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寧縣楊崖集鎮:中藥材產業鋪就山區農民致富路
白銀新聞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會寧縣楊崖集鎮以增加農民收入、村集體收入為目標,調結構、提品質、促融合,不斷加大特色產業中藥材種植規模,全力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讓人民群眾的生活更加美好。
致富路上藥香濃。今年楊崖集鎮的中藥材喜獲豐收,一畦畦田地裡,村民們正忙著採挖中藥材。村民李明山告訴記者,他們種植的中藥材種苗都是由甘肅長徵藥業集團公司統一提供,村民只負責田間管理,這樣的幫扶模式對老百姓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增收路子,也不用擔任何風險。
會寧縣楊崖集鎮楊集村村民 李明山:像我今年就種了30畝,樣樣藥材種了30畝,採籽、挖的這個藥材,我基本上細算了一下,最後將近能達到10萬元,這對我來說相當不錯了,作為一個農民,我現在能達到這個標準,這就很高興,也就很有信心,幹起來也有幹勁。
會寧縣楊崖集鎮副鎮長 張月琴:按照楊崖集鎮中藥材產業發展規劃,結合我們鎮自然生態環境以及中藥材發展前景好的實際,實行統一供苗、農戶自行管理、統一回收的模式,採取分戶種植的辦法,集中連片,加大種植規模,全力打造我們楊崖集鎮中藥材種植特色小鎮。
2017年,天津市和平區與會寧縣籤訂東西部扶貧幫扶協議。和平區與甘肅長徵藥業集團共同出資在楊崖集村建設中藥材產業扶貧車間,採用「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的帶貧模式,帶動貧困群眾發展。藉助東西部扶貧協作的東風,楊崖集探索出一條以扶貧車間為載體、以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為核心,「送崗上門、就近就地就業」的扶貧模式。
甘肅長徵藥業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 張帆:在咱們楊崖集鎮建成的中藥材初加工扶貧車間和中藥材精緻包裝扶貧車間,共吸納了120名當地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了他們的就地就近就業崗位。
村裡有了主導產業,村民就有了就業機會。在當地政府的牽頭下,扶貧車間聯合企業運用「企業+農戶」的訂單保底收購模式,政府為貧困戶提供補貼,扶貧車間和企業提供種植技術支撐,並上門保底收購,農民從種到收,沒有後顧之憂。
會寧縣楊崖集鎮楊集村村民 李仲畢:挖的好,藥材收入要好幾倍。明年要爭取多種幾畝,好好的種,把這個面貌改變一下。
會寧縣楊崖集鎮楊集村村民 陳玉蘭:在這裡打工三年了,一天是80塊錢,要是能幹滿的話每個月2400塊錢,比起種莊稼這些好,再就是在家門口,也能照顧到家裡,各方面都好一點。
近年來,楊崖集鎮大力發展中藥材特色種植,打造集標準化種植、育苗基地與中藥材粗加工扶貧車間為一體的中藥材產業園,輻射帶動了周邊10個鄉鎮貧困戶種植黨參、黃芪等中藥材2萬餘畝。
會寧縣楊崖集鎮黨委書記 王寧:下一步,我們按照生態立鎮、產業興鎮、項目強鎮、旅遊活鎮的發展思路,積聚資源要素將楊崖集鎮打造成集中藥材種植觀光、產品研發、膳食保健、休閒度假、紅色旅遊為一體的中藥材特色小鎮,不斷擦亮「神秘藥谷 紅色楊集」名片。