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綠色產業 建設綠色家園

2020-12-06 瀟湘晨報

作者:西藏日報記者 李梅英

冬日,走進位於滇藏交界的昌都市芒康縣納西民族鄉納西村,在村裡公路東側的一座山丘上,核桃、石榴、櫻桃、橘子等果木迎風搖曳,與周圍紅褐色的群山形成鮮明對比。

據了解,這片果林是芒康縣納西民族鄉三江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果樹基地,面積達2200多畝,種植了2萬多株各類果木,是目前昌都市規模最大、投入最多、科技含量最高、輻射能力最強的特色經濟林綜合基地。

「小時候,到這裡放羊,只能看到光禿禿的山,當時就夢想長大後,要在山上種滿樹和草,讓羊兒吃個飽。」 68歲的合作社理事長扎西旺堆笑著說。

2010年,已累計千萬資產的扎西旺堆帶著3000萬元資金從雲南大理返回到家鄉,承包了這裡的3000畝荒山。

「生意做得再大,我的根還在納西村。」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三江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了,扎西旺堆開始全身心地打造他心目中的「綠色家園」。

藉助合作社投資,住在山上的20餘戶150餘名群眾的通行和飲水問題得到徹底解決,結束了他們祖祖輩輩人背馬馱和缺水的歷史。

目前,合作社累計完成投資5500餘萬元,提供就業5400餘人次,幫助貧困群眾累計增收達1200餘萬元。

同時,該合作社還積極引導周邊群眾進行核桃、葡萄等經濟林木規範化種植,切實增加群眾收入。目前,芒康縣南部三鄉核桃種植面積達2萬畝、葡萄4000餘畝。

為壯大發展規模,合作社還分別與雲南省大理漾濞、賓川等苗圃基地合作,引進先進種植技術,已培育適合西藏乾熱河谷地帶生長的8個核桃、3個石榴、2個橘子等品種,目前,均已掛果,長勢良好。

「三江合作社按照芒康縣特色農牧立縣的發展思路,進行規模化種植。將購置先進設備、引進先進技術,加快農產品加工和銷售,建立出口創匯品牌,帶領芒康縣乃至周邊縣區群眾實現增收致富。」扎西旺堆說。

值得一提的是,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三江農民專業合作社積極擔當,自發組織為當地群眾發放醫用衛生口罩1000餘個,扎西旺堆個人捐贈了10萬元用於支援武漢抗疫。

實習編輯:群旦次仁

審核:劉曉江

【來源:昌都發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遼寧省丹東市:堅持綠色發展,打造綠色家園
    為充分利用沿江、沿邊、沿海的生態資源,丹東市在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推進綠色發展的進程中,始終堅持生態立市、綠色發展不動搖,努力使綠色成為城市最厚重的底色、最鮮明的特質和最持久的優勢。首先,丹東市加強汙染防控治理,守住綠色發展底線。
  • 【打造紅色文化名城 建設綠色生態家園】羅城鎮:推進「五鎮」建設...
    今天的「打造紅色文化名城 建設綠色生態家園」專欄刊登對羅城鎮黨委書記丁尚義的採訪。羅城鎮將以打造「黨建引領示範鎮、現代農業提升鎮、文化產業特色鎮、環境優美宜居鎮、幸福安康和諧鎮」為總體目標,全力抓好黨的建設、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生態環保、民生保障、社會穩定等重點工作,推動全鎮經濟社會發展再上新臺階。
  • 女媧故裡·綠色平利·休閒家園
    ……  建設綠色家園,優化人居環境  走進平利,放眼望去,一個個生態建設項目在女媧故裡播綠,一條條小溪大河碧波蕩漾,一座座森林覆蓋氤氳蔥綠……平利縣實施生態立縣戰略,從優化生態環境和改善基礎設施入手,打造「女媧故裡休閒遊」、「陝西最美麗的鄉村」兩張名片,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綠色家園,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成為省市示範樣板,平利縣「全國農業旅遊示範觀光園」項目正式通過國家驗收
  • 實現綠色發展 壯大特色產業
    建設中國綠色有機谷•長白山森林食藥城,思路與市委的召喚對接,產業向生態方向調整,幹勁向綠色發展上凝聚,全市廣大幹部群眾頭頂藍天、腳踏熱土,合力攻堅、奮發進取,綠色產業異軍突起,產業增加值佔比達到62.1%、佔財政收入的55.2%,「一谷一城」建設旗開得勝,生態優勢開始顯現。
  • 綠色十裡軍港 建設溫馨家園
    3月12日,海軍某基地勤務保障大隊在軍港開展「綠色十裡軍港,建設溫馨家園」植樹造林活動,劃線丈量、揮鍬挖坑、栽苗培土、澆水灌溉……大隊官兵用微薄之力為軍港換顏添綠,積極為生態文明軍港建設作貢獻。
  • 以綠色發展理念引領文化產業園區科學發展
    三、深入貫徹綠色發展理念,促進文化產業園區科學發展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堅持新發展理念,強調發展必須是科學發展,必須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綠色」發展不再局限於生態文明建設領域,更涉及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
  • 綠色高顏值 發展高質量——九寨溝縣用好綠色發展辯證法擷英
    種下一棵樹就給大地種下綠色希望,種下一片綠就為生命創造一方美好家園。美麗九寨翻開嶄新一頁,一幅綠水青山、風光秀美的生態文明建設美好圖景在九寨大地鋪展開來。綠色依靠什麼?——做好「加減法」發展綠色經濟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
  • 南平邵武:綠色產業發展動力澎湃
    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邵武市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緊扣綠色發展主題,主動融入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厚植綠水青山優勢,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在產業生態化的同時著力推進生態資源產業化,全力推動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
  • 陳呂軍:建設工業領域生態文明 推進工業園區綠色發展
    ,綠色、低碳、循環、生態化發展是其唯一通路。2019年6月10日,生態環境部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心、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以及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在京聯合舉辦「一帶一路」生態環保大數據服務平臺暨環保技術國際智匯平臺第四屆年會。作為本次年會的專題會議之一,工業園區水汙染防治與綠色發展案例專題會於當天下午召開。會議特邀嘉賓清華大學陳呂軍教授作了題為「建設工業領域生態文明,推進工業園區綠色發展」的主旨演講。
  • 涼城縣有機綠色農產品產業健康發展
    近年來,涼城縣把發展綠色食品產業與種植業結構調整相結合,與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相結合,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相結合,將無公害農產品發展作為綠色產業的啟動點和突破口,全面推動了綠色食品產業的健康發展。一是推進總量規模增長。
  • 滿目翠綠滿眼春——隨州建設鄂西綠色發展示範區紀事
    各地將綠滿行動與荒山綠化、美麗鄉村、精準扶貧、產業發展相結合,大力建設特色經濟林、速生豐產林等林業產業基地,積極創建森林城鎮、綠色示範鄉村,打造了一批綠化精品和亮點。到2018年,全市已建設「綠色示範村」308個,其中省級253個,市級55個,建設省級「森林城鎮」8個。 隨著「綠滿隨州」行動收官,隨州市委、市政府立即發出了向荒山進軍的衝鋒號令。
  • 綠色高顏值 發展高質量丨九寨溝縣用好綠色發展辯證法擷英
    ,讓災區群眾早日過上幸福安康的生活」的重要指示,全力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九寨。種下一棵樹就給大地種下綠色希望,種下一片綠就為生命創造一方美好家園。美麗九寨翻開嶄新一頁,一幅綠水青山、風光秀美的生態文明建設美好圖景在九寨大地鋪展開來。綠色依靠什麼?——做好「加減法」發展綠色經濟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
  • 習近平:共謀綠色生活,共建美麗家園
    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以「綠色生活,美麗家園」為主題,旨在倡導人們尊重自然、融入自然、追求美好生活。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園區,同大自然的湖光山色交相輝映。我希望,這片園區所闡釋的綠色發展理念能傳導至世界各個角落。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 遼寧本溪 堅持綠色發展 建設生態山城
    生態立市就是以環境保護和治理為前提、以綠色產業為支撐、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綠色生活為基礎、以全民參與為保障,全面建設生態環境樣板區、綠色產業示範區、生態體制改革試驗區、綠色生活先行區,讓本溪生態美起來、產業強起來、百姓富起來,確保本溪生態環境質量全面提升,綠色產業做大做強,人民群眾對優良生態環境的獲得感進一步增強,建設生態山城、美麗本溪。
  • 臨潁:綠色建築引領發展風尚
    據介紹,與一磚一瓦的傳統建築模式相比,綠色裝配式建築模式通常七成工序在工廠,三成工序在現場,可降低能耗20%,減少建築垃圾70%,縮短工期30%,堪稱建築業的一項革命。    在臨潁,這種新型的綠色建築遠不止天成家園一處。在該縣電子大廈項目、職教中心項目、櫻桃村改造項目等處,記者均看到類似的「搭積木」施工模式。
  • 「兩山」實踐創新:八卦山實施綠色建設項目 發展生態旅遊產業
    新年伊始,竹谿縣八卦山林場動員全體幹部職工,統一思想認識,鼓促幹勁,大力實施綠色項目建設,穩步發展生態旅遊產業,助推當地貧困戶脫貧攻堅步伐。近年來,八卦山林場嚴格遵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理念,按照竹谿縣委、縣政府的戰略部署,搶抓歷史機遇,加快實施林場綠色項目建設力度,大力實施美麗鄉村建設,利用境內綠色資源優勢,穩步推進發展生態旅遊產業,真正將「綠水青山」
  • 保定綠色建材產業助力雄安新區規劃建設
    中國雄安官網11月30日電(記者黃海)11月28日下午,「保定智造 聯動雄安」綠色建材產業助力雄安新區規劃建設洽談交流會在高碑店市召開。「保定智造 聯動雄安」綠色建材產業助力雄安新區規劃建設洽談交流會現場。
  • 傳統產業綠色轉型任重道遠 綠色企業標準讓綠色發展有據可依
    ,推動實體經濟的提質增效,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O)-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綠色產業平臺中國辦公室、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新華社中國財富傳媒集團、北京基金小鎮等多家機構,於7月6日在北京共同舉辦了主題為「金融助力綠色轉型」的2017中國綠色發展論壇。
  • 打造會「呼吸」的綠色家園 貴安新區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貴安新區圍繞「打造全國海綿城市貴安樣本」的目標,堅持低衝擊開發模式,積極建設海綿城市,探尋厚植生態文明理念的城市發展模式,打造一個會「呼吸」的綠色家園。截至2017年12月底,貴安新區海綿城市建設已完工項目23個,完工區域面積6.62平方千米,在建項目52個,在建區域面積12.93平方千米,累計完成海綿投資34.24億元。
  • 亞布力林區:多面出擊 發展綠色生態產業
    森林生態旅遊名氣節節攀升,森林農業、森林食品、生態種養、林下藥材、房車製造等產業發展由「慢跑」變「快跑」,森林資源連續實現恢復性增長……近兩年,亞布力林業局有限公司在發展「八大產業」、營造「兩大環境」目標指引下,充分利用綠水青山和冰天雪地的優勢,多措並舉建設富有地方特色的優勢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