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院主軸線上依次為前門、赫曦臺、大門、二門、講堂、御書樓。主體建築左為文廟,右為百泉軒及園林建築,大門兩側為齋舍。 最引人注目的是書院大門上一副楹聯,曰:「惟楚有材,於斯為盛。」大意是說楚地的人才在此地會聚。
嶽麓書院還以保存大量的碑匾文物聞名於世,如唐刻「麓山寺碑」,還有明刻宋真宗手書「嶽麓書院」石碑坊、「程子四箴碑」、清代御匾「學達性天」等。嶽麓書院後山青楓峽的小山上,建有愛晚亭,是毛澤東主席青年時代常去的地方。
嶽麓書院的前院開闊平坦。據說當年會在此處講究學問。學達性天,是康熙帝的題字。但並不是嶽麓書院的專屬,也有其他書院和個人獲得過這個國家級教學榮譽。主席的寓室。放在今天相當於博士生待遇了。而且出門花園,步行通勤。
湖南大學的嶽麓書院,千年書院源遠流長,文化底蘊渾厚,連那片亭臺樓閣也都透著書氣。剛看完《如果這是宋史》,作者對朱熹老夫子的評價倒不高,但在這裡,朱老夫子就是聖人,朱張會講更是傳誦千古,對於朱熹的理論,見仁見智吧。
恰逢陰雨綿綿,在這片閣樓群裡轉,憑軒聽雨,看雨水滴到黑色瓦片化成白絲垂落到地面,心也跟著寧靜了,輕音樂《綠野仙蹤》用來表達此刻的情境最適合不過了。
長沙嶽麓山上的「嶽麓書院」,是中國「四大書院」之一,其它分別是河南商丘睢陽的「應天書院」,江西九江廬山的「白鹿洞書院」和河南鄭州登封嵩山的「嵩陽書院」。
嶽麓書院是我國四大書院之首。現佔地1.2萬平方米,掩映在 嶽麓山 東坡幽深的山水之中,是一座坐西朝東,由門堂、亭、臺、樓、軒、齋、祠組成的古建築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