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元宵節特色民俗介紹 正月十五鬧元宵數宮燈(組圖)

2020-12-15 今日泉州網

今日泉州網2月21日訊 2016年2月22日農曆正月十五,又到元宵節。在泉州,元宵節素有「上元小年兜」之稱,是繼正月初九拜天公之後的又一個節日高潮,為春節熱鬧的民俗活動畫上圓滿的句號。

自古以來,民間有「月半大如年」的說法,正月十五上元節更熱鬧,公眾娛樂色彩強烈,遊藝內容豐富,有掛燈、賞燈、猜燈謎等,所以也叫「燈節」、「燈夕」。可以說,元宵節是閩南文化中最隆重的節日之一。身為泉州人,你知道泉州都有哪些閩南特色的元宵民俗嗎?

泉州元宵燈會上特色花燈。(資料照片/劉季宏攝)

老泉州人稱元宵為「上元丸」,有祝福高中之美意。

泉州元宵節也是情人節

元宵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一個浪漫的情人節。元宵燈會在封建的傳統社會中,給未婚男女相識提供了一個機會,傳統社會的年輕女孩不允許出外自由活動,但是過節卻可以結伴出來遊玩,元宵節賞花燈正好是一個交誼的機會,未婚男女借著賞花燈也順便可以為自己物色對象。

元宵燈節期間,成了男女青年與情人相會的時機。所以元宵節可以說是地道的中國情人節,而不是有人膚淺臆想的七夕。閩南地區家喻戶曉的陳三五娘的愛情故事,就是緣起於元宵之夜睇燈時的邂逅。

在臺灣,還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蔥或菜將會嫁到好丈夫的傳統習俗,俗稱:「偷挽蔥,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滿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園裡偷摘蔥或青菜,期待未來家庭幸福,唐代的燈市還出現樂舞百戲表演,成千上萬的宮女,民間少女在燈火下載歌載舞,叫做行歌、踏歌。正月十五元宵節是怎麼來的?上元節的由來和傳說

陳三五娘堪稱古典泉州愛情故事。

火鼎公火鼎婆——泉州民間慶典、迎神賽會「踩街」、「妝人」遊行中喜聞樂見的舞蹈,至今已有300年歷史。

泉州元宵節民俗大盤點

泉州人元宵夜活動豐富多彩,有賞花燈,看大戲,放煙花,踩街遊燈。元宵節早上,全家一起圍坐吃湯圓,泉州元宵丸聞名遐邇、製法獨特。到了晚上,才是舉城同慶,共享歡樂,主角便是泉州花燈,泉州燈俗從唐初建成流傳至今,已聞名全國。

《泉州府志》引明晉江人何喬遠的《閩書》云:「泉中上元後數日,大賽神像,妝扮故事,盛飾珠寶,鐘鼓震鍧,一國若狂。」又引《溫陵舊事》云:「吾溫陵以正月謂之朝拜,亦曰「會」。蓋合閭裡之精虔以祈年降福,亦遵古儺遺意,相沿已久。」「董其事者鳩金定期設醮,然後迎神周其境內。人家置幾櫝焚香楮甚恭。」神皆四舁,惟通淮關大帝、花橋吳真人、南門天妃、虎山王相公、古榕玄壇元帥,則八抬。」「神之前為道士,又前為鼓吹,又前為巡逆……鑼聲震天地。」

以社會活動過節,俗稱「鬧元宵」,出門遊上元,看花燈、焰火、猜謎語、攻炮城,舉辦文藝踩街:化裝遊行有宋江陣、踩高蹺、迎閣、騎馬隊,樂隊有南音、十音、車鼓陣、籠吹,舞蹈有舞龍、舞獅、火鼎公婆、踢球舞、拍胸舞、劍舞、扇舞等。泉州元宵節傳統習俗 泉州人鬧元宵的來歷和習俗

過去泉州民間有著元宵節吃「上元丸」、潤餅菜的習俗。泉州「上元丸」,古稱「浮元子」,亦稱「元宵丸」,是元宵節的應節食品。此食俗始於宋代,取其圓形,寓有全家人團圓、吉利、美滿之意。食用潤餅菜,須將薄薄的潤餅皮攤開,敷上滸苔、甜花生末、延蕤菜和蒜泥,加人蚵仔煎、炒米粉、炒胡蘿蔔絲、豆乾、肉絲等佐料,收攏捲起而食。

相關焦點

  • 原來福建人這樣鬧元宵...
    正月十五元宵節月圓,燈照,人團圓!和中國傳統節日天團其他成員一樣自古以來元宵節也有許多愛稱 ——古代元宵節街景吃元宵、迎紫姑、走百病.元宵節有許多傳統活動,在福建,也有不少極具地方特色的「鬧元宵」習俗被列為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網絡中國節·元宵節】正月十五 看世界各地如何「鬧元宵」
    在中國人眼裡,過完正月十五元宵節,這年才算是真正地過完了。猜燈謎、賞花燈、舞龍獅、吃元宵,老百姓把元宵節過得有滋有味,熱鬧非凡。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
  • 正月十五鬧元宵, 簡短元宵節祝福語元宵節快樂
    正月十五鬧元宵, 簡短元宵節祝福語元宵節快樂時間:2020-02-08 15:35   來源:知識堂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正月十五鬧元宵, 簡短元宵節祝福語元宵節快樂 1彩燈寫意世界的華彩,煙花放飛良好的祝願,湯圓包裹生活的香甜,家是大大小小的同心圓,滿月勾起無盡的思念,
  • 關於元宵節的作文:正月十五鬧元宵
    正月十五鬧元宵,紅紅 火火過大年。  一年一度的元宵節來臨啦。  我看見街上人人都洋溢著紅彤彤的笑臉來迎接元宵 節的到來。  有的人家門上不僅只掛著大紅西瓜燈籠,而且還有孔明燈、絹燈、橘燈&&各式各 樣、豐富多彩。
  • 正月十五鬧元宵!天津的元宵節活動,走起!
    元宵節就要來啦,大家開心不?小編先祝大家燈光璀璨,花好月圓,正月十五是個好日子。天津有四大元宵節活動,你打算參加哪個?楊柳青元宵燈展2018年元宵節燈展活動,以「走進新時代、建設新西青」為主題,分五個彩燈展區展出數十盞大型彩燈,以彰顯西青歷史文化底蘊、體現特色民俗文化。
  • 正月十五鬧元宵!這些老鹽城元宵節的傳說你知道嗎
    老鹽城元宵節有什麼傳統習俗,本報記者特請鹽都圖書館副研究館員、民俗學者王登佐,就老鹽城元宵節期間的民俗作些介紹,以讓今人了解地方傳統民俗文化,記住這鄉愁。王登佐介紹,農曆正月十五日為元宵節,鹽城民間又稱「正月半」,素有「正月十五鬧元宵」之說。舊時的習俗是:晨起燒香和燒黃元紙敬神,早飯吃圓子,傍晚家家門前張燈結彩。
  • 元宵節哪裡節日味足?泉州最隆重!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Lantern Festival),上元佳節,是中國漢族和部分兄弟民族的傳統節日之一,亦是漢字文化圈的地區和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漢族傳統的元宵節始於漢代,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在漢族古俗中,上元節(元宵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下元節(水官節)合稱三元,都是非常傳統重要的節日。
  • 說明文 元宵節的由來與傳說——正月十五鬧元宵
    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夜、燈節。相傳,漢文帝(前179-前157年)為慶祝周勃於正月十五勘平諸呂之亂,每逢此夜,必出宮遊玩,與民同樂,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稱元月,漢文帝就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這一夜就叫元宵。司馬遷創建《太初曆》,將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
  • 正月十五元宵節,民俗活動有哪些,你們家鄉吃什麼?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元宵節又被稱為上元節。是春節過後最為盛大的節日之一。俗話說「五裡不通風,十裡不同俗」全國各地人民均有多種多樣的慶祝方式,每當元宵節到來,每條大街小街都張燈結採,喜氣洋洋鬧元宵,一副美不勝收的場面。那么正月十五元宵節吃什麼?都有哪些民俗活動呢?下面就來了解下。
  • 正月十五鬧元宵 重慶銅梁開展民俗文化活動熱鬧非常
    華龍網3月2日20時55分訊(記者 李黎)「正月十五鬧元宵」,一個「鬧」字道出了元宵節的歡騰、熱鬧。今(2)日是中國傳統的元宵佳節,在重慶市銅梁區,2018年銅梁元宵節文化活動連番登場,為市民和遊客呈上豐盛的元宵文化大餐。
  • 正月十五鬧元宵,2020年元宵節經典微信祝福語大全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正月十五鬧元宵,2020年元宵節經典微信祝福語大全 1甜甜元宵團圓情,洋溢在每個家庭;璀璨煙花燃美夢,美麗了顆顆心靈;開心燈謎解興隆,圍坐的是對新年憧憬.元宵節願你事業圓滿好,生活步步高. 2人如潮湧車如龍,攜手並肩賞花燈,獅舞元宵金龍騰,猜謎得寶笑盈盈.明月圓
  • 正月十五鬧元宵,你知道元宵節的這些民俗活動嗎?
    轉眼間,春節假日已經過完,大家紛紛走上工作崗位,但是,在傳統觀念裡,春節還沒有過完,畢竟古人們是將正月十五作為大年的最後一天,故正月十五那日,農村老輩們常將之稱為過大年
  • 正月十五猜燈謎鬧元宵,2018元宵節活動必備的經典燈謎題庫精選
    正月十五鬧元宵,元宵節怎麼能少的了猜燈謎?元宵節猜燈謎一直是傳統習俗也是元宵節活動之一,小編整理了2018元宵節活動必備的經典燈謎題庫精選。下面一起來看看吧!1、謎題:小毛頭約會:元宵節晚八點 (詩詞句)謎底:少年十五二十時2、謎題:元宵 (詩詞句)謎底:數問夜如何3、謎題:元宵前後 (詩詞句)謎底:十四為君婦
  • 正月十五鬧元宵!威海這些熱鬧你來不來湊?
    齊魯網威海2月18日訊閃電新聞記者從威海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官方微博@威海發布獲悉,元宵節前後,威海有多場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趕緊來瞧瞧都有什麼吧!2月19日(正月十五)9時30分,威海市人民廣場將舉辦環翠區2019年元宵節廣場文藝演出。同時,19日9時至17時,威海威高民俗文化邨舉辦「匠心藝彩」時代風一元宵節「習遊記」系列演出。文登區元宵節前後大活報演出時間確定,2月18日張家產鎮、2月19日大水泊鎮及文登學公園。
  • 圖說丨正月十五鬧元宵,民俗美花燈俏
    「正月十五鬧元宵,民俗表演美,靚麗花燈俏。」2月19日,農曆正月十五元宵佳節,在太原街頭,白天有民俗的秧歌、背棍、舞龍舞獅表演;晚上有絢麗奪目的花燈展出、趣味盎然的猜燈謎、猜字謎遊戲。元宵節是最配得上「鬧」這個詞的,因為喜氣洋洋的氛圍中就透著那股掩飾不住的熱鬧。賞燈猜謎,要從娃娃們抓起,熱鬧的元宵節總是和燈謎緊緊地聯繫在一起。
  • 正月十五元宵節為什麼要吃湯圓?元宵節吃湯圓寓意來歷介紹
    2017年正月十五元宵節,家家戶戶吃湯圓,這是我國的傳統風俗,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但你知道元宵節為什麼要吃湯圓嗎?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歡迎大家閱讀。  元宵節吃湯圓的原因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全國各地的共同風俗。
  • 正月十五鬧元宵!一聲問候太遠卻有滿滿的情意 元宵節願你花好月圓...
    正月十五鬧元宵!一聲問候太遠卻有滿滿的情意 元宵節願你花好月圓人安康時間:2020-02-08 15:4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正月十五鬧元宵!一聲問候太遠卻有滿滿的情意 元宵節願你花好月圓人安康 正月十五元宵節 我的祝福 送到 祝圈裡的朋友 元宵節快樂 聽說元宵節這天 收到祝福的人最有福氣 所以我趕緊把祝福發給了您 朋友,您能收到 就說明您真的好有福氣 祝您開心到 好運   原標題:正月十五鬧元宵!
  • 春節習俗「正月十五鬧元宵」,你知道嗎?據說元宵節起源是他而起
    春節習俗「正月十五鬧元宵」,你知道嗎?據說元宵節起源是他而起每年春節過後,農曆正月十五這一天,是我國春節年俗中最後一個重要的節令。在元宵節這一天,很多地方都會非常的熱鬧,在以前的時候很多地方都會辦燈盞、猜燈謎等各種活動,但元宵節的來歷你知道嗎?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在古代的時候,人們稱「夜」為「宵」,所以把正月的第一個月圓之夜稱為元宵節。在中國的古俗中,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合成為三元,2008年6月,元宵節選入中國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正月十五鬧元宵,到底有什麼意義怎麼鬧?
    鬧元宵,鬧元宵,都說十五鬧元宵,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為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是中國春節年俗中最後一個重要節令。 元宵節是中國與漢字文化圈地區以及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
  • 莆田元宵節文化:民俗嘉年華 元宵似個長
    馬金焰 攝   正月十五是農曆新年中的第一個月圓之夜,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借著月圓人圓之夜既是對賀新春的延續,也是對開啟新一年生產生活的美好祝願。   莆田的元宵節以其形式之繁、時間跨度之長、參與人數之多、輻射影響之廣而聞名全國,其熱鬧程度更賽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