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末初冬的水鄉,美得令人難忘。近日,我縣九龍口國家級溼地公園迎來了18名外國遊客,友人們遊溼地、聽淮戲、品美食······,盡情領略建湖獨具特色的生態美景,沉浸水鄉頗具韻味的人文風情,深深感慨建湖美,心生愛意,流連忘返。
▲雙湖公園美景惹人醉
綠色是建湖最靚的發展底色,更是建湖引以為傲的一塊「金字招牌」。近年來,建湖在自然環境保護、綠色品質提升、生態內涵豐富等方面卯足氣神、傾心盡力,取得了明顯成效。今年,建湖縣成功創建國家衛生縣城,生態綠色發展再添有力砝碼。2020年1至9月份,建湖空氣品質優良率達88.69%,列全省54個縣(市、區)第3位;PM2.5濃度28.55微克/立方米,列全省第6位,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省考斷面水質均值達標率均為100%。
水清、岸綠、景美,綠色家園必定有綠色的「標配」。近年來,我縣制定系統措施,加大投入力度,深化水環境治理,打造生態樣板河道,全縣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家門口就有乾淨河水,不遠處還有小公園,現在農村人的生活不比城裡人差。」岡西鎮徐王村村民李大爺說。今年,我縣對全縣227條河塘進行整治,截至9月底全面完成河道疏浚清淤,累計投入1250萬元,疏浚河塘290公裡、土方219萬方,清除河坡耕翻種植1150處。自2019年以來,我縣決定用3年時間打造100條農村生態示範河道,去年已建成44條,今年計劃打造33條,截至目前已打造24條。
▲村莊水環境治理成效顯著
對於縣城東部居民今年一件大喜事,無疑是2020年10月31日,引西塘河水源入上岡渾水管道工程正式建成通水,東部片區居民真正喝上了與縣城居民同水源、同管網、同水質、同水價、同服務的自來水。據悉,該工程總投資4700萬元,從縣城城南水廠至上岡水廠新建一條直徑0.8米的渾水管道,全長36公裡,途經6個鎮(區)。
今年,我縣紮實開展了「千噸萬人」水源地整治行動,切實加快實施環境基礎設施提升工程,完成了縣城汙水管網清淤養護工作,推進城中村、老舊小區、城鄉結合部汙水接通工程,全面清除縣城黑臭河道,城鄉環境面貌煥然一新。
近年來,我縣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PM2.5年均濃度等重要指標一直排名省市前列。打造建湖「好空氣」,讓更多人願意停留駐足,享受好空氣、好生態、好環境。
2020年10月份,我縣制定《建湖縣空氣省控站點鞏固提升方案》,設立空氣省控站點「點位長」,建立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機制,每日對重點管控區內汙染源情況進行巡查,實時掌握空氣品質狀況,空氣品質監測數據出現異常波動時,第一時間安排人員赴重點管控區現場調查、處置,發展問題立即整改。
▲到九龍口鎮梅蘇村盡情呼吸好空氣
如今,在建湖縣城的綠園、九龍口湖蕩溼地、鄉村田野都是呼吸「好空氣」的絕佳去處。雙湖公園遠近聞名,她是全縣人民寶貝的生態公園。今年,建湖縣正規劃建設以雙湖公園為核心的文化產業帶,重點實施文化創意、文藝展演、夜市經濟等特色項目,致力將環雙湖公園地域打造成一流的縣域城市中央休閒區。
我縣持續實施建築及堆場粉塵、揮發性有機物等「七大專項行動」,切實加強重汙染天氣應急聯動,建立健全部門聯動、信息共享機制,因地制宜配備顆粒物雷達、網格化監測、視頻監控等設備,硬化大氣質量保護穩控措施,讓建湖好空氣成為吸引客人的一張靚麗名片。
每天的清晨,居住在縣城的人們,總能聽到一陣陣熟悉的旋律,原來是灑水車出來「工作」了,這樣的聲音習以為常,它讓人感到安心,因為正是有了它們,城市才更加乾淨美麗。
近年來,我縣持續鞏固「雙城同創」成果,全面完成了12類141項整治項目,縣城沈舍、神臺兩個社區成功創建省級城市管理示範社區,向陽東路建成省級城市管理示範路。全面推行「人機配合、機動快撿」模式,機械化清掃作業率90%以上。加快垃圾分類試點小區建設,實施分類小區51個。投資1000多萬元建成數字城管平臺,將6大類城市管理部件和7大類城市管理事件等全部納入管理系統,城市管理有力有序高效運行。
▲美麗鄉村旅遊公路
「縣城隨處可見志願者紅馬甲的身影,交通井然有序,闖紅燈、不戴頭盔的現象少了很多。」市民劉先生說。今年以來,我縣高度重視交通道路安全整治,切實加大不文明行為的曝光處罰力度,真正讓城市更加文明和諧。
縣城處處可觀可賞的綠,令人心曠神怡。今年我縣造林面積5513畝,佔全年任務數的110%,城東森林公園建成開放,新建12個精品園林景觀和綠化小品,縣城「10分鐘綠地便民服務圈」基本建成,建成區綠地率達38.1%。
建湖,正用一支巧妙的「綠色畫筆」,精心描繪一幅幅生態美麗的畫卷,城在景中、景在綠中、綠在心中的詩意景象緩緩鋪展!
來源:建湖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