恩節、聖誕節、復活節、情人節之類的...
    悟空問答上有網友問:國外節日文化盛行,中國人要不要過感恩節?對這個問題,網友花蕊魚認為:感恩節既然是美國人創造的節日,紀念意義也是他們國家的。我們中國就不要撿樣,崇洋媚外了。網友楊子90897001認為:不要過什麼西方式的感恩節!
  • 外國人的節日到底該過還是不該過?要麼大融合,要麼互相不往來!
    大家好,我是原創作者有些事在發生的那一刻,此百家號不討論政治,不涉及敏感話題,定期的和大家分享一些大千世界的事情。讓我們一起用理性的視角看世界。現在伴隨著全球化的不斷深入,世界上各個國家的文化也出現了想像不到的融合還有碰撞,現在我們國家也出現了過外國節日的現象,比如說西方的情人節,聖誕節還有萬聖節等等。現在也出現了中國人應不應該過外國人的節日?最近幾年中國人過西方國家的聖誕節就受到過不小的爭議,有些人覺得中國人過洋節崇洋媚外的心理。
  • 聖誕節快到了,我們該過還是不該過?
    而作為新世紀的中國百姓們,該不該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融合於『世界』呢?接下來就讓小編帶你進入『聖誕』的世界。 聖誕節又稱耶誕節,西方傳統節日,是基督教為紀念耶穌誕生而規定的重要節
  • 也說中國人到底該不該過聖誕節?
    當然這些觀點也不值得一駁:抵制聖誕節這並不影響相互的先進文化、科學技術和經濟建設經驗的交流、借鑑和引進。不提倡過聖誕節的更是大有人在,最近,有人在網上發起了「中國人該不該過聖誕節」的投票,結果91%的網友不主張過聖誕節。
  • 中國人該不該過西方節日
    而國人把西方的節日作為吃喝玩樂節、購物節、戀人節。再者,目前過聖誕節的主要是年輕人跟情侶,他們不在乎什麼宗教信仰,只在乎熱熱鬧鬧屬於他們的節日。現在大家生活在已經夠嚴肅、夠快節奏的了,誰不想放鬆下,總比每天對著老人規規矩矩的舒服。
  • 也說中國人到底該不該過聖誕節?
    當然這些觀點也不值得一駁:抵制聖誕節這並不影響相互的先進文化、科學技術和經濟建設經驗的交流、借鑑和引進。不提倡過聖誕節的更是大有人在,最近,有人在網上發起了「中國人該不該過聖誕節」的投票,結果91%的網友不主張過聖誕節。
  • 中國人該不該過西方節日
    而國人把西方的節日作為吃喝玩樂節、購物節、戀人節。再者,目前過聖誕節的主要是年輕人跟情侶,他們不在乎什麼宗教信仰,只在乎熱熱鬧鬧屬於他們的節日。現在大家生活在已經夠嚴肅、夠快節奏的了,誰不想放鬆下,總比每天對著老人規規矩矩的舒服。
  • 「洋節」該不該被抵制?傳統節日又該何去何從?中華不衰!
    總之,進口的東西都被披上了一層華麗的外衣,不得不承認在一些技術方面我們確實還有不足,追求更好的品質去買國外的產品這絕不是崇洋媚外,誰不希望買到的東西耐用又高端呢?不過,近年來「洋節」的盛行卻與這些產品有著本質的區別,若說前者關乎著生活,是物質需求,那麼後者關乎著的則是思想,是精神需求。
  • 平安夜和聖誕節該不該過?
    相比起往年聖誕節和平安夜的火熱,今年似乎有所減退,但仍舊保持著一定熱度,賣蘋果的商家昨天的戰績應該不小,直到今天聖誕節真正到來的時候,該張貼的字樣,該舉辦的活動也一個不少。然而就在最近,長久被承認為中西文化交流的聖誕節開始被嘲諷與壓制,很多人表示聖誕節不應該過,當外國人都沒有如此瘋狂地慶祝這個節日的時候,中國人卻喜氣洋洋的肆意狂歡。
  • 「洋鬼節」,我們的孩子該過嗎?
    「洋鬼節」,我們的孩子該過嗎?為什麼一個西方節日如此受國人青睞?我們的孩子該過萬聖節嗎?    ●南方日報見習記者 陳芳庭 記者 陶達嬪    現象    萬聖節手工作業難倒家長    在廣州白雲區新節奏幼兒園,孩子們的萬聖節裝扮造型各異,從帽子、手杖到各種小道具,一應俱全。幼兒園還舉辦了萬聖節專題T臺走秀,讓穿著萬聖節服裝的孩子們盡情「秀」了一把。
  • 6成青年感覺國人崇洋媚外
    蘇冠名攝為何六成青年感覺國人崇洋媚外調查顯示,59.2%的青年認為國人普遍有點崇洋媚外;面對西方發達國家公民時,48.7%的青年感覺不自信今年10月,應法國France24電視臺和美國《國際論壇先驅報》的請求,法國社會研究所對德國、法國、西班牙、義大利、英國和美國6645名居民的民意調查顯示,世界上第二號強國是中國
  • 莫讓「先入為主」成為「崇洋媚外」的導火線
    自從「大黃鴨」在中國和國人見面以來,此類充氣藝術品頓時火了起來。由於先入為主的觀念,普通人一見這隻金蟾便會聯想起「大黃鴨」來。而實際這隻「土生土長」的大金蟾與「國外進口」的大黃鴨不同,它為國內設計師生產製造,而「金蟾」的製作難度是「大黃鴨」的3倍,最具挑戰的是金蟾的臉部表情,耗時2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