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寧縣河畔鎮河畔村宋家坪產業園區已建成塑料大棚1176座,2020年新增露天蔬菜800畝,通過連片規模化種植模式,進一步培育壯大扶貧產業,持續鞏固脫貧成效,解決附近群眾的就業難題,讓群眾實現了在產業鏈上增收致富。
河畔村蔬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露天辣椒開始移栽後,31歲的韓麗霞看到招工信息後便積極報了名,加入到辣椒苗的移栽工作中。她告訴記者,在家門口掙錢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可以按時給孩子做飯。
河畔村村民韓麗霞:我的工作主要是栽苗,中午11點就能回家還能給孩子做飯,一天收入100塊錢,活兒輕鬆,幹起來也快樂。
宋家坪產業園區800畝露天蔬菜種植項目,於4月份開始犁地、備耕以及開展滴灌鋪設工作,5月中旬開始移苗,5月底全面完成600畝辣椒移苗工作。據了解,該項目從種植、培育期到成品出售已經與山東壽光鴻帝蔬菜有限公司籤訂了訂單式合同。期間,種苗的定植、種植後管理以及病毒害防治、一直到採收期,該公司將全程進行技術指導以及跟蹤服務,全面提升、保障產品的質量,努力實現產業效益最大化,助力老百姓增收。
山東壽光鴻帝蔬菜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湯金然:我們給種植戶、公司提供種苗,全程進行跟蹤服務,採收以後我們負責回收成品,回收的價格不低於市場價,把利益空間讓利給(老百姓),給咱們會寧的農民脫貧致富增加最大的空間。
河畔鎮河畔村蔬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種植戶王軍:我們在河畔鎮宋家坪流轉土地800畝,600畝種植八號椒和隴椒,200畝種植黃瓜,並和山東壽光蔬菜公司籤訂了種植、銷售一體化的指導服務,預計在七月底上市。
就業是民生之本,是貧困群眾增加收入、擺脫貧困的重要途徑。疫情之下,優先支持貧困勞動力務工就業被擺在更加重要位置。河畔村宋家坪產業園區800畝露天蔬菜種植項目,在移苗期共計用工成百人,預計在後期的管理、採摘上也將需要大量勞動力,這將給當地群眾提供更多務工崗位,讓貧困群眾持續穩定增收,不斷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河畔鎮河畔村蔬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陳永宏:我們用工主要以本地的貧困戶為主,在用工不夠的情況下發動周邊老百姓積極參與,移苗期完了之後,正常用工也要用工30人到40人左右。同時我們也給種植大戶提供良好的道路和滴灌設施,在後期的服務上,合作社以優質的服務,讓種植大戶到這兒進行安全、安心的種植,爭取給他們有更多的效益,也給我們當地的老百姓增加收入。
(會寧融媒記者 李佳 )
網絡編輯:縣融媒體中心
免責聲明
來自:會寧縣人民政府網
「會寧網」尊重文章、字體及圖片的作權益,與粉絲共同維護網絡智慧財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