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國春節也貼春聯,卻不用漢字寫,你能看懂嗎?

2021-01-19 騰訊網

文/靜水

春節貼春聯,是我國悠久的文化傳統。最早的春聯,可以追溯到五代時期。春聯最早的雛形,是桃符。相傳它可以闢邪,人們經常在桃符上寫一些祝福的吉祥語,所以才慢慢發展成後來的春聯。五代時期的後蜀皇帝孟昶,在桃符上寫了兩句話——「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的吉祥語,而就是這兩句話,被稱為是最早的春聯。

我國是一個文化大國,漢字更有著悠久的歷史。當然,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對比鄰國家的影響也十分深遠。因此,有許多傳統也成為鄰國的傳統,春節、春聯就非常典型。本文我們所講的這個國家,就是我們的鄰居——越南。

現在的越南已經不用漢字了,但是,漢字在越南卻有2000年的歷史。根據史料記載,西漢的時候,漢字就已經是越南的官方文字了。一直到16世紀,漢字在越南的地位才受到衝擊。因為西方傳教士的出現,給當時的越南帶來了許多先進的文化,尤其是醫學方面的知識。越南人為了能獲取先進的西方文化,迎合傳教士們的教化,只得學習拉丁字母文字。而這些文字是當時的傳教士結合越南的語言特色自創出來的。其中,又以後來法國傳教士亞歷山大·德·羅德編撰的《越南語-葡萄牙語-拉丁語字典》最為經典。

再後來,越南成為法國的殖民地。法國人為了更好的統治這塊土地,對越南人的語言和文字,進行了強制性要求。而上文所講的「國語字」也逐漸發展成為越南的官方語言和文字。畢竟此刻的漢字已經成為殖民者的障礙。漢字也隨即退出越南的歷史舞臺。但是,上千年的漢字文化卻早已深入越南人的精神基因。日常書寫換成「國語字」雖然沒問題,但是有許多傳統,卻離不開漢字,春聯就是其中之一。

春節貼春聯,作為一種良好祝願的表達,在越南早已成為歷史。可是此刻已經不再用漢字了,春聯該怎麼寫呢?為了滿足老百姓的需要,寫春聯這件事竟發展成一種職業。因為春聯的創作還是十分講究的。越南的春聯和我國的春聯一樣,有上聯、下聯,還有橫批。如果用漢字寫,有許多的經典祝福語可以表達,而且對仗平仄都十分工整。但是,換成越南語寫的話,就十分困難了。其次,我國的春聯也是漢字書法的一種呈現,除了內容豐富多彩,春聯的書寫也十分講究,不是隨便人能完成的。就這樣,在越南就產生了一群專門寫春聯的人,他們被稱為「圖翁」。

圖翁們每寫一副春聯,都要先找一些優美的越南語,並經過修改,最後通過書法的形式將它們寫出來。但是,大體上看,越南的春聯內容,還是和我國的傳統春聯差不多。因此,許多圖翁乾脆就借鑑我國的春聯書寫,直接用越南語、越南文字翻譯過去。只可惜,越南的「國語字」是字母文字,寫出來的春聯怎會有漢字的韻味?

這些越南春聯,在我們看來,可能都很「奇葩」!因為它們就像是用拼音字母隨意寫出來的!儘管如此,越南的老百姓還是十分喜歡。不過,恢復漢字的使用,近些年在越南的呼聲卻越來越大。其實原因很簡單,看看他們寫的春聯就懂了。

越南的這些春聯,你覺得好看嗎?你能看懂嗎?

本文就到這裡,祝您鼠年吉祥,萬事如意!

相關焦點

  • 廢除漢字後,越南人過春節,春聯怎麼寫?
    越南和中國一樣過春節,廢除漢字後,越南人的春聯怎麼寫?廢除漢字後,越南人過春節,春聯怎麼寫? 同中國一樣,越南人把春節視為辭舊迎新的日子,一般從農曆12月中旬就開始辦年貨準備過年。越南的春節元素中,鮮花、年粽、春聯與爆竹已成為標配。
  • 中國人何時開始春節貼春聯,越南韓國日本過年貼春聯嗎?
    你知道春節貼春聯的故事嗎?在象徵喜慶的紅紙上寫對聯,新年的時候在門窗兩邊貼上,以此來表達人們對來年福運最好的心願。為了祈求一家人的幸福與健康,在有一些地方人們還依舊保留著貼門神的習慣。據說,在自己家的大門上貼上兩位門神,一切的妖魔鬼怪都會遠遠的離去,不敢靠近。而且在民間門神還是正氣以及武力的代表,在古人的眼裡看來,相貌不平凡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特性以及不一樣的本領。
  • 春節來臨!越南廢除漢字後依舊要寫春聯,可他們用什麼文字寫呢?
    春節來臨!越南廢除漢字後依舊要寫春聯,可他們用什麼文字寫呢?不知不覺2018年已經向我們揮手告別,在不到一周的時間裡,我們就要迎接全新的2019年了。而這些國家中,越南作為中國曾經藩屬國,自然是其中最愛過春節的國家之一。可是因為歷史原因越南獨立後,為了重點發展本國文化,越南政府決定自1945年以後廢除漢字脫離中國。但春節的傳統他們卻還依舊保留著,像是寫對聯貼對聯這種習俗,他們可是學得有模有樣。越南人一直覺得過年和立春是一體的,一年的第一天要從春耕開始,所以如果過年不貼春聯,那麼就沒有辭舊迎新的年味。
  • 春節貼春聯,那麼春聯的來歷,你知道嗎?
    「和順一門有百福 平安二字值千金 橫批:萬象更新」像這樣的春聯每當我們過年的時候都能看到,各家各戶都會貼春聯,那麼你知道它的來歷和他的寓意嗎?到了五代十國的時候,在宮中有人在桃符上題寫聯語。直到宋代,桃符由木板改為紙張「春聯紙或者是春聯」,這一習俗也就開始了。
  • 越南人不使用漢字後,過春節時春聯上怎麼寫?
    而在眾多的傳統節日中,春節無疑是最受大家重視的。在外忙碌了一年的人們回到自己的 家鄉和親人團聚。春節也意味著一家的團團圓圓。目前在世界上也不是只有我們國家是過春節的。中國在歷史的發展中對周邊的國家同樣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就比如我國的鄰居越南。在歷史上的一些朝代,越南是屬於中國管轄的領土。越南發展到如今依舊和原我們中國一樣保持著過春節的習俗。
  • 韓國人春節不貼春聯貼「輓聯」?網友:明顯是抄作業抄錯了
    我們中國人喜歡在喜慶的節日裡貼喜聯,特別是春節,家家戶戶都會在家門口貼春聯,用以增添節日喜慶的氣氛,通過春聯表達主人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願望。如果身邊有書法高手,手寫的春聯自然是最受歡迎的,如果沒有的話,到商店裡買一副印刷的也未嘗不可,總之一定要有,沒有春聯的春節是不完整的。
  • 越南今天也過春節哦!只是他們的春聯好特別,你能讀懂嗎?
    今天越南人也舉國歡慶春節哦!儘管他們的春節名稱被生拗成另一種我們很難聽懂的說法,但是越南春節的過法幾乎照搬我們,但是每個環節都搞成了越南特色,例如越南春聯只有內涵和我國的春聯一樣,但是字體已經完全變了,上圖為越南春聯意思是「新年幸福平安進」「春日榮華富貴來」,但是你能看得懂他們的春聯嗎?
  • 春聯有何講究?過年亂貼春聯,容易鬧笑話
    臨近春節很多小區和農村都會有寫春聯的活動,比如書協、社區等組織的春聯現場書寫贈送活動,人們同時能看到春聯和書法結合的傳統之美。 書法家寫春聯 在這些春聯書寫現場你會發現,基本上年齡越老的書法家在寫春聯的時候,手頭都會有一本翻得起皺的《春聯集》《春聯大全》之類的舊書,每一副都是得從書裡挑好再抄寫
  • 廢除漢字50年,韓國人過春節寫春聯,為何依然用漢字?
    韓國過春節與我國不同步,白紙寫春聯,本來的喜慶被他們玩壞了!韓國春節為何選「立春」?他們沒學錯,我國古代春節就這麼過!廢除漢字50年,韓國人過春節寫春聯,為何依然用漢字?受華夏文明的影響,東南亞諸國,也都保留了過春節的習俗。
  • 越南也過春節?春運百萬「摩託大軍」,當地人用漢字祭祖貼春聯
    越南人也過春節?這是啥情況?其實大家也知道,春節是中國最具特色傳統節日,作為一個具有千年歷史的中國,在古代的影響力十分巨大,對周圍的國家也有深遠的影響。越南則是現代少數使用農曆的國家之一,而他們至今每年都在歡度春節,並且早已將春節的文化繼承下來。
  • 春節貼春聯的習俗起源於何時?
    春節貼春聯的習俗起源於何時?在中國有很多古時候留下來的傳統節日,有著很豐富的歷史淵源。春節這個節日算是最大的一個。在春節當天舉國歡慶,家家團圓吃著年夜飯看著春晚,樂不思蜀。然而在春節這一天有很多傳統習俗,比如年夜飯、拜年、守歲等等,當然貼春聯也是必不可少的習俗。那麼大家對貼春聯的習俗又了解多少呢?貼春聯又是起源於何時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在春節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在家門口兩側,貼上大紅春聯,寓意著喜慶吉祥。說起春聯的起源,是由古代的桃符演變而來的。
  • 春節為什麼要貼春聯
    新春伊始,春節將臨,按照我國的傳統習俗,城鄉百姓家家戶戶總要貼上新的春聯,以示辭舊迎新,期冀度過和和睦睦的除夕之夜,迎來甜甜美美的新春佳節。可以說,春節是我國特有的傳統節日,而春聯則是我國獨有的一種傳統文化。
  • 越南全面廢除漢字75年寫春聯改用拉丁文,唯獨這個字沿用到今天
    後來,越南引進了大量的漢語詞彙,與日本、韓國只保留古代漢語發音的漢字不同,越南甚至保留了聲調。可見,越南當時非常重視漢字教育。他們的詔書、公文、科舉等方面都是用漢字書寫的。孩子們還學習了中國文學的三字經,後來又學會了用古漢語寫文章和詩歌。到了12世紀,漢字已經成為越南的官方語言。
  • 春節貼對聯的講究!你貼對了嗎?
    春節貼對聯的講究!你貼對了嗎?時間:2020-01-24 11:5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春節貼對聯的講究!你貼對了嗎? 每到春節家家戶戶都將紅春聯貼於門上,辭舊迎新,增加喜慶的節日氣氛。那麼,馬上要過年了,2020年春節貼對聯有什麼講究?其寓意是什麼?
  • 越南年味滿滿:家家戶戶貼春聯,看到這個春聯中國遊客笑了!
    春節,迄今為止已有著四千多年的歷史,是中華民族一年當中最重要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每當春節將至,在外奔波的遊子們都會歸家,一家人歡聚一堂辭舊迎新。而中國在歷史時期,可是一個影響力大國,有不少鄰國都和我們中國一樣,有著過春節的習俗。其中,越南便是世界各地少數過春節的國家之一。
  • 半個世紀前韓國廢除漢字,過年春聯怎麼寫?看起來像「法院封條」
    漢字都是方塊字,所以在小學的時候,老師給學生們下發的作業本都是方方正正的田字格。漢字自產生到今天已經延續了幾千年,在這幾千年中,漢字一直作為文化傳播的載體而存在的。所以,在漢字的作用之下,隨之而生的與之相匹配的文化形式也逐一被流傳了下來。其中就有至今仍然保留的春節習俗——貼春聯。 貼春聯的習俗除了我國以外,還有越南和韓國等國家也保留著這樣的習俗。
  • 春節為什麼要貼春聯?貼門神與貼春聯是怎麼來的
    中國人貼春聯、貼門神習俗歷史悠久,是不可或缺一種習俗。過春節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這種習俗既展現了高貴典雅的書畫詩詞藝術,又彰顯節日喜慶吉祥的人文習俗。那麼你知道是怎麼來的?二、貼春聯在大年三十到來之前,對於每家每戶來說,每逢春節,別的門飾可以忽略不計,但一定要在門上貼上一副精選的春聯,以增加節日的喜慶氣氛,也預示著來年的好兆頭。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屬於楹聯的一種。
  • 越南為去漢化廢除漢字:但還過農曆新年寫春聯!那麼用什麼文字?
    越南為去漢化廢除漢字:但還過農曆新年寫春聯!那麼用什麼文字?春節,是說漢字文化圈傳統上的農曆新年,是我們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據了解,我們中國人過春節迄今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了。而我們都知道,在古代時期我們中國朝代非常鼎盛,在許多文化上面都深根蒂固的影響著我們周圍的鄰國,尤其是日韓以及東南亞越南等國家,如果你有幸去過這些國家遊玩,你都能夠感受到中華文化。就拿越南來說,越南的中北部曾長期都是我們中國領土,自然更加受到中華文化的薰陶。越南在百年前都是使用漢字,與我們中國許多傳統節日都極為相似。
  • 韓國民眾過春節也寫春聯,不過總覺得哪裡不對
    中國曾以漢字「統治」了亞洲多個國家——曾經的漢字文化圈,包括了越南、日本、朝鮮和韓國,雖然有些國家已經廢止,但還是能在節慶時看到漢字的身影,特別是春節。韓國也有貼春聯的習俗,稱為立春榜、立春書、立春帖、立春祝等。韓國雖然廢除漢字了,但是春聯還是漢字書寫。
  • 胡志明曾寫133首漢語詩詞,卻下令廢漢字,只在春聯中保留一漢字
    其中屬漢字滲透力作用力強大,也屬漢字最有魅力,逐漸在周邊國家形成了一個漢字圈,其包含國家之大:朝鮮、韓國、日本、越南和新加坡等國家。大家熟知的日本和韓國,其實在創造自己國家文字的時候,借鑑了許多中國的文字。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看到日文的時候,總是能看到中文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