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1日起強制垃圾分類 小區垃圾房選址建設矛盾多
原標題:南京明起強制「垃圾分類」 記者走訪多小區垃圾房發現仍存不少問題 明天(11月1日)開始,《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將正式實施,南京正式進入強制「垃圾分類」時代。參照上海做法,南京同樣執行「撤桶建房、定時定點」垃圾分類。近段時間,不少小區的垃圾房建設提上了日程。不過,記者探訪發現,在垃圾房的選址、建設上,出現了不少矛盾。
-
南京垃圾分類「滿月」追蹤②|選址難過「選美」,分類亭落地不易
如今,南京的垃圾強制分類新政已滿月,在過去的一個月中,南京很多小區的垃圾分類亭的建設按下「加速鍵」,:一個月以來,垃圾分類亭房從原來覆蓋861個小區,已增加到2212個小區。如今,垃圾分類亭建設現狀怎樣?居民使用情況又是如何?記者進行多小區探訪。
-
丁山社區加強溝通 推進垃圾分類亭選址
原標題:丁山社區加強溝通 推進垃圾分類亭選址 日前,鼓樓區挹江門街道丁山社區多個居民通過12345熱線反映:金城花園小區設置的垃圾分類亭點位不合理,離居民區較近
-
南京垃圾分類落實得如何?溧水開發區蹲守一天,很意外!
南京垃圾分類已一月有餘,帶著「垃圾分類落實情況」的疑問,實地走訪了溧水開發區麗湖灣小區。走訪發現,該小區居民垃圾投放非常嫻熟,配合度和積極性也是極高。那麼,這個小區是如何做到的呢?垃圾分類值得一提的是,小區的智能垃圾分類房選址也是十分巧妙,經過華展工作人員專業測量,嚴格按照落地標準,設在了小區的中心位置,離小區大門也十分近。
-
垃圾分類 如何克服「障礙」
夜幕降臨,合肥市包河區山水東苑小區,垃圾分類集中投放點逐漸熱鬧起來,不時有居民前來投放垃圾,督導員在一旁及時給予幫助。 12月1日,《合肥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正式開始實施,意味著生活垃圾分類將以地方性法規的形式全面推行。那麼,垃圾分類還有哪些待解決的難題,如何克服這些「障礙」呢?近日,記者進行了走訪調查。
-
舊公廁改造垃圾房 老小區因地制宜開展垃圾分類
在垃圾分類撤桶並點的過程中,如何選擇投放點一直是居民們關心的問題。9月25日,記者獲悉,南京市秦淮區的瑞金路1-58號小區因地制宜,改造舊公廁,建成垃圾房。
-
江蘇蘇州~整棟樓業主投訴垃圾房選址「不合理」!真相是……
「居委會說,垃圾分類投放站選址主要原則是要離居民樓10米以上,你看看,這哪裡有10米,都貼到我們門口了。」另一位業主補充道,「我們堅決不同意,要重新選址。」「這條道本來就沒有人車分離,來來回回車又多,本來一到下班高峰的時候,進出小區的車都從這裡過,就容易堵,要是再加上垃圾清運車,豈不是更沒法走路了。」
-
南京垃圾分類開展一個月後 各區排名出爐
從南京正式開始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以來,已經一個多月過去了,各區垃圾分類做得是好還是差?12月7日,南京垃圾分類工作第一期的綜合排名正式出爐!12月7日,記者來到鼓樓區盛景園小區,小區內的垃圾亭房剛剛運行不久。相關負責人說,為化解矛盾,對規劃選址難、居民意見大的點位,實行區、街道、社區、居民「四位一體」會商機制,把問題和分歧擺出來,尋求最大的共識。南京鼓樓區幕府山街道城管科工作人員陳海永說:「發動小區的樓棟長和志願者挨家挨戶宣傳。通過幾項措施進行推進,現在亭房建設任務34個小區40個點位已經全部完成投入使用。」
-
如何有效解決城市垃圾處理問題:垃圾處理站選址 需規範進行!
如何有效解決城市垃圾處理問題:垃圾處理站選址 需規範進行!◇城市垃圾處理設施選址應當符合城鄉建設用地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水源保護和空氣汙染防治規劃,以及工程建設符合相關地址條件要求。◇國外城市垃圾處理做法主要有:出臺法律法規從制度層面予以規範;研發新技術,提高垃圾處理能力;由政府引導,提倡全社會參與。
-
南京強制分類在即,新街口商圈垃圾分類將如何做?
中國江蘇網訊 離《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還有10多天,為讓垃圾分類意識深入人心,讓市民懂得分類,南京在很多廣場啟動了宣傳活動。10月18日上午,南京新街口核心商圈垃圾分類宣傳活動吸引了眾多市民參與。
-
生活垃圾定時定點分類投放 「紅榜」小區有何秘訣?
與廚餘垃圾必須破袋不同,即便是紅榜小區,其他垃圾也很少破袋檢查。「有些居民用的是透明袋,一眼可以看到是否混雜,有些居民用深色垃圾袋,不破袋根本不知道裡面裝了什麼。」有環保人士提出疑問:如何保證其他垃圾不會變成混合垃圾?「有價值的可回收物,你不強制分類居民自己也會分。
-
「貓先生環保」實力助推南京垃圾分類政策加速實施
這意味著南京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即將步入「有法可依」時代。貓先生環保,憑藉豐富的自主產品研發實力和垃圾分類運營經驗乘風破浪,積極配合區域城管局垃圾分類先行先試,全力為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到來做好預演工作。目前貓先生環保智能垃圾亭(房)已在全市多區域多個小區投入使用,並持續獲得點讚。
-
南京垃圾分類開展一個月後,各區排名出爐
從南京正式開始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以來,已經一個多月過去了,各區垃圾分類做得是好還是差?12月7日,南京垃圾分類工作第一期的綜合排名正式出爐!12月7日,記者來到鼓樓區盛景園小區,小區內的垃圾亭房剛剛運行不久。相關負責人說,為化解矛盾,對規劃選址難、居民意見大的點位,實行區、街道、社區、居民「四位一體」會商機制,把問題和分歧擺出來,尋求最大的共識。南京鼓樓區幕府山街道城管科工作人員陳海永說:「發動小區的樓棟長和志願者挨家挨戶宣傳。
-
直擊垃圾分類!從小區垃圾房、收集點到廚餘中轉站
來源: 現代快報、現代快報網、現代畫報、快報官方微博群、快報官方微信群、11 月 1 日,南京生活垃圾強制分類來了,上午 8 點多,現代快報記者兵分三路直擊垃圾分類首日小區居民分類情況。對於早已建起垃圾房的小區居民來說,分類已經駕輕就熟;剛剛撤桶並點的小區也有指導員全程 " 教學 ";廚餘垃圾有了專車從小區到中轉站。
-
松山湖建立「管行業必須管垃圾分類」工作機制
無論是居住人群結構、軟硬體設施等,相對於別的地方,在分類推行上都具備巨大的優勢。 截至目前,松山湖的相關工作推進得如何?有哪些經驗值得借鑑?日前,東莞市松山湖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歐陽南江接受了羊城晚報記者專訪,就生活垃圾分類、城市精細化管理等相關工作,暢談了「松山湖實踐」。
-
南京仙林街道:助力垃圾分類 青年志願者變身桶邊「指導員」
自11月1日《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以來,南京全面進入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已有月餘。現階段,提高居民參與度和分類準確率是關鍵。12月5日上午,棲霞區仙林街道開展「助力垃圾分類 棲霞青年在行動」活動,來自轄區機關、高校、單位的青年志願者,走進居民小區,開展「桶邊指導」,熱情為居民答疑解難。
-
古代南京人這樣垃圾分類……
從11月1日起,南京正式要求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垃圾是人類生產和生活活動的產物,自人類開始聚居在一起,就面臨如何處理垃圾的問題。其實,不光現代人講究垃圾的科學分類處理,歷史上,南京人就十分重視垃圾的處理。
-
南京垃圾分類剛開始,「定時定點」需人性化
南京小區垃圾分類基本採取定時定點方式,一般設為7:00-9:30、17:30-20:00,在這時間以外,垃圾分類亭房將廚餘封閉狀態,禁止投放。於是導致,部分小區依舊時長能看到幾袋打包好的垃圾隨意丟在投放點角落處。
-
「垃圾去哪兒」有答案 南京廚餘垃圾收運量大幅提升
》正式實施,南京全市廚餘垃圾分出量逐步增多,據城管部門統計11月13日,全市收運的廚餘垃圾約500多噸,比11月1日當天增加約5倍!這些廚餘垃圾到底去了哪,又經過怎樣的處理了?南京廚餘垃圾的處理情況如何呢? 11月23日上午,記者來到南京溧水區餐廚垃圾處理中心。目前,溧水區已實現對全區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學校和餐飲企業共計688家餐廚產生單位的餐廚廢棄物進行收運,餐廚廢棄物集中收運處置實現全覆蓋。溧水區環衛服務有限公司安排專業人員,專業化收運車輛,進行定時、定點「公交式」收運,每天收運餐廚廢棄物約35噸。
-
南京新街口商圈成立垃圾分類自治聯盟
5月20日,南京新街口商圈垃圾分類自治聯盟成立,探索垃圾分類處理設施的資源共享,近2000家商戶從此有了自己的垃圾分類組織。新街口金融商務區管委會工委書記徐曙光介紹,佔地0.37平方公裡的南京新街口商圈,擁有中央、新百、金鷹等集餐飲、百貨、休閒為代表的商業綜合體及商家近2000戶,日均人流量約30萬人次。近年來,新街口管委會在加大宣傳引導力度的同時,狠抓垃圾分類落實推進,「目前,商圈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垃圾處理體系已基本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