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城鄉和諧角度認識新型城鎮化

2020-12-18 人民網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鎮化進程明顯加快,近年來更成為各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城鎮化實際是城鄉聚落的變動過程,新型城鎮化本質是實現城鄉聚落體系的統一和諧。為了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有必要從城鄉和諧角度對新型城鎮化加以梳理。

依據規模大小和功能差異,聚落可以分為若干等級,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縣城、建制鎮、中心集鎮、一般集鎮、中心村、自然村等。在一般意義上,城鎮化是指人口由農村向城鎮轉移的過程。這一概念把聚落的諸多等級差別概括為城鎮與農村兩類。在城鎮與農村各方麵條件差別明顯的情況下,城鎮化意味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會進步。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農村聚落的基礎設施不斷完善,而城市的擁擠和環境問題使一些居民嚮往農村的居住環境。在有些發達國家,已經出現了逆城鎮化現象。在這樣的背景下,新型城鎮化不單單是農村人口向城鎮的轉移,而應是全面整合城鄉聚落體系,使大小不同、功能有別、環境各異的各類聚落形成統一和諧的整體。

把新型城鎮化理解為城鄉聚落體系結構合理化的調整過程,對於我國這個農村居民眾多的國家具有特殊意義。我國人口眾多,農業文明根基深厚,不可能像有的國家那樣,將人口集中在少數幾個大都市。應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村鎮協調發展,尤其是加強中小城市和村鎮建設,改善廣大農村地區居住環境,使不同等級的城鄉聚落充分發揮作用。這就是說,各等級城鄉聚落在人居聚落系統中都起著特定作用,相互關聯,不可分割。這就要求加強新型城鎮化的頂層設計,使省、市、縣、鎮等不同層次的規劃相互銜接,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相互協調。

城鎮化是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在人們居住格局上的反映,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結果。當一國實現工業化,產業結構中農業比重大幅下降,二、三產業比重大幅上升,便會出現人口由農村轉入城鎮的趨勢,從而使人口城鄉結構發生重大變化,走向城鎮化。比較成熟的經濟應是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互相促進。因為只有實現了工業化,才有實力反哺農業,促進農業現代化;實現工業化後,就業主要在二、三產業,居住地主要在城鎮。但我國由於歷史和國情等原因,城鎮化水平遠遠落後於工業化。在這種背景下,強調城鎮化,通過加快城鎮化改變城鎮化與工業化不協調的局面,具有重要意義。

另一方面,推進城鎮化也不能脫離經濟發展實際。一地的城鎮發展應與當地的專業化分工和勞動生產率提高相匹配。在「城」與「市」的關係上,「城」只是形式,「市」才是內容,才是「城」持續發展的原動力。「市」主要是指經濟活動,尤其是專業化的經濟活動。從這個基點出發,城鎮化應更多依靠市場機制的作用。政府所做的,只能是認識和尊重市場規律,順勢而為,恰當地助推城鎮化。這種助推方向要正確,用力也要適當。否則,就會出現有些人們特別願意去的城市,卻設施不足;有些人們不願意去的地方,卻路修得很好、樓蓋得很多。

進一步說,城鄉聚落的區位選擇應綜合考慮自然條件、資源稟賦、社會經濟基礎以及同周圍相鄰聚落的關係,從而論證當地經濟發展潛力、可提供的就業狀況等。以此為基礎,進行聚落總體格局、空間結構、建築風格、文化特色等的規劃。在聚落區位選擇中,應立足現狀,處理好歷史承繼與未來發展的關係。除此之外,還應特別注意城鎮體系的未來變化,避免出現建了拆、拆了建的局面。

相關焦點

  • 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雙輪驅動」實現城鄉融合發展
    從城鄉發展的客觀規律和總體布局看,新型城鎮化戰略立足城市、根植於鄉村,鄉村振興戰略聚焦於鄉村、聯動著城市,推動城鄉融合發展,應以協調推進新型城鎮化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為抓手,樹立城鄉等值化、差異化、均衡化的價值取向,再現鄉村價值,重塑鄉村魅力,促進城鄉要素雙向有序流動,構建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價值共同體。
  • 《石家莊市新型城鎮化和城鄉統籌發展規劃》解讀
    《石家莊市新型城鎮化和城鄉統籌發展規劃》解讀1.規劃編制的依據和作用是什麼?答:規劃是根據《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河北省新型城鎮化和城鄉統籌示範區建設規劃》、《石家莊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編制。
  • 麗水雲和縣新型城鎮化樣板縣域發展規劃發布
    目前,全縣近40%的農民下山轉移、70%的農村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80%的人口集中在縣城居住、93.4%的學生集中在縣城就讀、96%的企業集中在縣城發展,城鎮化率達到69.6%,為打造新型城鎮化樣板縣域提供了強大的理論依據和現實基礎。 打造新型城鎮化樣板縣域,是一項重塑城鄉關係、加快城鄉融合發展的全局工程、系統工程。
  • 凱裡市召開新型城鎮化發展座談會
    1月14日,凱裡市新型城鎮化發展座談會召開,與會人員就推進新型城鎮化發展提出意見和建議。會議強調,要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圍繞「凱都一體化」「凱麻同城化」發展布局,全力推進產城景融合發展,不斷提升城鎮綜合承載能力,切實把凱裡打造成獨具苗侗文化特色、宜居宜業宜遊的現代化城市。
  • ——高臺縣推進新型城鎮化試點工作綜述
    作為全省新型城鎮化試點和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縣,該縣積極在理念上創新,在實踐中探索,在發展中突破,將文旅聯動、山水融合的大景區建設與城鄉統籌、產城互動、生態宜居、社會和諧的生態文明縣城建設緊密結合,全力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走出了一條符合自身實際的綠色城鎮化路子。
  • 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
    城鎮化是國家現代化的必由之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明確了新型城鎮化目標任務和政策舉措。
  • 2019新型城鎮化有何作用?新型城鎮化的核心是什麼?
    一些地方圍繞項目建設推進城鎮化,存在「一切服從項目」的誤區,空氣、土壤、河流、湖泊等受到汙染,對具有重要文化價值的歷史建築、傳統街區和文物保護不力。   四是全社會資源配置效率不高,城鄉協調發展有待加強。大量人口長期流動於城鄉之間,很多農村地區住房、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實際利用率不高,影響全社會資源配置效率。
  • 新型城鎮化建設新進展②|超大特大城市落戶放鬆:2020年新型城鎮化...
    近日, 國家發改委發布了《2020年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下稱《重點任務》),首次觸及超大特大城市的落戶放鬆,反映了新形勢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思路。在世界經濟風雲變幻,我國新型城鎮化深入推進的大背景下,《重點任務》的頒布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
  • 2020年新型城鎮化建設路線圖出爐
    2020年新型城鎮化建設路線圖出爐讓城鎮化的「輪子」轉得更好《2020年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提出,完善和落實主體功能區戰略,發揮各地區比較優勢,增強經濟發展優勢區域承載能力,構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化空間格局,形成高質量發展動力系統。
  • 《石家莊市新型城鎮化和城鄉統籌發展規劃...
    《石家莊市新型城鎮化和城鄉統籌發展規劃》發布     11月28日,石家莊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網站發布《石家莊市新型城鎮化和城鄉統籌發展規劃》。根據規劃,石家莊市區及周邊各縣(市)將迎來新變化,快來看看你的家鄉咋發展?
  • 臺山水步鎮國家新型城鎮化標準化試點高分通過驗收!
    在江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直接指導和支持下,臺山市水步鎮新型城鎮化標準化國家試點經過近三年的努力,終於在今天以
  • 2017』上海(金山)都市區新型城鎮化研討會召開
    ;堅持城鄉融合、統籌協調;堅持多元融資、突破瓶頸,在城鎮化、都市區發展等方面,思路上有突破,做法上有創新,經驗上有積累。  十九大報告提出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明確未來的城鎮化要以城市群為主體形態,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為進一步認識和總結城市群發展規律,特別是研究解決都市區郊區城鎮化和城市發展的現實問題,國家發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於2017年12月1日至2日在上海金山舉辦「2017』上海(金山)都市區新型城鎮化研討會」。
  • 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和《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編制,按照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全面提高城鎮化質量的新要求,明確未來城鎮化的發展路徑、主要目標和戰略任務,統籌相關領域制度和政策創新,是指導全國城鎮化健康發展的宏觀性、戰略性、基礎性規劃。
  • 擁有全國最多國家新型城鎮化試點,山東怎麼做到的
    山東省住建廳城鎮化發展指導處相關工作人員介紹,上述經驗做法分別聚焦了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加快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等新型城鎮化試點重點任務目標,成效顯著,對全省乃至全國都具有示範作用。何為新型城鎮化?其基本特徵應該包括城鄉統籌、城鄉一體、產業互動、節約集約、生態宜居、和諧發展。
  • 金沙縣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
    金沙新型城鎮化。吳豔禹 攝公園、綠地增多了,道路變寬變美了,小區也變漂亮了……截至今年,金沙縣縣城城區人口達18.61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48.96%,新型城鎮化建設快速推進。金沙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新型城鎮化建設工作,不斷提升新型城鎮化水平和城市品質。堅持規劃引領,推動縣城、小城鎮、農村(社區)三級城鎮化協同發展。紮實推進縣城14條市政道路及綜合管廊PPP項目建設,紫金智能停車場、餘家莊停車場建成投入使用。完成西洛千畝荷塘一期提升、千畝荷塘段河道治理和箐河公園普照湖聲光電建設工程。
  • 57.新型城鎮化「三個1億人」指的是什麼?
        新型城鎮化的核心在以人為本,實現經濟社會一系列由「鄉」到「城」的轉變,通過發展經濟、擴大就業、鼓勵創業、完善社會保障、增進公共服務、促進公平正義等途徑,建設成果共享、和諧包容、富有活力的城鎮。新型城鎮化應放在四化同步的大格局中來推進,以工業化為主動力,以城鎮化為大平臺,以農業現代化為根本支撐,以信息化為融合器。
  • 嘉興市發改委一行赴都蘭縣巴隆鄉開展新型城鎮化發展「十四五...
    11月17日-18日,嘉興市發改委城鎮處副處長段彥瑋、嘉興市發展規劃研究院院長何峰等一行赴青海省海西州都蘭縣考察、座談,調研巴隆鄉新型城鎮化發展 11月18日下午,巴隆鄉新型城鎮化發展「十四五」規劃意見徵求會召開。
  • 新型城鎮化建設持續發力 資本市場將成「最強後援」
    數據顯示,1978年末,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僅有17.9%,但轉眼來至2015年末,這一數字已達56.10%,且比世界平均水平高約1.2個百分點。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在城鎮化快速發展的同時,質量不高的問題也日益突出。比如城鄉發展不平衡、城鎮空間分布和規模結構不合理、城市管理服務水平不高等問題。由此,城鎮化發展向質量型轉變的需求愈發迫切。
  • 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強力推動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同步協調發展
    近日,省委十四屆八次全會指出,著力打好構建新發展格局組合拳,「當頭炮」落在「統籌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上。作為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分別連續19年和35年居全國各省區第一的經濟大省,杭甬兩個「萬億級」城市雙核驅動,為此奠定了雄厚基礎。
  • 江西省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
    江西省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根據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以及省委十三屆七次、八次會議精神、《江西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和《江西省主體功能區規劃》編制,按照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全面提高城鎮化質量的新要求,明確未來城鎮化的發展路徑、主要目標和戰略任務,統籌相關領域制度和政策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