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肇慶中學的歷史如此悠久!「廣東四大書院」之一的端溪書院正是...

2020-12-23 金羊網

  肇慶正全力推動兩廣端溪書院重建,肇慶中學去年已申請「端溪書院」商標註冊

  文/圖 羊城派記者 陳強

  「廣東四大書院」之一的端溪書院,今年445周歲了。5月12日,「明經行修 崇善尚美」兩廣端溪書院開山445周年紀念活動在肇慶中學舉行,端溪書院李材、全祖望、林召棠等山長的後人齊聚肇慶。記者在活動現場了解到,肇慶正全力推動重建兩廣端溪書院,肇慶中學去年已申請「端溪書院」商標註冊。

  籌劃重建,端溪書院有望再現

  端溪書院所在之地肇慶,在明清時期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是兩廣總督的駐節之地。明萬曆元年(1573) ,時任嶺西道僉事的江西豐城人李材,始創兩廣端溪書院。李材是大儒王陽明的再傳弟子,在繼承師門的基礎上提出止修學說,以「知止」為原則,以「修身」為目的,勉勵學生「以修身為本」,以家國為念,心懷天下。

端溪書院創始人李財像

  明末清初,端溪書院一度被廢,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兩廣總督趙宏燦復建書院取名「天章」。不久,書院復名「端溪書院」。端溪書院曾與廣州粵秀書院、越華書院、羊城書院並稱為「廣東四大書院」,也是四大書院中歷史最為悠久的一所。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端溪書院改為肇慶府中學堂,成為肇慶中學的前身

  端溪書院誕生之初,毗鄰兩廣總督府,校址一直未變遷,即目前肇慶中學初中部。可惜,上個世紀戰爭中,肇慶府中學堂的大部分建築被炸毀。幾十年前,該校修建辦公樓和教學樓,從地下挖出了很多石板和青磚,極有可能是端溪書院遺留下來的。後來校方就把這些石板拼接起來,成為這條石板路,供後人憑弔。

肇慶中學初中部這條路所用石板,極有可能為端溪書院遺物 受訪者供圖

  肇慶中學校長陳淑玲透露,肇慶中學提出的在「兩廣端溪書院」原址修建「兩廣端溪書院」紀念館(同時也是廣東肇慶中學校史博物館)項目已被納入府城復興項目規劃。「我們積極配合府城復興項目,大力推動將端溪書院重建項目與肇中初中部布局調整、擴建一體化規劃。」

  正編寫端溪書院相關校本教材

  華南師範大學教授黃牧航表示,從端溪書院再到肇慶府學堂再到肇慶中學,歷史脈絡非常清晰。「作為廣東最重要的書院之一,端溪書院是研究廣東教育史重要載體,而且在嶺南文化的傳承中它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研究嶺南文化的一個窗口。」

  自創立以來, 端溪書院所聘山長絕大多數為進士出身,有的甚至還是全國知名的學者,像清代著名史學家、文學家,浙東學派重要代表全祖望這樣的人文巨擘。全祖望在執掌端溪書院期間頒布了《端溪講堂條約》,此條約分為「正趨向」、「勵課程」、「習詞章」、「戒習氣」等四個方面,體現出德育與智育並重的教育理念。

  光緒年間,兩廣總督批示端硯開採權如何處置,講到其中一部分用於端溪書院獎勵的學生

肇慶府中學堂所用教材

  「端溪書院著名山長全祖望、何夢瑤、馮明昌、謝蘭生、林召棠、梁鼎芬、朱一新、林紹年、傅維森等的辦學思想深刻影響著嶺南文化、教育的發展,具有非常寶貴的研究價值和深遠的研究意義。」肇慶中學校長陳淑玲告訴記者,學校正採取一系列的措施挖掘和研究端溪書院歷史文化。

  陳淑玲介紹,學校成立了端溪書院歷史文化研究中心,邀請高校專家教授指導,組織課題組對明清時期於書院講學的山長們開展調查研究,收集了端溪書院的重要文物史料,目前已取得一批初步的成果。目前,肇中正在編寫端溪書院相關的校本教材。待教材編寫完畢,將「端溪書院」作為校本課程,讓更多的學生了解、熟悉、認同肇中的歷史文化根脈。

  來源|羊城派

  圖片|陳強 受訪者供

  責編|吳彤

編輯:

相關焦點

  • 1920年廣東肇慶老照片 百年前的七星巖、端溪、鼎湖山
    分享一組1920年代初的廣東肇慶地區老照片,讓我們一覽百年前的肇慶地區七星巖、端溪、鼎湖山、和尚石等知名景點風貌。本組照片出自由日本人森清太郎編撰的《嶺南紀勝》一書。 本書原名叫《廣東名勝史跡》 又名《粵古稽真》1922年廣東嶽陽堂藥行發行所發行。
  • 李材:肇慶旅遊的開拓者!
    年來到肇慶任職廣東僉事、嶺西道副史並創辦端溪書院的李材又可以算是最早的一位之一。1573年,李材在肇慶府學宮西側的鼓鑄局舊址(今端州城中路167號的廣東肇慶中學西北角),即分巡嶺西道署的左側,創辦「端溪書院」。1583年,傳奇教士利瑪竇不遠萬裡來到肇慶,開始了肇慶中西文化交流的第一個高潮。
  • 橫山書院:清代四大「關外書院」之一
    由灰黑和殷紅色彩構成的橫山書院建築群落,呈現出特有的凝重、古樸韻味,散發著濃厚的文化氣息。 橫山書院與銀岡書院等被並稱為清代四大「關外書院」(目前只有銀岡書院和橫山書院遺址得以保存),是大連地區最早出現的書院之一,也是遼南唯一保存下來的清代書院。
  • 廣東肇慶市這四所重點高中,教學設備先進,教學設施齊全!
    肇慶,地級市,位於廣東省中西部。肇慶亞熱帶季風氣候,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乃嶺南文化、廣府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同時,肇慶也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看看廣東肇慶的一些重點高中吧!
  • 吳仰湘:朱一新、張之洞齟齬事與廣雅書院無關——蘇雲峰《廣雅書院...
    光緒十三年(1887年)夏,朱一新接獲兩廣總督張之洞函電,聘主肇慶端溪書院講席。及至光緒十五年(1889年)秋,因張之洞轉調湖廣總督,廣雅書院院長梁鼎芬隨即請辭,朱一新受聘接掌廣雅書院,十月間自肇慶移居廣州,迄於光緒二十年(1894年)七月病歿院中[3]。在廣雅書院歷任院長中,朱一新任期最長,督教甚嚴,於院中學風士習影響極大,為廣雅書院歷史上一位關鍵人物。
  • 廣東一縣,歷史悠久且為千年古縣,為建國後由廣西劃入
    自秦納入華夏以來,廣東儘管遠離中原,但大一統時期均為中原王朝所轄,經過兩千多年的開發不僅形成了獨特的「嶺南文化」,現在更是我國經濟歷史最強的省份。 歷史上,廣東、廣西一直並稱,兩地秦朝時一起納入華夏版圖,秦末漢初均屬南越國,兩漢時屬交趾刺史部(交州),唐朝開始分為嶺南東、西兩道,兩宋為廣南東、西兩路,元朝分屬江西、湖廣兩行省,到明朝初期形成廣東、廣西兩省。自唐始,廣東、廣西基本分置,「省界」也常有變遷,如建國後廣東欽廉等地劃歸廣西,也比如一直隸屬於廣西的懷集縣劃歸廣東。
  • 千年學府嶽麓書院,中國歷史上著名四大書院之一,長沙地標
    嶽麓書院現為湖南大學分校。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四大書院之一,曾七毀七建,現存主要建築是清朝的遺構。現存的大門是清同治七年重建,門額「嶽麓書院」為宋真宗字跡。據史料記載,1507年,心學宗師王陽明(王守仁)來嶽麓書院講學,他及其弟子在嶽麓書院的講學迎來了書院有一個學術繁榮期。到了長沙嶽麓書院時一定要去看一看的。
  • 成都記憶:成都六大書院之一—潛溪書院
    說到成都第三中學(成都市藝術中學),它只是一所普普通通的中學。而就是這所中學,卻有著不一般的歷史,它的前身是清朝乾隆年間興建的成都潛溪書院。曾經成都有6家著名的書院,其中潛溪書院就是其中之一。潛溪書院,位於華陽縣城東五養鄉靜居寺。
  • 「服務自貿港 文化興文昌」海南文昌融媒體行首站走進溪北書院
    在這裡,你可以沿著時光的掌紋,循著歷史的脈絡,透過滄桑的老屋,感受著百年的人文歷史氣息。融媒體行記者在文昌溪北書院參觀採訪。記者 劉洋 攝溪北書院始建於1893年,建築面積達3000多平米。記者 劉洋 攝「作為海南省清末著名書院之一,溪北書院現與保存完好的瓊臺書院、東坡書院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裡是海南省保存最完整的大規模清代建築群之一,有利於我們研究海南瓊北近代歷史,傳承海南教育文化,合理利用文化資源打造旅遊精品。」
  • 白鹿洞書院中國四大書院之首!
    白鹿洞書院是中國四大書院之一,享有「海內第一書院」之譽,被評為「中國四大書院之首」。白鹿洞書院佔地3000畝,相當於北京大學的佔地面積!這裡90%的面積都是山裡,很多的時間這裡的山裡就是教室的延伸,老師就帶著學生在山裡裡面講學!
  • 書香不絕 清朝普寧再添三都書院 百年變遷 書院變身中學重獲新生(1)
    原標題:書香不絕 清朝普寧再添三都書院 百年變遷 書院變身中學重獲新生(1)日期:[2016-06-17] 版次:[A10] 版名:[書院廣東] 字體:【大中小】 ■專題策劃:林波 陳琦鈿■專題設計:李濤■專題執行:新快報記者 黎秋玲■專題攝影:新快報記者 祝 賀普寧三都書院普寧鐵山南麓,練水之濱,有一座書院與洪陽崑岡書院、裡湖上社書院,在普寧東部平原上形成了三足鼎立局勢,撐起了普寧近兩百年的一片教育藍天。它就是普寧三都書院,距今已有186年的歷史。
  • 德化|| 香林寺(香山書院)
    德化四大名古寺之一:香林寺,原名湖山寺,始建於五代後周顯德二年(955年),僧守珍建寺於湖山毗鄰。歷史:1062年宗教:佛教地址:德化湧溪河畔葛坑鎮湖頭村   寺之左路車樓有辦學500多年歷史,類似書院的「香山社學」舊址,花廳作講堂,堂上有一對聯曰:聽講應有神,大地好從湖水渡;聞香知無隱,前鋒喜作蓮花看。社學辦得很出色,在這裡培養的人才,大多出類拔萃。明監察史凌輝、翰林院學士賴垓、山東府令林鵬搏等皆於此社學讀書中進士致仕。
  • 中國歷史上的著名書院!
    嶽麓書院是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坐落於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湖南長沙湘江西岸的嶽麓山腳下,作為世界上古老的學府之一,其古代傳統的書院建築至今被完整保存,每一組院落、每一塊石碑、每一枚磚瓦
  • 聚奎書院誕生於江津,並非偶然……
    江津文旅消息,書院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它源於唐,盛於宋,衰亡於清末,歷時千載,中國封建社會特有的一種教育組織,在世界教育發展史上獨具特色。 馬鞍雙峰對峙於前驢溪清流環繞於下聚奎中學座落於青山綠水間聚奎書院,始建於1870年,是中國五十大書院之一,位於重慶江津區白沙鎮黑石山,是重慶市保存最完整的書院園林建築。
  • 中國歷史四大書院:離世界文化遺產有多遠?
    書院還一直推行允許百家爭鳴的會講制度。學術的創新正是在這些激烈的辯論中萌芽。大師雲集,學術自由,師生在此間相互質疑問難、思想碰撞,形成了別樹一幟的學術精神,也對中國古代學術的發展有著不可磨滅的功績。書院群山環抱,北靠後屏山,西依左翼山,南迎卑爾山。一溪蜿流門前而過,泉清石秀,古樹參天,茂林修竹,環境十分優美。書院外有華蓋松、回流山、獨對亭、枕流橋、蹲鹿坡等八大景觀。溪澗怪石嶙峋,附近鐫有詩詞若干。
  • 老濟南村莊系列之天橋白鶴莊,濟南四大書院之一的白鶴書院在此!
    白鶴莊還是濟南最早書院—白鶴書院的所在地。村名溯源:參照下文「白鶴書院」條目。白鶴書院:白鶴書院是明代濟南最早的書院,它的前身是明洪武八年曆城知縣周斯農在小清河南岸成立的白鶴書社(今明湖中學一帶),當時規模就很大,入學者達到200人。到了明嘉靖四年,歷城人周居岐棄官歸裡,立志講學,改稱為白鶴書院並自任山長,因此白鶴書院還帶有一些民辦的性質。
  • 廣東肇慶,嶺南端州,山水秀麗,魅力無限
    旅行的時候會變成很棒的瞬間,據說嶺南的風景很有魅力,廣東省肇慶市是最好的證據,古代被稱為「端州」,歷史悠久,具有嶺南文化的鮮明色彩,現在被稱為「肇慶」,從「開始吉慶」的意思來說,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被稱為中國硯都,它是廣府文化的發祥地,是中原文化和嶺南文化,是中國傳統文明和西方文明交匯較早的地區之一
  • 廣東肇慶鼎湖區五個值得一去的旅遊景點,喜歡的不要錯過了
    鼎湖區:隸屬於廣東省肇慶市,位於廣東省中部偏西,西江下遊,屬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範圍主體之一。區域總面積596平方公裡。境內著名的旅遊景點有鼎湖山,九龍湖,硯洲島、蕉園村、坑口六大景觀等,愛旅遊的朋友如果你喜歡,請不要錯過了,一定去看看哦。
  • 宋進士鄧寧民與桂林市全州縣璜溪書院的身世之謎
    至於一些歷史細節和村族分歧,待有心人提供更多實證,以期嚴謹梳理,守正持平。宋代進士鄧寧民,因為創辦了全州有史記載以來最早的民辦書院而名垂青史,凡是對全州人文歷史稍微懂一些的朋友都知道這個事。這個書院位於過去的全州-道州大道上桐木街旁,即現在的兩河大田村委桐木衝自然村西南外。書院原名太極書院,因其北邊有一條璜江的支流溪水,後更名璜溪書院。
  • 賞文昌古風 品書院文蘊
    修復完畢的主體建築由書院大門、民國圖書館、講堂、後堂和尊經閣組成,是文昌孔廟文化景區的一個組成部分。遊覽蔚文書院,會折服於它的歷史悠久。蔚文書院建立至今已歷經400餘年,是海南古代著名的書院之一。書院建成後,確立了講會制度,重在講學,允許不同學派講學,具有初代書院的教學特點,是一家典型的「講會式」書院,與注重日課、月考的「考課式」書院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