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交通強省建設 四川西部山區大有可為

2020-12-10 四川日報
  •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王眉靈
    嘉 賓:
    鄭皆連 中國工程院院士,橋梁工程專家
    張喜剛 中國工程院院士,橋梁工程專家
    陳政清 中國工程院院士,工程力學專家

      9月17日至20日舉行的四川省創新驅動發展兩院院士四川行活動中,四川交通收穫頗豐:公路長大橋建設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首個分中心落地四川,廣西大學與四川公路設計院再次籤署5年戰略合作協議……
      院士們對四川加快「交通強省」建設有何建議?記者專訪了3位院士。

    加強科研 在智能交通上找突破口
      記者:近日,四川出臺了加快建設交通強省的實施意見,你們認為四川還需從哪些方面進一步著力?
      鄭皆連:四川交通得到了非常大的發展,接下來的交通建設難度會很大。在川西北高原地區,高海拔、大山谷、多地質災害,一定會遇到非常多的問題,解決問題要靠科研、靠投入,我們橋梁人能多發揮作用。
      張喜剛:四川原來缺路少橋,通過這些年的建設,四川基礎設施的裡程、規模數量都能滿足要求了,品質性能也在不斷提升。未來,還要往綜合交通、樞紐交通上去用力,往高性能、高品質、智能化的建設和管理方面去發展。
      陳政清:今後要加強交通科技。國家規劃、政策在向西部傾斜,科研、創新也在向西部匯聚。川西北高原地區建設平安交通、智能交通的需求大,有天時、有地利,科研可以聚力西部山區公路的平安交通、智能交通,找到突破口。

    加強合作 更好推動我國橋梁發展
      記者:鄭院士所在的廣西大學,張院士領銜的公路長大橋建設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此次都和四川有合作。將如何開展合作?
      鄭皆連:我們和四川公路設計院的合作歷史悠久。在我們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團隊中,四川公路設計院總工牟廷敏是核心成員。廣西天峨龍灘特大橋是我們接下來要攀登的又一座高峰,這座600米跨徑的大橋,我們要把它建成建好,產生一些示範。
      張喜剛:國家中心一直有成立分中心的考慮,四川是經過前期醞釀最成熟、最有技術特徵的片區,四川分中心主要聚焦山區橋梁防災減災。
      西部山區自然環境非常複雜,怎麼保證公路安全很重要,橋梁是節點工程,一旦損壞會影響整條路的通暢。目前山區橋梁的防災減災研究還很薄弱,每年都花很大的精力在公路保通保暢上。四川在山區橋梁建設和災害治理上有不少積累和經驗,我們希望通過四川分中心的努力,為山區橋梁防災減災提供解決方案,更好地推動我國橋梁的發展。

    加強建設 山區避險避災要放在首位
      記者:四川西部山區交通建設如何發展?鄭皆連:四川山多、峽谷多,這恰恰是拱橋的天下。拱橋是我國的瑰寶,耐久性和受力性非常好,也是最經濟的一種橋梁,特別在貧困地區,實用性大。四川在拱橋方面做得很好,也頗有建樹,希望能繼續堅持下去,做更多的創新和突破。
      張喜剛:未來的橋梁發展方向,是以信息化、工業化、智能化為代表,推動智能化發展,山區橋梁也應如此。智能化的山區橋梁,可以實現快速工廠化的預製安裝,即使損壞也可快速裝配維修,實現快速減災救災;在管養上則建立起智能化的整體體系,在成都就可以把全省山區的橋梁「管」起來。
      陳政清:我多次來川,沿著川藏線走了幾遍,感受很深。四川西部山區交通建設,避險避災要放在首位,不僅勘察設計之初就要避災選線,運營後也要時刻關注,把災害預警做在前面。

  • 相關焦點

    • 到2025年,建設出川大通道達55條!加快建設交通強省,四川這麼幹
      中共四川省委 四川省人民政府 關於貫徹落實《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加快建設交通強省的實施意見 (2020年8月19日) 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交通強國建設的決策部署
    • 「新蜀道」成新亮點新名片 四川加快向交通強省邁進
      「新蜀道」成新亮點新名片 四川加快向交通強省邁進   從「蜀道難」變「蜀道通」再到「蜀道暢」,從高速公路「大動脈」到農村公路「毛細血管」,近年來,四川交通不僅僅在鐵路上取得了新成就、新作為,更是把交通發展變成了四川經濟社會發展的亮點與名片,為建設交通強省奠定了堅實基礎。  新時代 全國交通運輸領域的專家學者為四川「問診把脈」  交通強國寫入了黨的十九大報告。
    • 西部12省大手筆布局交通建設 今年總投資超6000億
      西部12省大手筆布局交通建設   今年總投資超6000億,重點推進高速公路、高鐵等建設   ⊙記者 梁敏 ○編輯 穀子   近期多個省市交通廳召開交通運輸工作會議,部署2015年工作重點並明確今年交通建設投資情況。
    • 加快建設中國科技城和西部現代化強市
      高速公路通車裡程和鐵路營運裡程分別達到413公裡、264公裡,綿陽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393萬人次,內部貫通、外部聯通的西部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加速形成。  不斷增進民生福祉,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續實施民生工程,大力發展民生事業,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
    • 打造西部綜合交通樞紐 四川航空樞紐建設將有新突破
      打造西部綜合交通樞紐 四川航空樞紐建設將有新突破   1-8月,雙流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和貨郵吞吐量均躍居全國第五、空港城市全國第四  成都新機場建成後,旅客吞吐量將達8000萬人次以上  打造西部綜合交通樞紐
    • 安徽:交通強省建設明確「路線圖」
      日前召開的全省推進貫徹落實交通強國建設綱要電視電話會議,明確了我省加快交通強省建設的一系列重大部署,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強省,基本形成「安徽123出行交通圈」「安徽123快貨物流圈」,基本建成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
    • 加快建設四川丘區經濟強縣和綿陽後花園
      全會堅定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省委決策部署要求,提出了加快建設創新活躍、經濟繁榮、政治清明、文化興盛、社會和諧、生態優美的中國科技城和西部現代化強市的奮鬥目標,明確了加快建設中國科技城和西部現代化強市的「四個時間節點」,指出了新時代推進綿陽發展必須牢牢把握的「六個基本原則」和「五個主攻方向」。
    • 從「全光網省」邁向「網絡強省」 四川率先發布「網絡強省」行動...
      ,四川網絡強省推進大會暨第三屆光纖寬帶與IPTV節在成都中國電信西部信息中心舉行。  超寬帶、大視頻、全智能,助推「網絡強省」  去年9月10日,四川率先建成全光網省後,中國電信四川公司並未止步於此,而是按照「智能網絡強、內容應用強、產業拉動強、安全保障強」的總體目標,打造以「超寬帶、大視頻、全智能」為核心的信息服務體系,助力四川加快「網絡強省」行動,提升信息化服務能力,豐富網際網路+應用,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
    • 關於加快推進氣象強省建設的意見
      各省轄市人民政府、濟源示範區管委會、各省直管縣(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門: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重要講話和關於氣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20〕47號),提升氣象保障河南高質量發展水平,加快推進氣象強省建設
    • 達州加快建設四川東出北上綜合交通樞紐
      達州加快建設四川東出北上綜合交通樞紐   今年,成南達高鐵納入國家鐵路「十三五」發展規劃,西渝高鐵過境達州爭取工作取得重大進展,兩條時速350公裡高鐵將在達州形成十字交叉,讓達州交通樞紐的地位更加牢固。  巴萬高速、營達高速加快建設,鎮巴經渠縣至廣安、平宣開高速和城宣大高速前期工作有序推進,新機場建設等重點工程捷報頻傳……強勢奠定達州立體交通體系格局。
    • 建設交通強省 江西明確「路線圖」
      原標題:建設交通強省 江西明確「路線圖」    目標: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綜合實力躋身全國前列    1月6日,記者從全省推進交通強省建設動員大會上獲悉,我省對交通強省建設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明確提出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強省、交通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前列的發展目標,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重要支撐。
    • 完善鐵路基礎設施 加快建設交通強省 巴音朝魯景俊海會見張千裡一行
      在簡要介紹我省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後,巴音朝魯說,長期以來,吉林省始終把交通運輸作為一項基礎性、先導性工作擺上突出位置,高度重視鐵路發展,在中鐵瀋陽局的幫助和支持下,全省鐵路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鐵路營業總裡程達到 5028 公裡,其中快速鐵路裡程達到 1136 公裡,高鐵裡程達到 758 公裡。
    • 景俊海韓俊一起到省交通運輸廳調研並出席建設高質量交通強省領導...
      景俊海韓俊一起到省交通運輸廳調研並出席建設高質量交通強省領導小組會議 編輯:劉夢曉    來源:彩練新聞    2020-12-24 07
    • 四川交通建設如何找錢?
      四川交通建設如何找錢?四川交通建設有哪些經驗可以總結?記者就此採訪了政府官員、學者和企業代表。  記者:近年來全球經濟呈下行趨勢,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成為「穩增長」的重要抓手。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如何突破資金瓶頸?  汪洋:2013—2016年,全省公路水路交通建設共完成投資5194億元,穩居全國前列。今年將確保完成1200億元,力爭超過1300億元,繼續保持高位增長。
    • 建設交通強省,江西明確路線圖,「十四五」江西鐵路建設規劃明確
      1月7日,記者從江西省政府獲悉,為更好發揮交通先行引領作用,推動交通強省建設,江西省制定印發了《關於推進交通強省建設的意見》(下簡稱《意見》),《意見》規劃了交通建設「路線圖」,明確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強省,交通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前列。
    • 「權威訪談」張玉廣:強力推進旅遊產業化 加快建設多彩貴州旅遊強省
      興義萬峰林如何高效推進旅遊產業化,加快建設多彩貴州旅遊強省?具體來說,貴州要持續保持全國全域旅遊示範省和國家體育旅遊示範區建設等工作走在西部前列,甚至全國前列。張玉廣描繪出一幅美麗藍圖:將著力成果實現鄉村旅遊提檔升級鞏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著力市場主體培育加快文旅企業快速發展,積極拓展旅遊商品產銷企業、旅遊景區、旅遊酒店、旅行社、旅遊車隊、鄉村旅遊等產業鏈;著力全域旅遊示範省創建加快推進「雙一流目的地」建設,紮實開展國家全域旅遊示範省和體育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著力宣傳營銷提升「山地公園省、多彩貴州風」品牌影響力,大力發展智慧旅遊,升級「一碼遊」平臺,堅持線上線下深度融合推廣
    • 如何加快鄭州西站建設,構建鄭州西部綜合型交通樞紐?
      馮常生委員曾在鄭州市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上對鄭州西站的建設提出相關建議的提案。那鄭州西站未來會如何發展呢?鄭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是如何答覆呢? 關於加快鄭州西站建設,構建鄭州西部綜合型交通樞紐提案的答覆 尊敬的馮常生委員: 首先感謝您對我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工作的關心與支持。 您提出的「關於加快鄭州西站建設,構建鄭州西部綜合型交通樞紐的建議」的提案收悉。
    • 四川南江以黃羊精準扶貧 成山區畜牧業「領頭羊」
      中國四川南江黃羊推介會在北京舉行「中國第一山羊」長什麼樣?10月31日下午,中國四川南江黃羊推介會在北京舉行,揭開了這一隻羊神秘面紗。南江黃羊,已成為了推動我國山區現代畜牧業發展的「領頭羊」,也成為貧困地區百姓脫貧致富的希望。「中國第一山羊」的稱號並非浪得虛名。
    • 四川:夯實「5+1」產業基底 唱響先進位造強省之歌
      砥礪奮進五年間——四川工業「十三五」發展成就巡禮系列報導之二四川:夯實「5+1」產業基底 唱響先進位造強省之歌四川經濟根基在工業,家底在製造業。實現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我省提出要由工業大省向工業強省、製造大省向先進位造強省轉變。
    • 四川盆地及京津冀等地出現強降雨天氣
      中國氣象報記者王亮報導 正值「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8月10日以來,四川盆地西部、京津冀地區、遼寧等地出現持續性暴雨,過程雨量大、影響範圍廣,並伴有強對流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