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市海洋與漁業局發布2019年海洋與漁業工作亮點,記者從會上獲悉,高崎漁港今年將依託市場和漁港發展「漁市遊」項目,相關方案目前已報送市規劃委。廈門島內很快將形成一座綜合性的休閒旅遊服務漁港。
高崎漁港是目前島內最大的以避風、批發市場功能為主的生產型漁港,港區內具備成熟的港口資源、水產品交易資源和餐飲業資源,但漁港經濟發展模式較為傳統,各類資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市海洋與漁業局相關負責人昨日表示,簡單來說,高崎漁港新一輪提升改造的目標是把各相關產業進行深度融合,形成兼具休閒旅遊服務功能的漁港綜合體。
根據初步規劃,高崎漁港的改造重點首先是擴大市場規模,在原有漁業批發市場內融入體驗式消費空間,引入上下遊商戶、培育新物流、新零售業態,完善漁業批發全產業鏈,併合理安排生產、休閒功能分區,布局不同類型的碼頭及岸線。其次是增加休閒漁業體驗,除了植入休閒旅遊、娛樂商業、文化教育等功能外,再進一步豐富岸線空間,新增遊人休閒和活動場所,目前漁港內已規劃新建步行街。進一步概括,就是建成以水產品交易區為代表的「漁」,用於商業項目開發的「市」,以及以配備觀景平臺的濱海公共空間為主的「遊」,「餐飲休閒項目的規模和運行模式將對標臺北市的上引水產。」
記者了解到,高崎漁港內還計劃新增一處帆船遊艇培訓基地和一個客運碼頭,客運碼頭計劃對接集美學村、杏林、馬鑾灣水上交通航線,為漁港引入水上交通客流。市海洋與漁業局副局長孫建國表示,今年廈門將進一步強化發展現代特色漁業,除了發展漁港經濟圈之外,還要進一步實施優勢特色水產業提升行動,推進現代水產種苗業建設、水產加工流通轉型升級、遠洋漁業穩妥發展,兼顧建設休閒漁業精品工程,水產業經濟總量在今年要爭取實現165億元、同比增長10%的目標。(廈門日報 記者 林雯)
(原標題:擴大市場規模 增加休閒體驗 對標臺北上引水產
高崎漁港將改造 變身「漁港綜合體」)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