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東市位於遼寧省東南部鴨綠江畔,是一座以工業、商貿、港口、物流、旅遊為主的沿江沿海沿邊城市。
作為全國最大最美的邊境城市、全國優秀旅遊城市,丹東風光雋秀,四季分明,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既有層出不窮的特產、美食,又有旖旎奇特的山水風光,無論是「中國北方第一村」大梨樹村、國家4A級風景旅遊區天橋溝國家級森林公園,還是丹東草莓、梭子蟹,都讓每一個來過丹東的人流連忘返。
為充分利用沿江、沿邊、沿海的生態資源,丹東市在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推進綠色發展的進程中,始終堅持生態立市、綠色發展不動搖,努力使綠色成為城市最厚重的底色、最鮮明的特質和最持久的優勢。
首先,丹東市加強汙染防控治理,守住綠色發展底線。牢固樹立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體理念,
嚴格執行國家環保和產業政策,認真落實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國家海洋督察重要決策部署,
大力實施環境保護工程。通過一系列的治理與保護,丹東市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地表水環境質量狀況位列東北地區首位,空氣品質始終位列遼寧省首位,林地面積也居遼寧省首位。
其次,丹東市構建綠色產業體系,厚植綠色發展優勢。一方面,因地制宜發展生態農林產業,推廣優質稻米、堅果、小漿果等種植養殖產業,加強特色林業產業基地和林下經濟建設,推動綠色食品和地理標誌農產品認證工作。另一方面,深入實施全域旅遊,形成邊境、紅色、生態、溫泉、江海五大旅遊集群,圍繞「共遊秀美山川、共品鮮美佳餚、共賞優美歌舞」,打造「丹東三美」邊境文化品牌。
此外,丹東市還統籌城鄉規劃建設,打造綠色發展家園。從城市規劃入手,嚴禁沿江一線建設高層建築,嚴控老城區新增高層建築,嚴禁隨意破壞拆除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歷史建築。深入開展城鄉人居環境提升行動,積極培育綠色文明理念,倡導綠色生活方式,持續開展全民共建生態綠色家園活動,營造崇尚生態文明新風尚。
最後,丹東市健全生態文明制度,夯實綠色發展根基。通過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立法工作,出臺實施《丹東鴨綠江口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條例》《丹東市城鄉規劃條例》等,提升環境保護法治化水平。
(中國日報遼寧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