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中國空軍最大恥辱 駕機投敵第一人被三槍正法

2020-12-10 騰訊網

1948年2月5日下午16時10分,在位於南京中華門外的東炮臺刑場一名投敵叛國的漢奸遭到了槍決。

被處決的這名漢奸名叫張惕勤,33歲,安徽合肥人,畢業於空軍軍官學校,抗戰時任中國空軍第一大隊上尉分隊長。1941年9月27日,張惕勤奉命前往轟炸湘北日軍時,他挾持飛機成員湯厚漣、梁文華,駕駛一架蘇制SB-II型轟炸機突然投敵,飛往宜昌。開創了中國空軍叛變的先河,在當時造成了極壞的影響。蔣介石在日記中直言:「此為我空軍成立以來,最大之奇恥汙點!」

張惕勤投敵叛國後,更喪心病狂的利用手中掌握的我空軍軍情,數度充當日本軍機轟炸我陣地的嚮導,給我抗日軍民造成了極大的人員傷亡和軍事財產損失。可以說禍國害民,莫此為甚。

張惕勤後來因投敵叛國獲得了日偽重用,不但被汪精衛親自接見,還擔任了「偽南京政府航空署」科長,更是在1942年擔任了偽「中央空軍學校」的校長。

抗戰勝利以後,張惕勤自知罪孽深重,趁亂畏罪潛逃,偽裝成一名商人,混跡於商旅之中,以為無人認識。殊不知天網恢恢疏而不漏,1947年張惕勤在上海被捕。隨後被押解到空軍總司令部軍法處法辦。

張惕勤經空軍總司令部軍法處一再開庭審理,查明其叛國罪行屬實,判處死刑。呈報上級核批,一個月後,1948年2月5日11時,軍法處接到了國防部轉交的蔣介石親自核准的執行令。於當日下午14時,由空軍總司令部軍法處處長吳樹漢中校親自開庭。

張惕勤從看守所提出時,身穿藍色長袍,皮鞋,身體結實,說著普通話。吳樹漢在驗明正身後,當面向張惕勤宣讀了死刑判決書,並告知他此案已經最終核准將立即執行,如果有什麼遺言趕緊留下吧。

張惕勤聽到這一消息,當時臉色就變了,當庭寫下了兩封遺書。一封是寫給自己妻子王次文的,一封寫給自己兄弟,兩封遺書都送往南京淮海路145號他妻子王次文的住所。在遺書中張惕勤對妻子情意綿綿,頗為不舍,最後還叮囑妻子善自珍重,不要太過悲傷,傷了身體。

15時40分,張惕勤被押車送卡往南郊雨花臺,由管理員範玉珍指揮行刑,空軍總司令部軍法處吳樹漢處長也親自前往監刑。

16時10分,隨著三聲槍響,抗戰時中國空軍最大的恥辱張惕勤就此斃命。頭中一彈,胸腹各中一彈。圍觀的百姓眾多,聽到是槍斃漢奸,無不拍手稱快。

相關焦點

  • 永遠恥辱!上尉飛行員駕機叛變,投降日本人,最終換來三槍正法!
    今天就介紹一起鮮為人知的,重慶國民政府空軍轟炸機飛往宜昌投降日軍和汪偽政府的事件。圖片:當時中國空軍裝備的蘇制SB快速轟炸機。張惕勤投敵叛國後,更喪心病狂的利用手中掌握的我空軍軍情,數度充當日本軍機轟炸我陣地的嚮導,給我抗日軍民造成了極大的人員傷亡和軍事財產損失。可以說禍國害民,莫此為甚。圖片:投敵叛變的0202號轟炸機。
  • :抗戰中的空軍誤傷事件
    而在80年前的抗日戰爭中,誤傷這個詞,則貫穿了整個抗戰空軍的戰史,空軍更是經歷了我們所能想到的幾乎所有類型的誤傷。1937年8月14日是中國空軍正式參戰的第一天,然而這一天就出現了誤炸民眾的事故。抗戰後期,美第14航空隊對日軍重要據點,特別是武漢、漢口等地的轟炸中也曾誤傷過眾多中國老百姓。抗戰中由於通訊以及溝通不良,還發生了多起誤炸友軍的事件。1945年,在豫西會戰中的一次支援劉汝明部地面作戰的任務中,美軍航空隊將友軍誤認為日軍,結果一陣狂轟亂炸後,劉部損失了12門野炮、200匹軍馬和上百名官兵。
  • 高志航:抗日戰爭中的空軍英雄,中國空軍擊落日本戰機的第一人!
    高志航,抗日戰爭期間著名的空軍抗日英雄,中國空軍驅逐機部隊司令兼第4航空大隊大隊長。1907年出生於吉林省通化縣。1920年投筆從戎,考入東北陸軍軍官教育班。1924年東北軍擴建空軍後,他報名赴法國學習飛行。
  • 抗戰中國空軍及敵後遊擊隊打擊南京日軍史
    在此期間,因中國飛機在作戰中已消耗殆盡,須接收蘇聯新機,並對飛行員訓練蘇式飛機的飛行技術,故中國飛行員在蘇聯空軍聯隊作戰中,一般未單獨駕機,而是輔助。1938年1月2日,蘇聯空軍志願隊轟炸機大隊由波留寧大隊長率領,由南昌起飛轟炸南京機場;這也是南京淪陷後,中蘇空軍首次轟炸南京日軍。
  • 二戰日本空軍遠超美國,日空軍「四大天王」卻被中國空軍全部擊斃
    在二戰期間,日本的空軍實力可以說遠超美國,而中國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空軍部隊,日軍空軍在亞洲戰場號稱不可戰勝。但在被中國空軍擊斃的日軍飛行員中,就有許多是王牌飛行員。
  • 一支失去番號的王牌部隊:抗戰空軍第五驅逐大隊
    閻海文雖然沒有喊出「中國無被俘空軍」這句話,但他卻以實際行動證明了中國空軍寧死不屈的抗戰精神。 戰至最後,我方只剩陳其光一人,而一直與他纏鬥的就是號稱「四大天王」之一的日軍陸航第16聯隊第一大隊大隊長三輪寬。此寇曾在我東北空軍擔任飛行教官,技術優良,槍法亦佳,自命不凡,其駕駛的川崎95式戰鬥機號稱當時世界上最好的雙翼戰鬥機。陳其光雖然也以空中格鬥技術見長,但其座機霍克Ⅱ型性能較差,即便在中國空軍中都不算主力(霍克Ⅲ型和波音281的性能都要強於該機)。
  • 抗戰期間中國的空軍機場
    1937年11月後,為幫助中國抗擊日本侵略,蘇聯向中國援助飛機1235架,派遣2000餘名飛行員來華,並在新疆建立航空學校,幫助中國培養飛行員和航空技術人員。國民政府則按照蘇制飛機標準,在蘭州設立空軍第7總站,又在新疆等地建5座機場。
  • 中國航空史上長途飛行第一人是臺山鄉親!
    加入空軍 為國效力1924年,中國國民黨海外部部長林森(後曾任國民政府主席)赴美國參加太平洋會議,黃毓沛駕機前往迎賓,並進行飛行表演,深得林森嘉許。1926年,林森發電報給黃毓沛,請他回來中國協助建立中國空軍。接到電報後,黃毓沛隨即將他苦心經營二年多的飛行學校關閉。
  • 紙片轟炸——抗戰初期中國空軍遠徵日本之謎
    在當時的淞滬抗戰戰場上,日本空軍有木更津航空隊、鹿屋航空隊和第11航空隊、第13航空隊、第21航空隊、第22航空隊、第23航空隊及航空母艦上的海軍航空兵,數量及質量均優於中國空軍。8月14~16日,日本海軍航空兵連續3天「渡海轟炸」我國杭州、南京等空軍基地,妄圖實現「3小時內消滅中國空軍」的夢囈。
  • 95歲的他曾是國民黨空軍少尉,當年從上海江灣機場駕機起義,朱德...
    「申城智囊與新中國70年」④95歲的他曾是國民黨空軍少尉,當年從上海江灣機場駕機起義,朱德、聶榮臻接見他 文/王海燕解放前,王凡是國民黨空軍少尉空勤通訊員。1949年4月9日,他和另一名飛行員抓住稍縱即逝的機會,從上海江灣機場駕機起義。腰杆筆直、握手有力,95歲的王凡講起駕機起義的場景激動非凡。他是湖南省邵陽縣人,卻講一口流利的普通話:「我在上海、北京、成都、河北都呆過呢。」
  • 紙彈轟炸——抗戰時期中國空軍對日本本土的一次空襲
    《生活》雜誌稱讚他為「先於美軍杜立特轟炸日本本土的第一人。」中國空軍為什麼選擇1938年遠徵日本?為什麼沒有使用炸彈,而是留下了世界航空作戰史上絕無僅有的紙彈轟炸?80多年後,重新審視塵封的史料,我們看到的不僅是曾經國力孱弱的無奈,更是參戰者的義無反顧、智勇雙全的抗戰氣概。
  • 大陸唯一在世飛虎隊員病危 70年前曾駕機轟炸日軍
    昨天下午舉行了一次專家會診,今天上午還會有一次,「不過龍老的情況不是很好,不知道還能不能參加明年的抗戰勝利紀念大會。」  飛過駝峰航線曾駕機轟炸日軍  據代慶標介紹,龍啟明1923年出生於香港,祖籍廣東順德,於8歲回到廣東老家。1942年,他參加了由中國航空委員會組織的留美空軍考試。
  • 抗日戰爭期間中國空軍主力戰鬥機簡傳
    飛機在一戰中展現了自身的軍事價值,逐漸開始被各國重視並成為新獨立兵種,抗日戰爭爆發前,由於中國國內落後的工業生產能力,因此國民政府雖然組建了自己的空軍,但卻無法自行製造飛機,空軍戰鬥機(當時國內也叫驅逐機)只能依靠外購,在抗戰期間又得到部分國外援助戰鬥機,雖然抗戰時的中國空軍使用戰鬥機型號多樣
  • 55年前駕機叛逃的李顯斌,被封義士獲獎280萬,最後結局如何?
    而在55年前,有一個人踏上了寶島,30年再未能回到故土,可不同的是,他是主動離去,且是以不義的方式,他便是1965年時駕機叛逃的李顯斌。身為空軍一員的他卻駕駛戰機叛逃到臺灣,獲得「義士」稱號和錢財,他最終面臨怎樣的結局呢?
  • 揭秘重慶南山空軍墳:墓地安葬英烈130名(圖)
    □重慶晚報首席記者 丁香樂 記者 張質 實習記者 項鋒 攝影報導  次序圖上英烈  生平揭秘  第1號烈士墓安葬的官招盛烈士,山東平度人,生於1918年,中國空軍軍官學校第十期航空班學生。1942年11月,官招盛在四川省巴縣白市驛駕機練習射擊時,飛機機械發生故障,迫降江津時不幸犧牲,年僅24歲。  第7號墓穴安葬的符保盧烈士,吉林長春人,曾多次榮獲中國撐杆跳高冠軍。1936年6月,符保盧作為中國代表團成員,參加了在德國柏林舉辦的第11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以3.85米的成績成為中國奧運史上第一個進入複賽的運動員。此外,符保盧演過電影《海葬》。
  • 八年抗戰中國並未取勝?!
    加上抗日戰爭最大的會戰之一「八一三」凇滬抗戰,還有「八一四」國民黨空軍節,把這個八月中旬搞得沸沸揚揚,網上有關文章層出不窮,著實熱鬧。然而只要我們認真面對史實,就不得不痛苦地承認,八年抗戰中國並未取勝,甚至可以說是慘敗。  這不是說瞎話?中國難道不是二戰主要戰勝國之一?不是派代表參加了「密蘇裡」號的受降日本儀式?岡村寧次不是在南京代表百萬侵華日軍投降?
  • 最早「轟炸」日本本土的是中國空軍,而不是美國空軍
    戰略轟戰機,而是中國空軍裝備的「馬丁B-10B」型轟炸機。1944年,美國《生活》雜誌在報導「二戰」中的空軍戰鬥事跡時,專門刊登了舉世聞名的全球12名飛行員的大幅照片,最早駕機轟炸日本城市的中國空軍飛行員徐煥升名列其間,報導中還專門註明:中國空軍的「徐煥升是先於美軍杜立德少將轟炸日本本土的第一人。」
  • 一個打十個,把日本航空隊聯隊長打到切腹自盡,誰說抗戰的中國沒有...
    殉國時,高志航的雙手還緊緊握著飛機的操縱杆,時年30歲。5悲壯殉國的,不僅僅是高志航。當時,包括高志航在內,中國空軍有「四大天王」。樂以琴,曾被稱作「空中趙子龍」,一人擊落過8架日機。在南京保衛戰中,與戰友董明德駕駛僅存的兩架飛機升空迎戰數十架日機,飛機被擊中後,跳傘落地身亡。時年23歲。
  • 這四個人被稱為空軍四大金剛,在抗戰中給日軍以重擊
    其實當時我國軍隊主要以陸軍為主,但是這並不是說我國當時沒有海軍和空軍,只是和龐大的陸軍相比,他們顯得微不足道,但是他們在抗戰中也發揮了巨大作用,特別是空軍,在抗戰中作出了巨大貢獻,也付出了巨大犧牲。 據國民政府行政院所印行的《中國空軍》一書統計,抗戰期間,中國空軍共出擊3337次,死亡、失蹤3533人;日本空軍在中國傷亡2765人,損失各類飛機2148架。
  • 逝去的飛鷹—向抗戰期間的無畏空軍致敬!
    「七七事變」爆發之後,一直有這麼一股神秘的力量在守護著中國的土地和人民,他們都是清一色的年輕小夥子,他們將最美好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祖國和人民。在國家的危難存亡之際,幸虧有這些無畏的青年英雄,為之後的人們撐起了一片天,而這些可愛的人兒就是抗戰期間英勇無畏的中國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